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1-12 19:49 编辑 , T0 o0 z4 u! L; L2 V( [! H
) R# n9 s7 Q5 u/ _/ M% Z
激光武器其实早就实用化了,只不过现在的激光武器基本上不足以击毁,只能致盲,尤其是对红外制导导弹致盲。激光致盲是机载红外对抗的主要技术,从武直、运输机到“空军一号”,激光致盲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在起飞、着陆阶段或者超低空飞行时压制红外制导的肩射防空导弹。实际上,激光致盲在坦克上也开始应用,用于压制反坦克导弹的红外光电火控系统。
8 q g5 n: |3 f9 b& ]
1 v: z! F' v1 ?7 n, @6 i激光致盲的原理不复杂:用强烈的光强使得红外光电系统只能感受到一片炫光,丧失对目标的分辨率。现代红外光电一般有自动保护功能,一旦发现受到强光照射,立刻降低接受灵敏度,自我保护。更加复杂的激光致盲不是一味使用强光,而是用编码的方式,貌似随机地在强光和弱光之间迅速切换,使得对方无所适从,在忙于应对中错失观察和制导的时机。
7 ?; j K L' c8 Z. P. C8 Z X" F
激光致盲一般只能做到暂时的,停止照射后,对方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工作。. G* \9 Z9 x9 t) @2 S! h1 e# F* g5 Z
& V& ?; G2 M* e5 \2 M合肥的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前身为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一个团队研究出钒基薄膜,受到强光照射时会转化成镜子一样,将90%的光强反射回去。成果在《电子测量和仪器》上发表。
: L9 X* @5 O9 v3 q
. h6 f. X, E- M% v4 J对激光照射有保护作用的涂层早就有了,但陶瓷基的材料只有很窄的工作波长,要覆盖较大的波长范围,需要多层涂层,但这严重影响红外光电系统的正常工作。! D8 k) B4 m! p! M+ h6 O
& c# C% m; u+ I
钒基薄膜也不是新的,但在电热控制下,光致相变很慢,而且不可靠。合肥团队改用钒膜盖在氮化镓基底上,氮化镓可以迅速、精确地控制钒膜的稳定,控制迅速、精确的变色。这样,在激光束照射的时候,只有光斑位置会相变成镜面,其余部位保持透光,红外光电系统依然可以保持正常工作。激光束的光斑不大,这好比镜头上有一个斑点,对成像有影响,但不碍大事。, E( _$ x8 Y% K) E. C
( x" q1 L/ n1 U3 x
激光光斑增大到覆盖整个镜头行吗?那能量就平摊、耗散了,就不是激光了。能量耗散的激光和手电筒没有什么两样,更加不足惧。. C/ g9 y/ Q% E/ a+ X" m9 v% H
, P. X! ]3 b% ?5 L钒膜技术对光电系统肯定是有大用的,但眼光放宽一点,这可能也是未来高能激光武器发展起来后,激光保护的基础技术。在重要部份铺设钒膜,受到激光武器照射时相变为镜面,将大部分能量反射掉,能起到保护作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