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加勒比2009(4)-背风群岛印象(一)·圣克里斯托弗/尼维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04:02: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漂呀漂 于 2013-9-24 16:52 编辑

(2009年底的加勒比之行是我们环球航行的前站和始点,为了我的航行纪事的完整,把以前写的东西整理一下,慢慢地也放到这儿吧。)

加勒比2009(1)-相约在冬季·从美东到维京群岛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10697-1-1.html
加勒比2009(2) - 美属维京群岛圣托马斯岛(St Thomas)印象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10749-1-1.html
加勒比2009(3)-维京群岛(Virgin Islands)印象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11420-1-1.html
加勒比2009(5)-背风群岛印象(二)·蒙塞拉特岛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25373-1-1.html

    东加勒比地区包括三大部分:维京群岛(Virgin Islands),背风群岛(Leeward Islands)和向风群岛(Windward Islands)。
    离维京群岛东面几十海里,从北到南的近四百海里的海面一溜弧形排列了大大小小众多岛屿。由于信风(Trade wind)多是东北风,相对而言,南面那些更深入大西洋的岛屿暴露得多些,故被称为向风群岛。北面剩下的就是背风群岛了。

    背风群岛包括安圭拉(Anguilla),圣马丁(St Martin),萨巴(Saba,发音为Sei Ba),斯忒莎(Statia),圣克里斯托弗(St Christophers)即简称为圣科慈(St Kitts),圣巴慈(St. Barts),尼维斯(Nevis),安提瓜(Antigua),巴布达(Barbuda),芒瑟雷特(Montserrat),呱哒卢普(Guadeloupe),玛丽嘎兰提(Marie Galante),乐桑(Les Saintes)和多米尼加(Dominica,注意:不是多米尼加共和国Dominican Republic)。
    别看这些岛屿小小一方土地,历史的原因使多种文化在这里会聚繁衍,为之得天独厚的天然美景更添了深深的底蕴。其中影响较深的有法国,荷兰,英国,瑞典,非洲和印度。

十一月二十六日(星期四)圣克里斯托弗/尼维斯
    昨天离开英属维京群岛的最后一站,位于维京高达岛(Virgin Gorda)的西班牙城(Spanish Town),经过一天一夜的连续向东南航行,来到了圣克里斯托弗和尼维斯(简称圣科慈和尼维斯St Kitts/Nevis)。
    本来想先去北面的脍炙人口的旅游度假胜地圣马丁或是安圭拉,可是风不随人意,正赶上顶头风。于是只好在尽可能高的角度下航行(这里指的是迎风的角度,接近风向为高,远离风向为低),这样圣科慈才成了这次航行的目的地。圣马丁和安圭拉,我们返程再见。
    圣科慈在地理学上有着她特殊的意义。因为从此开始往南诸岛,地形地貌都属于火山类型的岩石结构,岛周围水很深,沙滩很少。岛虽不算大,山也不算高,可每个山头都有着明显有趣的湿干两个气候的痕迹。从向风的一面望过去,山峦起伏,郁郁葱葱。沿岛航行一段距离,回头一望,虽山峦起伏依旧,却是座座秃山荒岭。原来同一座山头,向风的一面雨水多,绿色植被生长茂盛,有点儿热带雨林的意思。背风的一面多干旱,地表寸草不生,秃得干净利落(如下图)。

 这里海面很清静。很多时候就只有我们的爱妮娅号孤独地泊在诺大的水面,天永远很蓝,水总是很清,鱼群在船的左右游来游去。开始感到信风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带走了不少热带的炎热和潮湿,空气显得清爽了很多。

   老公早就听说在热带地区的海域,如果太阳落山时能看清海平线的话,太阳在完全落下前的最后时刻有可能发出的是绿光,所谓的green flash。这种天象并不常见,大概跟空气的湿度有关。这天正好是个机会。耐心地一秒一秒目不转睛地等待那个奇妙的瞬间。哇,真的,在太阳的最后边缘触及海平线的刹那间,一抹淡绿色的光一闪而过。不看不知道,自然真奇妙。
 (只是这个瞬间太短暂,拍不到它的精彩)。

  下面这艘私人游艇身长一百三十八尺。老公在办入境手续时,正巧碰到这个船长也在办手续。聊过之后得知这个船的主人一般每年用船十个星期。然后通过租船公司把船租出去十七个星期,每个星期的租金是十五万美金。其余的时间就是船的维护检修和运送到某指定地点。船上通常有船员七人(包括船长)。这次的航行有客人十二人。原计划在圣科慈呆一晚,第二天就去圣马丁。可是不巧的是,早上要出发的时候有一台发动机不转了(船上共有两台发动机)。因为船家认定了维修工程师非要从美国请来,再快也得等一两天。可是船等的了,有个客人却等不了。一声招呼,私人专机就来这个小地方接他了。这是一种感觉上离我们很遥远的生活,可又近的就在眼前。这个游艇在我们见过的游艇中并不算大,外观上也不算豪华。价位已经如此,真是钱多有钱多的去处呵。
    船锚下后,哩哩啦啦地放下一些大玩具拖在船后供客人消受。有两个摩托艇,几个单人划艇和小皮艇。

十一月二十八日(星期六)尼维斯
    从圣科慈到南面的尼维斯不过两里水路。
    据说当年哥伦布发现该岛时,她的峰顶被象雪毯一样的白云遮住,所以他命名她为“我们的雪妇人”(La Nuestra Senora de las Nieves)。后来被英国人简化为尼维斯(Nevis)。就是现在,尼维斯也还是常常头顶白云。(如下图)

  尼维斯岛长约八英里,宽约六英里,总面积约三十六平方英里,目前定居人口约八千多。圣科慈岛和尼维斯岛早期是英属殖民地,1983年获独立并联合成为一个国家。可是,象加拿大的魁北克一样,尼维斯也一直吵吵着要独立。于是在1998年来了一次全民公决,居然有62%的人投了独立票。只是没有达到通过票数要求的三分之二,所以也象魁北克的下场一样,独立要求被暂时否决了。
    查尔斯城(Charlestown)是尼维斯的首都,有大约一千五百五十人。就这么小一地方,惊喜地发现一家中国人开的小超市,叫做东方商城(如下图),主要经营一些大陆来的日用百货和一些柴米油盐之类的基本商品。所谓日用百货,其实很象北美的一元商店,只是价格上翻了数倍。那天是星期天,是当地人的教堂日(church day),岛上所有的店铺都关门停业,就只有这家东方商城照旧营业,顾客川流不息。老板夫妇是广东来的,到此有十年了。看他们岁数不大,有个三岁的很可爱懂事的儿子在店里自己静静地玩耍。说他懂事,是因为看到他不小心碰倒了一堆在货架上的货物,不用大人说,就自己一点一点地捡起来重新码好。
   与老板娘聊天,说起这里风光无限好,生活节奏慢,他们在此安居乐业还是很满意的。当地人比较懒(说好听了是很会放松,relaxing),给勤劳的他们提供了机会。只是岛上土质不好,水贵农药贵,不能大面积种植蔬菜。有限的几样蔬菜如土豆,胡萝卜,生菜,豆角之类的都要从圣科慈运过来,而圣科慈的很多东西都是来自其它大岛,所以价格不菲。

  说起这个地方之小,老板娘笑说当年出国过海关时,海关官员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个国家,怀疑他们的证件有假,有人蛇的嫌疑。扣了他们半天才查出这个地方,放他们过关。再说起这么小的地方,一共有四家中国来的,除了他们这家东方商城,其他都是开中国餐馆。这里蔬菜紧缺,肉也不新鲜,中餐能做成什么样,我心里有个大问号。正巧有家中餐馆正好在商城的楼上。老公看到他们在往餐馆运货物,其中有一大桶味精,看来足有五十磅重。顿时恍然大悟:有中餐秘笈在此,岂能没有生意。
    还说到闹独立的事,老板娘说他们都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岛上什么东西都不生产,吃的用的都要从圣科慈海运过来。现在这儿的东西已经很贵了,如果独立了,那所有东西都要多交一重关税,物价会更高了。这是个很实际的想法,民以食为天嘛。不知为什么还有62%的人投独立票。
    下面的照片是岛上的一个英国新教的教堂。当年奴隶制还没有废除的时候,奴隶们已经信了教。奴隶制刚被废除,自由了的黑人教徒们就自发建了这个能容一千五百人的教堂。
   岛上的建筑基本是用火山岩石建的,外观上很有特点。

 下面是岛上的一处海滩。因为火山的缘故,有黑灰色的沙子。看着好像脏兮兮的,其实不然,还很细很软很舒服。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24 收起 理由
云淡风轻 + 2 谢谢分享!
夏翁 + 2 谢谢分享!
橡树村 + 10
河蚌 + 4
燕庐敕 + 6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3 10:35 , Processed in 0.04632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