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 被张冠李戴的名人语录 他们没说过这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1-26 04:0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撰文、演讲、交谈时引用格言警句、名人语录,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添几分力量或文采。但是,那些随手拈来的经典名句,究竟是不是某人所说,引用时很少有人质疑,尤其是流传已久的历史名人语录。

其实,流传了几代人的名人语录也有可能被张冠李戴,谬误无数次重复后被归入毋庸置疑之列。

下面是五则此类被后世频繁引用的名言。

“要想改变世界,就先改变自己。” —— 甘地 (”Be the change you wish to see in the world.“ - Mahatma Gandhi)

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民族英雄,独立运动领袖,倡导并身体力行非暴力不合作原则。他有很多警世名言流传后世。这句话是被引用最多的之一。

强调凡事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还有一层意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兴亡人人有责。

但是,甘地究竟有没有说过或者写过这句话,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因为没有找到确凿的记录证明这句话是甘地所言。翻查故纸堆,可以找到最接近这句话意思的文字,出现在1913年一篇报纸上发表的文章里;这份《印度舆论》(Indian Opinion)报是甘地创办的。

那篇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只不过是世界的镜像。外部世界的所有倾向都能在我们自身所在的世界里找到。如果可以改变自己,那么外部世界的倾向也会相应改变。”

--------------------------------------------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会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 伏尔泰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 Voltaire)

这句话一直被认为是法国文豪、哲学家伏尔泰的名言,经常被后人引用来倡导、争取言论自由。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如果你坚信表达信念的权利,那么即使别人所言令你极度反感,完全反对,甚至觉得构成冒犯,你也会为之辩护。

伏尔泰(1694 - 1778)当然信奉言论自由。他的许多作品都在抨击当时的天主教会对人性自由的压制、束缚。但是,几乎可以肯定,他没有说过或写过这句世代流传、被广泛引用的名言。

这句话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06年出版的一本传记,作者是伊芙琳·比阿特丽丝·霍尔(Evelyn Beatrice Hall)。那时伏尔泰已经离开人世一个多世纪。霍尔在书中尝试对伏尔泰关于言论自由的思想加以总结概括,于是写下了这句话。

所以,伏尔泰没说过这句话,但确实是这个观点。

---------------------------------------------------------------------

“邪恶获胜的唯一必要条件是好人什么都不做。—— 埃德蒙·伯克 (”The only thing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for good men to do nothing.“ - Edmund Burke)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是英国18世纪哲学家、政治家和作家,当过20多年辉格党国会议员。这是最经常被提及、最广为人知的一句格言。

1770年,伯克确实说过一句话:“当坏人抱团时,好人必须联合,否则他们会一个一个倒下,成为一场卑鄙的斗争中无人同情的牺牲品。”

这段话很快广为流传,不知不觉中扭曲了本来面目。1961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一次著名的演说中还引用了这句“伯克名言”。

------------------------------------------------------------

“我不能撒谎。是我砍了樱桃树。”—— 乔治·华盛顿 (“I cannot tell a lie. I cut down the cherry tree. ”- George Washington)

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广为人称颂的优点之一是诚实。

关于这一点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华盛顿六岁时有一次把父亲引以为傲的一颗樱桃树砍了。被发现后,他没有隐瞒,痛快地承认了。

这个可爱的小故事代代相传,也成了华盛顿人品美德的一个象征。

它最初见于作者梅森·洛克·维姆斯(Mason Locke Weems)笔下的华盛顿传记,发表于1799年华盛顿去世一年后。

但是,维姆斯的华盛顿传记前四版里都没有这个故事,第一次出现是在1806年第五版,而之前没有其他佐证,因此有人怀疑那根本就是纯属杜撰。

----------------------------------------------------------------------

“让他们吃蛋糕!”—— 玛丽·安托瓦内特 (“Let them eat cake!” - Marie Antoinette)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是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被砍头。

据说,有一天她听说民间闹饥荒,百姓没有面包果腹。面包是当时法国人的主食。王后听闻此言脱口而出:“让他们吃蛋糕!”

这个典故的寓意是讽刺皇后对平民百姓的生活一无所知,或者毫不关心,或者无知。

这个桥段似乎最早出现在1767年前后,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笔下。但是,他只提到说这句话的是“一位公主”,而当时玛丽还是个孩子,不大可能是卢梭笔下的那位公主。更何况,多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类似讽刺贵族冷漠无情的传闻。

这个蛋糕典故与玛丽·安托瓦内特第一次明确挂钩,是在她死后 50 年发行的一本小册子上,作者是让-巴蒂斯特·阿尔方斯·卡尔(Jean-Baptiste Alphonse Karr)。不过,那本小册子实际上说的是关于她的那个蛋糕典故实际上是谣传,不是真的。

=============================

但凡说到中国,BBC就开始胡说八道。最近是在北京结冰的湖上,采访市民对冬奥的看法。大家都高高兴兴的,BBC没有挖到料,只好拿北京对新冠病例“草木皆兵”说事。但BBC说到欧美历史文化,还是靠谱的。呃,甘地是欧美的吗?他不是吗?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收起 理由
常挨揍 + 8
住在乡下 + 2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22-1-26 16:37:05 | 只看该作者
想起一个中国的成语 “无毒不丈夫”,后来有人考证, 古人说的是 “无度不丈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16 21:27 , Processed in 0.03515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