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9-20 09:40 编辑 + }- w4 y" b( t1 M; n' Y
5 d9 c4 G& _/ L/ D2 p2 x6 z2021年5月,美国国会指派、有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和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领导的人工智能事务国家安全专门委员会发表了长篇报告,指出美国在硬件、算法、人才方面领先,中国在应用、整合、数据方面领先。报告认为,美国的算法领先在5-10年内会被中国赶上,但美国在总体上还略微领先。; M# O3 h6 m: i f5 `1 f* C. l. S
2 o. ]; a& U5 E$ B- y
9月12日,委员会发表了竞争力研究特别报告,再次强调美国的人工智能优势正在迅速消失。
O3 X0 K& ^) K* F! l" f" F) R3 ^6 G) l5 S1 ]5 c5 z
美国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B6 ~1 x* }. |
9 L: r+ ?- t1 s% ^1 v
人工智能还是野蛮生长的领域。各种应用搞得热火朝天,但缺乏统一、严格的理论框架,理论严重落后于实践。最大的问题是难以分析、预测、设计系统的性能,使得人工智能的决策难以理解,难以信任。“阿尔法狗1.0”和2.0在与人类棋手大战的时候,都走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步子。事后分析好像是好棋,又说不出好在哪里,更是想不出什么思路能走出这样的步子。这只是下棋,看不懂棋路不是大问题。要是人工智能用于国家核导弹自动发射控制,也给你来几步人类看不懂的反应,那问题就大了。
4 y' Z. Z) M2 ?4 w2 f/ S2 \) m( A& o+ t+ O b
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算法成为各家的“手工艺”。手工艺不可怕,可以在大量实践中精益求精,很多工业技术(包括尖端科技)都有这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手工艺成份,事实上成为技术壁垒的重要部份。
) l* H9 {& }1 y7 ^1 [6 [1 h* b1 o0 o/ }% }; C
问题是,人工智能的最大量实践是在中国,不是在美国。在美国和西方眼里,中国的人工智能就是用于大数据人群监控的,这是意识形态偏见。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正在野蛮生长中,头条、抖音的推送就是人工智能,这只是冰山一角。形成商业利益后,人工智能不再是纯学术或者纯政府行为,具有强劲的自我增殖能力,不仅引发更多的应用,也推动算法的发展。3 X( q0 e) d+ k1 t% d/ d1 x H; T
7 G2 o1 l2 e6 |* H在美国,人工智能应用依然主要由军方拉动,商业人工智能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美国试图把私营资本拉入人工智能竞赛,但风险较大、没有明确的盈利前景,私人资本没有理由加入。华尔街能承受风险,但风险大,回报还慢,这就没有干劲了。这是美国各种“公私合作”设想的共同问题。, C* _2 j* X+ Z6 F3 q
5 T, r0 Y: D- H# E9 l片面依靠军方拉动正是苏联科技发展的问题根源,大力依靠民用需求拉动则是美国的成功经验。有意思的是,美国在走苏联的路,而中国在走美国的路。
7 f( o5 @5 s* U1 i4 o% |: u5 u2 u, G( p. V) s8 w
所以施密特-沃克报告清楚地看到,中国将迅速赶上美国的算法优势,如果不是在理论框架上首先突破的话。
* ~; g2 J& |$ d0 V' T1 _0 q* i3 H! n5 G l: c" }$ i0 H- {
理论突破需要人才,但美国人工智能人才是否领先中国,是一个一言难尽的问题。如果把具有中国血统和教育的人统统排除,美国人工智能人才圈大概立刻坍塌一半。同时,中国人工智能在大量实践中,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科研、人才形成良性互动,中国人工智能人才赶上美国不是梦。0 {0 W. ?% W% l9 k" Q
8 i( S1 r+ h' X; \$ A8 O' `
有意思的是硬件。中国还在先进芯片困境中,美国对英伟达和AMD高端芯片对中国禁运,就是冲着人工智能来的。但这些芯片在本质上是图形处理芯片,并行处理能力恰好与人工智能运算的要求符合,但本身未必是为人工智能优化的。1 T. y* b5 W9 d4 b7 B
" n8 u. L. R& M7 _
中国芯片在闯关中,一方面是7nm、2nm等更高集成度的硬技术,另一方面是在专用芯片方面实现架构突破。中国超算就是通过精巧的架构设计,在较低的硬件技术水平上实现世界领先。尤其重要的是,这样的架构突破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思路,在实践中检验成效。1 J) ]6 Q4 a; k, K1 |# B4 B
+ { x2 x( b1 ]" G7 L4 l
在现在,中国还在大量采用来自美国的算法成果,硬件上也对美国有依赖,但历史上有过先例:要是在总体实践上掉队,核心技术的领先并不保证持续领先。" k3 @1 ~+ I2 O1 j: n) z
9 @+ B# u# K6 J7 Z& i6 y
在40年代,英国与德国同时发明喷气式发动机,德国抢先一步,首先将Me262投入使用,但英国紧随其后,只是因为战争大局已定,就不急于将格洛斯特“流星”战斗机投入实战了。但罗尔斯-罗伊斯的“尼恩”涡喷在40年代末代表最先进技术,苏联引进后,用于米格-15,从此苏联航空科技一骑绝尘。
3 I* E9 I% ] a& `0 K/ K
1 {' |. M6 w+ N1 h& {/ c发动机是航空科技的核心。苏联战斗机借用英国技术起飞后,在大量实践中迅速将“尼恩”改进为克里莫夫VK-1,以后克里莫夫和留里卡一起,成为苏联战斗机发动机的哼哈二将,罗尔斯-罗伊斯也在进步,但英国战斗机再也没有赶上过。
: F, d& v" h5 p( K/ E5 W# b- m5 V" E5 W( L* g
另外,人工智能现在一根筋搞大数据学习,是存在“数据困境”的,尤其是工业应用。要使得人工智能有效、准确,需要大量历史数据;但产品一直在转换,大同小异但毕竟不一样。等训练出来了,也该转产了。绕了一大圈又回来了当然很好,但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单纯靠学习,可能跟不上变化的现实。这是大问题。
7 Q5 H k. ^5 n6 B' Y8 V3 p$ G8 @ `$ z' H9 ?3 ~
但变化与变化不一样。大部分变化是变表不变本的,本的变化缓慢得多。这也是人类思维善于适应变化的环境的道理。在思维方式上,有演绎和推理两个方面。一味依靠归纳是经验主义,无视了变化的环境。归纳最终是为下一步演绎提供基础,从现有边界拓展一步才是归纳的目的。
7 H0 @) B" X! n1 A- A4 T! B# @8 |: G7 i/ U2 l9 v: ^& R3 r" v
人工智能需要在框架上形成演绎能力才好。这是巨大的挑战,但很可能不是从纯理论的空想中产生,而是从大量实践的摸索中完善。
0 B5 a6 |- d* q8 ^$ {6 { t/ G5 w* i" \9 H1 ]
如果说芯片、软件是当今科技高地的话,人工智能是未来科技高地。美国很担心中国会抢占这个高地,担心就对了。
' j* z0 w0 `4 ^$ d! e F+ D
7 b' h3 r8 T4 d M) S5 U" ~报告还提到,中国在5G、商用无人机、高超音速、锂电池方面领先,美国在生物科技、量子计算、商用航天和云计算方面领先,但这些领先随时可能被中国翻盘。2025、2030年是关键节点。
$ J! C' y% Z; G! Q1 s0 Z4 \% ]& [* Y
# p6 C( |& }3 P9 z$ i( y# b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