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8-6-2 22:44 |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7-12-4 14:43: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包子 于 2017-12-4 14:46 编辑 0 r, A% P0 ^* W3 o% _4 L
, o4 S8 D8 w0 [- {; z) k/ U“哦,你是康心如的儿子!”
3 V& ~1 V. H5 [+ `! e7 a) |% ^# }" A b: r* U" a6 a
在和我闲聊中,蒋介石最喜欢提的问题是老百姓生活方面的,我虽然只是个小孩子,但是平时听大人们讲得多,家里有仆人,有厨师,在汪山还专门请有两个“大班”(轿夫,除抬轿外,还做些杂活),他们的家一般都在乡下,有时家里人还要到乡下去赶场,因此对老百姓的生活情况我多少有些了解,居然能答得上来,这使他很满意。他还经常让侍卫官给我送一些从印度加尔各答空运来的水果和糖块。
/ c* i; x- `) m: K7 l3 h, Y6 o% v8 P) ?+ a5 R6 v0 Y: }
有一次,蒋介石听我说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就关心地问我平时找什么医生看病。我告诉他,家里主要是找一个叫周伦的医生给我看病,周伦是留德博士,因失恋曾经自杀未遂,留下残疾,但医术很好。
! U! ~5 I, J7 [' C; L+ Y
9 P& l8 M" j# \1 b, R1 r8 r- J不久以后,有一次周伦对我说:“国雄,你还把委员长的孙儿给我介绍来了!”
+ Y1 ]5 t, q3 X6 S5 _+ e6 z' {: ?' D3 [
原来,有一天,有人带了两个外国人模样的小孩到他的诊所看病,他一看是两个洋娃娃,有些奇怪,一问,才知道是蒋经国的儿子,他问他们怎么知道他的诊所,回答说是听康国雄介绍的。, _, l" i `" y
6 Q- P n7 B. y
就这样一起散步许多次以后,蒋介石偶然想起问我,你姓康,你们家与康心如什么关系?我答道,康心如是我的父亲。他这才恍然大悟地说,, |, n- l2 f1 G* N: ]
# c- P$ r6 s( o$ F
“哦,你是康心如的儿子!”. Q- j4 J4 f/ }0 u
B% O9 N5 i: G1 [
那时,我父亲在重庆独立经营美丰银行,对发展繁荣西南金融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影响很大。1939年,蒋介石指定我父亲担任了重庆市第一届临时参议会议长,任期四年。父亲一直不愿参政,因为蒋介石的指定,他才出于无奈连任了两届。在任初期,我父亲曾上书蒋介石,提出建议:为了领导全国抗日,应设重庆为陪都。蒋介石非常欣赏,曾两次召见我父亲和他面谈。6 q4 q$ E' r4 a) n/ f9 D' F9 S
! F2 E# _7 I5 s$ [6 u2 N1940年9月,国民政府正式发布命令,定重庆为陪都。
" e9 c8 V1 B/ ~1 H& r K" [" Y
; H8 |& i) B% e8 w当时学生中,流行请人题写纪念册留作纪念的风气。我想,跟蒋委员长这样的最高领袖认识了,何不请他也给我题写纪念册?! s8 r# b; g% b8 q! g0 {" O
) V0 i# o: \7 \% `
我也和大家一样有自己的纪念册。有一次,蒋介石带着我散步时,我向他提出请他在我纪念册上题字的想法,他欣然同意了。5 S D, n1 K; a. t
, F7 q" T$ G* T' k# Z3 Z
我根据他的交待,把纪念册交给他的侍卫官。: T% L! q: p/ j {0 O
7 ^( B* D) v7 k4 n3 Q
不久,一位侍卫官专程给我送回来。纪念册的一页上题写着:“国雄贤侄,立志有恒”,下面落款是“中正”。" z9 y; Y: b$ M& K% \1 `: W
2 [4 }9 N. r3 z" n4 T+ H. ?* X后来在1951年,我离开重庆时,为了我的安全,母亲硬要我把它撕毁了——因为那时蒋介石已被称为“蒋匪”、“人民公敌”。& U6 J. I% x$ T6 o/ P4 F4 N
9 w- x# o) g. h9 ^3 h, U
在我的记忆中,蒋介石(或者和他夫人一起)在马路上散步时,从来不回避行人,更不会驱赶行人搞戒严什么的,在马路上来往的人可以照常行走,最多有侍卫官招呼人们靠边走,让开马路中间的道。因此,沿途总有人停步观望,还有人脱帽鞠躬,甚至或喊万岁什么的,蒋夫妇二人也微笑点头或摘帽致意。$ p( L9 Y5 K. L& v! \' V
^& E$ s! Z, J: S' k* B) N
1942年,国民政府为了争取对中国抗战的外援,宋美龄曾只身去美国,呼吁美国人支援中国的抗战事业,还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轰动一时。蒋夫人从美国载誉归来后,蒋介石派一位侍卫官给我送来一件从美国带回来的小礼品,一支51型“派克”钢笔,还附了一张名片,比通常的名片略大些,什么头衔都没有,就是中间有“蒋中正”三个字。我一直保留了若干年。1953年,我在天津南开大学念书,一次划船时,钢笔不慎失落在河中。也幸亏丢失了,否则在以后的几次政治运动中,它只会给我带来麻烦。
/ A9 g) A' ^. \2 k+ S
9 z0 F$ q3 m" x; D3 \4 X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