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我不是马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研心得] 面对危险,人真的会变傻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6-2-10 22:35:01 | 只看该作者
史老柒 发表于 2016-1-29 22:05
9 W$ \/ B# z7 i+ }; q) k! L1 k9 i+ A: W冰蚁老师,术业有专攻。
6 d1 W  }- \* k4 {0 W( V% Y. i, o4 w
& ^; b! P3 K$ L我前面说了,你的很多安全观念都是有问题的甚至是错的。

& O5 Z$ f8 f+ K3 K! k+ i! f/ S7 `8 R7 P* _+ v& ?/ H% d8 \
现在喉舌监督都是监督的领导越多越显得重视,结果大家都想着领导顶雷,结果真的手滑瞎写送了个雷给领导。管理责任人越多其实越扯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4-14 22:10
  • 签到天数: 354 天

    [LV.8]合体

    42#
    发表于 2016-2-18 02:14:57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6-1-24 22:31
    7 Z; C1 K9 m% ~0 W$ v% @* ?  i开胶机也是extruder的一种吗?为什么必须做成开放的,怕捅内的压力?这是可以解决的。
    - j7 _- h& a/ W8 t. l0 t. A
    开放式炼胶机的视频,
    8 z! h+ a+ b" y& n: a3 i( v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M3MjE4NjQw.html, G3 n& m, M# k+ t) D# E3 a
    和挤出机(extruder)完全不是一回事,感觉就像个压面条的机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4-14 22:10
  • 签到天数: 354 天

    [LV.8]合体

    43#
    发表于 2016-2-18 02:28:43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6-1-25 01:185 q' w* W1 ?, ^. j$ ]3 j# j: b
    做成开放式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调整配方,比如胶鞋、胶带,尤其是某些需要彩色橡胶的场合。在配方固定的场合 ...

    2 t( k6 U5 g* w. Q1 B5 w没接触过开胶机,仅从视频上看了。这个设备实在太危险了,不出事才怪了:人就站在旋转设备旁边,没有任何安全距离,还必须双手抱着胶间接接触设备。哪怕单手也好啊,如果可以留出一只手,也有解决方案。; D' S+ S/ M) ~# E( ~7 p' F3 I: k

    9 X! }* [7 y6 L6 y/ [; W. J  d: Z拉绳不行,手卷进去了可能还没来得及拉;对射不行,胶会挡着;安全垫之类的也不行,人本来就站在那儿。. }2 w0 U! U9 t8 r! W3 ]1 h( K
    $ ^2 w# V6 }* n: T3 t; s% E( V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便于调整配方”,这个真的很好解决啊。就用晨大给的挤出机(Extruder)的图,把上面那个进料器(Feeder)改成多个进料器(Feeders)就行。当然,进料器以及配套的控制设备一点也不便宜,肯定比工人的工资贵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10:50:44 | 只看该作者
    视觉错误 发表于 2016-2-18 02:28
    + b2 D; f  g5 `1 @1 e8 ?( e: S8 p没接触过开胶机,仅从视频上看了。这个设备实在太危险了,不出事才怪了:人就站在旋转设备旁边,没有任何 ...

    . a3 ]& d: v1 r: k+ {0 p' w4 \. g清洗设备啊,老大。3 ]4 J8 P: e1 j8 R8 [! H

    8 X. g" f) ~7 m上一批次做红的,这一批次做白的,用挤出机只能做出好几批次的粉红色的,而且你还不知道是几个批次的。- J, L# K) P- P0 j; T

    ! d4 L$ n/ k0 L, Y0 k, g调整一下配方,颜色又不知道变到哪里去了。比如现在的手环等穿戴设备,大部分情况只能用这个。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4-14 22:10
  • 签到天数: 354 天

    [LV.8]合体

    45#
    发表于 2016-2-18 12:02:1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6-2-18 10:50" ^/ J8 B9 w3 ~/ f7 l
    清洗设备啊,老大。/ J8 X6 J& o( I2 U; d; ]

    ; f1 l5 C# `( O上一批次做红的,这一批次做白的,用挤出机只能做出好几批次的粉红色的,而且你还不 ...
    5 P1 Y5 a5 J8 [% u/ g
    变颜色啊,这个是挺麻烦的,得拔螺杆,太罗嗦了。
    " R! K* i, B4 N/ U不考虑颜色的话,配方变化倒是真的很简单,用PE料挤几次就差不多了,当然一个批次就换一个配方的话,成本也不低。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5-8 13:51
  • 签到天数: 112 天

    [LV.6]出窍

    46#
    发表于 2016-2-23 14:06:46 | 只看该作者
    视觉错误 发表于 2016-2-18 12:02
    % W# f  S# P" ]. G) A5 x变颜色啊,这个是挺麻烦的,得拔螺杆,太罗嗦了。( O' o/ x) f  b; x3 h) O7 m* [
    不考虑颜色的话,配方变化倒是真的很简单,用PE料挤几 ...
    : X; D5 k# W9 t' A
    感觉加个刮板代替人手操作提高安全性倒还是有点可能性。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1 13:05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金丹

    47#
    发表于 2016-7-28 19:0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oy_20002000 于 2016-7-28 19:19 编辑 % c) v8 [3 p; J$ n7 ?) o1 i# j

    7 ~4 P' e# [) ?( T! H3 y+ j补充一些心理生理方面的信息。
    % ~" Q+ U2 y! _, j
    0 r' |; }( X+ z/ ?5 E+ j1,先说一个我的经历。某次和好友去公园里春游,左手边有一个八九米高一百多米长的高台,上面都是树木花草,一条白色大概有一米半长的蛇落到了面前,只差几公分就顶头上了。当时我站在那里傻傻地,不会动也不会说话,直到我朋友叫我才有反应。美国那边的认知心理学家对人的信息处理做过不少研究,他们的分类大致有两种,一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这是一个简化的划分,仅仅为了分析说明的方便。这里的上指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思维判断一类高级神经处理过程,下是指细胞层面的,或是较低级的神经处理方式,例如脊髓的信号处理或反射。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顾名思义,就是先进行高级处理,还是先进行低级处理。就安全生产事故来说,大部分人是自下而上的,当遇到危险情形先是边缘神经系统的诸如杏仁核、小脑、海马体先被激活,然后才是大脑意识处理的皮层,而且奇怪的是视觉听觉信息是优先到达边缘系统,然后才是意识进行介入。由于认知心理学算是心理学里比较晦涩的一部分,我的这个论述可能不太准确,我不是专业人士,但这个研究结论是成立的,有兴趣的人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是看专业的论文书籍。这里就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从业者没有受过反复的安全演练,当危险情况突然出现的时候,人的处理方法是本能的,例如挣脱,而非按控制按钮停止机器的运作,因为“上”的部分没有机会接手进行处理,也就是说从危险出现到意识反应过来需要一个短暂的时间,这个时间或许只需要短暂的几秒,但确是致命的。避免这类事故的出现只能通过反复的训练,让意识对危险事故处理的介入最小化,用体育竞技的话说就是用肌肉记忆解决问题。
    2 M. V1 \: M6 Q" X9 K# p5 d3 ]0 ?
    " m0 A" ^! O# m, i2,老七说了西门子的多屏系统,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这类设计发挥作用需要使用者做出大量的练习,由于人脑的机制制约,练习也未必有用。这是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人的记忆机制,二是人脑的信息处理机制。人脑有三层记忆,最低的是即时记忆(原词忘记了,我自己发明的词汇),第二层是短期记忆,第三层是长时记忆。这里涉及到短期记忆。认知心理学是从短时记忆组块的发现开始的,按照现在教科书的主流观点是7个组块左右,早期的赫伯特西蒙甚至说在5个组块左右,这个组块数目就是短时记忆的上限,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每个组块是相似的信息组,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国破山河在”都是一个组块,而不是前面的字数多就是几个组块,后面字数少就是一个组块,它的关键是相似信息。以多屏系统来说,我不知道这些屏幕是需要同时关注,还是一个接着一个关注,如果是同时关注的话由于短时记忆空间有限,很有可能屏幕多了会导致信息量超出了短时记忆的存储上限,但并不是说不可以做到。如上说了组块是相似信息的集合,如果一个工人十分熟练,只需要看一眼就能分辨产品质量,同时来8个屏幕也是可以的。打个比方,一个新手看围棋盘不会立马分辨优劣,但一个职业高手只需要看一眼就判断出来了,对于高手信息是以图式(基模)的方式存在脑子中的,在高手看整盘棋只有几个组块构成,而新手看见的是上百个组块。还有一些图式理论云云,用俗话说就是熟能生巧,不讲了,跟废话差不多。人脑处理视觉信号的时候,需要把屏幕的二维信息转化为三维信息进行处理,因为之前看见的都是三维信息,这个过程是低效率的,正因为如此做微创外科的医生大多需要高强度的练习。当然还是那句废话,熟能生巧,如果待处理的信息在大脑中有大量长时记忆(基模或是图式),处理的速度会加快很多。
    2 `8 Y) Y2 |9 P5 A5 {
    7 p0 j) M: l3 [" S, C: {2 v3,我非心理学专业,并且认知心理学太专业,模型太多,假说也很多,以上说的仅供参考。宇宙学的假说都没这个学科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史老柒 + 2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3 12:57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48#
    发表于 2018-3-27 23:59:29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6-1-24 22:31
    7 Y% j3 D" f3 w7 t: E3 Q. Z( ~开胶机也是extruder的一种吗?为什么必须做成开放的,怕捅内的压力?这是可以解决的。

    2 E; M# w: Q0 l9 {- h这是不同的机器。
    ; m1 S: r  ]- `, d$ @* E" z" Hextrude百度翻译是挤出机,挤出机用于热塑性塑料,象聚乙烯、聚氯乙烯等,这类塑料只要加到一定温度后就会塑化变软,温度越高越软甚至可以到液状,容易加工。6 w  y$ r' ^. I7 j% X! S
    橡胶生料要在一定温度下多次反复挤压(类似揉面)才会塑化变软,炼胶机就是干这个的,炼胶也同时起到将添加剂(色料、硫化剂等)搅匀的作用,炼胶时温度也不能太高,一百五六十度以上就直接硫化了,硫化后你就没办法按要求成形了。& m2 L# M, e( n- L$ G
    还有种塑料是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早期的开关灯头等基本都用它,这种塑料在高温下固化,再提高只会烧焦不会变软。这种塑料因为加工较麻烦(粉状原料放模具里加压加温),强度也较差,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 a. k- i" m4 I谁要能发明一种能将硬软变化大的大块物料反复挤压搅拌的全自动机器,这就是橡胶工人的最大福音。
    5 @7 \' _  H" e我看现有条件下最接近能用的是象人手一样灵巧,并且手臂手指都能丝毫不差地跟人手随动的机械手。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2-23 12:49 , Processed in 0.03373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