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6-20 07:45 编辑 0 T: R+ u3 m) j2 F( u
* {; _" U1 S4 {( g# r在当前的乌军大反攻中,大量坦克和装甲车损失于俄军武直之手。应了一句老话: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4 V$ A, a# v) a
3 j `+ g" s$ j9 q9 x% n6 c武直是反坦克利器,这是70年代就有定论的。反坦克武直的专长就是猎杀集群坦克。在一树之高,看得比地面的坦克远,导弹射程比坦克炮远,高度和速度又太低,敌人战斗机不易锁定,敌人防空导弹也嫌目标太低。9 }9 [6 O6 P$ @7 b9 w y U# |
E! h% f& ]( s: F. p
后来,坦克集群消失了,就像步兵集群消失一样。野战防空厉害了,就像步兵火力厉害了一样。武直的日子难过了,在乌克兰战争开始阶段,俄军武直辉煌了不到5分钟,就像苍蝇一样被拍下来。乌军大量装备的美国“毒刺”导弹功不可没。% k4 r* ]6 E; t: q u8 P; n1 b; M& u
e# B) }" n. h& ]# S这以后,俄军武直沉寂了好久,但在乌军大反攻中,突然活跃起来,而且取得辉煌战果。' h& [! [$ e% D$ v0 B% H8 q
6 q5 T7 C' b% i3 w/ c
. [9 o1 b7 l9 S( s0 ?6 W3 S7 T, }4 t5 ~6 p
有人形容,这张图就是现在扎波罗热的态势:一群鳄鱼围着豹子虎视眈眈。鳄鱼正好是卡-52武直的昵称,豹子当然暗指豹2坦克。
6 c" C2 i% ?0 h5 h$ m B# a
8 ~5 j8 J! s. C- |, u反攻主力乌军是北约训练出来的。有意思的是,北约向来注重防空,但北约的防空是用战斗机扫清战场的天空。就装甲部队的野战防空而言,北约在装备、战术上都比较欠缺,从来没有这个需要。中国乒乓球队再厉害,派他们去打水球,一样懵逼。/ K, {& t+ h0 O; u; \
1 v$ x. J8 A- n* {
乌军没有战斗机制空的本事,北约没有教野战防空,俄军小摩托和导弹把乌军机动防空打得躲躲闪闪,突击乌军反而成了缺乏防空掩护的“裸突”,自然被俄军武直一拥而上了。
5 y- Z" d: G3 e* \( }. m, L0 `$ F9 w
乌军也不是一点防空都没有,主要靠随带的“毒刺”。8 O; g: n ~) Q' Y" l0 {
' q7 }: L& |3 Q& s, [7 `" q3 _
但俄军武直从来就重视反导弹,这是从阿富汗时代血的教训中悟出来的。不光武直,战斗机也是。据说苏霍伊在卖给中国苏-30MKK的时候,夸口要是因为电子对抗不力而被打下来,打下来一架免费赔一架。现在大概过了这夸口的“保质期”了。! i: H6 o, _* q0 C/ s
- W7 V4 ] S$ D# V) O
第一阶段武直惨重损失后,俄军紧急修改、升级,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本来就是俄军的强项。其结果是,卡-52的Vitebsk-25系统现在具有主被动对抗的本事。在被动模式下,箔条和热焰弹在导弹逼近告警的控制下发射,诱开来袭导弹。在主动模式下,激光在导弹逼近告警的引导下,对红外制导头实行致盲。系统还有电磁干扰功能,对双模制导导弹,用电磁压制迫使导弹转入红外制导模式,然后用激光压制迫使红外制导也失效。
* [% G {5 I, z8 U7 [! e' P, k9 a+ y5 D
在攻击方面,卡-52用9K121 Vikhr反坦克导弹。这是激光驾束制导的,激光接受装置在弹尾,面向发射导弹武直,接受激光信号,因此从目标方向很难干扰。人家根本不往你这方向看,任你抛电眼也没用。3 e+ ~% g5 w$ B$ x% P6 A% b9 I3 @+ O
7 U- c+ a1 m: [( y5 o$ d4 U5 j
另一方面,俄军海量的小摩托攻击也大量消耗了乌军的“毒刺”库存。美军内部泄露的参联会文件透露,在4月份,乌军“毒刺”库存只有190枚了。机动的车载野战防空本来就不是北约强项,勉强提供的少量既不够用,也损失很多,前苏军留下的也被乌军消耗得差不多了,根本补不上防空漏洞。这就是俄军武直的机会了。
5 C( e8 i( r* ~' s0 v9 G
* E( w) A8 q% v3 H6 s, r% i俄军还把卡-52和米-28配对使用,前者反制红外制导防空导弹更加有效,后者反制雷达制导防空导弹更加有效。) k5 N H* d4 P$ ]1 }3 F! w" `
7 S6 A% P0 Q- m4 a A1 J# {5 K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乌军的扎波罗热大反攻很业余。据说是英国顾问的主意,用“轻骑兵冲锋”一举打垮俄军的防御。轻骑兵冲锋是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国轻骑兵的自杀冲锋,最后也没有达到目的,不过诗人坦尼森的诗篇使得这次自杀冲锋成为史诗。哈尔科夫大反攻的成功是出于俄军的松懈,赫尔松方向的成功则是出于俄军收缩战线和止损,乌军想第二次踩入同一条河,这是打错了算盘。7 [) f: W' |3 h' Q9 g' n
# F# j5 L, n/ l: Q
1 D' C* h5 `$ C. j$ c, J; k& c1 n/ e$ Z
- J/ H6 _, l( _; E5 T' |" e. C1 @
8 m5 {( h3 `/ P' q% H, z7 a r( _; J+ R3 H5 Y" i
在战术上,缺乏制空、防空的装甲集群冲锋可能成为未来军校学生必学的“什么样的蠢事不能干”的经典。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