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9-4 09:5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冲绳,暗杀日本皇太子 七。广播公司给暗杀发令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2-11-14 02:36 编辑 ! P; d1 b/ T$ Z6 S: e
" p8 B Q" G e5 C7 N) G【爱吱声论坛专用文档,谢绝转载】& }1 C: t* b# e, T
知念功从战壕中攀爬出来,向日本皇太子举起燃烧瓶的时候,居然会留下照片,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巧合,也证明着日本新闻摄影的无孔不入,眼疾手快。从这张实地拍摄的照片来看,知念功爬出坑边的时候已经点燃了燃烧瓶的引信,用建筑工人安全帽改装的头盔上赫然书写着冲绳解放同盟的汉字缩写。
1 a( e9 m" C/ X! O: S! I/ U8 a' }
: U. Y& Y" i3 N1 h: t这样的照片应该得普利策奖啊!4 J2 p- V. a+ i
! n t0 w+ z# C0 d8 ?& c/ k- m* q
, R0 B$ |1 \' @0 W6 W, o% \% @; O7 V5 e& @, F0 z7 x
那么,两米多深的壕沟,知念功是怎么能够攀上坑边的呢?要照着我那单田芳老师的说法,这小子肯定是武当的传人,御猫的后辈,那叫“舌儿尖儿顶上牙膛,较丹田一力混元气。往下一榻腰,展开陆地飞腾法......”照这样,别说壕沟了,紫禁城他也能飞过去。真实的知念功是大学生,肯定没练过这种功夫的。在现实中,解决这问题也很简单,他和他的同伴带了一架轻便的折叠梯,组装十分便捷,往壕嬖上一靠,高度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 虽然,这种解决的手段比较让人泄气。- k- C, S0 d2 x$ U1 P" j* Z
9 I+ x" O0 h9 o! i9 B, x, O9 i这样的袭击机会只有一次,时机的拿捏十分重要。如果在皇太子没来之前就钻出来,那沟边的警察一抬脚就会把知念功从踹下去,然后肯定是警铃大作,捉拿刺客。如果在皇太子离开后再钻出来,那又只剩下鞠躬相送的意义了。5 K- T5 L1 {3 a9 @. U4 R
& M/ [- `6 ?* s
知念功冒出头来的时间分秒不差,正是皇太子走到献花处前方,离他藏身地最近的时刻,此时双方距离只有不到三公尺!
* a/ D3 Q5 B2 F9 \& a3 k& Z" k7 o3 u% g' B9 s
能够如此精确地出现,还是要托广播电台实况转播的福。满腔热情的日本解说员没有放过皇太子夫妇的几乎任何一个动作,而且随时通过电波向全国分秒不差地传达着皇太子夫妇的位置,可说不亚于GPS定位。而知念功等人正是听着广播来判断皇太子是否进入了伏击圈。当听到皇太子准备献花的时候,两人推出梯子,一跃而起。( t' _ t" j/ F+ ~
1 Z- Z8 W7 d% B
可以说,解说员的广播成了暗杀发起的信号3 i# \. F, }" v7 d7 f4 L ?" B* _
( Y: w: n+ k1 P
有人说了,刺杀一个皇太子,至于下这么大功夫吗?说这话的还是日本人,在日本Yahoo知识网上,有人就这样问 – 那谁,真的曾经刺杀皇太子夫妇吗?要冲绳独立,那他们的燃烧瓶应该冲裕仁天皇扔才对啊。
- G* M+ x \, q9 W! P$ T1 a1 Z4 E8 V4 I3 d, J5 H2 P
战后琉球独立运动的活动家们可没少上东京天皇的皇宫门口折腾去,去年二月还有一位专门跑去往天皇家的御河里扔化学药剂的。当然他们没有一个得着和天皇见面的机会。可以想象要裕仁敢到冲绳去,估计就不是扔燃烧瓶这么轻松的事儿了。
) {4 P. [0 c& { q
, A R9 L7 P% ~. X5 F) L而且,皇太子怎么了,因为袭击了某个皇太子引发世界大战的也不是没有。/ Q+ j( X6 l- w
" ?! e8 \; ^! K7 [" c& K
1914年7月28日,奥地利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5 I X7 O0 ]8 j4 ?' B
+ ?' {+ o* [* J" j' f, `
如果对比一下斐迪南大公与日本皇太子的行程,其中颇有相似之处。
0 z+ d2 v$ A* L, N. O% i
. f4 w$ ?; T2 R; D3 n首先,两者都是去巡视刚刚划入本国版图的地区,以试图稳固对当地的统治。斐迪南大公是去刚被奥匈帝国吞并的波黑首府萨拉热窝,而明仁皇太子则是去早年吞并又刚被美国人交给日本的冲绳。其次,两人都是夫妻一同前去访问,而且两人的婚姻都属于贵族与平民的联姻,都曾经受到传统势力的阻挠。更相似的是,对他们的行刺都是连续发起的。刺杀斐迪南大公的塞尔维亚激进派组织曾首先用炸弹袭击他的乘车,因为投掷不准没有成功。斐迪南大公坚持继续行程,并决定到医院看望负伤的随从,结果遭到第二次袭击,皇太子夫妇双双伤重毙命。日本天皇太子也是遭到第一次暗杀之后继续前行,而前面正有第二次暗杀等待着他……( N7 d" S7 w4 A7 s: k2 `7 B
- x. L/ r$ c, X) t2 e
估计如果佐佐淳行课长按照这个思路想下来,要不寒而栗的。! P. r+ m2 K+ _' U. R
" P) O0 y9 w/ y9 ?, K( M那么,不管怎样日本警方也部署了数千名警力,这些披挂整齐,全身武装到牙齿的家伙,难道都是吃干饭的吗?那得看对谁了。要是对小偷小摸,甚至抢劫强奸的案犯,警察当然厉害,但碰上这种亡命徒,一方是搏命,一方是工作,那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今天早上刚刚看到新闻肯尼亚一队警察追击一伙偷牛贼,对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狗急跳墙进行反击,反而把警察打得落花流水,当场被打死的肯尼亚警察就达四十二人。偷牛贼都如此凶悍,更别提那些有着坚定政治信仰的死士了。
* e' o+ a" J5 Z3 W6 g' A0 v5 Z4 f- \7 Y/ C, p
说到底,警卫工作如同一副铠甲,而刺客则如同带血槽的长矛。当然铠甲无论重量还是制作的繁复都远胜长矛,但面对长矛集中全力于一点的刺击,如果材质相同,还真没有哪个工匠敢说自己的铠甲万无一失。
6 q- J0 q! b" L( U. q) l# T6 T: F3 r2 K; ?5 h4 |
所以,百密一疏对担当警卫的人员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个时候,就要看警卫的素质了,好的警卫会拿自己当肉盾,当垫背,当防弹衣,力图为被警卫对象提供最直接的保护。美国总统里根遇刺的时候,保镖们就是一拥而上,推倒总统,十足彰显FBI的职业本能。; ~! D; i: w( I
: s9 m9 W* c4 M* h
里根遇刺现场
2 p' ^) Y! J7 e& n! E9 r7 y
1 f0 E' ?/ O! r- @只是,知念功等两人的袭击太过匪夷所思,比那个神经病欣克利的乱枪齐发刺激多了。所以,当知念功突然出现时,周围的警察几乎全都愣住了。 w$ `/ t6 z0 G8 r6 I" z& i
& g( o4 ?3 g q【待续】, I. M2 F3 j7 k& J9 t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