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4-22 12:00 编辑
8 d8 s3 y- K' F- s
/ c1 f: k% v8 r( C( C近来有两段视频很引人注目。一段是055发射一枚新型导弹,另一段显示轰-6N在机腹下携带一枚外观和055发射的新型导弹很相似的大型导弹飞过。有说法这是鹰击21,但对于这是东风21缩小的反舰弹道导弹还是全新研制的高超音速导弹,还有不同看法。不管怎么说,鹰击21的东风渊源可能很深,中国第一种高超音速导弹东风17也是东风。/ }- Q6 o7 v ^
; O6 }4 U& R2 e
反舰弹道导弹是中国的首创,高超音速导弹也是中国的首创,意义都巨大,但体现在不同的方面。( K* n7 i. z/ s9 v4 O2 C) z: x
+ e- g: v# C& ]- n弹道导弹最大的优点就是速度快、射程远。弹道导弹难以防御,但不是不可防御。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密集发展,末段反导和中段反导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中段反导对预警和前沿部署的要求较高,但弹道导弹在中段缺乏机动能力,相对容易拦截,拦截窗口也较大,还可能有多次拦截的机会。末段反导正好反过来。. V4 } c2 p9 Z! ]+ A
8 k2 C0 E4 F) W; T( e' n高超音速导弹的速度不及弹道导弹,但远远高于巡航导弹,哪怕是超音速巡航导弹。高超音速导弹在空气稀薄的高空飞行,射程也很远。高超音速导弹全程都有很强的机动能力,但除了有多次拦截的可能,中段反导并无特殊的有利之处,而末段反导的挑战与拦截弹道导弹相当。
1 c. r( Y/ u5 `; N0 N- K/ B5 J1 [, U3 i j( |1 t6 Z) T" t
反巡航导弹和反飞机的导弹以大气层内的气动控制、雷达制导和破片杀伤为主。气动控制更精细,破片杀伤补偿命中精度不足,这是针对大气层内目标机动性好、主动规避意识强的特点。雷达制导的探测距离更大,有利于及早捕获目标、精确制导。' g# u/ Y I" W3 H, B1 @9 o, \
8 k7 A) c0 t) C; W1 V$ C反弹道导弹以大气层外的直接侧力控制、红外制导和碰撞杀伤为主。在没有空气的大气层外,直接侧力控制是必须的。但弹道导弹即使在末段也机动能力有限,更缺乏主动规避能力,所以精确撞击有保障。在没有空气的大气层外,爆炸威力的耗散太快,效果也不好。但在寒冷的大气层外,红外探测有天然优势,重量和体积也更小。4 \( x* Y! m7 A2 e3 q' t4 E
1 k) a- v+ N) L: a: n6 b! z
高超音速导弹介于两者之间,两头不靠,使得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成为世界级难题。现在这个难题主要是美国人在面对,因为还没有针对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威胁,但很快也会到来。假以时日,某种成功率有限但不同于现有防空和反导技术的反高超音速导弹技术也将出现。 f+ S# ?7 A! s# F; l2 t" W2 ]
( s" Z2 w K0 ~/ f) G; y! m! M9 Q没有刺不穿的盾,也没有永远锐利的矛。同时,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中国发展鹰击21,就是为了不断增加美国海军的反导挑战。从这个角度来说,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都需要,最好还要并存,迫使美国海军同时装备不同的反导技术,最大限度地增加美国海军的反导难度。/ E9 ]* d4 g& L: Q
$ @0 ?& E; _+ a* M* x* P3 B4 f. W2 u
对于中国来说,反而挑战小得多。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导弹的助推级都是一样的,携带和发射方式相同,总体尺度也相近。如果弹道导弹首先成熟,就首先装备。高超音速战斗部成熟了,再换装。两者在055和轰-6N上混合装备都是可能的。
5 q! i/ u8 `* X) C- e
& r+ D' v2 C. a3 [8 M% D) d' G中国装备有世界上最大数量的近程和中程弹道导弹,也装备世界上唯一的高超音速导弹(俄罗斯的“匕首”实际上只能说具有近似高超音速导弹特征的改性弹道导弹,“先锋”则从来没有公开过),对中国周边的潜在对手是巨大打压力。鹰击21将成为压力平方。& W7 w3 H! ~ d# }1 \9 |
# R: P& O0 E) u
对于中国周边的潜在对手来说,中国的陆基导弹至少大致来袭方向是确定的,这就使得远程预警和中段拦截有了方向。东风下海和上天后,这点确定性都没有了。055和轰-6N可以从远离中国大陆的方向发射,不仅极大加重远程预警的负担,还使得中段反导十分困难。
* W% L3 K. T5 v- m- K1 {5 }& j: |: R% D7 j- d4 D3 {/ y7 `2 C
中段反导,顾名思义,需要在导弹飞行路径的中间某点进行。这是比末段反导重要得多的反导手段。在冷战后期,苏联“逆火”式轰炸机携带Kh-22超音速反舰导弹对美国航母形成巨大的威胁,宙斯盾加垂发的标准2导弹解决了末段反导问题,但直到F-14远程防空巡逻和截击实现后才根本解决反导难题,这就相当于中段反导。在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时代,只有增强反导能力的盾舰前出才能做到了。5 O7 A) _; F5 ~
/ E% w3 L$ m' b9 K* e: W9 A055和轰-6N都是机动的,055能在海上长期流动存在,轰-6N能突然出现在意想不到的方向,而大陆方向的威胁依然存在。美国航母需要面向多个方向部署中段反导的话,同时还需要留有足够的贴身保护和末段反导兵力,每艘在西太平洋的航母需要至少5-6艘盾舰才行,甚至8-10艘。同时出动5-6艘航母的话,美国盾舰的大半就都在这里了,将严重影响其他海军行动。; P; Q3 e. [. r
: F6 f8 C3 m I3 [. j
擒贼先擒王,但爪牙也是要剪除的。剪除羽翼的老鹰不如鸡。对于中国还说,美国航母不是唯一目标。盾舰集中去保护航母的话,用作辅助航母的两攻的护航就单薄了,大型补给船更可能落单。击沉补给船不抓眼球,但使敌人的舰队司令抓狂。驱护舰船需要加油,核动力航母不需要加船用燃油,但航空燃油、弹药、一般补给还是需要补给船送过来的。打掉两攻更是具有重大军事意义。
& z* h) X4 h7 ~+ s
) x# R% g3 ?% E# [2 @% u% n$ m另外,美国海军在大造“星座”级护卫舰。这对055和轰-6N是“软目标”,但吃起来不仅轻松愉快,还有奇效。“星座”级中战时主要用作船队护航,还担任大洋反潜。打掉后,中国潜艇在大洋上就活动空间大增,至少敌人的增援船队就遭殃了,这对美军向西太平洋增兵、美国盟国接收军援都是关键的生命线。055和轰-6N当然可以直接打船队,但成本效率不及潜艇高,055和轰-6N还有更多重要任务等着。0 T; u+ y/ y/ F
5 @ Z/ A. r2 j8 N鹰击21打这些“次要目标”是牛刀杀鸡,但不是大材小用。大国交战打的是体系。把侧翼、后勤打掉,不仅动摇体系,也动摇军心,使得最后打掉敌人的锋芒更加容易。& e5 \- v2 w1 b$ B! c
, {" Q5 T( c/ c) l! v2 U但航母还是要打的,这毕竟是鹰击21的主要目标。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的战术技术特点和在反航母中的作用就不用多说了,坊间早已各种念头充斥。重要的是,中国有了杀手锏之后,并不是放弃更加常规的手段,常规舰射、空射、潜射反舰导弹和鱼雷、水雷依然在蜂拥招呼上来。杀鸡用牛刀的话,杀牛就连杀猪刀、机枪、炸药包统统上了。中国不讲武德,只讲杀敌要杀得死翘翘。
$ D5 R: f9 ]: j: Q
: v' Y- n4 c( X, w* ^: I2 C; f4 g冷战时代苏联式的饱和攻击是单一模式、海量重复的,现在中国的饱和攻击是多种模式加海量重复,每一种模式都能要了航母的命,不怕航母有九条命。
5 S1 ?) Z4 u# [+ a; s' H3 e7 Y
! ^- P* d* Z9 I& Q2 @! U. z鹰击21现在越看越像双锥体,而不是先前猜测的乘波体。双锥体是早期的旋成体,升阻比糟糕,只有再入拉起能力,不能正儿八经滑翔,所以和“匕首”是差不多的意思,算入高超音速导弹是勉强的。好处是弹头饱满,装药多,威力大。这对反舰是很重要的。美国AFM-183那样差不多实心的梭镖即使击中航母,也就是扎一个洞,形不成太大的破坏,不顶用。
5 p, I& Y# r1 `) e' J |) u2 ~& W# [- Z8 p2 ]
中国已经有东风17上成熟的乘波体战斗部,陆改舰是制导问题,本身的飞行和控制问题基本解决了,装上合适的助推级就行了。东风17的战斗部难说是否能直接装进055的850毫米垂发管内,但基本技术已经到位,适当缩小或者用折叠翼都是可能的。但乘波体毕竟扁平,装药不可能多。中国的高超音速技术领先,但也不可能颠覆物理规律。
$ ^1 [; y+ C; E' [) _: [2 I
& |3 O) G# n. @) S好在打航母不是凿洞爆破一根筋,打掉甲板表面装备,也极大地剥夺了航母或者其他战舰的指挥通信火控能力,接下来再凿洞就容易了。以此为设计要求的话,扁平的乘波体内也可以容纳较多的梭镖,形成有效杀伤。5 V% a8 f7 x8 C8 F
, I) S. `7 w) B) K! o; u
鹰击21是反舰弹道导弹还是高超音速导弹其实不打紧,最终还需要鹰击22,把两种模式都备上。这才是中国式的威慑:不打妄语,真不是吓唬你。来不来随你,走不走就随我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