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9-4 09:5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8 09:22:12
|
只看该作者
北洋水师曾有轻松歼灭日本海军机会 中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3-11-8 09:30 编辑
) a9 H% j( k5 _ @ C( X2 s4 M0 o8 t. A% e5 M* }0 c/ L
8 B5 ^# i7 {4 ^. D+ R; j
1881年完工的北洋水师超勇舰,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里曾是远东的海上霸王& s) E2 X/ z1 n/ q, Q; ]8 d$ {: r
( @" C- l. r/ ^1 b& H' F- k4 N
在1882年出兵朝鲜的清军舰只中,的确有两艘非常优秀的新式巡洋舰,这就是刚刚从英国订造回国的超勇号和扬威号。8 ?7 K0 I" l' H5 t. q; U$ M
1 F3 ~+ ~/ T }1 \, p" [- [ X3 _
在云集仁川的中日战舰中,仅仅从外形上,也可以看出超勇和扬威的鹤立鸡群。无论是日本的八艘战舰,还是中国的威远舰,其外观都和大型帆舰十分相似。它们两舷的木质舷墙上开有一个一个炮门,甲板平坦,除了桅杆和细小的烟囱外几乎没有上层建筑,舰首通常为了防止上浪设计得高高翘起,很多舰只甚至装有中世纪战舰典型的牙樯。它们高大的桅杆引人注目,上面经常挂满风帆 -- 尽管安装了蒸汽机,但那个时代很多船长和设计师还是觉得一条船如果没有帆就像人不穿衣服一样不可思议。+ q( D+ E* q$ F0 y5 U$ e4 ?
8 b0 y9 w4 Z$ i' e超勇和扬威就完全不同了,它们的设计如此先进,以至于连当时的英国海军都没有装备同类舰艇。尽管理论上仍然保有可以悬挂风帆的功能,但在所有流传于世的照片上,超勇扬威两舰从无挂帆的留影,形象更接近于今天的战舰。它们维多利亚黑色涂装下的全钢铁舰身低矮而凶悍,其上层建筑集中于舰体中部,有着高大的烟囱和巨大的通风筒,桅杆却退化而简洁,主要用于悬挂旗号,而首尾的两门25吨新型后装线膛炮足以击穿1882年日本任何一艘战舰的装甲。从首尾安装大口径可旋转炮台,采用简单的桅杆,利用大功率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等方面而言,它们是近代所有巡洋舰的“概念舰”。在一群仍然没有摆脱帆舰时代格局的中日舰艇中,1882年仲夏出现在仁川的这两艘战舰仿佛草食兽群中的两头肉食猛兽一般令人生畏。
1 {# u9 o, E1 f# {3 N! H7 k
/ @9 @* Z. ?% w/ a. `# t) [2 X4 I
超勇号巡洋舰令人生畏的重炮2 S3 p; t. }4 \" ]" t" {, S/ t
! o! ~ E: l. P! S然而,日军中并非没有可与之一战之舰。日本海军1875年从英国进口了带有水线装甲的装甲舰“扶桑”号,铁胁巡洋舰“金刚”号和“比睿”号。虽然从设计理念上来说略为落后,但都有不逊于超勇扬威的火力。特别是扶桑号装甲舰,拥有最厚231毫米的优质装甲,面对船壳厚度仅有26毫米的超扬二舰,有着颇具优势的防御能力。扶桑和比睿都参加了大东沟海战,并成功扛过了这场苦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仅凭这三艘战舰,日本海军在仁川也未必不能和北洋水师搬搬手腕。何况,它们还有一群虽然落后些但仍颇有战斗力的僚舰呢。! X3 m8 p. H4 P8 n' J) V/ B
- |- r$ \0 l" U4 i; T尽管从朝鲜发生危机,扶桑号便已经在甲府港内待命,但直到危机结束,也没有到达仁川。没有了这艘1878年“亚洲最强大的战舰”,日军在朝鲜的战力顿时变得可疑起来。 ]1 a6 b+ K/ H7 [9 g V
) ^; c+ A0 F1 U* [6 V0 @/ z
扶桑号装甲舰
& P3 e8 E w7 {2 W: N# w- D: C! ?' D' F0 E8 }, K* a
是什么原因让扶桑号畏缩不前呢?! h6 d( D8 G; A
) @% H! l; @% e
2012年在日本发现的历史文献显示,扶桑号未能赶到朝鲜,是因为该舰正处于伤病满船的状态,根本无法出击。让扶桑号动弹不得的,便是在海军史上曾令人谈虎色变的“脚气病”。
) d1 y; g1 s5 j9 ^7 _2 K, L( A: \) y5 B7 {# [9 n5 C5 X+ j
这种脚气病并不是常见的“香港脚”皮肤病,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又名“脚气冲心”。患病者足踝,膝盖,大腿至全身有水肿及浆液渗出,严重者丧失运动能力,甚至引发心脏病危及生命。在海军中,脚气病是19世纪坏血病之后又一个舰上军人的大敌。日本是脚气病的重灾区,德川幕府倒数第二代将军德川家茂夫妇都死于这种病。
" h; |- z, e2 T0 Y+ U' p8 E
2 H3 J" r. h, @5 Q- H J现存日本海军档案中1882年8月扶桑舰移送脚气病患者到岸上治疗的报告8 P1 Y w, W& Z- W2 l* L4 Z8 \
+ k8 @& ~" @# S7 _3 `6 m
日本海军档案中有大量关于扶桑号舰员在此期间瘰患脚气病进行治疗乃至死亡的记录,实际上,该舰病员超过一半以上。在提倡意志和忍耐的日本海军中,能被称作“病员”必然是已经症状严重的患者。在当时留下来的医疗记录中,可见扶桑号的病员大多已经没有了膝跳反应,几乎无法自主行动了。5 J8 Q( h1 o* w1 H+ v
1 L# \$ C- q; Y+ ?" E$ a( B/ W) M这应该就是扶桑号不能出动的原因了,而正因缺少了这艘主力舰,仁川的日舰自认没有必胜的把握,故对动手开打颇为犹豫。
) f; M6 H' ]) Y- ?8 K# [2 T
. m! Q+ b' A6 o' [. L3 e5 u1 z如果仅仅如此还罢了,接下来发现的文档令人触目惊心,才明白这一犹豫之后,日军的困境远非仅此而已。
4 X$ ]2 F0 y. ^- G( N. v6 U- u& |" S, j& n1 v5 t1 U
在日本的《历史俱乐部丛书》中,有一篇描述日本名医高木兼宽的文章《高木兼宽 为日本海军消除脚气病尽力的最早医学博士》,其中有一句很值得深思的描述:“1882年ころの海軍の脚気罹病者は1000人当たり400人にも達し、国防上の大問題となった。(1882年左右,海军的脚气病患者每一千人中达到了四百人,成为国防上的大问题)”
/ o7 j) Z9 w+ r* T* U) x: H. q) y/ Z0 L4 r
应该说这句话只是从严重程度和时间上,让我们猜测日本海军在应对壬午兵变期间遇到了脚气病的严重困扰。但还有更可靠的证据,证明当时在朝鲜的日舰上的确出了大问题。那就是高木兼宽自己的描述。4 ]- k: U! I% p x& F i% r) I2 ?
5 X) u+ s( ` E" X+ T) P[待续]
" u- e% N8 L' @3 L+ C6 y& `) r5 a0 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