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老兵帅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理] 人在职场--倒过来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2-10 23:05
  •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分神

    21#
    发表于 2012-7-20 08:15:12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在这种地方比谁更流氓的地方岂不是如鱼得水呀,难怪混的风生水起的。哈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08:25:29 | 只看该作者
    锦候 发表于 2012-7-19 19:15 2 T' |) D5 n( [
    老兵在这种地方比谁更流氓的地方岂不是如鱼得水呀,难怪混的风生水起的。哈哈 ...
    4 f3 _3 R- A. n7 q* y) h
    敢讥笑俺,来人呀,拖出去,翻过来打!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7-21 13:25: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意广才疏 于 2012-7-21 13:28 编辑
    - L" X- J$ _; s4 H8 }
    1 d7 I  `% L9 b  q双击了,编辑掉。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7-21 13:28:22 | 只看该作者
    作为软件工程师一名,真心觉得需要玩这种花招的场景无聊透了,但是偏偏在哪里都能见到。, p9 H# _' |' \9 c  t1 L

    . F, k6 K' m" t0 M7 b0 p2 Q( p不过话说故事里面的甲方管理很不完善啊,product 环境的访问账号都能漏给理论上不能访问的团队,整个公司的 IT 安全情况只怕是个筛子吧?不知道有没有出过重要数据泄露这类事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3:35:23 | 只看该作者
    意广才疏 发表于 2012-7-21 00:28
    . S' \, Z3 P5 J- C作为软件工程师一名,真心觉得需要玩这种花招的场景无聊透了,但是偏偏在哪里都能见到。! t1 o3 l! W- O: d

    9 O) \, m! P$ I8 K3 d1 }! a不过话说故事里面 ...

    2 b/ K% C; m( u% W" A0 A, x6 r( q' y这个貌似倒还没有,不过这客户的管理漏洞实在是太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7-21 23:31:32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7-19 18:36 " K& i# G7 h7 n8 j4 l7 @! l7 Q' q7 ?
    升级能提高阅读权限。

    % ~: X8 i( ^9 k' E$ o    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7#
    发表于 2012-7-22 08:58:4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难怪你举这个例子作为制度与人情的冲突。% E( Y* I/ Y3 B! G$ c4 C; R6 v
    其实国内的银行,研发和运行,也都是两套班子,这个在97年之后就是银行的共识,到2000年乘着千年虫的改造,就完全在制度上强化了,现在好象还成为银监会的硬性规定。但各银行应该没有出现上述乱象,我想其中一个关键,是运行虽然是一套班子,但大家还都是一个科技部门的,而且因为运行只负责安装、监控那么一小块,他们的地位往往低于研发人员。所以,只要运行出问题,板子就会打在研发人员身上。
    % ~0 k' H  d1 q0 b8 Q应该说,国内很少有银行将运行监控外包给别的公司,一般都由自己的技术队伍来做,所以,这样两个公司之间打烂仗的事情不太会发生。! D) e- _; S3 @0 V, s( z
    不过,俺看了这个例子,马上想起国内的各家银行在IT建设上的不同的做法。
    ) Z' Z' U9 G+ d国内的银行,分为四大行、全国股份制、中心城市商业银行、其它地方性商业银行。其中四大行、全国股份制商行,都是有众多公司参与IT系统的开发、运行,他们将这一模式称为,我们要的公司都是这一领域最好的公司。而大多数地方性商业银行,则会采取另一种模式,即将所有的IT建设总包给一家公司,由这家公司建设,当然,某些特别专业的领域,比如网银、影像,会找其它公司,但总体上也会咨询总包公司的意见。7 S3 w( N; ]1 d# q4 D
    从理论上说,第一种模式是最好的,因为,各家公司在不同的领域有专长,那么将最好的合在一起,自然就最好的表现。可实际操作中,实际上除了四大行、全国股份制,甚至在中心城市商行,都出现了问题,主要问题就是你所说的那些。; o0 r' L7 N& _: N' a
    按我们的分析,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大银行实际上有一只自己的队伍,这只队伍是可以掌控全局的,他们也许已经不编程了,但对于系统运行中的各种问题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在团队之间发生冲突时,总能找出问题的关键,加以解决,不会给公司留下相互扯皮的空间。而且,由于自身人员很多,在项目开发时,实际上是采用本行人员与公司人员混和编组共同开发模式,即使本行的人懒不爱接活,但仍然会对细节问题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 n4 l! H: K$ s9 e& \7 a) t# F而小银行,IT队伍只有几十人甚至十几人,本身的建设经验就几乎没有,所以,当团队之间有问题时,只能是你说他说,然后他在中间和稀泥。
    8 M/ o" B/ Z0 r应该说,技术人员可以找出无数种不同的理由来推托责任,所以,最终,当大家互相PK之后,就会一起将问题推给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上面,于是,项目被推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7 B# B+ d8 n# x* p
    推而广之,这其实是所有的项目实施中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且无法从项目本身去解决。这其实也是俺的部门建设中一个最重要的课题。
    8 W3 f  Q# F; N4 [; |0 w/ d4 A, d; l$ }. z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7-25 08:21:23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商场如战场 兵不厌诈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09:39:12 | 只看该作者
    pothos 发表于 2012-7-24 19:21   @% s1 t+ s' L. \, R
    真是商场如战场 兵不厌诈啊

    / n$ u+ g8 B% a1 h资本主义,唯利是图,必然如此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09:52: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兵帅客 于 2012-7-24 20:54 编辑
    ! [7 Y% R# J" N# I: `' Z
    河蚌 发表于 2012-7-21 19:58 , b" \8 K0 O' c; E3 [1 W# S7 @
    呵呵,难怪你举这个例子作为制度与人情的冲突。
    . m, L9 z6 e0 V* W+ z( ^$ V其实国内的银行,研发和运行,也都是两套班子,这个在97年 ...

    ; [( m% [6 Y+ ^# k0 {" a
    6 [# S( ~5 r- P8 X. k' F# |& n你说得那个大银行自己的队伍可以掌控全局,这点在这边已经不成立了。加拿大五大银行中的至少两家,我已经可以确定他们的核心IT业务要依靠contractor来维持了,自己的理论上可以控制局面的full time队伍已经蜕化成八旗兵了。
    6 I+ m% ?' h' O& b  W; P6 M1 ?0 U4 A4 _3 n9 `2 |
    现在这边争论的不是是否外包,而是包给本地公司还是印度那边,自己的full time只能做些简单的开发和技术支持,其他的都没办法。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都有私心,你的业务强了,你就会不甘心只挣full time那点钱,而想着把自己变成contractor来挣大钱;而如果你安心于只挣full time那点钱的话,你也不会有兴趣把业务搞的精通的,怎么混不是混?就是这么简单。于是我们见到了一些人进了大银行做full time,做了几年手艺练成了,就出来做contractor,合着那里的full time就剩下混子和新手了,能有好结果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31#
    发表于 2012-7-25 10:26: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蚌 于 2012-7-25 10:30 编辑
    9 ]! T2 i% ?% }( A6 U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7-25 09:52 # v: C1 `/ ]* N1 u
    你说得那个大银行自己的队伍可以掌控全局,这点在这边已经不成立了。加拿大五大银行中的至少两家,我已经 ...

    ' Q0 |: ?. i7 P" q0 H
    3 ?3 q" z4 [  W. Z我原来银行科技部的同事,做AS/400的,去了加拿大,就是在一家银行工作,前年的时候回来探亲,说是金融危机经济环境差被裁了。被裁时,同事都安慰她,说不用担心,我已经被裁了三次了,这不还在这儿干嘛。过几个月,银行就会把你们招回来。
    ; ?4 C4 ~2 O" l说是果然,不到三个月,银行就又来通知,要她上班。她说不愿意这么快去,因为裁员后,银行要给6个月还是1年的工资,然后再从社会保险上领6个月。虽然被裁后拿的钱少,但是她孩子还没上学,找人看护得1500元。现在可以把那钱省了,里外里,实际上比上班还要多点。
    % m4 C: m7 ]* M0 N. F这枫叶国,真是个养老休闲的好去处,被裁员后竟然可以比上班还要舒服。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可产生不了这样的,俺们常对年轻人说,40岁之前是你最好的时候,不给自己打下好基础,而是想着依靠父母,等40岁之后,你依靠不上父母了,你可怎么办。
    ! g! s9 _4 H) q% m" R0 F5 e中国几大银行的研发中心,主要是由三类人组成,一种是银行正式编制员工,一般是领导岗位和项目管理,当然也有一些刚招进去的新人。第二类是委托一家公司招的人,招时就明确是去银行的研发中心,去了之后,也是由银行的人进行管理,工作很稳定,相当于编制外员工。第三类,是以项目方式从公司调入的员工,这些人还是由原公司人员来管,只是在项目中,由项目经理分配活。当然,有些项目时间很长,好几期做下来,这些人也象银行员工一样了。( |( Z$ y* y* Z* _( G- Q
    相对而言,前两类人组成了银行的技术团队,第一类人现在越来越少,第二类人,吸纳了大量的行业力量去,因为可以不用出差,比较安定。+ v# u3 R; s- i6 v, B" X9 I: ?

    ( e4 q3 Q* v/ V8 ?% h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0:43:14 | 只看该作者
    河蚌 发表于 2012-7-24 21:26
    4 d4 r$ S* G. N0 w我原来银行科技部的同事,做AS/400的,去了加拿大,就是在一家银行工作,前年的时候回来探亲,说是金融危 ...

    4 E& `6 M" b" H) _+ j( j$ ]9 w9 |% o现在这边做AS/400的是逐渐日暮途穷了,毕竟是二十多年的老机型了。另外你所说的加拿大福利没那么好,失业救济最多给九个月的,每个月最多一千六百多加元,折成人民币也许还是个数字,但是如果你在加拿大做技术做的像样的话,每月四千多是起码的,这样差距就很大了。
    9 e/ P- J! R5 G1 ]) E
    ; d0 c1 _5 n5 o6 ?3 @2 k' e5 q- M) ]# H同时,加拿大的生活开支并不小,一个四口之家每个月开支五千块钱是很平常的,而白领的普遍收入是在三千到五千之间,多数是在四千左右。这样算下来,假如一个人失业拿救济的话,另外那个人的收入加上这个人的失业救济也就是够全家开支的,剩不下什么钱,因此这个人必须赶快找工作,否则以后就难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33#
    发表于 2012-7-25 10:50:02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7-25 10:43 0 q. j; |& |# A# b4 G
    现在这边做AS/400的是逐渐日暮途穷了,毕竟是二十多年的老机型了。另外你所说的加拿大福利没那么好,失业 ...
    7 K# e- C/ ^( d/ f  ~+ O
    觉得人要想体面的活着,肯定要工作才行,不过,在西方社会,很多人可以不工作还能活,当然活得也说不上体面。在中国,不工作,那就活不下去了。5 @. }+ o% d7 E
    说不上哪边好,不过在中国压力大是肯定的。
    , g( I( S6 c8 c4 E9 S7 y  B6 A俺一亲戚刚去加拿大不久,在餐馆打工,说加拿大活得压力很小,社会保障很健全,让人知道,怎么都不会活不下去。
    $ ]% Q4 ~& o8 z7 Q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8:00:21 | 只看该作者
    河蚌 发表于 2012-7-24 21:50 ( X' I! I4 l" U- i: f
    觉得人要想体面的活着,肯定要工作才行,不过,在西方社会,很多人可以不工作还能活,当然活得也说不上体 ...
    $ C# L2 `2 ~7 a4 S4 S2 C1 J
    在加拿大,完全靠政府救济活着,每个月也就是四百多块钱,顶多是凑活活着而已。至于说“加拿大活得压力很小,社会保障很健全,让人知道,怎么都不会活不下去”,这个要看你怎么想了,否则如何解释蒋国斌自杀事件?

    点评

    yes  发表于 2012-7-26 18:34
    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国内混要是混得差了,要比大家拿混的差的,底线低很多。或者说,大家拿的穷人还是要比国内的穷人体面些。  发表于 2012-7-26 13:19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35#
    发表于 2012-7-25 18:19:10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7-25 18:00 * U& y! y) q$ {
    在加拿大,完全靠政府救济活着,每个月也就是四百多块钱,顶多是凑活活着而已。至于说“加拿大活得压力很 ...
    7 E3 G  b" ^" {8 X$ Q
    大概是刚去不久,心态放得比较低,每天除了打工就是上学,然后再听着别人说各种好处,估计过两年就不这样想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8:25:22 | 只看该作者
    河蚌 发表于 2012-7-25 05:19
    % i/ h/ l* Z& C6 [3 L大概是刚去不久,心态放得比较低,每天除了打工就是上学,然后再听着别人说各种好处,估计过两年就不这样 ...
    " j- c" i/ q% a+ q! z) }% T
    就是这么回事,在餐馆打工,除非是做大厨,否则没有翻身希望的,也就是暂时混个温饱而已。
    % d. n9 i, e/ k
    # P7 H5 d2 C# Z3 W  w' K我认识的华人移民,的确有很多混出来的,但是也有很多最后就是打累脖工混日子的,两口子年收入加一块四五万的多得是。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2-7-25 22:16:15 | 只看该作者
    好牛逼!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0-18 14:31 , Processed in 0.04176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