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6 Z, f8 w2 ]0 c美国海军采用不同于美国空军的高低搭配原则是有原因的。美国空军主要在大陆上作战,战线、目标相对明确,争夺制空权然后转入对地攻击是有效而且可持续的作战模式,所以可持续的进攻性制空权至关重要。美国海军主要在大洋上作战。大洋是开放的,舰队是机动的,漫无节制地全面夺取大洋制空权既无必要也不可能,但一旦舰艇被击沉,海空的战斗就结束了。航母的首要问题是发现和不被发现,一旦进入决战则集中海空力量全力以赴,务求一击夺命,而不是争夺制空权然后转入反舰攻击。所以舰载航空兵的第一任务是舰队防空,层层拦截,F-14担任外线防空,F-18担任内线防空,难怪和苏联模式有莫大的相似之处。和苏联空军用专用攻击机担任对地攻击相似,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反舰和对地攻击由A-6、A-7攻击机担任,A-6、A-7退役后转由F-18兼任。不过F-18有一个大问题:航程太短。大大放大的F-18E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航程问题,但放松对空战格斗的要求,过载能力由经典型F-18的9g下降到7.6g。宽大的空间还提供了改装潜力,EA-6G电子战飞机不仅替代了EA-6B,还具有F-18E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 * I& w w" }; f ( S( H+ h& h2 n$ t& k但是沈飞从海粽子入手是有问题的。粽子的生命力不在于立项成活,而在于形成批量,向规模要经济。舰载战斗机最大的特点是一个顶俩,即使牺牲其他性能,也要使武器系统的能力最大化,在一次出击中就能尽可能多地拦截来袭的空中目标。另一个特点是航程较大,留空时间较长。海上没有备降机场,只有回到航母才能降落。另外不仅为了在最大距离上拦截来袭空中目标,也为了不使自己行踪暴露航母的确切位置,舰载战斗机需要在远离航母的地方巡逻。这些都要求很大的航程和留空时间。新歼由于设计条件约束,很难在保持隐身的同时在火力和航程之间兼顾。美国F-18牺牲航程,换取强大火力,那是有F-14罩着。考虑到中国航母的作战环境,独当一面的话还是重型战斗机更加合适。另外,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航母的数量有限,对舰载战斗机的数量需求有限,借用舰载战斗机保证基本批量以降低成本是一条羊肠小道,没有至少5、6艘航母,根本没有高低搭配的需求,只有美国海军才能实现低端舰载战斗机的规模经济。* W9 n/ P( T u. r9 H8 s1 w4 ~
8 \# n3 U1 Z# s! R i1 Y G. F
另外,“飞豹”的时代是中国饥不择食的时代,只要有适当的生命力,任何比歼-6、强-5更先进的项目都有存活的理由。现在不同了。半隐身的歼-10B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足够有效,粽子只有比歼-10B有更高的效费比或者歼-10B无法比拟的杀手锏才能争得空军的宠幸。在出口问题上,沈飞也只有赢得中国空军的大宗订单,才有可能赢得大宗出口,外国空军的采购量小,不足以支撑备件、升级等长期保障问题。在粽子问题上,沈飞应该专注于空军的需求,不要过于考虑曲线救国。真正的关口是不能绕过去的,绕来绕去,最后还会回到同一个地方。用四代空空加三代空地来避开“中型战斗机陷阱”是可能的,但只有靠实力和实干才能终得正果。沈飞加油。 4 P, b. Q$ k'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