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31|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译诗] 【櫽括洋诗】里克尔:豹(THE PANTHER)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23:2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4-10-5 10:23 编辑




    眼中满是,一条条移动的栅栏
    眼睛累到其它物事都无法进来
    他觉得,上千条铁棍永远走不完
    栅栏之外,世界已然不复存在

    一圈又一圈,圈子越踩越小
    他的步子轻柔而又威武有力
    他就象是绕着神坛庄严舞蹈
    中央的雄心壮志却呆若木鸡

    偶尔,眼帘有那么几次
    撩起,悄悄地。。。某个影子钻进去
    穿过他绷紧迟钝的肌肉奔驰
    插入他的心脏然后销声匿迹



    ==========以下来自网络===========

    原詩
    Der Panther

    Sein Blick ist vomVorübergehn der Stäbe
    so müd geworden, daß er nichts mehr hält.
    Ihm ist, als ob es tausend Stäbe gäbe
    und hinter tausend Stäben keine Welt.

    Der weiche Gang geschmeidig starker Schritte,
    der sich im allerkleinsten Kreise dreht,
    ist wie ein Tanz von Kraft um eine Mitte,
    in der betäubt ein großer Wille steht.

    Nur manchmal schiebt der Vorhang der Pupille
    sich lautlos auf — dann geht ein Bild hinein,
    geht durch der Glieder angespannte Stille —
    und hört im Herzen auf zu sein.

    所讀翻譯本應是馮至教授版. 這詩基本上走abab 尾韻.
    '昏眩' 二字的譯文與其它所見的譯文有較大不同(昏眩未能形容一份麻木麻痺而不失神智的狀態). 馮至先生是留德的博士, 權威無庸置疑, 但在這一詞的解讀上, 怕有些大意了. 也是在這一詞的理解上, 這詩和下述 3 產生聯繫.
    另附以一英文版


    THE PANTHER
    In the Jardin des Plantes, Paris

    His vision, from the constantly passing bars,
    has grown so weary that it cannot hold
    anything else. It seems to him there are
    a thousand bars; and behind the bars, no world.

    As he paces in cramped circles, over and over,
    the movement of his powerful soft strides
    is like a ritual dance around a centre
    in which a mighty will stands paralyzed.

    Only at times, the curtain of the pupils
    lifts, quietly -. An image enters in,
    rushes down through the tensed, arrested muscles,
    plunges into the heart and is gone.


    ====================
      ——在巴黎植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by馮至)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 6 斗胆来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4-10-5 23:39:03 | 只看该作者
    只见搬运没见櫽栝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23:4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4-10-5 10:44 编辑
    月下 发表于 2014-10-5 10:39
    只见搬运没见櫽栝啊


    咋读的~~~最上面的就是俺的解读啊!

    我也是走的abab 尾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4-10-5 23:59:03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4-10-5 23:43
    咋读的~~~最上面的就是俺的解读啊!

    我也是走的abab 尾韻:)

    呃,这个离我印象中的櫽栝之意比较远。

    至于各译诗俺就不置喙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01:02:18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4-10-5 10:59
    呃,这个离我印象中的櫽栝之意比较远。

    至于各译诗俺就不置喙了

    其实偶对啥'櫽栝之意'也是半懂不懂,就是不想说是翻译罢了:)

    俺的解读你尽管砸,别人的你砸了反正人家也不知道(哦,除了鹤鹤:),所以也尽管砸!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6#
    发表于 2014-10-6 08:4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4-10-6 09:14 编辑

    我来砸砖了啊。

    铁棍:太那个什么了。过于口语化了,这首诗属于非口语型的。为什么不直接用铁栏杆/栏杆呢?诗中名词的重复是可以的。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我直觉上觉得不妥,想了想,觉得主要原因在于一个新的意象“木鸡”的植入,而且很中国化的一个。我个人感觉,译诗不宜增添或者减少原文中“意象”性的东西,这在分析《秋日》那篇诸家译文时我也提到了。当然这只是个人原则,而且是”一般“性,不是绝对的。我译的《豹》在第二节力之舞那段其实有些东西丢掉了,属于”减少“了,讲起来也是不妥的。

    另外,何以见得原文要表示一种“麻木麻痹而不失神智的状态”?我觉得“昏眩”这个词在意思上问题不大。

    “穿过他绷紧迟钝的肌肉奔驰
    插入他的心脏然后销声匿迹”

    这里的动词用得太狠了,特别是“插入他的心脏”感觉瘆人,本坛Dradula的头像可以做一个旁注。
    冯至用“浸入”我觉得太慢了,你那个“奔驰”然后“插入”太狠,我用的是“侵入”,比较妥妥啊,哈哈。

    另外倒数第二行,冯至“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是精准的直译,可以和原文一个词一个词对应的,那个英译其实译过头了,山菊似乎受那个英译影响,进一步走偏了。

    我对最后一节还是有点得意的:

    偶尔眼帘无声地掀起——
    穿过四肢紧张的寂静,
    一个影像侵入到内心
    停住,旋即化为乌有。

    这里的句式前三行统一模式,句顿二、二、三、二结构,“内心”和“停住”之间换行我觉得很好,但估计少有人能共鸣。

    这种节奏就象模特走台,从后头按照一个固定的节奏往前走,走到前端忽然停住,一个亮相之后转身回去。

    模特步又叫猫步,豹子当然也是猫科动物,走路的姿态是很接近的。

    我那个译本特点主要就是对新诗节奏上的探讨。

    冯至翻译里尔克我看是准确的,他从里尔克获益很多,他采用直译,比较稳妥,但是准确是准确了,句子读着总觉得稍许缺少点“精气神”,也就是说信、达都可以,就是传神还不够。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山菊 + 10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4-10-6 11:19:17 | 只看该作者
    。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4-10-6 23:2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4-10-7 01:30 编辑

    俺不懂德文,又读了几遍英文版的,发现读出了点趣味。

    第二段,那个mighty 是谁?
    眼睑有词eyelid, 这里却用the curtain of the pupils, 这里问题有二,为什么curtain 不是复数?为什么不用更直接的eyelids ?
    最后的is gone, 我读着颇有余响。

    我读英文版,尤其是最后一段,能从中读出豹子的不甘——困于笼中,壮志消亡,然而尚有余留,可惜这点余留终究 is gone 了。
    这点滋味,确实汉译诗中没有的。(从这点来看,鹤鹤(随人称呼(^_^))在内心/停住处作一停顿,倒是多少能表达出点那余留。)

    浅见,诸位痛批。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山菊 + 8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4-10-6 23:29: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4-10-6 23:30 编辑

    plunges into the heart and is gone.

    我总觉得在and之前要快读,之后要慢读,and要单独读,这样才有味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4-10-7 00:41:59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4-10-6 23:21
    俺不懂德文,又读了几遍英文版的,发现读出了点趣味。

    第二段,那个mighty 是谁?

    mighty 是形容词,修饰名词 will. 我理解之所以不直接用眼皮,就是不想太实 -- 其实豹子一直都是睁着眼睛的。我不确定,但我的感觉这个帘幕是指豹子的自我禁锢。原贴上关于paralyzed的评论,我赞同,还可以提供一个建议,把paralyzed译成“被禁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4-10-7 01:2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4-10-7 01:32 编辑
    仁 发表于 2014-10-7 00:41
    mighty 是形容词,修饰名词 will. 我理解之所以不直接用眼皮,就是不想太实 -- 其实豹子一直都是睁着眼睛 ...


    汗,少打个will. ...
    这里的mighty will 我感觉就是豹子自己。
    curtain 不是眼帘(若眼帘应用复数?),而是遮蔽豹子的curtain 。curtain lift 时,就是豹子振奋精神时。但这种振奋只是at times, 而且很容易gone.


    Paralyzed, 我感觉应该是被禁锢至瘫痪的意思。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01:39:34 | 只看该作者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4-10-5 19:42
    我来砸砖了啊。

    铁棍:太那个什么了。过于口语化了,这首诗属于非口语型的。为什么不直接用铁栏杆/栏杆呢 ...

    我前面说过,真的很不愿意用'翻译'一词~~~尤其是这种已经是'二道贩子'的文字。

    我也猜想冯先生的版本一定是从原文来的,因为好些地方尤其是最后一段跟英文版的相去甚远。看了你的评论,我想或许是英文版为了照顾原文中的押韵,意思上难免就有所发挥。就象我那个'呆若木鸡',也是为了押韵的结果:)

    刚才用谷歌翻译试验了一下,果然最后两句相去甚远:

    down through the limbs ' intensive stillness -
    and listen to the heart to be .

    hört 是'听',英文版根本就没有把这个词包括进去!

    而我的解读,则完全是从英文来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01:43:30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4-10-6 10:21
    俺不懂德文,又读了几遍英文版的,发现读出了点趣味。

    第二段,那个mighty 是谁?
    最后的is gone, 我读着颇有余响。


    可是我一个词一个词地查了原文最后一段,好象没看见 is gone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01:48:01 | 只看该作者
    仁 发表于 2014-10-6 11:41
    mighty 是形容词,修饰名词 will. 我理解之所以不直接用眼皮,就是不想太实 -- 其实豹子一直都是睁着眼睛 ...

    angespannte---这个词单独查,翻译器也没给出意思(中文英文都是保留原样)。整段一起,则是上面的那句,反正也是麻木不仁的意思啦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15#
    发表于 2014-10-7 02:2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4-10-7 02:22 编辑

    我觉得冯至的更接近本义。

    冯是科班出生的德语专家,在“意志”、“晕眩”等关键词上不应该出大错,但他的译文和这个英语版有些区别。我又查了几个英语版本,对paralyzed对应的"betäubt"翻译都不一样,stunned,stupefied,numbed, dazed都有。其他中文版本,绿原译作“僵立”、陈敬容译作“目惊口呆”很明显分别来自英文“paralyzed”和“stunned”。结合“Wille/will”这个大词,对全诗的意义有很大的影响。

    我不懂德文,但把”betäubt“翻译成英文,可以发现是”麻醉“的意思,比较一下你引用的”昏眩未能形容一份麻木麻痺而不失神智的狀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雄心是受困还是消磨,这是个问题。

    我找到了通用的法文版,译者Claude Vigée,是法国诗人和翻译家,德法双语写作,母语就是阿尔萨斯语(德语的阿尔萨斯方言),德法两国文学奖的得主,他的译文应该是比较权威的。另外有一点,因为英语和德语同属日耳曼语族,同源词很多,在翻译的时候容易打马虎眼,比如这个”Wille/will",本是就是多义词,词典里的解释有半页纸,翻译成英语,去掉一个e而已,和没翻一个样。拉丁语族的法语就没有这个便利或者说蒙混的资格,必须认真推敲词义,才能翻出来。Vigee自己也对译文做了解释,关键的地方都提到了,有意思的是,他能感受到里尔克原诗中的布拉格方言(里尔克是波西米亚人)。

    在Vigee的译文中,第八句的译文是”où dort dans la torpeur un immense vouloir”,就是“一个巨大的意愿昏昏入睡”。对于“Wille”,他用了动名词形式”vouloir“(意愿)而非名词形式”volonté“,旨在强调”动与滞“的对立。

    我会试试从法文版翻译一下,稍后交作业。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山菊 + 10 太棒了,等着看!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4-10-7 02:53: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 于 2014-10-7 02:58 编辑
    山菊 发表于 2014-10-7 01:48
    angespannte---这个词单独查,翻译器也没给出意思(中文英文都是保留原样)。整段一起,则是上面的那句, ...


    这个词的意思不就是 tense(d) , strained 的意思吗?不妨这样理解:这个豹子的常态是绕圈走,在豹子停下来时肌肉才是紧张的。而只有停下来那一刻才能看到栏杆外面的世界。这首诗就是在呼唤人们不要被生活的常态禁锢,只有从这种常态解放出来,才能看清世界,才能让伟大的思想活动起来。当然结尾说的是偶尔的下意识的看到的影像并没有启动思想。看似悲观,也可以理解成要人们有意识地解放自己。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17#
    发表于 2014-10-7 08:1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4-10-7 08:31 编辑

    他的眼前,
            来回尽是栅栏。
    满目疲倦,
            再容不下他物半点。
    世界对他,
            就是这千重栅栏。
    重栏尽处,
            一切湮灭阑珊。


    他的步伐
            轻柔而又刚健
    圈子促狭,
            勉强容他周旋
    正如劲舞,
            围绕中心回环
    在那里-----
            正昏睡着宏伟的志愿。


    只是偶尔
            他也会张开眼帘
    于无声中,
            画面透入瞳间
    四肢凝峙
            却把影像飞传
    直落心底
            而后归于寂然


    这是个草稿,诗味不浓,先当作业交上来。这首诗的分析很多;要是按英文分析中的主流,把“Wille”和叔本华的“意志”联系起来,那就扯不完了。还是回归本位,把它当做写动物园里的一只豹子最简单,我觉得法文版译者也是在刻意避开“意志”一词。“Wille”这个词的翻译就是“画豹点睛”,不同的解读都有很大的空间,意志、意愿、决心、心志、夙愿,愿望,换进哪个词,这头豹子都不一样。

    从字面上解读,觉得用“他看、看他、被看”当做三段的主题比较清晰。第一段是代入豹子的视角来看世界,第二段是观者看豹子,第三段是一个影像被豹子看到并内化的过程。

    从个人体验的角度解读,见仁见智,个人觉得这头豹子有点像乾隆、嘉庆朝的中国,被海疆、沙漠,更被陈规教条困锁,无法睁开眼看世界。拥有勤劳智慧的人民,但精力被引向精巧但毫无意义的事业:八股、鼻烟壶、蝈蝈笼子;即使偶有外界的惊扰,也掀不起任何风浪------直到鸦片战争,另一头豹子闯进笼子。如果给拿破仑的“中国是睡狮”做个注脚,这篇还是很形象的。(最后这一段,是被占中给闹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山菊 + 10 先送分,明天来细看!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18#
    发表于 2014-10-7 08:51:40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4-10-7 01:39
    我前面说过,真的很不愿意用'翻译'一词~~~尤其是这种已经是'二道贩子'的文字。

    我也猜想冯先生的版本一 ...

    这个最后一句,是里尔克的文字游戏。法文版译者的创作访谈里提到了,最后一句中用到了一个复合动词 aufhören,词根hören是“听”的意思,合起来是“停”的意思,是为了和上面的“寂静”对应,在无声中造出了“听”的效果。他翻译的时候只能取停的意思,舍弃听的效果,英文译者也是这样处理的,只是狗狗翻译不会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19#
    发表于 2014-10-7 09:28:13 | 只看该作者
    石工 发表于 2014-10-7 08:19
    他的眼前,
            来回尽是栅栏。
    满目疲倦,

    译得很有特点,可能这就是法国味。我印象中不记得谁说的了,应该是个法国人,说诗,什么是诗行,诗行就是一行分两截子说,大意如此,实在记不住怎么讲的了。


    他的眼前,
            来回尽是栅栏。
    满目疲倦,
            再容不下他物半点。---->我觉得再字可去掉。
    世界对他,
            就是这千重栅栏。
    重栏尽处,
            一切湮灭阑珊。---->阑珊在此似乎不够到位。


    他的步伐
            轻柔而又刚健
    圈子促狭,
            勉强容他周旋
    正如劲舞,
            围绕中心回环        ------>围绕着中心回环,
    在那里-----                    ------>改成四字?比如就在那里,或者更好一点的什么。
            正昏睡着宏伟的志愿。------>此句太长,改成“宏伟的志愿昏眩”可与上一句节奏感呼应。其实我个人更喜欢“伟大的意志昏眩”或者“伟大的意志晕厥”。


    只是偶尔
            他也会张开眼帘
    于无声中,
            画面透入瞳间
    四肢凝峙
            却把影像飞传 ------>此处最好采用影像作主语,与后两行协调一致。
    直落心底
            而后归于寂然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谢谢,这是初稿,赶着今天交作业,有点潦草。我觉得这个法文译本很清晰,就拿来用了,结果好像太直白了。  发表于 2014-10-7 09:56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山菊 + 10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0#
    发表于 2014-10-7 09:4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4-10-7 10:39 编辑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4-10-7 09:28
    译得很有特点,可能这就是法国味。我印象中不记得谁说的了,应该是个法国人,说诗,什么是诗行,诗行就是 ...


    “围绕中心回环”这一句让我想到一直困扰我的一个汉语韵律问题。

    比如“围绕中心回环”这一句我读着就觉得韵律节奏上有点别扭,但如果中间加个“着”就觉得舒服一些:围绕着中心回环。

    同样是六个字, “轻柔而又刚健”,“勉强容他周旋”读着就比较舒服。

    我相信这里面一定有一些理论上的原因,可能和平仄、轻重有关,甚至和韵母、语义也有关。有个学者曾经分析过汉语里的成语在平仄上的规律,但不记得谁了。

    请对声律有研究的@板筐 先生发表看法,其他朋友都可以谈谈。

    点评

    油菜: 5.0
    那是王小波的《我的文学师承》赞美了查良铮,很有同感。所以石工通篇一韵到底我还是有点保留的,还是感觉太顺溜了点。  发表于 2014-10-7 10:00
    油菜: 5
    哈,我最早的就是4-6句式,纯粹是为了方便。记得王小波揶揄过《青铜骑士》的某位译者弄出来玉米碴子味道,太整齐的话就成了顺口溜。   发表于 2014-10-7 09:53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山菊 + 6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6 15:12 , Processed in 0.04200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