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孟词宗 于 2024-10-18 23:37 编辑
; X- e* ?$ y' Z' P/ U: v' P$ D
( W$ d7 Q' Q# r' ?+ F _' q讨论 AI 会不会产生自我意识的过程中,sleepyr 提到了这篇文章:AI推理能力大“翻车”!苹果最新论文:LLM只是复杂的模式匹配,而不是真正的逻辑推理
; x3 T: c; M9 h" b
' V2 u* ~( \% A2 X2 ~这篇文章设计的测验很有意思。从实验结果看,文章认为现在的所有通用生成式 AI 都不具有真正的推理能力。也就是说,AI 并不理解抽象的概念,而推理能力恰恰依赖抽象的概念。
3 K) L& p* ^. ? c
6 i0 Y* d$ T2 ?& E7 w2 n: v最近俺也在玩 AI 推理方面的东西。下面是论文里的一个小实验,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玩玩。* E) d! j& p) b& n( W
+ M$ I- G; u! i, S' V2 \8 r) [# n
给 AI 的提示:Here is the rule of the game: If I enter A, then you return B; if I enter B, then you return C; so on and so forth.# ?+ O) r( d* K" i
' _2 }6 f/ l; WAI 回复表示理解了提示中的这个这个规则。于是有下面的实验:# z+ _5 ^! B, J; H- V; Y' `" S
我: A
; I8 `7 k9 n+ E' ^AI: B& l9 {) A4 l" V# A6 s2 \
我: B
4 _7 K' J/ k2 h5 J. EAI: C
! t2 z4 |' { c. Q+ n' j* c( T我:X
/ t/ u4 S9 d( O* [3 W' i3 k M
* R/ `9 n+ t: ~- X( n# H1 i; w这里,不同的 AI 模型会有不同回答。有些 AI 会回答 Y 。有些则会说这不符合规则,所以无解。 很显然,回答是后者的把提示中的 "so on, so forth" 给吃掉了。然而,这并不代表 AI 没有推理能力,而可能只是语句处理模块不好。
5 W9 u4 i, T" c V, W! M! P5 L
: |- z8 l5 c% C+ }; F真正的推理能力体现在后续实验。对于能够回答 Y 的AI 继续提问:8 { V4 M+ ~( `& t D3 e' g
我:Z
5 D! ]; [+ Z* T3 j' u5 @: m! n3 s9 I* L- s6 W; ^; P4 C2 N
这下大多数的 AI 模型都冒烟了,有些回答说不合规则,有些回答说序列到头了没有答案。有意思的是两种回答:一种回答说 Z, 另一种则回答说 A。- Y9 h- f) C3 {
$ F9 [) D E) v% s而这四种回答,如果用来盲测人类,其实人类也会给出同样的四种答案。也就是说,就这个问题来看,如果盲测,提问者无法分别回答者是人类还是AI。换言之,能给出这四种答案的 AI 在这个小实验中通过了图灵测试。这显然不是那篇文章中说的排列组合或“复杂的模式匹配”能够做到的,而是真正的推理能力。
" g* O- P$ m& j+ Z
- u% {2 m: K4 S( h1 M9 f0 k有意思的是训练程度越高的模型,越倾向于给出这四种答案。比较 Mistral, 狗屁通,Gemma, Llama, 通义千问等等大模型的不同版本,都是如此。这类似于人类的婴孩和成人之间的区别。相比于婴孩,成人除了脑部发育完全,更储备了更多的知识。
% _) C- l+ x' {4 T. v. T3 J! t
9 W; x$ |0 U& i6 p至于这篇文章中说到的语序问题,非相关语句问题等等,前面说过,必须分清这是语句处理模块的问题还是真的是大模型本身的问题。毕竟,即使是人类“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用的字数和字完全相同,但把语序换一下,意思就完全不同了。然而,你去问一个三岁小孩这两句话有何不同,三岁小孩可能会告诉你没啥不同。而问聊天狗屁通同样的问题,狗屁通则会说:
' ^1 t/ p6 |' V- {- E( c7 q“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这两句话虽然字面相似,但含义有所不同。
3 | @+ I' O, X/ R! j- R+ c* u% _ P
- \8 g* k5 y9 {) m) k5 T1. **屡战屡败**:强调的是多次进行战斗,但每次都失败。这种表达往往暗示一种无奈或沮丧,强调了失败的频繁。
; l6 ]1 d9 x+ x7 d O, J8 C
! R* O; l6 x6 R* r, r/ X8 r3 x2. **屡败屡战**:则是指经历了多次失败,但仍然继续坚持战斗。这种表达更侧重于坚持和不放弃的精神,体现了勇气和韧性。
$ I9 Q" _1 G r; Y1 I- r1 }8 _( x' L& }6 n. r T
总的来说,前者更偏向于消极的失败感,而后者则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 * r2 Y2 [( X+ G! o. H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