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0-4-8 10:45 |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
大江歌罢掉头东——王愿坚的《夜》作品之四读后
# o& a; b; C: t. @4 d5 E8 E" |& S/ g* u# }. v
马上就是建党一百周年,纪念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所以也趁此机会把王愿坚的作品集再翻出来看看。其实王愿坚的短篇小说覆盖面很广,几个关键性的人物也抓的很准,尤其是截取特定时间段的特定伟人的表现。好比是一个精准的历史剖面,将历史事件与人物一起放在很短的篇幅内凝练的描绘;既能突出人物,又能回顾历史的关键转折点。很有些历史题材独幕剧的即视感——没错,就是《理想照耀中国》的感觉。6 ?$ F0 [1 C( G- E, K9 ]
6 [* \7 g2 E) N. K7 p9 n, e
这次我选择的作品是《夜》,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我所历来敬仰的革命者——周恩来总理。在21世纪二十年代文名大盛的马伯庸亲王在选择偶像的思路上和我差不多,诸葛丞相和周总理。也许这算是我们那一辈人的共同认知吧,教员同志的伟大,实在是在人到中年重读毛选之后才算体会了一部分。而周总理,则在自小了解到的事实,听到的各类故事中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存在。前段时间蹭了单位的党建活动,去看了一下周恩来总理的生平图片展览,更是感触良多的想:如此的人物,出现在TG的革命史中,本身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功。( r+ W) ~0 p+ L' T0 Y) W, `
( Y8 m! W0 Y: n夜这篇小说,选取的片段是1935年的3月末。直接去读这篇文章而忽略这个时间设定,就好像买椟还珠一般。对于这篇小说描写的周公来说这个时间点的选择,妙到毫巅。这个时间,熟悉中国革命史的人都会明白,这是四渡赤水的最后南渡乌江的最后一步。在这个背景之下周总理心态之复杂,各种动作细微的感觉真的拿捏的恰到好处。我后来又翻了一下资料,果然,那部《四渡赤水》电影的剧本也出自王愿坚之手。所以这篇小说的来历也就可以解释了。这其实是一部剧本似的小品文章,一部作者揣测了多年的在四渡赤水中的周公白描。6 K! I! m" d) ]/ w: D6 w8 E
7 d" M W, X- b, S
2 L' \& h! X3 M* F+ _文章不长,想看的同学可以私信我索取。但想读懂这篇文章,则要先明白四渡赤水的大环境和当时的TG政局。粗粗的看中国革命史,遵义会议的转折点是一个共识,但也是一个压缩得节略。一个政党的路线全面转换绝对不会是简单的一次会议就可以完成的。更何况这还是一次在生死攸关的节点做出的影响深远的决策。说得更直白一些,教员同志的领导地位绝不是在一次遵义会议之后就突然变成了之后几十年的真理所在。遵义会议只是一个标志,转换的发生是一个阶段内的事情,其中有反复也有质疑,有暗流涌动也有当面锣鼓。而在这个时间,作为一个短暂的过渡时期,掌舵者的压力、胸襟和气度都是对于一个哪怕是有着最强力的信仰与意念的人也是一场异常艰苦的考验。在这个历史很少细究的过渡期里,TG的暂时掌舵承压的人就是周公——这个看起来更像是用特殊材料制造的人。
3 f ^, l8 } L
5 i% x- Y2 S* D$ e" j) r8 u" a文章从一个警卫员的视角描述,这种小鬼视角是王愿坚的特色之一。按照传统的历史小说写法,虚构的小人物叙述真实的历史似乎也是标准的程式。但是文章一开头点出来的情况其实就是我之前所描述的,三月末的黔北山区,对着地图凝视的周总理。还有从小韦警卫员眼里看到的那件在遵义会议后发的已经宽绰了许多的军装。寥寥几笔的描述,就把我刚才所述的大环境或明或暗的交代清楚了。这是四渡赤水之后的关键环节,再渡乌江威胁贵阳,然后就是向西南威胁昆明再北上。此时的红军已经是在确立了教员同志指挥权的基础上行动的了,周公之前重逾千斤的压力已经算是有所缓解。
$ R! [6 \4 H! v9 f$ q; X- C% l6 D: v( [; }0 S" Q
为了能看明白这一段,我大概的按照我的理解简述一下四渡赤水。其实,四渡赤水之中,一渡赤水是被动的。被公众号狂吹的川军名将郭熊猫勋祺号称一战吊打七大元帅就是在此次土城战役中,这个其实是营销号似的谎话,郭勋祺自己也不敢这么吹。但是确实也是红军在被动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机动,同时也确实是教员同志在取得了部分军事指挥权之后的第一场挫折。二渡赤水很漂亮,重占遵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三渡赤水之前还有一个打鼓新场的事件,又是一次教员同志坚持的真理在少数人手里的案例。重占遵义之后,得到了不少装备给养的补充。当时教员同志获得的还只是军事建议权,需要十几个人的军委会议共同确定后续作战方向,最后负总责的是周公,名义上的总书记是张闻天。3 [6 |8 X- x# j- [; W" L
# h* \+ U( a( G: Z* T
打鼓新场的方向,连朱老总都觉得值得一试。可只有教员同志坚决反对,因为教员同志的战略眼光明确的看出打鼓新场方向的战略价值是得不偿失的。投票的结果是教员几乎要放弃自己的部分指挥权。当夜,在教员同志将自己的考虑与周公充分沟通之后,周公连夜做通了其他的军委成员的工作。没有向可能成为死地的打鼓新场,而是转向了一个与既定战略偏离不大的鲁班场。结果,三渡赤水又是一个被动局。在攻击鲁班场被周浑元狙击的情况下,三渡赤水攻击仁怀。根据之前军委集体决策的弊端,就在三月中旬的这十天里,周公的努力倡导之下,在一个叫做陈福庄的地方形成了后来长征后来的实际指挥格局——三人团。这下子,教员同志的才能被最大的发挥出来,神来之笔一般的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然后虚晃贵阳,威胁昆明。一番闪转腾挪一下子给已经身处被动的红军抢得了三到五天的先手时间。这个三人团的成立,周公才是最关键的人物。: b! ^4 k; P& ~# g* ?9 k8 k
: e' c4 X* i% F
细想一下,不算遵义之前的黎平会议、通道转兵、猴场会议;仅仅遵义会议之后,当时军委负总责的周公就在努力的让一个庞大的决策班子适应战场瞬息万变的指挥情况。还要根据教员同志的正确导向说服众人,解决在二渡三渡之间红军滋生的不满情绪——当年流传很广的林帅写信公案吐槽不走弓弦走弓背还不如让老彭指挥,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最关键的是,这个时候的周公扛得是过渡期的TG全副身价,实在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也正是因此才会有不知觉间打盹手上滴了一层蜡油的令人心疼的场景。( S! D1 Y3 M+ y2 c0 d3 a8 E2 z& x! r
1 p5 U3 A6 V. P8 H5 ]# i王愿坚在小说里还描述了一个有意思的场景。周总理遥指教员同志那并未熄灭的灯光……这个场景很有意思,也颇具隐喻的意味。在这之后,周总理就真的是追随教员同志,坚定地将TG的理想和路线贯彻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9 u m. Z/ G% [+ L y& Y g
, j! x: D: q* L' @; D这篇小说本身是平铺直叙的讲述,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和线路。却有着深藏其中的细节和动作。比如那个后来出现的军委卢参谋。我很疑心就是后来四渡赤水电影里的那个卢青松——虽然职位并不一样,但却颇令人有遐想。因为当年那个卢青松的饰演者正是唐国强。唐国强与古月同框,新老主席的两大经典特型演员本身就是最有意思的看点。所以,王愿坚的小说,不能只看小说本身的文本。设计的环境与细节都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就好像平淡无奇的一杯茶,喝下去之后才能觉出美妙。而对于周公的描写也是如此,我想也许青年时代的周公写”大江歌罢掉头东“的时候,也许并不曾想过自己在乌江畔的这一段小小的历史剖面中是虽然憔悴却坚韧强劲吧。少年人的热血一旦转化成中年人的坚持,最直接的催化只能是信仰的力量。曾经有营销号历数过教员同志之前的历任TG中央负责人,从陈独秀开始,一直到张闻天都不得善终。但这其中,除了向忠发之外,无一不是对于信仰的热血实践者。只是路线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个人的归宿,而路线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实践与思想结合的螺旋是否顺利。说到这个,还得推荐一下教员同志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也许读懂了这篇文章,就能明白信仰照进现实和理想照耀中国的精髓所在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