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河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理] 思维的误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11:4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 D1 E+ O* W: S) @
    ' k" ]3 E' u; a' ?* ?  [5 q将中华文明与外来文化割裂开来,是没有意义的。2 ~* x" Z0 b9 u( G
    中国现在的体制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觉得,必须好好说说TG的七大,毛泽东的胜利,也意味着西方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完成。所以,不要说现在是马教的刺激,你看下,我们现在的社会理论中,关于马教的经典理论,还有多少。
      A. Y& X/ q  R5 n, S  I& {  t马教,如同历史上的佛教、景教一样,中华文明从中选择那些合适的零件,将他安装在我们的文明身上,让中华文明从中获取新的动力。' o% B- H9 U" K, A0 f
    不要说,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中华文明了。我们说的文字,讲的成语,学的历史,这可都是文明的承载,而民间,听的相声、评书,哪一个不反映主流价值。咱就说下,最俗的韩剧,里面的夫唱妇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哪样不是中华文明的表现。
    / F: l+ ]) _( F; X文明、文化,就是活动的,就是不断变化,不断吸引外来的物质,我们不能将文化变成文物,这样,虽然保鲜了,但却变成标本了。
    0 J0 d5 M9 V& f3 J# S* S! N1 Q. w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11:4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6 @1 Y8 \2 \% Y3 I2 j
    ; H4 Y  f4 C. O祭天祭地祭祖不祭神。( `9 m" j  d' _% k+ w- _
    儒家的经典是打人的棍子,是因为它由书变成了行为规范,你要打人,首先得自己做个样子吧。, w9 f) q6 x" u9 Q  T
    子不语乱力乱神,这个在朝堂之上是很有用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3#
    发表于 2011-8-13 11:4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河蚌 的帖子- f* e9 R! x) F3 S
      b* V1 D4 w2 Y" u0 D! ]- s3 o
    这么大而化之的文明大筐,什么装不进去呀。& S6 u$ Q+ n' e9 T
    % K0 z/ e7 @8 c% \$ g
    建议考察一下五四运动前后的社会变化,看看现在人还有多少崇尚三才、天人合一、宗法制度、三从四德这些东西,没了这些,不是亡天下是什么呀。正因为亡了,才有了新生,但是已经不是早先那个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4#
    发表于 2011-8-13 11:4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河蚌 的帖子& p& y' \9 b) x. G
    - {3 V  ^: u; Q  t: }1 w3 c* k
    问题是拿棍子打人的从来不拿自己做榜样,至于子不语乱力乱神,宋真宗忙什么呢,历代禅让闹剧里面的祥瑞是什么啊。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11:5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4 D) t0 T* v  Z7 b! f1 t

    - @% T1 h+ \" x+ j4 a6 h' M( j《天朝的崩溃》在我的书柜里了。这本书写的很好,它只是论述了一场表面的战争。甚至,他还在里面格外地强调了旗兵在镇江作战的英勇。但是这本书却没有继续深究下去,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这场战争是一种漠视,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欣赏一场别人的战争。因此,我更喜欢麦天枢《昨天——中英鸦片战争》,也许更深刻一些。
    1 r" e: w- w% v4 F# H: M) K* X5 t) }) A% g0 N

    , y% i9 y* y/ s0 L5 i; T; B8 c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6#
    发表于 2011-8-13 11:5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河蚌 的帖子" P7 _/ G" J  I  E/ B

    + n9 f* e  e% V: D( I但是巨大的差距你总承认吧,于是强大的天朝不存在,我就要这个结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12:0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河蚌 的帖子
    3 V3 Z6 w" o( z' c, N: t1 p1 u3 @; O( o; h# k& d
    关于英国只是工业、生意立国的观点很有意思。而且很多人都在谈,其实当时英国并没有想占领中国。! X3 {! [$ j4 b& C2 f! B$ F
    但我只是奇怪,难道英国会对中国另眼相看吗?要知道,1840年是他们的鼎盛时期,大英帝国是日不落帝国,他们的殖民地遍及全球。可是为什么他们在非洲、美洲都是占领,甚至面对着同样有着国家形态的印度以及突厥,都是直接将其分割开变成一块块殖民地,而对中国,竟然如此善心,只是用炮让中国开门,然后大家公平做生意。
    + K( I/ ^+ e2 b. j& _8 ]+ x& `- b* S9 Z

      H8 U% ~6 Q  ~; H3 E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12:0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p, [8 \* F6 ^" o2 ^

    6 d4 N9 J; o8 H, Z" i$ ?9 M我喜欢大历史观,而不是家天下的朝代观。从历史文化的传承来说,秦汉,隋唐宋,明清,这是中国历史的三个阶段,而今朝开始,是第四个阶段。
    ! ^1 _; b# {- w/ a& M3 f9 W在这中间,是断裂和整合。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12:5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x: E) P( |: Y* ^& ?% H4 S+ f
    $ @7 m# i* f- M% z# v
    能不能举一个反例,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没有某位君主,准备好禅让仪式了,然后有个人跳出来说,“以神的名义,你不能当皇帝”,然后他就当不成了。% _+ U7 ?* ?0 K$ c
    在中国,所有的祥瑞呀,还有天灾等,都归于天的启示,但是往往大家也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用于衬托的,其实要找的话,啥时候都可能出来。而那些特别好祥瑞的,基本上都是被讽刺的对象。
    # S* v7 K/ I; i  R: C中国官方解释中,有天地的位置,而最关键是,天道的启示,解释权归谁,这个很重要。
    $ S8 N) w, ?; V. \1 R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1-8-13 13:01:56 | 只看该作者
    同意关于围棋的话。很多陪长官下棋的人,恭维说:“您虽然下棋不多,但您的大局观极强!”呵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31#
    发表于 2011-8-13 17:3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河蚌 的帖子3 R# r. o8 }% o3 m( d% c

    6 w1 I$ ]5 e3 M/ e( j( d中间是断裂?黄仁宇的吧,我不了解这厮有没有读过南朝的历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32#
    发表于 2011-8-13 17:3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河蚌 的帖子
      c% a/ H$ q5 S
    3 [7 {/ |+ ]1 A/ b, M这个你就别想了,理论上天比天子大,可是现实中,那不过是现实需要的道具。至于讽刺,应该是现代文人借古讽今yy的理解,古人借此固宠升官犹恐不及,还讽刺呢。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20:5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 {7 j  O  y2 V. r: f, e1 `& ^# o  J  h" M; B0 B; ~8 a2 t
    是呀,当然是黄仁宇,就我这水平,当然总结不出来呀。你如果觉得黄仁宇不对,倒可以将他这种大历史观好好的解读一下。反正我是觉得,这比朝代历史观要更客观的解释中国历史的发展。至于断裂,黄的大历史观认为南北朝是中华文明最长时期的断裂,同时也是一个整合过程,(而元则是中华文明的又一次断裂,其影响之恶劣,甚至延及今世)。俺觉得他的观点很有道理。
    % ?" [0 q# ~2 G* j俺还觉得《剑桥中国史》也很有道理,这本书是费正清主编的。虽然他们的资料也许不如国内全,但是论述历史事件的方法显然另辟蹊径,而且比国内要客观一些。这些西方人的观点,让我第一次知道,历史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奸臣,也没有忠臣,能够升到高位的,没有傻子,每个人的决策都有其历史背景。可惜俺只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部分。黄的观点显然受这个流派影响很大,而且现在的所谓大旗派、阴谋派也是受其影响。# l7 H7 @: G# k. [
    南北朝的历史就是零乱,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明不绝于线,但不但挺过来了,而且还将胡族变成了新汉族,吸纳了北方民族的很多东西。俺昨天还拟一个提纲,想写一下南北朝时的几个著名文人(刘殷、王猛、杨愔、谢晦、崔浩),他们的历史就是中华文明的守护史,从他们的遭遇,可以看出士族与军阀的斗争中付出的重大的代价。
    ; M8 r: b+ \5 x& g$ S( k南朝史俺真觉得说明不了啥问题,南朝的历史那可真叫城头变换霸王旗,每两年就会换一批新面孔,甚至让北朝嘲笑。除了刘宋时代坚挺了那么几年外,其它时候这就是一个偏安的小朝廷,岛夷罢了。窃以为,司马光这厮竟然以南朝为正朔是完全错误的,从白板天子及王马共治开始,北朝的历史传承要比南朝正统得多。难道中国民国不灭,我们现在就还要以他为正朔。1 q0 d9 L: D( Y- w9 I2 I  z
    当然南北朝最关键的问题是最后是北统南,是接受中华文化的新汉族统一了老汉族,新建立的隋唐,无论从政体还是国体,都是一种全新的基于北朝的架构,与南方传自魏晋的体系完全不同了。
    . t9 }9 p  k" ^# d& j
    5 m) ^) E1 l# Q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21:0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 I5 s1 D1 X# F/ W: m: d
    4 T: g1 Y1 P  J8 I对呀,就是这个意思呀。在中国,只有虚的天比政权大。而其它的所谓神迹,都是从属于政权的。
    ) i* q+ [! Q  T5 S' ^2 E$ s) C这就是西方将中国视为无神国家的根本原因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35#
    发表于 2011-8-13 21:2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河蚌 的帖子" g' b" M% [2 L$ h3 F0 }
      Q% z! w% a  G# i7 H! e5 j
    这,这,这,叫俺说什么好呢,拜服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3 00:3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36#
    发表于 2011-8-13 23:04:26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1-8-13 21:21
    & ~2 S+ A7 I) _4 l' }# b回复 河蚌 的帖子
    4 \: z* A9 m2 X
    + t* g8 v3 h3 e0 E7 X' K/ E这,这,这,叫俺说什么好呢,拜服了。
    9 |! Z9 [( \  D/ r% b
    嘿嘿,好好跟俺徒弟学学。
    ' B* r! N2 Y( w, I
    3 a1 Q+ t+ E$ w+ t7 p7 f你也是高手。( `2 V" s- a$ e# r! r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2-8-25 17:28:1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15 16:53 , Processed in 0.03883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