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0. 胜利大逃亡 3 x% k, O1 s5 ?
袭击得手后,四壮士没有急着逃跑,对于戴维森中尉和Falls的失踪,Jones回忆他们以为戴维森一组已经牺牲或者被俘了,但是大家没有过度悲伤,他们自己对冲出去也没抱什么希望,反正袭击已经得手,就是战死也不亏本。所以里昂干脆带着大家好整以暇的躲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看鬼子的笑话。
3 L8 M6 R' ?6 j- j% o' g/ E% I$ u4 o0 ^" P% d' i
这一天中,汽笛和警报声在新加坡港上空久久盘旋。里昂他们在维修码头的那艘大型油轮上贴的9发帽贝水雷彻底毁掉了这艘庞然大物,从邮船燃烧的可怕程度来看,船上必定携带了大量极易燃烧的婆罗洲石油,整个新加坡港全被石油燃烧的浓厚烟雾笼罩。' [. F" C- q8 v
2 m+ K& X* A5 `; _: H* d" d* X" R 刺耳的警报加上遮天蔽日的烟雾,日本人的神经完全崩溃,一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中,大批船只争前恐后的逃离码头,窜上海面。狮城的日本守军也吓坏了,港内的惨状和混乱使得所有人将来袭的敌人兵力放大了上千倍,甚至有人认为是美英联军开着航母来报珍珠港的仇了。整整一个上午,成队的日军战机在新加坡上空没头苍蝇般乱窜,徒劳的准备对抗敌人的空中打击。% e& g, i' X8 }! n' q1 n" v7 c
: [) g. `& h- `9 z2 M 折腾到下午,日本人逐渐回过味来了,上午放出的制空战斗机都撤回基地,各种搜索机却飞了出来。很快,巡逻船和快速舢板也加入了搜索袭击者的队伍。可惜日本人低估了里昂等人的胆子,这帮“亡命徒”压根没准备跑,当然,他们也没力气跑,尤其是和日本人的快速巡逻船以及巡逻机赛跑。! c. n1 w6 ~+ n
) F* w4 E6 T* U
当日本人的海空扫讨队在远海上掘地三尺,一寸一寸的寻找袭击者的时候,新加坡港门前异常平静,庆幸“灯下黑”的Z特遣队的六个坏小子在Dongas Island养精蓄锐,他们轮班,一个人放哨,其他人睡觉,不过据Jones回忆,他放哨时基本也是在打瞌睡,当然睡不安稳,因为日本人的飞机就在头顶上飞过,脚下有日本的巡逻船开足马力左冲右突,引擎的轰鸣声基本没听过。
4 w$ m8 Q, w3 ` 当天黄昏,大家差不多歇过来了,里昂准备带着剩下三人去Pompong Island与“环蛇”号汇合。刚要动身,一艘日本巡逻船突然向Dongas Island开过来,然后放慢速度,从岸边大约50码的地方慢慢飘过,日本船长则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岛上的动静,不过他没能发现近在咫尺的里昂等人。等日本巡逻船驶远,天也基本黑了,里昂带着大家把独木舟推进还来,胜利大逃亡正式开始喽。
2 o* A* t: ^9 A6 j; \8 a; z2 j
* t d' l8 \# F, @3 w4 z% L* f. u. Y 一路上他们多次碰到日本巡逻船,不得不数次变换航线躲避,就这样曲曲折折总算挨到Pompong Island,此时已经是10月2日的凌晨3点了。婆娑的月光下,Pompong Island附近一片宁静,“Krait环蛇”号并没有出现,而戴维森中尉一组依然踪迹全无。满心失落的四人还是坚持拖着独木舟,连滚带爬的上了海滩,把装备和独木舟埋好后,大家再次筋疲力尽,全都原地躺倒了。
+ V4 s4 W7 x# | 其实“环蛇”号没有失约,卡斯船长在同里昂他们分手后就驾船往婆罗洲航行,一路上大家都紧张的用收音机收听盟军和日军的广播,希望能从中听到关于六壮士的只言片语。但是广播中对袭击队和新加坡港的情况始终只字不提,大家都觉得里昂他们很可能是失败或者命丧大海了。3 j, P! G( K6 @4 u9 F! c
3 O+ e" i3 F5 X2 N# G 但是卡斯却不愿放弃希望,执意要到Pompong Island等待袭击队归来。考虑到里昂他们有可能被俘,甚至供出Pompong Island和“环蛇”号,当卡斯船长驾船驶近预定汇合点前,他命令船员们要全副武装,还派人到舱底随时准备引爆用来自爆的塑胶炸药。“环蛇”号也没敢贸然开到Pompong Island旁,而是以缓慢的速度一点点的蹭过去,等了半天没发现附近有埋伏,才敢下锚。此时是12:30,卡斯船长迟到了半个小时。
+ f! S; r: R' y) o0 Z" |' [8 g
很快,船员就发现海滩上有动静,过了一会,就听到戴维斯中尉嘹亮的喊声,这位老兄可不管那么多。喜出望外的卡斯赶紧用灯光信号回应,十几分钟后,戴维森中尉和Falls便登上了“环蛇”。从戴维森那里,卡斯了解到行动应该是成功的,至少没有被日军发现。3 M# u% e( K& q, @# }% K' }+ @
* O. W+ f; m. V6 `
之后“环蛇”号便放心的在Pompong Island边一直等到黎明,但是还没见里昂等人,卡斯决定起锚在附近搜索一下。大家估计纳闷,又不是平行空间,怎么会两拨人都在海滩上干等,却没能发现对方呢?原来,由于天黑,再加上一路提心吊胆东躲西藏,里昂这家伙把海滩认错了,等“环蛇”号起锚准备到附近海面上搜索一番时,Page中尉发现了“环蛇”号,再一琢磨才明白原来等错了地方,可惜四壮士没有戴维森中尉的好嗓子,只得划上独木舟来到正确的海滩,然后祈祷“环蛇”能去而复返。
$ C/ V' ?1 B( z- S- _( e, v7 j5 Z% J9 d" T( b) _; |# l1 J
也是老天开眼,卡斯和戴维森中尉都没把里昂之前的“只等48小时”的命令当回事,认准了只要没从收音机中听说四人被俘或者牺牲,就现在Pompong Island附近等着。在附近搜索了两天一无所获,“环蛇”号在10月3日深夜又折返回来,重算发现了在海滩上傻等的里昂他们。10月4日凌晨,Z特遣队的14人奇迹般的毫发无损的在“环蛇”号上胜利会师了。
+ Z- T8 v8 [6 \( \) `
. d' ]& R# X3 i! ]0 R V- W) e: A 接下来的胜利大逃亡也不是一帆风顺,日本巡逻艇和搜索机无数次与“环蛇”擦身而过,不过一个多月的提心吊胆把Z特遣队员们的神经练得异常坚韧,在Young和Jones的回忆中,只有小猫之前提过的与日本驱逐舰的邂逅算是有惊无险。
& B: }& {$ k B, M5 k: b, y# }8 o
, ^# }& A$ [- } 当时一艘日本驱逐舰(估计是二等驱逐舰)开到离“环蛇”号一百码左右的地方,特遣队员都能清楚的看到舰桥上日本舰长亲自用望远镜在观察“环蛇”号,里昂甚至派人到舱底准备引爆炸药了,好在东南亚恶毒的阳光已经把十四名西洋的“浪里白条”彻底晒成了紫铜色,加上经过几十天,大家对打渔都是驾轻就熟,日本人再次被蒙骗住了。1 B# O: ?, W/ _- L& o/ `* F
: e9 s3 Y' h7 w; D- D( E
10月19日,“环蛇”号抵达埃克斯茅斯湾Exmouth Gulf,当里昂等人再次踏上澳大利亚自由的土地时,Z特遣队和SRD组织的这次历时47天,总航程超过5000公里的大胆袭击宣告完全成功。事后统计“环蛇”号在危险的日军控制海域航行了足有33天,共击沉击伤37000吨的日本舰船。$ c: R$ T8 p$ S- v9 e6 O
3 N- \3 h$ {5 Q8 |1 x7 H# |* v
应该说这个战果本身没有多惊人,此时美军潜艇已经以澳大利亚为基地开始了海上破交作战,水下鲨鱼可能一天就能吞噬超过37000吨的日本船只。但Operation Jaywick对于广大的日占港口而言却是一段恐怖岁月的开始,这些散布在中国和东南亚的港口防御水平据新加坡都相距甚远,同时对于澳大利亚和英国人民而言,一支十几人的小部队孤身犯险,千里走单骑,痛揍日本鬼子后又安然返回,绝对是一段大快人心鼓舞斗志的传奇。
( s3 @: i( X0 \
% S0 A3 [" [4 o! b5 u% N 可惜SRD将Operation Jaywick定为最高机密,他们的理由是大肆宣传可能会暴露袭击中的一些细节,日本人会针对这些情报完善自己的港口防御体系,SRD恐难再发动类似的袭击行动。另外部分SRD和英军官员认为伪装民船袭击将会给日军对无武装的民船发动攻击提供口实,Z特遣队本身的行为,实质上也违反了日内瓦公约。因此,即便在战后的很长一段岁月中,与Operation Jaywick有关的一切消息,都被严密封锁。) c3 q* I/ L# H/ g
% r7 f3 r: Z! Q# U: O8 |) ~
重新编入Z特遣队大队的十四名英雄也不知道因为他们的出色袭击,新加坡乃至整个马来半岛的反日抵抗力量和平民都将面对一场浩劫。日本占领军对海空搜索无法发现袭击者的解释就是这次攻击是由新加坡本地的抵抗组织发动的。恼羞成怒的日军立刻发动一场针对本地反日战士和欧美情报组织的清洗,成百上千名抵抗战士和一般平民因此被捕、遭到折磨甚至是杀害。而身在战俘营中的白人战俘也遭到了惨无人道的报复性迫害,不少人含冤辞世。
! @7 _! p+ K9 o1 |; z4 V
$ _ F- H/ [) C
& S4 P: Q8 N6 m石油燃烧会产生浓厚的黑暗,绝对能打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效果,印象中,婆罗洲石油燃烧产生的烟更为可怕,日本海军以之作为燃料后吃了很多的烟灰! C4 t J4 W2 c9 y
! X8 U6 k4 u1 }; p
也怪不得日本人往空袭上联系,杜立特42年4月份的空袭太过出人意料,给鬼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d* ^4 w2 U2 d3 K![]()
, o" Q* O5 K: e2 P . |" ], T$ H( `6 }; `( Y
![]()
0 _% b, b6 t/ c6 p" c" Q2 l“环蛇”在归途上碰到的日本驱逐舰具体型号我没有看到资料,个人猜测应该是睦月型、若竹型这样的老旧驱逐舰,也许我表述的二等驱逐舰并不准确,按日本海军自己的分法,这些老船是甲乙丙丁都不算的,标准的不入流
1 N/ w, [. X `1 p- H% O: y2 ?![]()
1 f# G, c, ?: p: ~1 c) v![]()
; J$ G* Z0 O! p$ i虽然Operation Jaywick的战果不过37000吨,但是考虑到Z特遣队派出的人数和“Krait环蛇”号的身材,这个效费比实在是很惊人,不过盟军战俘和马来反日组织为此付出的代价同样可观。
0 w( {( h2 o- d$ Z6 L* r' Y+ a& d![]()
4 M' n7 [2 b# K7 A$ `+ A4 B / z ^6 O/ s0 k/ Q- x* P2 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