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9-5 17:39 编辑 & _2 P+ s) Y5 @$ ` o. I
$ c+ E1 [. N2 ?3 y/ l3 p
氢能是无碳能源,前途无量,但也永远“还需要N年”。这来自于氢的储存、运输、加注的问题。氢原子太小了,泄露很难避免。在开放空间问题不大,但在密闭空间,一旦聚集,燃爆的危险很大。氢汽车不可能不准停放地下车库,但这是绕不过去的坎。; `# L; M0 x7 P1 Q' l3 T! x8 W
- D, y- _1 u c3 _) \7 g; LNASA的SLS火箭号称史上最大,用于发射“阿尔特弥斯”探月飞船,但两次发射都半途而废。第一次是因为发动机的传感器故障,第二次是液氢加注时泄露过量。NASA是液氢液氧火箭的先驱者,土星V就是液氢液氧火箭。液氢、液氧需要在发射前加注,否则整体从发射整备中心移动到发射平台时太重,重心太高,不安全。加注时肯定是要有所泄露的,实际上在液氢、液氧灌注到燃料箱和氧化剂箱的时候,要将原来的氮气顶出来,这中间必然要从排气孔带出一些液氢、液氧。空箱充氮是容器防爆的标准操作。
" q) q/ O8 ^4 P4 l
7 y5 {7 q9 w" S# v- u液氧问题不大,密封好解决。液氢就很麻烦,密封特别麻烦,而且在规定的排气孔之外的微小泄露很难探测,只有到泄露量大了,形成白雾(超低温的液氢将空气中水分冷凝成雾),才容易发现。但火箭发射前的燃料加注量是精确计算过的,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泄露量一大,火箭里到底有多少液氢就说不准了。结果NASA因为液氢泄露超标,被迫放弃第二次发射。据说这样屡屡放弃,使得SLS的发射成本高达一次40多亿美元。要是每次都这样,NASA需要另外找金主了。6 a* S, q2 n* N3 t. A* w
4 z! a9 \' b7 r, i# C& P$ F
但NASA其实是伺候液氢最有经验的,化工上没有这样大量使用液氢的;SLS发射这样的大事件也不惜工本,所有的液氢管路、接口都用最高标准的材质和加工,依然有难堪的泄露问题。家用氢汽车可是买菜送娃上班泡妹用的,大叔大妈小哥小妹既没有NASA的资质,也没有NASA的条件,加氢泄露几乎是必然的,带来各种问题也是必然的。氢汽车的储氢罐和氢动力系统具有再强悍的密封和抗撞击指标,也难绕过日常粗暴使用带来的安全隐患。
$ E" x+ a. P# ~5 F5 I O. W& C6 U9 ?2 f2 f5 E& e$ ~9 d7 a
但换一个思路,或许海阔天空。
* O5 e. g; r& J* O+ T2 V; J/ d* H9 f2 M: G7 o% e4 Y- t& D
氢分灰氢、蓝氢、绿氢。灰氢是石化路线制备的,用石油、天然气或者煤炭经过催化重整制备,能耗高,污染大。灰氢作为环保能源是舍近求远,不仅不环保,还能耗高。灰氢一般是作为化工用氢,与已有用氢工艺整合,本来就不是作为氢燃料使用的。; L" t! D' w) \9 e8 l. m
, ^: R5 ]( W3 H
蓝氢在灰氢的基础上,增加碳捕捉一环,不排放二氧化碳了,但能耗问题依旧。碳捕捉是耗能的,蓝氢的排放问题解决了(其实是留给后人解决),但比灰氢的能耗还要高,最多只能作为过渡。
; j$ Z$ B# y$ G3 A* h
% N; L9 s% V7 y2 B绿氢才是环保的,用无碳电力(风电、光电、水电、潮汐电等)电解水制氢,全程本质无碳,这是理想状态,但成本最高。
" M9 L2 D5 X/ m0 R b8 ]7 O- I
4 V5 H% B& K8 F2 a% \全世界都在大力发展无碳电力,当前的能源价格高涨可能会推动无碳电力的高速发展。无碳电力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稳定。光电有昼夜和阴雨问题,风电有无风天的问题,潮汐有潮间问题,水电也有枯水问题。另一个问题是:无碳电力的峰值发电能力必须大大超过电网耗电能力,才可能通过储能来维持足够的平均用电需求。这是与发电与耗电大体匹配的火电截然不同的。火电的昼夜峰谷问题与无碳电力的峰谷问题是数量级的差别,不可相提并论。
& {* |2 t: q5 v Y, D) t) O6 d/ d% j4 `' S
光电、风电、潮汐电的周期一般较短,都在一天到几天内,有望通过联网和储能解决。水电的枯水问题比较难解决,枯水季节可能延续几天、十几天甚至个巴两个月。好在枯水季节一般是大太阳天,可能与光电正好互补。
" C3 M1 C9 ~; G4 }
& b8 O6 k. n6 S, _ Y* g0 J% ?0 _$ h电是好东西,但大容量储电是世界性难题。抽水储能是主流技术,但受到地形和水源限制,不是哪里都能建造抽水储能站的。另一方面,光电、风电、潮汐电甚至水电都有“旺季”弃电的问题,发电量太多,电网吸收不了,造成浪费。用过剩的电力电解制氢,是储能的好办法。
4 ^: u" s4 ?" k( c! \5 M; D: o& H# A* ?# ^( `
传统思路是把过剩电力制备的氢用管道运出去,在终端用户那里储存、分配、使用,但这实际上又回到液氢储运难题了。
- Y8 R# P/ S: U' a4 r# u9 \+ I2 G* ^
换一个思路:在风电、光电、潮汐电、水电场就地建造氢储存和氢电站(氢燃气轮机或者氢燃料电池),利用发电高峰、用电低峰时的过剩电力制氢、储存,在低谷的时候发电,并利用已有的输电体系输电,完美回避远程氢储运的难题。: n9 ^. z9 |% L' V. I( b3 f
- U+ C N A* m/ i) m; A; O水资源是一个问题,但燃烧(包括氢燃料电池)产物是水,回收不难,循环使用不是梦,只需要很少的补水,对自然界水资源的压力是可控的。电解水和燃烧生水在理论上可无限循环,实际上,水在循环使用若干次后,有害杂质会浓缩,需要处理后排放,但这依然比远程输氢对水资源的压力低得多。远程输氢需要耗用大量水资源,因为电解后,原料水就随着产品氢输走了,必须大量补水,才能继续制氢。关于有害杂质,这是对制氢过程有害,未必对环境有害,这一点要分清楚。现有火电厂也有冷却水循环使用后的排放问题,解决有现成方案。' l* w c. W( H4 X; Y) X/ _' n
( [ B/ t9 h7 y' Y* b! A低谷电力本来就是周期性很强的无碳电力的大难题,与其另外造一套氢储运设施,何不直接利用现有的输电设施呢?无碳电力本来就需要输电配套,低谷氢电并不需要额外的输电设施,还有直接的电网填谷作用。
5 w9 ^( o% R# b1 K" w4 P/ v
5 C' ?! T- V) ]. {$ B; U$ }储能的关键是在低谷时有电可用,电从就地的储能电站来,还是从远方的低谷氢电来,并无差别。+ s7 C" m" J( l& I. I+ ^
8 g+ J. n' Y. Q( H8 t e远程氢电有输电损耗,但远程输氢也有损耗;远程输电的安全不是问题,远程输氢的安全问题可是远没有解决;在无碳电力基地就地建造大型储氢装置肯定有技术和安全挑战,但这样的集中设施比散布在千家万户的氢汽车和遍布城乡的加氢站好解决多了。即使作为汽车动力,随着全电化的继续普及,全电车和插混车将成为主流,氢汽车的生存空间实际上很成问题。
) ~$ t6 i. k- w9 [3 W" ~& R& w; ?0 E2 Z+ t
或许氢能真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