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鼎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是否会鼓励自己的孩子读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1-11-28 00:34:27 | 只看该作者
我支持孩子读经,但是前提是自己首先要提高。自己不读不懂,怎么引导孩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42#
    发表于 2011-11-30 13:55:5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应该读一下,但读的时候要注意几点:1 y4 H+ q0 t8 S1 G7 r* \

    0 |' t) ?) f7 U7 {7 J. F4 d其一 孩子的年龄,太小,搞不懂,即使解释清楚了人家没兴趣的话那就是瞎耽误功夫。太大,人家自己主意多着呢,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 b+ F8 }; M; ?
    $ Q4 l9 B/ j; E; j( J  w* S其二 文章的选择,说实话有些东西确实不是一般的糟粕,不利于建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我的看法是涉及到文明礼貌待人接物的应该读一读。
    . B8 a# i0 B8 I& ]- j
    1 m6 P8 l* n1 F: L其三 言传与身教,做父母的应该更注重身教,您不能一边“郁郁乎文哉”,一边和邻居骂大街吧。
    ) b/ R8 F% |" h0 Y2 w! X1 U* A+ `- P% w& M( N5 j
    6 R, L, V! k- A& Q/ P
    板砖先放这里,各位把珍珠玛瑙玉石翡翠的都扔过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2-17 23:40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43#
    发表于 2011-12-2 20:47:3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投票可以看出一点东西来了。: Z6 z# T  Z) k  a

    ' s1 I5 ^$ t' q/ p( V先说我的态度吧,虽然投了正方的票,但是我并不支持现在社会上搞得那么复杂的读经,特别是不希望成为孩子的负担。: y5 h( C7 x9 i; M9 |) o

    # e1 l! Z4 w9 L3 f说说我孩子的情况吧,从会说话开始就背《三字经》了,他那个时候其实挺开心的,能跟着爸爸读一句他就背一句,爸爸读错他也跟着错(我买那本有注释没注音),这对他根本就不是负担,跟爸爸一块玩呗。《千字文》就晚一点了,但是学前班时候也背下来了。小孩背这些东西不费劲的,但是忘得也快,到现在三字经他大概不如我记得多了,我小时候不背三字经,也许背过毛主席语录,不过早忘光了。他上学以后老师还要求背过《弟子规》的,是结合行为规范来的,估计现在也不记得了。他上学后我曾经要求他抄《千字文》,但是这时候他自己有主意了,不干!这后来他妈妈还压着他读、背《论语》,这个就是完全不上心了,我也觉得意义不是太大,读起来也不上口。我感觉《论语》其实是说政治原则的,这个东西小孩可能更没法理解了,大人觉得瞎扯的都不少。
    ( F9 O2 _+ L. g) t4 \( l4 V. d
    # h0 S4 R' K( y/ ~. ^- `这个事情呢,我觉得孩子背是可以,可是认字都不大行,写就差更远,理解完全没有,我不看详细注解的话,大部分内容也不明白的。$ D4 E. t7 S+ K7 w* i9 G
    % A. f7 w( {& j# ?( W3 Q5 {" r1 i
    那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我觉得立即兑现的用处可能也没有,增加一点中文的语言感觉?也许吧,这个可能对海外的朋友有点意义,我在国内这个用处也不是太大。
    / m+ ]. d! s' A* _. N. u/ ]
    % A7 \+ V& l4 E# @# j0 K但是用处嘛多少也该有一点,因为《三字经》也好,《千字文》也好,里面都有很丰富的知识内容的,通过这些凝练的文字作为引导,来逐步了解也算一个很好的途径,不要小看这些东西。我通过《三字经》里面的“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来给孩子讲解过十进位。这个事情有点搞笑的,是他幼儿园时候的事,本来这是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可是那个时候他在北京上幼儿园,那个幼儿园的孩子可能上景山学校的机会多,那个入学都要面试的,估计有这些内容,所以幼儿园老师就得先教一遍。他虽然不到年龄,可是一路上过来就已经上大班了,我就这么给他讲了,他还真的理解了,小小孩算几百或者几千的简单加法也没问题了。这个说起来也没啥用处,上小学不是还要学的吗?我觉得唯一就是可以增强他的自信,领先一步的感觉很不错的。
    6 q+ v" f6 d& ]" U( _+ u7 l2 j. C3 Y, [9 D* H
    就说这一句吧,其实还有我最近才知道的含义,原来十进制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的呢!这个知识了解的人不会太多吧。
    $ _# G/ l" P& X* g7 e! z; O
    / L8 \( G) J# t$ B- Z7 j0 F3 H我还用过千字文里面的“性静情逸,心动神疲”来告诫他下棋之前要调整好心态,要收敛神情。$ x: [% ]) P+ h" k- c; Z3 |/ B

    + A1 M0 |  F: I/ r7 l总之,可以借用他熟悉的内容来说一点不熟悉的道理。
    4 M! o+ M# R! T* A9 B) O9 A6 Y  J. t5 z+ Y, A' u& F9 h4 _
    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是有我们文化上的传承的,这也包括不少被称为“糟粕”的东西。这个文化上的东西嘛,绝对不是什么生活必需品,你没有也不会影响你过日子的,特别是如果你还生活在海外。但是我建议海外的朋友,在解决了生活的基本问题以后,还是花一点点时间和精力来学一点我们传统的东西。我们很伟大,很了不起,你要是不学习,一定以为不过是自吹罢了,谁不说自己了不起呢?学过了,你就知道我们具体了不起的地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6 15:3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筑基

    44#
    发表于 2011-12-2 21:24:00 |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实践过,觉得关键看怎么个读法,个人觉得对孩子理解世俗文化及培养审美有很大作用,而且更实在的是一旦启发成功,小朋友阅读习惯会形成非常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是开始难,后来家长反而偷闲了。
    8 D' G; ^. c+ S* Y6 A+ R) I8 y对反方的观点,有个建议:凡事不要绝对,任一件事情都是利弊参杂,关键看你能从中吸取什么,而不是这“事”本身有多大缺点,不是说嘛,存在的东西有其存在的理由。(仅仅是申辩,请勿引申)
    9 q. j1 U" w; ~7 |* c" H
    ( ^5 _" C& O. X3 c) I) E% S当年写过一些笔记,也曾发在河里。
    7 u7 \+ |! H9 t$ W. j;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359378
    1 L5 U4 W  q- g. c) c+ L9 N' @- C5 u. {9 I4 Y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343902
    7 N: W1 h8 `' o* J; J3 U. Y# k!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6 15:3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筑基

    45#
    发表于 2011-12-2 21:36:36 | 只看该作者
    又发错地方了,重发一遍:
    : S+ c4 C/ [) E# f( R$ b4 }& M
    0 s6 u8 l3 p; @& I* x7 y$ y1 b+ v; a8 ~8 y( M
    我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实践过,觉得关键看怎么个读法,个人觉得对孩子理解世俗文化及培养审美有很大作用,而且更实在的是一旦启发成功,小朋友阅读习惯会形成非常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是开始难,后来家长反而偷闲了。
    2 }4 Y' I" Z: f( o. C+ Y对反方的观点,有个建议:凡事不要绝对,任一件事情都是利弊参杂,关键看你能从中吸取什么,而不是这“事”本身有多大缺点,不是说嘛,存在的东西有其存在的理由。(仅仅是申辩,请勿引申)
    5 J$ Z- H* A9 f% R& s( q6 ]0 \2 H) g' d' M( ]
    当年写过一些笔记,也曾发在河里。+ [- m3 y  R4 u/ c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359378; G# W; X  R8 O; y

    ! R' B& w% X+ P3 o9 @9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343902
    & I0 n8 a  k2 w4 d, V. h* u- ^, V% F: O( L2 A; Y' w. P6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发表于 2011-12-3 19:16:38 | 只看该作者
    锦候 发表于 2011-10-26 03:03 : t2 z$ e3 J( C* F
    如果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读读唐诗宋词体会一下中文的韵律那是最多了,但是这个也要仔细的选择后才行。7 f% @& u; @4 t4 J
    0 D0 I- J& A, C. b* u0 B% ~# h# `
    其他 ...
    * ?1 Y) u; T; u: `6 p
    看看古文观止就好。有必要读经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447 天

    [LV.Master]无

    47#
    发表于 2011-12-16 05:15:17 | 只看该作者
    当然要读,让他们看看古人有那些正确的,有那些胡扯的,大有好处。
      D* k" D% k. S&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0-10 12:23 , Processed in 0.03428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