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宁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影《红楼》跟片记 (1-10,未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0:02
  • 签到天数: 1252 天

    [LV.10]大乘

    81#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0:5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8-9-15 00:31 编辑

    (八)不当“谢雪芹”

    谢铁骊才华横溢,是中国少见的能编又能导的艺术家。他那如诗如画的《早春二月》让我对他的电影“手艺” 五迷三道。谢导太忙了,所以我在剧组的头两个星期基本是东张西望,东游西逛,学习也是没啥章法,东一榔头西一棒。

    这一天,我正在怡红院的道具间里瞧新鲜,有人跑来说,谢导找我,有问题请教。找我?还请教?我以为自己听错了。急急地赶了去,看到谢导和摄影邹积勋老师在等我。“听讲你是学美国电影的,看过《莫扎特》(Amadeus,1984)吗?”我点头,谢导很高兴。“你还记得里面那种古典的、油画似的影调吗?”邹老师进到里屋,拿来一大摞装在摄影机镜头上的滤镜,在桌上把它们一个个摊开--滤镜是黄色系列的,颜色由浅到深。谢导又问:是金黄的、深黄的、土黄的还是黄里带一点红的?我羞愧万分:电影看是看了,那色调,好像是油灯照在土墙上的古铜色吧。邹老师和谢导反复问:是人工模拟的火光,还是完全自然的烛光?你读到过这方面的外文资料吗?……我被问傻了。当时看片没用心,压根没注意影调光线等电影元素。如今再怎么苦想,一切都隐隐约约,模模糊糊。我暗骂自己没用,需要帮忙的时候一点都指望不上。我们仨把滤镜们在桌上移来移去,搞了各种排列组合,最终也未能试出西方油画的视觉效果。遗憾给我上了一课:我是到剧组来看门道的,学习机会难得,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电影细节的关注能力和感受能力,认认真真地看谢导怎样改编名著。

    改编名著,按我的理解,和翻译名著一样,标准都是:信、达、雅。“信”是忠于原著,“达”是透彻理解,“雅”是文采斐然。最高境界即:信于内容,达如其分,雅合风格。

    可是,对于《红楼梦》来讲, 求其信已是大难矣。

    谢导遇到的第一难是拍什么尾巴。前八十回没问题,但光有八十回没尾巴可不行,电影作品岂能是断臂维纳斯?后四十回虽备受争议,但是如果没有它,小说能否流传到今天都是问题。象87版电视剧那样,根据红学研究成果,放胆畅想,踢开后四十回自己创作呢?红学各门各派,自己都打得不可开交,我们到底听谁的?另起炉灶标新立异的事谢导不干。照拍百廿回程高本吧,又缺憾多多……谢铁骊选择了谨慎和慎重,对可能包含部分曹公残稿的后四十回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力图与前八十回接榫,将全剧引入浪漫诗情,始于太虚幻境,终于太虚幻境。他讲,要怀着对名著的崇敬站在曹雪芹的后面拍,不能自说自话当“谢雪芹”。

    第二难是取舍。即便是六部八集的系列巨片,容量终有限,很难装下红楼梦的全部意义,选择和裁剪不可避免。谢导砍掉了原著中许多的旁枝末节,把精力集中到讲好宝黛爱情故事和刻画贾府由盛到衰的社会悲剧上。

    第三难是寻找符合曹公笔下的贾府和红楼女儿们的精神王国--大观园。按照书中的描述,府像是北方的王府,园却像南方的园林,二者很难统一。幸好80年代旅游业兴起,河北正定率先建了荣宁二府,北京上海也随后建了大观园。实地考察后发现,上海青浦大观园符合书中园林特点,而正定的荣宁二府房子太小,粗糙土气,不够贾家皇亲贵族的气派。谢导一咬牙一跺脚,花了三百万在北影厂里盖了古意盎然、建制规范的荣宁府和荣宁街,为了两边场景的转换衔接自然,在设计上还与青浦大观园接了轨。当刘姥姥走过一排排苏式漏窗时,当红楼女儿穿过逶迤的曲折小桥时,观众可以领略到步移景换、清雅秀丽的园林之美。

    要想真实再现曹公笔下的贾府生活,两百多年的时代距离感很重要。为此,谢导在道具的选择和制作上狠下功夫。所有的生活用具: 铸铁熨斗,铜盂,铜盆,手炉,脚炉,烛台,香炉,茶具,食盒等等,件件做工精致,质地考究,经得起电影特写的考验。我在剧组四处溜达的时候碰巧欣赏到几件富时代特色的“豪华”日用品--带铜镜的两用铜盘,怡红院冬天取暖用的“熏笼”,带保温焐子的茶壶,“渔翁渔婆”故事里的活顶子斗笠。道剧组从绸布店挑来的料子也是远离现代生活的仓库古董,颜色古雅,图案古朴,一买来就下水处理做旧。新漆的雕花窗棂、新扎的花灯及穗子、新做的小姐丫鬟们的四季衣裳,甚至我帮着小赵用手工缝制的十几张绢帕子也统统拿去一块儿做了旧。我思忖,只有这样仔细才能确保故事的古色古香,避免出现电视剧里时髦的高脚玻璃杯和不食人间烟火的崭新厨房那样的尴尬。一个诗礼簪缨之族,已赫赫扬扬百年,又不是爆发户,绝不可能到处是簇新的艳丽色彩。

    谢导在摄影构图上也极为考究,尽量避免舞台剧或室内剧式的平面感,极力表现贾府的真实空间。哪怕仅仅是拍室内的一角,背景里也必定有华贵的花瓶,盆景,玉雕等物为贾家的奢华打底色。有一天,我们在怡红院拍一场室内戏,视角是由内向外的。谢导看着镜头里的窗户讲,室外太“空”了,不真实。“外面院子里应该同时有人活动的,宝玉的院子大,得有人打扫卫生、管理花草,值班看院子。” 于是,我第二次跑龙套 -- 按谢导要求穿戴打扮了坐在室外的游廊上,而影子恰到好处地映在卧室的纱窗上。趁着上了妆,我抓机会与谢导在怡红院片场留下一张合影。

    北影厂盖的贾府我一直神往但没去看过。听我们屋的小赵讲,她曾在那里拍了宝玉的丫鬟们说笑玩闹嗑瓜子的戏。我后来看电影的时候特别注意了这场戏。地点在贾母的暖阁里:宽大的两进套间放上了两张大桌,周围坐满了大小丫鬟,纵深处还有几个坐在靠窗的炕上,数一数,加上回家的袭人竟多达15个!前景的一张长台上,盖碗里放了留给袭人吃的酥酪。这组景深镜头不仅真实描绘出贾府豪华的深宅大院,并且揭示出全剧灵魂人物宝玉的成长环境--这位公子哥儿确确实实是在脂粉堆里混大的。记得电视剧中,“服侍宝玉的丫鬟有近20人”--这信息是通过小红之口“讲”出来的,而电影则是通过镜头语言“秀”出来的。从电影欣赏的角度,这属于值得细细玩味的“藏富”镜头。我这才领悟到,所谓忠实于原著不仅是追求故事场景道具等外表的真实,谢导说的“站在曹雪芹的后面拍”其实是指在对原著尽量吃透的基础上,向深度开掘,把曹公的原味和意蕴用视觉语言表现出来。


    傅艺伟的漂亮裙子:


    贾母的套间暖阁里:


    精美香包和服装上的精致绣花:


    北影厂耗资300万建的荣宁二府:

    评分

    参与人数 6爱元 +38 收起 理由
    坚持到底 + 2 谢谢分享
    山菊 + 10 精彩
    jellobean + 6
    燕庐敕 + 6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煮酒正熟 + 6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0:02
  • 签到天数: 1252 天

    [LV.10]大乘

    82#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1:35: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5-8-17 08:51 编辑

    道具:

    带铜镜的两用铜盘:



    铜盆、胭脂膏、铸铁熨斗:



    活顶子斗笠:



    砚台与加水的小罐: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6 收起 理由
    山菊 + 10 谢谢分享
    jellobean + 6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23 20:26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合体

    83#
    发表于 2015-8-7 11:36:5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把文字都看完了,正在迷糊下面的这些挂件照片啦!!!都挺好看的。

    说句该打的话,看完这一段之后,我怎么会突然想起了Heaven's Gate这部电影来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0:02
  • 签到天数: 1252 天

    [LV.10]大乘

    84#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1:3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8-9-15 05:14 编辑

    (八)不当“谢雪芹”

    谢铁骊才华横溢,是中国少见的能编又能导的艺术家。他那如诗如画的《早春二月》让我对他的电影“手艺” 五迷三道。谢导太忙了,所以我在剧组的头两个星期基本是东张西望,东游西逛,学习也是没啥章法,东一榔头西一棒。

    这一天,我正在怡红院的道具间里瞧新鲜,有人跑来说,谢导找我,有问题请教。找我?还请教?我以为自己听错了。急急地赶了去,看到谢导和摄影邹积勋老师在等我。“听讲你是学美国电影的,看过《莫扎特》(Amadeus,1984)吗?”我点头,谢导很高兴。“你还记得里面那种古典的、油画似的影调吗?”邹老师进到里屋,拿来一大摞装在摄影机镜头上的滤镜,在桌上把它们一个个摊开--滤镜是黄色系列的,颜色由浅到深。谢导又问:是金黄的、深黄的、土黄的还是黄里带一点红的?我羞愧万分:电影看是看了,那色调,好像是油灯照在土墙上的古铜色吧。邹老师和谢导反复问:是人工模拟的火光,还是完全自然的烛光?你读到过这方面的外文资料吗?……我被问傻了。当时看片没用心,压根没注意影调光线等电影元素。如今再怎么苦想,一切都隐隐约约,模模糊糊。我暗骂自己没用,需要帮忙的时候一点都指望不上。我们仨把滤镜们在桌上移来移去,搞了各种排列组合,最终也未能试出西方油画的视觉效果。遗憾给我上了一课:我是到剧组来看门道的,学习机会难得,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电影细节的关注能力和感受能力,也就是学术范儿们说的“审美鉴赏力”,认认真真地看谢导怎样改编名著。

    改编名著,按我的理解,和翻译名著一样,标准都是:信、达、雅。“信”是忠于原著,“达”是透彻理解,“雅”是文采斐然。最高境界即:信于内容,达如其分,雅合风格。

    可是,对于《红楼梦》来讲, 求其信已是大难矣。

    谢导遇到的第一难是拍什么尾巴。前八十回没问题,但光有八十回没尾巴可不行,电影作品岂能是断臂维纳斯?后四十回虽备受争议,但是如果没有它,小说能否流传到今天都是问题。象87版电视剧那样,根据红学研究成果,放胆畅想,踢开后四十回自己创作呢?红学各门各派,自己都打得不可开交,我们到底听谁的?另起炉灶标新立异的事谢导不干。照拍百廿回程高本吧,又缺憾多多……谢铁骊选择了谨慎和慎重,对可能包含部分曹公残稿的后四十回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力图与前八十回接榫,将全剧引入浪漫诗情,始于太虚幻境,终于太虚幻境。他讲,要怀着对名著的崇敬站在曹雪芹的后面拍,不能自说自话当“谢雪芹”。

    第二难是取舍。即便是六部八集的系列巨片,容量终有限,很难装下红楼梦的全部意义,选择和裁剪不可避免。谢导砍掉了原著中许多的旁枝末节,把精力集中到讲好宝黛爱情故事和刻画贾府由盛到衰的社会悲剧上。

    第三难是寻找符合曹公笔下的贾府和红楼女儿们的精神王国--大观园。按照书中的描述,府像是北方的王府,园却像南方的园林,二者很难统一。幸好80年代旅游业兴起,河北正定率先建了荣宁二府,北京上海也随后建了大观园。实地考察后发现,上海青浦大观园符合书中园林特点,而正定的荣宁二府房子太小,粗糙土气,不够贾家皇亲贵族的气派。谢导一咬牙一跺脚,花了三百万在北影厂里盖了古意盎然、建制规范的荣宁府和荣宁街,为了两边场景的转换衔接自然,在设计上还与青浦大观园接了轨。当刘姥姥走过一排排苏式漏窗时,当红楼女儿穿过逶迤的曲折小桥时,观众可以领略到步移景换、清雅秀丽的园林之美。

    要想真实再现曹公笔下的贾府生活,两百多年的时代距离感很重要。为此,谢导在道具的选择和制作上狠下功夫。所有的生活用具: 铸铁熨斗,铜盂,铜盆,手炉,脚炉,烛台,香炉,茶具,食盒等等,件件做工精致,质地考究,经得起电影特写的考验。我在剧组四处溜达的时候碰巧欣赏到几件富时代特色的“豪华”日用品--带铜镜的两用铜盘,怡红院冬天取暖用的“熏笼”,带保温焐子的茶壶,“渔翁渔婆”故事里的活顶子斗笠。道剧组从绸布店挑来的料子也是远离现代生活的仓库古董,颜色古雅,图案古朴,一买来就下水处理做旧。新漆的雕花窗棂、新扎的花灯及穗子、新做的小姐丫鬟们的四季衣裳,甚至我帮着小赵用手工缝制的十几张绢帕子也统统拿去一块儿做了旧。我思忖,只有这样仔细才能确保故事的古色古香,厚重典雅,避免出现电视剧里时髦的高脚玻璃杯和不食人间烟火的崭新厨房那样的尴尬。一个诗礼簪缨之族,已赫赫扬扬百年,又不是爆发户,绝不可能到处是簇新的艳丽色彩。

    谢导在摄影构图上也极为考究,尽量避免舞台剧或室内剧式的平面感,极力呈现贾府的真实空间。哪怕仅仅是拍室内的一角,背景里也必定有华贵的花瓶,盆景,玉雕等物为贾家的奢华打底色。谢导曾讲,他跟水华导演合作《林家铺子》的时候,水华的细致和缜密给他很大影响。真实地还原和再现贾府的日常靠的就是视觉语言点点滴滴的积累。

    有一天,我们在怡红院拍一场室内戏,视角是由内向外的。谢导看着镜头里的窗户讲,室外太“空”了,不真实。“外面院子里应该同时有人活动的,宝玉的院子大,得有人打扫卫生、管理花草,值班看院子。” 于是,我第二次跑龙套 -- 按谢导要求穿戴打扮了坐在室外的游廊上,而影子恰到好处地映在卧室的纱窗上。趁着上了妆,我抓机会与谢导在怡红院片场留下一张合影。

    北影厂盖的贾府我神往很久但一直没去看过。听我们屋的小赵讲,她曾在那里拍了宝玉的丫鬟们集体玩闹嗑瓜子的戏。我后来看电影的时候特别注意了这场戏。地点在贾母的暖阁里:宽大的两进套间放上了两张大桌,周围坐满了大小丫鬟,纵深处还有几个坐在靠窗的炕上,数一数,加上回家的袭人竟多达15个!前景的一张长台上,盖碗里放了留给袭人吃的酥酪。这组景深镜头不仅真实描绘出贾府豪华的深宅大院,并且揭示出全剧灵魂人物宝玉的成长环境--这位公子哥儿确确实实是在脂粉堆里混大的。记得电视剧中,“服侍宝玉的丫鬟有近20人”--这信息是通过小红之口“讲”出来的,而电影则是通过镜头语言“秀”出来的。从审美鉴赏的角度,这属于值得细细玩味的“藏富”镜头。我这才领悟到,所谓忠实于原著不仅是追求故事外表的真实,谢导说的 “站在曹雪芹的后面拍” 大有深意,其实是指在对原著尽量吃透的基础上,向深度开掘,把曹公的原汁原味和意蕴神韵表现出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85#
    发表于 2015-8-7 11:41:30 | 只看该作者
    包子 发表于 2015-6-22 01:19
    宁娜姐这个坑确实够大的,有时间还是尽快填吧。

    昨天和老爹聊了一下,谢导的红楼梦老爹有印象,认为比电视 ...

    谢岛的宝玉是女演员演的,是在糟糕透顶,就像高鼻子蓝眼睛花木兰一样难以接受。刘晓庆的凤姐前面四集除了狠劲儿没别的劲儿,后面才拿捏准凤姐的性格。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23 20:26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合体

    86#
    发表于 2015-8-7 11:47:03 | 只看该作者
    宁娜 发表于 2015-8-7 03:39
    快告诉我咋办,不知道错按了什么了

    我帮你全删掉了。

    原来是要在“编辑”中进入“图片”,然后一个一个地删除,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点评

    谢谢。一身汗哪。  发表于 2015-8-7 11:49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87#
    发表于 2015-8-7 12:57:57 | 只看该作者
    宁娜 发表于 2015-6-22 05:24
    ZT: 暂时被时光遗忘的珠玉——谢铁骊版电影《红楼梦》

    真是一部生不逢时的艺术巨著啊……

    看过了京剧四大名旦的真正的反串,我后来看叶童林青霞,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夏菁也许很努力,但贾宝玉毕竟骨子里是男的。

    点评

    你不喜欢林青霞的反串吗?我觉得很可爱啊,身材修长,演到后来你忘了她是女的了。  发表于 2015-8-8 22:30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88#
    发表于 2015-8-7 13:00:41 | 只看该作者
    宁娜 发表于 2015-8-7 10:55
    (八)不当“谢雪芹”

    谢铁骊才华横溢,擅长名著改编。他那如诗如画的《早春二月》让我对他的电影 “手艺 ...

    这个真是时也,命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0:02
  • 签到天数: 1252 天

    [LV.10]大乘

    89#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09:53: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5-8-22 11:31 编辑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8-7 11:41
    谢岛的宝玉是女演员演的,是在糟糕透顶,就像高鼻子蓝眼睛花木兰一样难以接受。刘晓庆的凤姐前面四集除了 ...


    欧阳奋强的最大成功就是:他是个男宝玉。在他之前的宝玉多是戏剧宝玉,女生反串为主。

    从表演来讲,欧阳几乎没演技,有场戏是他在梦里找晴雯,他就把脸转向左边喊,“晴雯~”;把脸转向右边喊,“晴雯~”;把脸转向左边喊,“晴雯~”;把脸转向右边喊,“晴雯~”,就这么头偏来偏去,腰都不带转的,机械得像木偶。还有场他与晴雯的戏:晴雯冬夜在外面受了冻,跑回屋钻进宝玉的被窝里。表演中欧阳被钻被时本能地吓得往墙角躲,这可不是脂粉堆里混大的样,而是心理障碍男女授受不亲。谢导就是担心会出现这种情况,才用了女宝玉。据说欧阳曾写回忆出书,讲他的宝玉无人能超越,导演王扶林让他低调,把这句话删去了。陈晓旭和欧阳奋强的情况差不多,从静止的照片上看,惊为天人;表演起来,强差人意。陈晓旭有时生气翻白眼,笑起来嘴略歪,所以总用帕子掩嘴。

    点评

    是的是的  发表于 2015-8-21 22:21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90#
    发表于 2015-8-8 11:03:52 | 只看该作者
    宁娜 发表于 2015-8-8 09:53
    欧阳奋强的最大成功就是:他是个男宝玉。在他之前的宝玉多是戏剧宝玉,女生反串为主。

    从表演来讲,欧阳 ...

    电视剧的演员太嫩,所以演的太硬;电影的演员太穷,所以演的太拼。

    点评

    刘晓庆就演得太拼了,让她打小丫头两个耳光,她觉得不过瘾,一气儿打了五六个。  发表于 2015-8-9 07:27
    哈哈哈,是那么回事。  发表于 2015-8-8 11:10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91#
    发表于 2015-8-8 21:32:55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8-8 11:03
    电视剧的演员太嫩,所以演的太硬;电影的演员太穷,所以演的太拼。
    1. 哈哈哈,是那么回事。
    复制代码
    缺乏红楼书中描写的大户人家的从容不迫。

    点评

    很是。这个“从容不迫”是到年龄大了才有体会。你知道怎么上照片吗?教教咱。  发表于 2015-8-8 22:1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0:02
  • 签到天数: 1252 天

    [LV.10]大乘

    92#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22:28:08 | 只看该作者
    李禾平 发表于 2015-8-7 11:36
    哈哈,我把文字都看完了,正在迷糊下面的这些挂件照片啦!!!都挺好看的。

    说句该打的话,看完这一段之 ...

    没看过天堂之门,去查了下片子的情况,唉,电影史上多少令人遗憾的赔钱巨作啊。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1-2-13 22:09
  • 签到天数: 614 天

    [LV.9]渡劫

    93#
    发表于 2015-8-10 10:20:56 | 只看该作者
    宁娜姐姐你害惨猫啦,这么好看的帖子,再加上那么多链接,估计俺得在你这个帖子里耗上个一星期了。。。

    点评

    汗,居然过了这么久还没时间来看完。。。  发表于 2017-1-17 13:02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0:02
  • 签到天数: 1252 天

    [LV.10]大乘

    94#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2:06:35 | 只看该作者
    懒猫猫 发表于 2015-8-10 10:20
    宁娜姐姐你害惨猫啦,这么好看的帖子,再加上那么多链接,估计俺得在你这个帖子里耗上个一星期了。。。{:21 ...

    猫猫妹妹多提意见啊。

    点评

    我发现有空得去好好翻翻老帖!!!  发表于 2015-8-11 09:28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95#
    发表于 2015-8-21 15:10:32 | 只看该作者
    宁娜 发表于 2015-8-10 12:06
    猫猫妹妹多提意见啊。
    你不喜欢林青霞的反串吗?我觉得很可爱啊,身材修长,演到后来你忘了她是女的了。  


    不可能喜欢啊!因为我是男的,而且我受不了男人身上的女气。林再怎么演也就是“中性”这个水准了。

    女性男性有时候对某些事情的评价不可能一样。四大名旦能演出女性的媚和娇,但是女演员到现在为止我没见到那个---不管是戏曲里的女须生还是电影电视的反串,演出我能认同的男人味。

    倒是在新西兰看同性恋游行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同,算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英俊的“男人”的相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0:02
  • 签到天数: 1252 天

    [LV.10]大乘

    96#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10:25: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8-9-13 00:44 编辑

    (九)“扑蝶”与“补裘”

    这天,服装组来叫大家去看傅艺伟的裙子-- 要拍“宝钗扑蝶”的戏了。几天前,工匠师傅已将那个临水的“滴翠亭” 的窗子打理好,确保正式拍摄时能顺利开合。小红和坠儿也去那儿排练过好几回了。傅艺伟本身艳冠群芳,专门为她设计的白底彩绣折枝牡丹长裙非常漂亮,穿上它一路“逶迤”往潇湘馆去,必定赏心又悦目。

    傅艺伟是个有意思的演员。她读红楼梦是划出所有宝钗部分来精读的。读完后冷美人生气了:宝钗的戏太少了!不平则鸣,外号“小理论家” 的她找导演编剧去理论,说起来那是一套一套的:宝、钗、黛三位一体,缺谁也不行。没有宝钗的戏,我没办法展开人物的性格,宝黛爱情也决不会丰满!嚯,对人物如此深刻的体悟太难得了,我在剧组听了这个段子后对她顿生好感。

    刘晓庆到剧组的时候,傅艺伟也到了。可是,“宝钗扑蝶”的戏马上要拍了,她正胃痛。让她休息她要求克服困难上,谢导于是请她小心地量力而行。

    道具老师们出发前仔细检查了要带去现场的东西: 扑蝶用的细折扇和擦汗的绣花手帕等。我看着宝钗的扇子有点犯疑惑,过去看过一些仕女画,还有电视剧,好像扑蝶都是用的团扇呀…赵导讲,原文是“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所以应该是折扇。“哦”。我不禁又关心起书中描述的那一双玉色蝴蝶来,“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大如团扇”吔,这可到哪里去找? 用菜蝴蝶吗?现在快入秋了,找菜蝴蝶谈何容易?再说,菜蝴蝶个头太小,又不好看…象电视剧宝钗张莉那样, 用一连串儿戏剧动作没有蝴蝶地“干扑”呢?我把这疑问拿去问谢导。谢导与赵导相视而笑,曹公写了不少浪漫主义的东西,那么大的蝴蝶未必存在,但我们必须尊重原著,用特技做两只假的。“那怎么样让假的 ‘忽起忽落,来来往往,将欲过河去’ 呢?” “你看过《梁祝》里的化蝶一场吗?那双蝶双飞双舞不是很美的嘛。” 《梁祝》电影我没看过,但62版越剧红楼梦中,宝玉挪开扑住“蝴蝶”的扇子,一只蝴蝶竟然从扇下翩翩飞出…那个镜头令我印象深刻。谢导笑道,“放心,干这个电影是有办法的,你耐心等,等到时候来厂里看我们的电影魔术。” 那时的我们没见过电脑,计算机动画更不知为何物,可是谢导说起做特效,胸有成竹,一派大将风度。

    可惜我后来没有机会去剧组看他们做后期。谢导的电影魔术我最终在影片里看到:宝钗走过花径看到两只蝴蝶翩跹而过;她轻手轻脚地跟过去往落在花草丛里的蝴蝶猛一扑,一个蝶影“忽”地飞出画面,宝姐姐的目光随之望向画外;小小的失望后,仰脸对蝴蝶再次定位,再扑......谢导设计这段表演时把几个剪辑点都预先想好了。曲桥的两头是两丛花,一粉一红。蝴蝶们的运动路线是从粉花飞去红花,宝钗是从粉花岸走过曲桥,路过红花前的滴翠亭。两条路线互有交合。宝钗完成粉花丛的几个扑蝶动作后,蝴蝶翩跹行花路,宝钗莲步过曲桥,两条胶带相叠印...如此一来,曹公优美的文字便化成了优美的电影语言。

    一个傍晚。我路过楼下的休息室,听到里面隐隐传出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头音乐。探头一瞧,老厂长汪洋一个人摇着扇子坐在电视机前。我打完招呼赶紧坐下: 正播晴雯的戏--“晴雯补裘”。

    少时读红楼,这“金翠辉煌,碧彩闪灼”的“雀金裘”曾引发我无限的遐想。史上真实的“雀金裘”应是“机杼夺天工”的江南造,曹公为了显其名贵稀罕,杜撰成“哦啰斯”产。据考,它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金线是利用纯金的延展性反复锤打,打成极薄极薄的金箔,再把金箔剪成极细极细的金线。先拿金线界出经纬底子,然后用孔雀绒绕在细蚕丝上分段扎好(羽线)织在金底子上。成品“雀金裘”深翠花纹里金光浮动,华丽异常。

    电视剧里那件“雀金裘”,色彩张扬,料子平薄,毫无羽线的绒感。然而,此物太具挑战性,可遇不可求,咱主要看表演。只见那晴雯用红红的长指甲从一大把粗粗的黑线(孔雀羽线?)中勾出一根, 穿进一颗粗针的针眼里。然后,就在多情婉转的“晴雯歌”中粗针大线动作飞快地“钉扣子”。这就是大观园“针线王”的神奇技艺?

    满腔的失落失望化作了对谢导的期待期望。第二天下午,趁着剧组主创老师们在聊天,我抓机会请教谢导。谢导讲,他希望找到一块金线织底的、上有深色彩翠图案的呢子。为了找这块东西,剧组正恨不能上天入地。我问,如果最后实在、实在找不到怎么办?“有办法的,可以在一块呢子上加工图案嘛”。我问,会不会请个女红高手当替身给观众“界线”露两手呢?谢导笑起来,晴雯的补裘手艺是被曹公“诗化”了的,实拍的效果不会好。还是给观众留点美好的想象空间吧。谢导当场把自己对表演的设想给演了一遍: 我们不用“羽线”,那个太复杂,我们用漂亮的、上镜的、好看的--金线。织补前,让一个演员,比如麝月,与晴雯一起拈一根假的、细极了的“金线”,在手中搓捻;搓好线两人拎起来这么迎着烛火一照,金线闪出一星金光--这个镜头得用真的线,否则没反光啊。晴雯呢,病得七荤八素眼睛都模糊了穿不上针,麝月帮着穿针备好线(晴雯李勇勇和麝月俞红菲听到正讲自己下面要演的戏,立刻围拢过来)。我们让演员用优美的生活化的戏剧表演来完成。镜头呢,虚实相间,真真假假……

    谢导曾在电影学院的前身--“表演艺术研究所”当过三年教员,指导演员很有一套。看他翘着兰花指,对着“针眼” 穿针引线,搞得很象回事儿,真是乐死人。


    春笋:


    思乡:


    撕扇:


    开诗社:


    柳絮词:


    雀金裘:


    分割画面:晴为黛影


    太虚幻境: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30 收起 理由
    山菊 + 10 给力
    jellobean + 6
    李禾平 + 8 精彩
    燕庐敕 + 6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0:02
  • 签到天数: 1252 天

    [LV.10]大乘

    97#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09:2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30 12:44
  • 签到天数: 386 天

    [LV.9]渡劫

    98#
    发表于 2016-4-3 23:11:47 | 只看该作者
    看过这片,同学中有非常推许电影版的,认为电影版大气,电视剧版相形之下就是暴发户的感觉。

    我觉得电影版最大的败笔是选了个女的演宝玉,黛玉和宝钗还可以,刘晓庆的凤姐还不错。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0:02
  • 签到天数: 1252 天

    [LV.10]大乘

    99#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1:26:17 | 只看该作者
    笑一笑 发表于 2016-4-3 23:11
    看过这片,同学中有非常推许电影版的,认为电影版大气,电视剧版相形之下就是暴发户的感觉。

    我觉得电影版 ...

    其实女宝玉也不差,看看就习惯了。电影版的最大看点是演技和镜头的艺术表现力。越看越觉得谢铁骊了不起,这么大的工程,出错很少,深刻而耐人寻味。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100#
    发表于 2016-4-5 12:18: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庐敕 于 2016-4-5 12:19 编辑
    宁娜 发表于 2016-4-5 11:26
    其实女宝玉也不差,看看就习惯了。电影版的最大看点是演技和镜头的艺术表现力。越看越觉得谢铁骊了不起, ...


    后面几集演的确实好过电视剧n多。

    不过没办法,四大名旦于前,后来反串的基本被老百姓拒绝为不入流了。就像看完了克鲁伊夫的表演,其他人无论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学到克鲁伊夫的一个方面:巴斯滕的优雅,梅西的灵动,哈维的头脑,伊涅斯塔的大局。

    天才就是为了反衬常人的无能而存在的。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5 05:13 , Processed in 0.05528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