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uanji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门登陆战的回顾与反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9:52:37 | 只看该作者
188 f5 N) |8 o1 k
除了以上所说的10兵团和28军领导犯下的错误外,应该说解放军的整体表现还是比较好的,虽然事后严格审视,有一些细节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客观的说,这些问题尚不足以决定整个战斗的成败,因而可以看作是缺点或失误,而不应看成错误。2 `+ O( o, R* O/ p  ~0 [

: b3 d8 v3 N8 ^5 e  n1 d如登岛部队的统一指挥问题。在28军拟定的作战计划中,第一梯队3个团,第二梯队为2个团,很明显第一梯队是主力,应由师一级的干部随队现场指挥,计划中也确定了登岛部队由82师首长统一指挥。但在发布作战命令时,28军并没有明令82师首长随第一梯队过海,因而82师首长在船只紧张的情况下把船只让给了244团,而打算随第二梯队登陆。( _1 c* y  Y9 ^: Z0 }! o
' J$ ]% J5 @  L6 H7 @" X" t
82师首长没有随第一梯队过海应该说是一个缺点,但这个缺点造成的影响并不大。一来由于敌众我寡,后继无援,这一仗解放军是必败无疑,有无统一指挥并不能改变这个结果;二来从作战的实际情况看,解放军的渡船在航行和登陆过程中很分散,因而在深夜登陆的各部队建制混乱,各团首长身边不过几十人而已,只能边打边收拢人员,就算82师首长随第一梯队登陆,也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肖锋发现82师首长没有随第一梯队过海后,立即指定了251团团长刘天祥来统一指挥登岛部队,但直到战斗进行了一白天后,251团和253团的领导才会合并取得联系,可见统一指挥作战很难实现;三来,同时,整个战斗过程中肖锋一直用步话机和各团长保持着联系,其实是履行了统一指挥,但也无力改变战斗的结果。' N! m9 W" f. L$ p- L1 Y4 T
! h7 K# m; _) w7 Z* }( y
再如登陆部队建制不统一问题。很多人认为解放军应使用一个建制完整的师作为第一梯队登陆,而不应使用不同建制的3个团,这样可以便于作战和指挥。从当时情况看28军指挥82师3个团、84师一个团、29军85师一个团参战,各部队均积极要求参战,生怕自己被拉下,28军既是登陆的主力又是战斗负责单位,28军领导做此安排也许是一种平衡各方面情绪的手段,而且当时通行的做法是各单位战场缴获的武器装备就归该单位所有,因此让每个师都先上去一个团,也有利于战后战利品的分配公平,有一种本位主义在作怪。但如果从作战的角度来说,244、251、253三个团都是各师的主力团,战斗力最强,作为突击队来使用,攻击力更强。从作战的实际情况看,登岛的3个团的整体表现是非常出色的,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英勇奋战,使国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O; X: g" X7 f- i0 K" B
关于登岛部队的战术问题,叶飞在他的回忆录认为登陆部队没有巩固滩头阵地就向纵深发展是一个错误,但我以为不然。从战斗的实际情况来看,正是由于登陆部队没有拘泥于巩固滩头再向纵深发展的教条才得以坚持更长的时间,部队乘一线守敌溃败之机乘胜追击,夺占了湖尾乡、观音亭山、安岐、林厝等要点,最大程度拓展了防御纵深,为逐步抗击国军的反击创造了条件,尤其是253团夺占林厝更是关键,正是由于及早占领了林厝这个进出古宁头半岛的唯一通道并坚守之,才使得25日国军无法进入古宁头半岛,244、251团的残部得以撤到古宁头,而增援部队也正是在古宁头登陆的。如果253团待滩头巩固后再向纵深发展,给国军以防御的时间恐怕就失去了夺取林厝的最佳时机(林厝的建筑多为石制,十分坚固,国军为了夺取它付出了沉重代价,一旦国军稳住阵脚,解放军很难轻松得手),其后的战局恐怕更艰难。而林厝失守后古宁头的解放军就已无险可守了,很快被彻底击溃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9:52:54 | 只看该作者
19
0 [( o$ {+ Q2 j8 l1 [3 q# c" Z, ^, p% z3 }& p
解放军在金门登陆战中的失利是否是可以避免的呢?许多人对此提出了各种假设,我以为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解放军在金门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 V) @1 H; K, [& u$ N: i7 Q
5 r) T3 @& E' p' E, [' Q4 f有一种看法认为如果当时解放军有运载6个团的船只就可以取得胜利,但我以为即使6个团同时登陆也很难取胜。当时金门国军兵力已达4万余人,而解放军6个团不超过2万人。解放军的预备队31军92师3个团不过万余人,加起来能投入战场的不过30000余人,而国军还可以投入在海上待命的19军4个团万余人,总兵力可达5万余人。而从国军的战前部署和战役指挥来看,解放军如果仍主攻中西部的话,在突破国军的海岸防御后很快就会在中部、西部面临国军各4个团共8个团的反扑。而金门岛总面积不过124平方公里,实际战场不过30余平方公里,地势狭窄且多平地、丘陵,在如此狭窄的地段双方投入的兵力将达3万人,解放军善于机动作战的优势无从发挥,只能与国军展开硬碰硬的攻防战。由于解放军炮兵较少且火炮射程限制,无法给予登陆部队以有力的火力支援,登陆部队只能以携带的山炮、迫击炮等轻型火炮进行炮火掩护,主要依靠轻武器与国军作战,虽然解放军在人员素质、作战经验上享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在这种狭窄的战场上足以被国军的数量优势所抵消。, o+ @1 Z$ q2 K; a, G

0 q6 x6 n3 v6 s. D, [而如果解放军从东、中、西三路进攻,虽然这样可以造成 更大的声势,震撼守军的心理,但这样兵力必然要分散,突击力量将被迫削弱,除非国军像厦门、大嶝那样不战自溃,否则仍然难以尽快取胜。而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对手犯错误上的危险性自然不言而喻了。一旦战局陷于僵持,解放军只能采取“添油”式的增兵,由于解放军兵力不足,航运能力差,最后恐怕仍然难以取胜。* r6 l1 T- d. A$ b

& `8 |( O- r, o- f6 a. l/ o其实,金门之战一周后发生的登步岛之战仿佛就是金门之战的翻版。11月3日夜,解放军7兵团21军61师以9个连进攻浙江舟山群岛中的登步岛,其中7个半连1000余人顺利登陆,一夜之间歼灭了守军中的8个连,占领了全岛的四分之三,但第二天上午国军12兵团67军(又是12兵团)4个团的援兵登陆了,随即发动反攻。当日夜间解放军又增援了7个连上岛,于5日与国军激战了一白天,但由于兵力不足,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增援,不得不于5日夜将剩余的登陆部队1000余人撤回。登步岛之战,解放军损失1490人,毙、伤、俘3200人,但最终没有实现攻占登步岛的预定目标。
) s6 a8 }" R+ M% }8 ~# K, x" X, ~' ^& H! E6 S" d* |; I0 Z
所以解放军以5个团分两批进攻金门的计划没有丝毫胜机,即使第一梯队的船只没有搁浅,而是全部返回,即使在整个战役中船只损毁的很少,一直能为解放军所用,其结局也一样。在我看来,解放军在金门之战的最佳结局也就是如登步岛一样——付出一定代价给金门国军大量杀伤后全身而退。因为解放军当时既没有攻占金门的力量,也没有攻占金门的机会。对解放军而言,当时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攻金作战,待集结了30000人的部队和一次能运送这些部队的船只后再行攻击方能获胜。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9:53:11 | 只看该作者
20
3 p/ K7 l9 l: [7 r国军在此战中之所以能够获胜,首先是由于蒋介石、陈诚对金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及时调12兵团18、19军增援金门,正是由于12兵团的及时到来,极大地增强了金门的防卫力量,从而最终得以挫败解放军的攻势并全歼之。
% V1 p* b: B* W! H/ G' R2 j. N/ n7 o9 n
就战役指挥而言,22兵团司令李良荣对解放军的作战方案判断准确,作战部署针对性很强,虽然在水际滩头击破解放军的计划由于201师被迅速击溃而没有实现,但李良荣及时将作为预备队的18、19军部队投入战斗,很快就遏制了解放军的攻势并迅速转入反攻。而且对于解放军发起攻击的时间判断准确,提前进行了演习,可谓料敌先机,应该说是金门之战。
. g# o' ]8 Z6 `2 h( S' N4 l# Y* k7 p2 s
18军军长高魁元及时判明了东部没有战事,果断地抽调金门东部的兵力用于中部主攻方向,同时以正面强攻结合迂回战术攻击244团侧背,在坦克的掩护和配合下,较快地歼灭了244团主力。当发现海边解放军的渡船搁浅后,高魁元又马上下令加以摧毁和焚烧,以防为解放军再次使用,其反应堪称机敏,现场指挥的表现。
2 U* A; S  `+ r( V  ~( `! H2 h( x
19军军长刘云翰和25军军长沈向奎的指挥也不错,攻击古宁头时派兵涉水攻击南山迂回古宁头侧后,效果非常明显。
" S# C$ E9 r( o/ w* d2 C- u$ L  i5 f% h8 F! ~
而国军的坦克在此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解放军缺少反坦克的武器和方法,使得国军的轻型坦克充分发挥了活动炮台的作用,在拔除解放军的火力点和掩护国军进攻方面效果明显,给解放军以巨大杀伤。5 ]3 H: ~* M: }0 g! l' f  R
# s5 H1 }; E6 M% ~
而就国军中下级官兵而言,201师表现极差,有防御工事的依托,有半渡而击的时机,却几乎是一触即溃,实在是失败。而12兵团的表现则比较出色,虽然部队重新组建不久,训练水平和作战经验都不高,但部队的攻击精神和攻击能力还是不错的,虽然靠人数众多取胜,但能打出这样的水平也颇不容易了。而中下级军官的冲锋在前,因而伤亡惨重则更见这支部队的管理在国军中确有独到之处。7 F6 ~% V& i1 a
3 M& k- c9 o( i& }( ^# x/ M  S& f! I$ N
至于以金门之战一举成名的胡琏,从金门之战的实际情况来看,胡琏发挥的指挥作用并不大。他迟至26日上午10时才正式接过指挥权,而此时解放军伤亡近半,后援已绝,可以说是败局已定了,他此时开始指挥颇有些摘桃子的味道。就其25日黄昏到达金门,明知战事激烈而迟迟不愿登陆的表现来看,恐怕当时他也觉得胜负尚未可知,不敢轻易涉险,这也颇符合他那“狐狸”般的性格。而且从他开始指挥后的表现来看,其部署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但金门之战后国民党开动宣传机器大肆宣扬古宁头大捷,胡琏逐渐被包装成了古宁头大捷的一号功臣,到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金门之战始终是胡琏指挥的,是胡琏的得意之作,更有甚者因此把胡琏吹捧成国军中第一名将,不得不说是一场误会了。) `7 _( \2 h2 z$ O1 [) n& Z2 k& p
, l, Y; G& E  s. O
胡琏作战时谨慎小心,对防御作战非常重视,也颇有心得,在他指挥下18军(整编11师)行军宿营时非常重视防御工事的构筑,因而在被解放军围攻时屡屡能坚守成功,南麻、土山集正是这种战术的成功范例。但在进攻作战和运动战中,胡琏的这种谨慎小心则使得他的行动经常显得很迟缓,因而也就没有多少精彩的表现和客观的战果。更为糟糕的是,这种谨慎小心使得他在救援友军时很不得力,屡次出现友军已被歼灭,胡琏所部尚未到达的情况,不得不说是狡猾的过了头了。
. C9 g% A7 @8 {. I/ b# s# P
) `6 _1 y2 M7 z+ S9 _1 _0 E4 {+ E不过胡琏对于金门之战倒是始终抱着一种客观和淡然的态度,并没有在人们的吹捧中飘飘然,也一直没有拿金门之战为自己贴金,当后人问及为什么如此时,他说:“吾辈中华民国军人,失去中国大陆耻辱殊甚,金门小胜何足道哉。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9:53:29 | 只看该作者
21. q' u1 L9 \% V/ f3 d) @
金门之战失利后,中央和三野并未处分10兵团和28军的领导,而是着眼于总结金门之战经验教训,以便指导解放沿海岛屿及台湾的作战。% Y2 y6 I5 K9 Y# V$ e9 Q8 V
3 \. o! t6 Y! [6 ^$ X
金门失利使得解放军对渡海登陆作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当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在解放军尚不掌握制空、制海权,并主要依靠木帆船渡海的条件下,渡海登陆部队不能依靠后援,登陆的第一梯队就必须能独立完成作战任务,因而渡海登陆作战的关键是要有一次能运送这些部队的船只。依照这一准则,解放军开始认真准备未来的渡海登陆作战。
9 x/ i3 t6 `; o' d' J' Y8 |, T3 L; a) U. x+ q0 e+ T9 f' x3 l
金门失利后10兵团准备以5个师的兵力再攻金门,并为此进行了积极的准备。但一来当时福建沿海船只有限,难以运输这么多的部队,二来金门地区的作战已纳入对台湾登陆作战的范畴,需要视台湾战役的准备情况来决定何时发起,因而解放军暂时没有发动对金门的攻击。1 o; s9 i% Q6 k  o

# K  z* J' W+ [/ B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央军委并未立即放弃攻击金门的计划,原计划配合10兵团攻金的24、25军和炮3师仍按计划入闽。7月,国军感到解放军攻金在即,因而打算放弃金门,但在美国要求和支持下,最终决定坚守下去。此后,随着朝鲜战争的发展,志愿军入朝作战,中央军委将战略重点转向东北,最终10兵团解除了再攻金门的任务。4 h6 v! b5 E7 x# \( g+ `

' K' f( s' V+ L4 E: g( H" f7 C9 K直至1955年3月,在攻占一江山,进占大陈岛后,总参又制定了福建作战计划,拟在一年内解放马祖、金门。7月,彭德怀召集总参、南京军区、海空军领导人开会,讨论福建沿海作战问题,准备逐岛攻击马祖、金门,但由于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台海局势逐步缓和,最终该计划没有执行。
! c* a$ {1 T* h( J7 @) O) `, p2 t* v$ w" w
1958年8月,解放军大规模炮击金门,除了政治目的外,也有逼国军自行撤退之意,是否登陆金门则视情况而定。随着局势的发展,毛泽东将战略修改为“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台海局势再次转向平稳。此后,随着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台海一直比较平静,解放军也一直没有得到登陆金门的机会。
* V& ]. ^0 p, ]3 u2 r( R# |4 i" B, K: H" L) @
( u6 ?, m$ A* ~  _- {: @

/ R: i" {- \$ U0 h主要参考资料:
# k- ]. e7 K. s# P* U! W! C, g% ^" H! S- h' `) B
1.书籍
, q* s2 W) h3 S3 P$ m% R0 A; Z8 }( }) @( a2 p3 A% o5 \( e
回顾金门登陆战——丛乐天、刑志远主编
. H8 }1 j" }3 H- p) K' G
7 a3 J: ~: @5 l! y: d# c3 R叶飞回忆录——叶飞著# W, I7 Y- [! O/ ?. a8 H% q* |- C
2 y4 P1 z0 T+ ~+ m4 _+ z. f
金门之战——徐焰著, D3 x( x  B0 a1 x
5 @& [5 e0 v0 U! s) u
第三野战军战史
1 j$ I6 o/ |1 J& j4 T: b6 x' j& g: D
当代中国的军事工作, H2 T. A. {, G' I# u

' I, J$ u' P3 D3 i4 ]2.文章
7 F+ E% J& y0 f
/ B( ]0 h* z3 y6 t4 f金门之战——光亭著

点评

所谓的“古宁头失利”恰恰反衬出海南岛战役是多么的不容易。韩先楚军长对战斗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并且还有机动帆船和琼崖纵队帮忙。  发表于 2013-2-26 20:53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3-2-25 17:30:0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值得浮一大白。
8 O, S3 @5 k% b) c& Z1 C4 _5 Z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意见,就是关于19,解放军的失利是否可以避免?我认为其实是可以的。但是有若干个如果必须先满足,当然也是事后诸葛亮。2 g7 [% Z# @( J
首先,我记得当时胡琏是去和李良荣换防,但解放军开打的时候正好是胡琏已到,而李良荣还未走的时候,正是金门兵力最多的阶段。如果解放军推迟半个月打,面对的很可能就只有胡琏兵团不到4万人,兵力上就区别不大了。
6 S; y2 F3 X6 ?+ s$ @其次,duanjian兄似乎高估了国军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说起来金门的国军有不少是原来的王牌部队,例如18军,但这些部队基本上都是被全歼以后重建的,战斗力远不能和原来相比;至于战斗意志,更加不用提,连没有被全歼过的201师在解放军面前尚无一战的勇气,很难想象那些被全歼后重建的部队战斗意志会更强。金门之战中,国军以将近6倍的兵力优势和10倍以上的火力优势,进攻解放军基本打散了的三个团,还打得如此艰难,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当然,岛屿作战,由于无路可退,守军作战会比在大陆上坚决,但也绝不会有战至一兵一卒的勇气和决心。5 i  Z, B. g# G
金门之战国军的胜利,首先是因为发现解放军犯了诸多错误,例如部队严重分散、没有后援、火力不足等等,其次是有足够雄厚的兵力和火力。所以,如果解放军能够花一些时间加强船只的编组与训练,让登陆部队上陆以后不那么分散,并留下守卫登陆场和船只的部队,保证后续部队能够源源上陆,胜利还是大有可为的。
- t; H$ X: K" V; @* {% y- [: g& P* Z至于duanjian兄提到的战场狭窄,解放军机动优势无从发挥,我倒有一些不同意见:战场狭窄意味着能同时投入的兵力有限,在实际战斗中,国军和解放军的交换比对国军是大为不利的,这说明在金门这种战场上,国军在作战中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优势。实际上国军是抓住了解放军兵力不足且分散,又无后援的重大缺陷,靠不断往上填人,生生把解放军给耗下来的。如果解放军兵力集中,又能保证后续部队增援和弹药补给,国军靠填人填不下的时候,其作战意志很可能会迅速崩溃。9 y5 B% E# N+ S0 d6 o, O! f$ j3 s+ B
因此,如果解放军能够组织好船队,保证上陆部队不分散,保证统一指挥,保证后续部队和补给能跟上,拿下金门还是有一定把握的。3 {6 f- [: i* V: B' ]& @# V
另外,关于登步岛,和金门最大的不同在于,解放军当时在舟山附近没有预备队了,也就是说,上岛的就是当时全部攻击部队,攻击不力的情况下自然要选择撤退。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2-25 20:31:30 | 只看该作者
正如您所说,金门之战的失利,本质上是解放军犯了更多的错,尤其是关键性的错误。而推迟作战时间能否避免犯这些错误,是我判断失利能否避免出发点。从这一点看,我以为即使推迟作战,仍不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那即使只剩下胡琏兵团,解放军仍难取胜。5 d; o# q. A8 a1 g
至于国军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这个主观性强一些,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我以为把敌人设想的强一些可能会更好。
/ @4 `" ^$ U0 d& S9 s/ w. q. Y& c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3-2-25 21:53:39 | 只看该作者
duanjian 发表于 2013-2-25 20:31 % z0 ^% y. X' }# m% Z
正如您所说,金门之战的失利,本质上是解放军犯了更多的错,尤其是关键性的错误。而推迟作战时间能否避免犯 ...

$ x5 j. D  q9 _' J5 P确实,我所说的也都是事后诸葛亮的东西。. \: x+ h) V4 y* m& |
其实,我说的那一切如果,都是建立在解放军已经认识到登陆作战的重要性和特点的基础上,而没有金门失败,就不可能有这个基础,所以我的那些如果也只是如果。所以,换个角度说,金门失利是好事。没有金门失利,就不会有全军从上到下对登陆作战的重视和研究。没有金门失利,也就不会有海南的顺利拿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28#
    发表于 2013-2-26 01:26:49 | 只看该作者
    duanjian 发表于 2013-2-20 20:52 , C! |: G4 e# ]5 q
    除非国军像厦门、大嶝那样不战自溃,否则仍然难以尽快取胜。而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对手犯错误上的危险性自然不言而喻了

    4 z- q2 L5 e7 D不败在己,可胜在彼 - 解放军其实押宝正是押在国军“不战自溃”这四个字上。。。 这样做在陆地上没问题,押错了顶多打不赢,往后退一退还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可惜在金门岛上退后一步是大海,没法再退了。
    . X0 T: v. x, v5 D7 O; A+ E( U1 I! t* ]' Z
    所有作战计划都有一定的“赌博”意义 -- 算计得再清楚,仗一打起来往往就成一锅谁也看不清楚的粥。。。 名将都喜欢行险 - 也即赌大的。。。 赢起来精彩,只不过有赌必输,输起来也很难看。。。 : H0 I+ W5 C" E7 Z5 R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1:25
  • 签到天数: 2429 天

    [LV.Master]无

    29#
    发表于 2013-2-26 03:04:32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3-2-25 12:26 / C" T3 O: G$ U) C+ }1 T/ Y
    不败在己,可胜在彼 - 解放军其实押宝正是押在国军“不战自溃”这四个字上。。。 这样做在陆地上没问题, ...
      k- K! J- `  P1 K* q
    追着国军乱跑一打就溃已经搞习惯了,一时半会改不过来。突然环境又一变,运气又特差,就出大问题了。; N$ r1 @: r+ }: U- R6 y' ~

    & n( L' E" l  T4 @3 u# \! `在金门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因为惊醒高层吸取教训,防止了更大的损失。金门之战后,海南、舟山的登陆战都胜利了。如果金门继续侥幸获胜,把攻海南搞砸,或者在船只海况都不掌握的情况下轻率攻台,一把损失十几万人,那就糟糕了。
    . o4 _! x! ?! c  }: y  y5 b: z0 T% k5 E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30#
    发表于 2013-2-26 03:55:18 | 只看该作者
    李根 发表于 2013-2-25 14:04 - D) {1 A2 A0 H. X0 G3 |* I
    追着国军乱跑一打就溃已经搞习惯了,一时半会改不过来。突然环境又一变,运气又特差,就出大问题了。/ w6 S' n9 u& u! j
    4 i& h2 v& H. w7 z  p
    在 ...

    5 ^) ~" ~+ M- E是啊是啊,只要吸取教训,这血就不算白流呵。。。 2 N. O; F/ k: W( ~4 l

    4 I3 {5 j. x. z& E, H1 N/ U% v2 J9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3-3-6 21:39:57 | 只看该作者
    每次看金门战役都是一声叹息啊!太可惜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14 09:42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32#
    发表于 2013-3-7 16:55:38 | 只看该作者
    清晰客观的好文章啊。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9 04:55 , Processed in 0.04734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