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8-17 22:22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钉子城32—大迂回—日军师团兵强马壮
. E1 b, J+ h7 H% o8 }! c . K: @- ~3 [; T0 _
安芃
1 ^ h. |, T2 `9 E4 }* D& g , G& ?. F, Z# M
0 G% e* d& a6 ] M* t& s2 T
薛岳 PK 土肥原。
% P0 Z1 ?2 e2 N
3 i8 y3 P& q" O4 O3 V让我们先看看两人麾下的兵力对比。7 R9 B- \: Y$ p" n" p/ B+ e
7 h# _! P5 r$ K* p
为了便于进行兵力对比,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当时日军的编制,以免以后不断看到日军的师团,旅团,联队,大队这样的名词时一头雾水。- f- f9 b) ?# ]7 I* }
8 T& E0 `* c6 X4 ], Y- d师团,是当时日军最大的常规独立作战单位。3 ]6 z6 F+ s) ^! b' h) g2 v
7 q$ }" o( @' y1 t: K
有人认为日军的师团相当于华军的师,这是非常非常错误的。实际上日军的师团相当于华军的军,日军师团长的军衔一般为中将,也与华军军长的军衔相当。. B. z& x; c }' z4 z8 i+ `
2 t3 _9 I9 U8 q4 c6 L2 @
日军的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2 Z5 b! W" U4 ?3 ?" T, | {- D
. n( W! P% Q, {! L1 W+ H甲种师团又称常设师团,辖两个步兵旅团(一个旅团相当于华军一个师或一个旅,每个旅团辖两个步兵联队,这样一个师团共有四个步兵联队)以及工兵,骑兵,炮兵,辎重各一个联队,这样,一个师团共辖八个联队,加上一个师团部和两个旅团部及其非战斗人员,共计28000人左右,与华军一个军相当。% F5 d% K2 P/ n0 w$ F
+ \ h: B: P) X& }' H3 f2 {: Y9 @
8 B% X+ y3 H, L* e" Y7 F
日军炮兵部队7 E3 g2 j* h& Z2 u0 f7 `, y
1 I. V; V5 p3 j0 s! w9 \4 i: `
乙种师团又称特设师团,在常设甲种师团的基础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骑兵大队,原因是马匹不足,其余编制与甲种师团完全相同,因此乙种师团一般辖七个联队,加上一个师团部和两个旅团部及其非战斗人员,共计24000人左右。; e6 N: Y8 Q: q# A- D3 t
8 N D# O7 j1 T' Z5 i
$ V$ l7 Y; q9 q {
日军辎重部队
8 b, m5 E9 E9 J
3 E \& s( F2 l日军编制中还有独立混成旅团,为次一级的独立作战单位,一般由2-3个步兵联队加上少量其它兵种的大队或中队组成,相当于华军的独立师,6000-10000人不等,一般担任辅助作战任务。与师团相比,独立混成旅团体积小,机动灵活,在中国战场上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9 Z+ Q( u& F) l
6 Y3 f0 u& q0 a/ K* B
战争后期,由于兵力不足,日军将独立混成旅团扩编,3个步兵联队加上一两个其它兵种的联队或大队,勉强作为一个师团使用,人数在15000-20000之间,称为丙种师团或者丁种师团,其实力远逊于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2 \/ u2 Z$ F" `9 W* @2 V
/ |) J: S/ w ?日军第1到第20师团为常设师团,都是甲种师团,实力最强,是日军主力部队。 Q4 a) H4 t% M6 a
- } }6 w) b3 E
在常设师团的番号上加100,也就是第101到120师团分别是常设师团的后备役特设师团,编制与其常设师团完全相同,只是由于马匹缺乏,多数建成乙种师团,也有相当强的战斗力。比如106师团,就是第6师团的后备役师团,将是我们后面几节的主角。
/ |; ]( v3 n$ W" \, z" f. X! z4 ~
! O+ r0 Q$ `. j) o! M21-100之间的师团是战争爆发后陆续增加的,有的由独立混成旅团扩编,有的是新兵,属乙或丙或丁种师团,没有一定的规律,战斗力比不上常设师团及其后备役师团。
: V0 E$ M5 |1 @7 y7 N! m3 m " M7 A- [- k1 {, S3 n: s& ]: z
联队是日军师团下面的主要作战单位,关于日军的联队,我想多说几句。# b' _+ W9 Y7 J. y8 M6 I0 W
8 D% o6 a) U7 O1 Y3 Y0 y很多人认为日军一个步兵联队相当于华军一个团,这种看法自然有其道理,尤其从联队长的军衔来看,日军的联队长通常为大佐,相当于华军大多数团长的上校军衔。但我个人觉得简单地说日军的一个联队相当于华军一个团并不十分确切。
$ e5 ]# }% `) ^
0 L. q' c+ E3 Z5 ]6 [+ u, u, @华军一个团通常只有一千到两千人,而日军一个满员的野战步兵联队的人数在3000人左右,多时有可能超过4000人,已经相当于华军两个团了,即使不能四舍五入往上入为相当于华军一个师,但好像也不适合简单地往下舍为相当于华军一个团。
+ S# a1 R1 _7 m8 t, b 7 T1 v/ F5 k$ [6 z+ ^7 L
当时华日两军的编制不同,华军部队主要由步兵组成,其他特种兵有,极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日军一个常设师团在四个步兵联队的基础上,另配有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四个特种兵联队,通常在正面战场的实战当中,日军的步兵联队并不独立作战,平均每个步兵联队可以摊上兵力差不多为一个联队的特种兵部队协同作战。换句话说,也就是当华军部队与日军一个步兵联队作战时,要对付的不仅仅是这个步兵联队,还要加上协同这个步兵联队作战的平均差不多一个联队的特种兵部队,这样兵员达到两个联队的多兵种协同作战,已经相当于一个旅团,抵得上华军一个师了。因此,我觉得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加上配合其作战的其他特种兵部队,其作战功能差不多相当于华军一个师。2 N9 @ V: W" g3 t( O
2 z! _$ b" l% A& y#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与国军虞啸卿师隔怒江对峙的是日军的竹内联山联队(当然还应该加上配合竹内联队作战的其他特种兵部队),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兵力配置。- Y. U1 H# t! J p
7 p2 N& J8 e* J/ a; t
2 {; R! R! X; }% J# C' W" m$ O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华军虞啸卿师的士兵与日军竹内联山联队的士兵隔江对骂3 O. P! _" s7 S7 Q; U
2 w/ i4 W6 Q3 p$ j5 |. t) t
就在两支部队的士兵对骂之后不久,日军炮兵就对华军阵地进行了一次密集炮火覆盖,华军却只有挨揍的份。
2 d7 K* w; N# ^8 N8 E# c
1 b% j6 ~: N- Z, E% a; r, g. H日军一个步兵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
- r i% k) b- o. u& F3 h! t 5 ]; e0 ?% O1 I8 _- X( ]
一个满员的步兵大队也在800-1000人,超过华军一个营,已经接近华军一个团了,所以人们通常说日军的大队是个营级单位也不十分确切,应该是华军两个营甚至两个加强营的兵力。
* }1 Y4 \" w* F7 T7 z2 I) T % [7 j/ C3 G, F) B0 \' P1 d
日军一个步兵大队下辖四个中队--三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每个中队大约200人,超过华军一个连,不足华军一个营,通常说日军中队为连级单位,大致说得过去。
( ~$ p( T6 c5 M( j7 ^! s ( e5 ^- `3 X8 U* n8 k
一个日军步兵中队下辖四个小队,每个小队40-50人,略超过华军一个排。
- B% ]- j/ J7 }! D
2 x q* ?9 ?, n1 M日军的单兵素质,战术素养以及武器装备都大大超过华军,所以日军一个中队的作战实力远远超过华军一个营,一个小队的作战实力也抵得华军一个连。( B0 {) z( A# C" \7 r
" _# O8 M: A" w/ u+ O当然,这些军制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真正到战场上,每个师团的编制都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变,加上每个师团伤亡整补情况也不一样,所以每个师团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有很大的差别。
$ ]/ g% f( s" ~
+ f' p: Y* `# u师团以上的军,方面军,派遣军只是根据需要临时组建的作战序列,不算常规编制。
; Q7 v& b. l$ Y# v# J
& j9 W9 N5 z3 p7 g" ]% G; g- U当时在华北的日军组成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在北平,下辖第1军(石家庄)和第2军(济南)。在华东的日军称为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在南京。- L: E" F' X" R2 N; z$ a
0 |; M' s' B5 ~* c! J8 U
土肥原第14师团隶属华北方面军第1军,司令官为香月清司中将。
" q4 h& k' h6 c: N# L7 T' N! e, Y
& X8 J2 H N* k香月司令官肯定没有想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指挥作战了。
8 [$ L( h& i+ N, ^ R# \/ T! g4 t: A , }* w! `& x. L: A5 ?6 k
根据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土肥原的第14师团属于日军的常设甲种师团,战斗力极强。
5 `+ A5 H$ _$ V: {: b# H2 V" ~0 }
* ^3 v/ f% c7 U; u如果仔细看看土肥原当时指挥的部队,我们就会发现土肥原率领的实行战略大迂回的兵力远远超过了一个普通的甲种师团。4 O3 K4 _4 p0 |' a; b& u
, e4 c, ~* i5 T8 @. @! w0 v
土肥原南渡黄河时,归他指挥的部队除了本师团第27,28两个步兵旅团以及本师团的工兵、骑兵、炮兵、辎重四个联队外,第1军还给第14师团加强了3个重炮兵联队(野战重炮兵第2旅团两个联队以及独立野战重炮兵第8联队)和迫击炮,装甲车,高射炮大队等,使第14师团的炮兵相当于4个普通的常设甲种师团的炮兵实力。此外,第14师团还额外配属了独立气球第一中队,第2师团第一架桥材料中队,第16师团第2渡河材料中队,独立工兵第二联队等等,其兵力达到十二个半联队,超过一个半师团,按照一个常设甲种师团28000人计算,一个半师团至少应在三万五千人以上,可见日军为这次战略大迂回花了相当大的本钱,也对土肥原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 L! f7 s6 T+ t/ q: d/ Q
& S/ W/ l; g+ F$ V; P8 j! R+ E0 _就算按日军惯例第14师团出战时会留下少量兵力在原驻地留守,但如此重要的迂回行动派驻的留守部队不会太多,随师团主力作战的部队必定在两万人以上,加上几个加强过来的联队,这次土肥原率领的迂回部队人数至少在二万五千人,可谓兵强马壮。8 u+ t+ z, ~% |7 }& ^" ?. r
2 ]5 k8 H) Z' z" q. {* n4 E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土肥原的对手薛岳的实力吧。
W: |, [% Z$ H9 B* Y $ D r: O' D* i: J& O" [
(待续)原帖地址: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4725/201405/1200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