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若文发动的未遂政变无法动摇拓跋濬的崇佛意志。次年秋天,他因为太子拓跋弘降生,又命官员用赤金铸造了五尊巨型佛像,分别长着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拓跋晃和他自己的面孔。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生前大力灭佛的拓跋焘死后居然也能成佛! / m0 F% b: z, }1 H; r# x8 c$ l6 n 同年,从西方传来了对柔然十分有利的消息。! {5 k1 D. x/ X' n( N
原来,自从波斯沙皇巴赫兰五世在427年击溃来犯的厌达军队之后,波斯人一直在东方采取咄咄逼人的战略。到了442年之后,巴赫兰五世之子伊嗣侯二世(Yazdgard II)出于征服中亚的野心,数次亲自深入厌达领土。厌达人起初屡战屡败,但逐渐摸清了波斯军队的特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施展伏击的计策,在454年将伊嗣侯杀得大败,夺回了全部被占领土。波斯沙皇为了报复,在次年派出使者出访柔然——厌达联盟的死敌北魏,寻求与北魏结盟。; l! R0 C6 S V+ i& b
不过,作为虔诚的佛教徒和有一半柔然血统的北魏皇帝,拓跋濬对远征柔然和厌达并无多大兴趣。到了456年,伊嗣侯移师南下,大破昔日的盟国——寄多罗王国。但当他正要直扑印度河时却突然病倒,只得撤兵。厌达人乘虚而入,抢得大片寄多罗王国的领土,并向笈多王国发起进攻,但被笈多王塞建陀(Skanda Gupta)击退,后者得意洋洋,立碑纪念自己战胜“白匈奴”的丰功伟绩,吹嘘说:“当我与匈奴人激战时,双臂令大地都为之震动……”其实,他打败的并非厌达军主力,因为对方的扩张重点此时还不在东南战场,而在西方和北方。这年,厌达使者访问北魏,试图阻挠北魏与波斯结盟,就是这种战略思想的反映。0 A' B! v8 q g5 r. l8 C. k5 m7 Z: H
拓跋濬权衡利弊,决定抑制柔然——厌达联盟势力的增长,便在458年底率十万骑兵北伐柔然。由于是冬季出征,北魏军很快就受到冰雪的困扰,拓跋濬本来就对这次远征兴趣不大,于是准备以此为借口撤兵。老将尉眷劝他说,出兵不久就撤退,敌人会认为我方出了内乱,必定会追杀过来,不如再继续挺进一段距离。拓跋濬于是挥师穿越戈壁,接受了一些柔然部落的归附,但不等遭遇吐贺真带领的主力,就匆匆撤兵了。" Y. d# ` i3 R: I9 r
东方刚刚太平,西方又出了乱子。波斯沙皇伊嗣侯回国后很快病逝,遗命小儿子继位,并封长子俾路斯(Peruz)为贵霜总督,主管东方军政,当地也因此得名为“俾路支斯坦”——俾路斯的土地,并沿用至今。被剥夺了继承权的长子俾路斯自然不服,于是利用职务之便,以割地、和亲为条件,向厌达王借来三万军队,打败了弟弟,自己登上沙皇宝座,史称俾路斯一世。- n4 X! ?# `. B2 O
厌达人在波斯内战中下对了赌注,获利颇丰,被中亚各邦奉为盟主。从此以后,这个来自沙漠绿洲的小民族过上了很有品味的生活。男人穿着克什米尔羊毛内衣、西伯利亚貂皮外套,女人披着中国丝绸,喷着印度香料,头挂拜占庭首饰,脚踏波斯地毯,并制定了严格而公正的法律。 - X j2 Z" p# E, G 威震四方的厌达王还是拿来主义的大师,集“天子、沙皇、万王之王、恺撒” 以及最时髦的“可汗”等多重头衔于一身。阿拉伯古籍称厌达王为“哈坎”(Hakan或Chagan),也就是“可汗”的异读,这个名字至今在伊斯兰世界还很流行。公元5世纪末,厌达汗国俨然已成为新的文明中心,但他们奇特的一妻多夫婚姻制度却广为外人诟病。: H8 ]8 E( @$ y# V& p* z
阿史那家族被吐贺真安置到阿尔泰山南麓,负责给柔然人炼铁。“阿尔泰山”的意思就是“金山”,因为当地矿藏丰富,盛产黄金和铁矿石。同时,李渊家族中的部分成员也因此辗转西行,在柔然和厌达两国之间经商。身世备受争议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在碎叶(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又和李唐皇室沾亲,很可能就是这些人的后裔。唐朝之所以能够在西域取得巨大成就,与李家成员曾长期在西域生活,熟悉当地情况有关,这些都是与柔然的扩张分不开的。& |" p9 N# `6 J& l. W
平定高昌之后,吐贺真又挥师西进,攻击宿敌悦般。悦般没有了欧洲匈奴人撑腰,独木难支,求救书雪片般地飞向北魏,但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从此,北匈奴的正牌后裔悦般就在古籍中消失了。“悦般”这个名字最后一次见于记载,是盛唐时期设立的“悦般都督府”,辖区在兴都库什山脉南麓。由此可以推断,悦般人在被柔然人击败后,向西南方撤退,企图效法过去的寄多罗人,到印度河流域去碰碰运气。但在兴都库什山脉南麓,他们又遭到柔然人的盟友厌达军队的围剿,终于无可奈何地告别了历史舞台。末代北单于的葬身之地,大概就在阿富汗的重重山峦里。) q+ ]6 y% v9 f! J, S$ U A" ]% p
柔然——厌达联盟的一连串胜利,给予邻国以越来越大的压力,迫使他们结成同盟。462年,波斯使者又来到北魏,以后来得就更勤了。 3 F1 ^$ @ X3 p$ C6 h 战胜悦般人之后,吐贺真为了完成乃父吴提的遗志,挥鞭西指,继续其史诗般的远征,以至于深入欧洲境内。 + d3 t. v. ]7 K8 v2 a& d: f: W,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