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79|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高保真磁带录音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3-12-6 00:54
  • 签到天数: 1562 天

    [LV.Master]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23:5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七月群山 于 2017-11-15 23:53 编辑

    小时候看过一篇惊险小说,讲一个德国特务刺杀丘吉尔的故事。小说大结局处,那个德国特务潜伏在丘吉尔下榻饭店的窗外,耐心听完丘吉尔的长篇演说,趁丘吉尔到阳台上吸雪茄的机会,就要动手行刺;千钧一发之时,英国反间谍精英及时赶到,制伏了德国特务。然后作者笔锋一转,说即使德国特务得手了,也不会改变历史,因为他枪口所指的丘吉尔只不过是一个替身演员,而丘吉尔的演说,也是事先预备的录音。

    这里其实有个漏洞:就算特务认不出丘吉尔是替身,他也应该能听出演讲是放的录音,而不是真人。当时的录音技术,能做到高保真的只有纳粹德国。


    1928年1月31日,德国工程师Fritz Pfleumer发明的纸基录音磁带获得专利。。。后来,美国当局判定,美国人Joseph A. O'Neill才是原创(1926年)

    在二战期间,德国的磁带录音技术取得了两项飞跃性的突破:一是在材料上,使用了聚氯乙烯薄膜;一是录制方式,沃尔特·韦伯(Walter Weber)发明了交流偏磁(AC bias)的录音技术。尤其是后者,那种高保真的效果,完全是德国以外的世界所没法想象的。

    毫无疑问,希特勒是这项技术的早期用户之一。他视察东线战场时,随行最重要的娱乐设备就是瓦格纳音乐的录音磁带。而他自己无数的激情四溢的演讲也是用这项技术录制,分发到各地广播电台播出的,以至于盟军情报部门对于希特勒的“快速移动”大惑不解。

    1944年5月14日凌晨两点,驻扎在伦敦的美军无线电部队(USASC)技术军官杰克莫林少校(John T. "Jack" Mullin)监听到柏林电台“现场直播”的柏林交响乐团演奏的贝九,——作为专家,莫林判断那肯定是现场直播的音质;作为军人,他又觉得不可思议:这可是带合唱团的大型演出,就算没有灯火管制,大半夜的播给谁听呢?为了解开谜团,战后他没有直接回国,而是前往德国调查此事。终于,在法兰克福,他“查抄”到了德国人的一整套录音设备,并带回美国,开创了自己的新事业,和演艺界、传媒界的新纪元。


    左起:莫林少校,BCE电台公关 Frank Healey,工程师Wayne Johnson,歌星兼影星克罗斯比

    高保真录音磁带的首度商演当然是在美国。1947年10月1日,洛杉矶的ABC电台播了一首当时最红歌星克罗斯比Bing Crosby唱歌录音,立刻,电台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克罗斯比的粉们愤怒谴责电台没有预告克罗斯比莅临的消息,让他们失去一次现场追星的机会。

    =============================

    很多德粉对与纳粹的科技津津乐道,殊不知,纳粹德国只对战争和政宣相关的科技感兴趣;而其他关乎人类福祉的科技发明,在他们那里是坐冷板凳的。这方面最著名的事例,就是电子显微镜。











    评分

    参与人数 13爱元 +54 收起 理由
    王不留 + 4
    常挨揍 + 6
    四处张望 + 4 谢谢分享
    mezhan + 4 涨姿势
    laser + 2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12 14:07
  • 签到天数: 2645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7-11-16 00:06:50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油菜: 5.0
    油菜: 5
      发表于 2017-12-1 10: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2-12 21:15
  • 签到天数: 584 天

    [LV.9]渡劫

    板凳
    发表于 2017-11-16 07:26:57 | 只看该作者
    看来纳粹德国没有来得及收割军事科技的溢价啊

    点评

    油菜: 5.0
    油菜: 5
      发表于 2017-12-1 10:54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地板
    发表于 2017-11-16 07:47:29 | 只看该作者
    不见得。录音通过扩音器早就变声了,隔着门也听不出来,用不着高保真。

    点评

    油菜: 5.0
    油菜: 5
      发表于 2017-12-1 10:54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4-29 20:41
  • 签到天数: 878 天

    [LV.10]大乘

    5#
    发表于 2017-11-16 16:48:25 | 只看该作者
    坐等电子显微镜的故事

    点评

    油菜: 5.0
    油菜: 5
      发表于 2017-12-1 10:54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3-12-6 00:54
  • 签到天数: 1562 天

    [LV.Master]无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6:57:53 | 只看该作者
    Delrio 发表于 2017-11-16 16:48
    坐等电子显微镜的故事

    我本想“保存草稿”,结果错按了“发表”,所以都是前言不搭后语的,被你看出来了。的确,我原打算对比录音磁带和电子显微镜的不同遭遇,嗯,现在就先这么着吧。

    点评

    油菜: 5.0
    油菜: 5
      发表于 2017-12-1 10:54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6 15:54
  • 签到天数: 151 天

    [LV.7]分神

    7#
    发表于 2017-11-16 17:03:33 | 只看该作者
    啥时候说电子显微镜呀,真着急

    点评

    油菜: 5.0
    油菜: 5
      发表于 2017-12-1 10:55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4-29 20:41
  • 签到天数: 878 天

    [LV.10]大乘

    8#
    发表于 2017-11-16 17:20:55 | 只看该作者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7-11-16 16:57
    我本想“保存草稿”,结果错按了“发表”,所以都是前言不搭后语的,被你看出来了。的确,我原 ...

    原来是操作失误呀,还以为学萨苏挖坑了呢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油菜: 5
      发表于 2017-12-1 10:55
    油墨: 5 油菜: 5
      发表于 2017-11-16 22:2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7-11-28 14:50:29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大哥赞一个

    点评

    油菜: 5.0
    油菜: 5
      发表于 2017-12-1 10:55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10#
    发表于 2017-11-29 05:42:40 | 只看该作者
    40年代美国广泛应用的还是钢丝录音法吧?40年代所谓的高保真录音能到什么水平?我印象中年轻时的磁带也就是80分贝到头的水平,在松下板砖进入中国之前,磁带录音机用的是大号磁带,最便携的型号也十几斤,据说效果很好,但是当年外放设备很烂,也听不出来。反而是黑胶唱片给人本底干净的感觉。

    点评

    油菜: 5.0
    油菜: 5
      发表于 2017-12-1 10:55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3-12-6 00:54
  • 签到天数: 1562 天

    [LV.Master]无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14:22:31 | 只看该作者
    包子 发表于 2017-11-29 05:42
    40年代美国广泛应用的还是钢丝录音法吧?40年代所谓的高保真录音能到什么水平?我印象中年轻时的磁带也就是 ...

    Walter Weber发明的交流偏磁(AC bias)高保真录音技术,是1940年下半年开始,在纳粹德国逐渐进入实用阶段的。它所达到高度么,我觉得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录音技术的下一次革命要等到数字化浪潮的来临。

    当时,无线电广播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体,现场播音员是主角。比如当时有一种“广播剧”的形式,是演职人员现场直播的。小型的音乐、戏剧节目都是这样。重要人物的政治演讲,要么他亲临电台,要么把播音设备搬去演讲的现场。

    当然,当时的广播电台也有录播,但是德国以外的地区,录播的效果都很差劲。

    当时的唱片不是所谓的黑胶唱片,我没记错的话,黑胶唱片应该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由哥伦比亚公司助推兴起(技术成熟)的。二战期间的唱片,是虫胶唱片,wax disc,我们现在听到的“民国老声音”,比如老京剧唱段,就是靠它保留下来的。那个失真度不说,录音还有时间限制,只能录4分钟多一点——现在流行歌曲4分钟的病根就这么落下的。

    而纳粹德国的磁带录音技术,完全达到了录播和直播同等效果,以至于,当希特勒的演讲录音发放的德国各地电台播放时,盟军无法判定希特勒到底在哪儿。

    后来的录音/播放设备虽然在电子化小型化上面有很大进步,但是偏磁技术却是与纳粹德国一脉相承的。

    点评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7-12-1 10:56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12#
    发表于 2017-11-29 15:23:30 | 只看该作者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7-11-29 14:22
    Walter Weber发明的交流偏磁(AC bias)高保真录音技术,是1940年下半年开始,在纳粹德国逐渐进入实用阶 ...

    我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个说法,磁带的音质差,原因是播放时和磁头有摩擦。唱片的唱针摩擦小所以音质更好。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有研究吗?

    说来也巧,我今天正在听一张老唱片,40年录制的李香兰的夜来香,我觉得音质的失真还算可以接受,本底差一些。总体感觉和80年代松下的板砖水平差不多,板砖是单声道磁头普遍认为音质比较差。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7-12-1 10:56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3-12-6 00:54
  • 签到天数: 1562 天

    [LV.Master]无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15:42:36 | 只看该作者
    包子 发表于 2017-11-29 15:23
    我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个说法,磁带的音质差,原因是播放时和磁头有摩擦。唱片的唱针摩擦小所以音质更好。不 ...

    这我还真不知道呢

    点评

    油菜: 5.0
    油菜: 5
      发表于 2017-12-1 10:56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4-30 00:52
  • 签到天数: 577 天

    [LV.9]渡劫

    14#
    发表于 2017-11-29 18:51:42 | 只看该作者
    小说,大概是 伦敦上空的鹰吧,好像还有电影,国内公映过的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油墨: 5 油菜: 5
      发表于 2017-12-1 10:56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7 11:46 , Processed in 0.03974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