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空读点书,写点闲话,感觉如数落花。9 E8 s4 |3 {4 y% [$ u1 R- V
Y( @, ~. N5 \! ~8 w* B7 J) G7 m
1. 久未联系的初恋男友喜得千金,微信我让帮忙取个小名。聊了一会,想起这么些年,倒可以东施效颦,得旧情三境:
$ n! u4 K& y! J9 A% X7 |9 {
, d, ~( E! L, T3 V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8 M6 @' v/ _+ P/ L g1 Y& f" f
' ]- Q/ `2 M h7 W) b2,相濡以沫,未若相忘于江湖。
/ a2 U" p' o% X# Q8 D- ^2 u- h
3 H, X q6 G/ b/ k3,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0 n$ Z$ v F& B2 x/ |& a" L- Q9 I
* P/ w2 R4 ]* i q; g" n2. 那天去玉佛寺上香,在观音像前低首长拜许久。其实我不信佛,也不信神,但我信在人力之外的一种规律或“道”,或说因果律。知道人力的局限而对更广大深刻的存在具备一种敬畏,如孔子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对这样一种力量低首,放下所有为人的矜持,骄傲,浮夸,虚饰,让人觉得安定。人的精神或需要依附或需要指引,有人可以成为光源,有人只是光明的追随者,而有些人则彻底遁入黑暗——无论艰难苦厄,欺蒙背叛,始终保有内心的光明和温暖,不怯于去爱,去信,去坦诚,真得只有大智大勇之人才做得到啊。; ~4 f) m+ k+ x) w1 S* R8 A7 E
; Y4 K" o! o5 n* I$ X' x% b3 p3. 年轻女孩子谈恋爱时,或不仅仅是年轻女孩子,大部分女性在面对感情时,比较容易陷入的一个状态就是“患得患失”。这种心理状态既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因为患得患失的缘故,所以容易有猜忌,疑虑,以至于翻检,考验等等。要做到不“患得患失”,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就是确认了对象对自己的唯一性或彻底否认了这种唯一性,也就是明确了“得”,或彻底的“失”,如果“得”“失”都已成事实,那自然没有可患的事件。问题在于,我们经常“得”时不自觉已得,即使实体的人便在身边,或和你结了婚,也对对方的心理状态存着疑惑。而“失“的时候,又存在期待,希望能再”得“,以至于为如何再得做出各种颠倒姿态。换言之,这其实不是一个客观状态的确定便能轻易解决的问题,论到本质,还是个自己的主观心理问题。要不”患得患失“,其实就是不要把男人或作为你对象的那个人,看得太过重要,有也挺好,没有也挺好。有人说,那怎么可能一样?尤其女孩子总会觉得找个爱人,就是找个人来照顾自己,来分担。其实不是的,你得到一个人,固然一面是得到一个人的关怀照顾,另一面你也增加了一个需要你去关怀照顾的责任,你得到被爱之愉悦,你也必然要感受因此人给你带来的痛苦。享受的一面和承担的一面总是相伴而生,不可能只取其一,总其苦乐,其实没有增减,也无生灭。
% ~0 u1 C7 U5 o8 W2 S$ J6 v
1 k) b: T5 t5 y两个人在一起,产生各种关系,感受各种情绪,从人的角度来看,好像是重要地不得了的事情,但是从上帝的角度来看,不过就是两个分子结构而成的能量体在做功,在产生或消耗能量而已。能量本身其实却总是守恒的。一个人,能达到的自足状态和两个人折腾到最后取得和谐的状态,其实是同质的,所以得失真没什么好患的。因为对自身的性体而言,没有增减。! a9 s& S7 C+ ?7 _
0 O* z8 d) @* G! y4 A1 P$ v* W我常给朋友说,这世上,是你的终究会是你的。这话听着好像有点宿命,其实不是。两个人是否能在一起,有个世人认为的结果,或发生些什么,其实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天时地利是时空条件,”人和“是两个人的感情呼应要在同一频率。时空条件具备,实体在一块了,还要看人是不是和,两个人的感情是不是在那个时点产生一致的呼应,这种一致就是”懂得“或”心领神会“,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也想到了一块儿,同时又不矫饰,不用人为的矜持啊,卑怯啊,恐惧啊,负疚啊,计较啊等等被外在伦理评价塑造的意识束缚,就自然而然地顺应----其实这点才是最难的。天时地利是可以被创造或促成的,但”人和“呢,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分钟内两人的频率没和上,那就是一辈子的错过。这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感情和思维也不过是能量运动,不过是两段思维波没有在宇宙空间发生重合,偏了。想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说明那事情本身和实然状态存在错位和扭曲,还不自然。以后能不能发生,就看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能不能再次重合。重合了,事情就会按它应该发生的样子发生,双方都会觉得非常自然,不勉强。《本杰明·巴顿奇事》里头的本杰明和黛西,黛西年轻的时候,两个人一次次相遇,也发生不了,心理状态还不在一个频率,观众看着也觉得还不到时候。等黛西出车祸了,不能跳了,又被时间沉淀掉了舞者的虚荣和凋落的自卑,坦然了,回到家乡,和本杰明就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了。然后两个在物理条件上又发生错位,在一起又不自然,于是分开。等黛西老了,本杰明小了,重新回来,反而觉得一切都无比安好。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急不得,也怨不得,真正成就人的是时间和耐心。所以圣经·哥林多前书说,爱是恒久忍耐,是永不止息。2 S" f( t; C3 X# V- y! W
3 X, w4 u- s8 @$ `" i
4. 看Niall Ferguson写的《文明》一书,作者试图对过去五百年西方的兴起和西式文明在全球的绝对主导给出自己的解释,并做出检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西方文明的衰落或以中国文化为首的东方文明的复兴做出预测。他把西方文明的兴起归结于以下五个原因:竞争,科学,产权,医药,消费社会,工作伦理。那天晚上大致看完了说竞争的第一部分,概略而言,大一统的中帝国,尤其明永乐年间,实在达到武备富庶强大之极点,丧失对外竞争扩张之原动力(我们习惯建立朝贡体系),而同时期的西欧诸国,城邦林立,纷战不已,为寻求比较优势,只有积极向外获取新资源,新路径。2 D( i1 p1 e% J1 p' d7 g u- X0 E
* ]3 U$ V% i8 f$ I" X其实我觉得说“竞争”是原动力之一还是客气,究其本质,就是“贫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绝对放之四海而皆准。但贫穷及因之对财富的渴求本身还不够,如都按孔子的教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不会有西方的兴起。必须贫穷之外再加上野蛮或曰凶残,才成就了西欧的大航海。历史书记载的达伽马是通过好望角开辟新航线的大航海家,其实他所到之处烧杀劫掠,曾将一艘航向麦加的朝圣船只之乘客全体封锁,然后放火付之一炬。对比郑和的下西洋之旅,文明程度相差何止道里计。
, V9 ?; m1 X9 x+ f6 v. p; m. p" P: i8 B. e3 ~
中国近代以来百年陆沉,实则有繁荣已久体系僵化,教化已久太过文明的因素在。可恨近代以来掌握话语权的西方历史人物将因果完全颠倒,更做人种上的污蔑和扭曲。流毒迄今深固。但我们自己必须清醒这历史最初的面目,而不能在西方叙事下失去自信和尊严。
+ e5 C) X S; ^: ^9 V& I2 k& w
4 s9 i* `8 _5 G1 B2 B& f5. 我读历史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儿,比如说皇帝吧,三宫六院佳丽无数,或权贵富豪,三妻四妾寻花问柳,但记载中总会有会说,他们特别喜欢其中的某一个。现代人经常误以为情感指向的专一性是近代以来一夫一妻制所要求的结果,但实际上即便客观上有无数选择,最终一个人的情感指向还是会落足到某一个特定的个体,至少在一定时空范围之内。情感指向的唯一化,细究起来,并不是外部伦理的强制性要求,而是人本身的内在需要。为什么会这样?情感对象的多元化,自由化,对很多男性而言,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但实际真有条件处于这种境地的人,却并不表现为以此为乐或满足呢?
/ Y; f. e/ p. A! d3 m$ M \6 L/ `/ |, G$ c/ |! I" B0 r
想来最根本的原因,人到底是有精神的,年纪越长,精神层面的需求就越深,就会更希望被理解,关照,体谅。但是和另外一个个体建立起深厚的精神层面的联系是一件成本异常高昂的事情。比如说默契,很多人会误以为和另一个的灵犀或默契是天生的,其实不然。两个初识的个体可能会在一些事项上偶尔一致,但落实到无数琐碎的日常生活,所谓默契,不过就是相似问题的不断重复以至于确立起双方都觉得舒服的行为模式。重复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这些都是我们在面对一个个体时投入的成本。而我们能投入的成本是及其有限的,建立一种可以称为默契的行为模式一般需要十次以上的重复,观察力和领悟力强的双方可能会更迅速的根据对方反应进行调整,但大部分更关注自我需求的独生子女在和情感对象建立默契时会遭遇更多的争吵,对抗。争吵和对抗,无疑,是比时间和精力更高昂的情绪成本。是的,情绪也是一种成本,喜怒哀乐惧,都消耗我们的心力,为A承受了这些,终于达到了和谐,人,出于一种本能的保护和计算机制,不会轻易去为B再承受一次,除非和B在一起能带来比A在一起更“好”的精神层面的愉悦。
# \" O+ `4 D# ~! L) P9 o$ {/ [* d/ R7 U+ V! n) H' c
换言之,在特定时间段内情感指向对象的唯一化其实是让我们的投入获得我们希望寻求的最好效益的必然选择。如果多元化的话,因为成本(时间,精力,情绪)的有限性,必然导致对各个对象的浅尝则止,以至建立深层精神同盟的目的落空。但,这不是说不可以建立其他关系,比如玩伴等等。
9 c$ k$ ^+ \8 a8 z' A2 w% U( ]( J& F3 }" d0 t# s
6. 我现在想,从小受的教育还是传统,比如要善良勤奋,相信正义公理,这些东西在90后的孩子看来恐怕都近乎古旧。早几年的时候,也曾因为所受教育和现实世相的悖逆感到过苦闷,甚至怀疑。年过三十之后,却渐渐体会到这古旧教育的好处,这好处不在于取得世俗认定的成功或富贵,这样的富贵我没有能力也没有心力去寻求,这好处在于给我了一个精神骨,让我立得住。我读历史也不少,真正看起来,一辈子立得住的人,其实并不多。那天读语迟写晁错,《史记》说晁错这个人“峭直刻深”,刻是苛刻,深是过分。这样看晁错当是说话做事非常狠,不留余地的那种人。但老话说“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福薄之人”,晁错结局是“衣朝衣斩东市”,被骗到了法场,到死前一刻才知道皇帝要杀他。而且是腰斩。语迟说这“峭直刻深”,不正是一把刀么?得意的时候一刀刀看着好像都在砍别人,最终自己难免最狠一击。我看古今人物,总结起来,到底敦厚好于狠辣。人之道,经常损不足而奉有余,但人之道之上,另有天之道或按西方的说法,自然法则,损有余而补不足。1 w; g5 z# L( u" l; ]# k/ _: L: A* c
% {3 e" k; e! M8 U+ v% H% f
7. 那天看桥上的帖子释读“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仔细体会起来,这其实是很有智慧的一句话。3 P, r, D6 i8 a! x
! l5 w+ h% K9 @& R) p2 q. F
桥上:《左传》中的成语08
( h/ \4 @7 U1 x* r; F* g0 A* Y2 ~- j
U0 p5 o7 D4 q首先,当我们和一个客体或对象寻求建立某种关系时,比如雇佣,我们应该明确我们希望获得的是这个客体某种专业技能,而不能用其所不了解的知识或不擅长的本领来指责他/她。又如我们的朋友中可能会有玩伴,会有读友,会有知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层面契合我们作为主体的要求,我们不能用对知己的期待去要求一个玩伴。楚文王在申候那就是寻求开心,所以他纵容申候的贪婪,历代君王和佞臣之间无不如此,想想不禁叹息。这就带出了问题的另一面,在必要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抑其瑕疵”,或用制度,或用制衡。+ x, |. N$ S# V ^8 W
+ p4 N% y% c- z; f6 M" K3 S# {还有一种情况是,客体所具有的某种性格特质,本就是我们所寻求的,那我们就不能再以该种性格特质去指责他/她。比如一个女孩找男朋友,说就是喜欢他爱哄人,能把女孩哄得很开心,那在这个男孩哄其他女性时,她就应该意识到这是她所寻求的特质会产生的另一后果,即该种“哄人”性格特质指向的不特定性。又如一个女孩喜欢事业心强的男性,喜欢他为事业拼搏奋斗,那就不能责怪男孩陪伴她的时间太少,对她有所忽视。或者比如我,我喜欢阿壳的执真,不虚饰,我就不能在他说我既不漂亮也不聪明的时候生气,因为听他说真话,本就是我在选择他时所希望获得的。9 K- S. q4 r. f6 i' [1 c
; `! g. k+ |- l. o1 ^- j5 @
做到“予取予求,不女疵瑕”,隐含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因果自负,每个人在自己能承受的痛苦范围内进行选择,选择完成,就不必怨天尤人。所以在选择之前,一定要明白自己希望从某个特定客体那得到什么,如此即不误己,也不误人。' X* s9 t2 |; V" I6 _3 D z
4 B. P8 O6 Z5 @1 M3 f$ a: u& @话说到这里,想想事情的核心还是在于那句希腊古谚语,了解你自己!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