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去制造业的观点受到挑战:- h. l( v! Q- n. a: |
# J4 y; P" @/ ?- E
谷歌选择美国制造6 I, X# i. ]2 H: R% }6 k
JOHN MARKOFF 报道 2012年06月29日
+ c8 e2 r$ K' K5 b( J7 k/ u1 Y' F2 v; e D. M
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谷歌周三发布了一款最新无线家庭媒体播放器,它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刻在底板上的东西。在Nexus Q下方,刻着简短的一句话,“美国设计与制造。”8 a/ a5 s0 t/ r& X1 B+ W x$ C
o8 f; @8 t+ m% o0 q( ~. ?
决定在美国制造这款播放器的谷歌高管和工程师们正在进行一场美国制造的实验。“我们已经缺席很久了,‘为什么不试试,看看结果如何?’”谷歌安卓手机业务的主管安迪·鲁宾(Andy Rubin)说。7 g1 k( n1 k" y5 e
: h0 g" w% @- n; D3 F; e9 d: d0 Y$ ^3 Z对于在美国国内制造产品,谷歌没有发布太多消息,甚至拒绝公开位于硅谷的工厂位置。它也没有透露其在美国众多零部件的来源。鲁宾称谷歌并不是要去参加一场圣战。
/ m; K. C. c+ B+ t9 U$ c1 z
5 O3 X2 ~$ N3 u3 n$ |( t这个项目依然将受到其他电子产品公司的密切关注。似乎消费类电子产品不在美国生产已经成为常理。过去十年中,中国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和较为宽松的环保政策已经基本上抹杀了这个曾在美国兴旺一时的行业。
1 r$ I3 r1 \; t# x$ |" S; ]; p9 u0 [: `: X4 D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个接一个的美国公司,例如惠普、戴尔和苹果,都变成了只剩下设计部门和市场部门的空壳。它们的产品生产都转给了深圳和中国的其他地区的外包厂家。/ i2 M9 u( ^) ^; A/ N
5 O- r2 f! S" L. c9 @- m
现在这股潮流似乎出现了逆转的征兆。
6 E6 V9 }2 k3 v! ^8 x/ Y' g' I4 L
虽然只是一股细流,但一些美国公司已经开始重新在美国生产产品。其中很多是一些小公司,比如ET水系统;但美国大型消费品和工业品的生产商们也有一些高调举措。例如,通用电气和卡特彼勒去年已经把组装业务转回美国。(据说,欧洲的空客公司正就在阿拉巴马州制造飞机进行谈判,并接近成功。)( N. ?- G- c" O0 L! u- R @* K
" ?! E; W+ J5 O6 w: v$ v1 A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重的。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不断上涨导致在中国的生产成本大幅提升;运输成本也在上涨;各家公司也越来越警惕在中国生产产品时知识产权被盗的问题;而成品投入市场的速度也是企业的一项竞争优势,对工程师来说在高速公路上开车10分钟去工厂要比坐16个小时飞机更方便一点。
) A7 w7 i& u. {2 ?6 @, F! g2 @9 G: [4 t% w# V9 j8 j% a0 z0 P6 e
对于加州的ET水系统公司来说就是这样。“你需要在实时情况下进行合作,”这家灌溉管理系统制造商的首席执行官帕特·麦金太尔(Pat Mclntyre)说。该公司最近将自己的生产车间从中国大连搬回了硅谷。“坦率地讲,我们更希望在本土生产,因为一次派人去中国待两个星期实在太困难了。”7 {' d5 D6 D% }1 c- P& y7 ]
% q, L7 Y1 f ]0 \6 j% ~$ W$ M) L
波士顿咨询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哈罗德·西尔肯(Harold L.Sirkin)说,“在每小时58美分时,把车间搬回美国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工资是每小时3美元到6美元。于是,这个等式瞬间就被改变了。”
( t3 X( {0 ?# e% q1 j% T, R7 u
, D) h) [( Y! K该公司四月份的一份报告称,三分之一收入在10亿美元以上的美国公司都在计划或考虑把生产车间搬回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言这股回流将给美国带来200万到300万个工作岗位。
! q3 G; I4 L7 R/ |! Y1 [' z
' K+ l9 o5 [+ a2 E* V3 Q; \“在美国进行技术投资的公司更加灵活,更加敏捷,”马林钢丝产品公司(Marlin Steel Wire products)的总裁兼老板德鲁·格林布拉特(DrewGreenblatt)称,这家位于巴尔的摩的公司一直在美国通过自动化技术进行生产。“零部件加工的更快,质量也更可靠。”
" f# V" [# P2 f) E+ c! }/ W' r! s- c4 q" R" _& B9 H
Mfg.com是一家为制造商服务的电子产品交易网站,其首席执行官和创立者米奇·弗里(Mitch Free)认为,这其中还有其他因素的作用。他提出,在这次制造业“回流”到美国的过程中,一些趋势起到主要作用,它们包括分布式制造和用户定制服务。
( Q. c B7 I6 V& c0 I2 p$ o7 o3 _4 K9 L7 V' \$ s9 l
把制造业搬回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一直是就近找到零部件供应商。行业主管们指出,决定留在中国通常是因为那里有现成的劳动力资源和围绕着大型加工厂商的零部件供应商网络。这些为零部件网络所环绕的厂商包括苹果的制造合作伙伴富士康,以及很多在深圳的大型电子公司。
7 \3 ?8 |" z5 `3 y3 B4 I0 o. z5 N- E1 j" ] i
Nexus Q可以把电视或家庭音响连接到互联网的云服务上,并能播放其中的视频和音频内容,几乎所有部件都在美国生产。它基于和安卓智能手机一样的微处理系统,含有7张印刷电路板。研制这个设备的工程师在美国中西部地区联系到了镀锌板生产商,又在南加州找到了塑料元件模塑供应商。
/ V0 U& U7 h& K T4 U/ j6 R4 k& j6 L3 ?
半导体芯片更是一大挑战。有时候这些芯片要先在美国制造好,再运到亚洲与其他电子元件整合。
9 i$ m/ a( i- ^5 Y# [1 U' h, X. Q6 N8 p* l+ m# G; m
谷歌没有选择把Nexus Q装在黑盒子里的便捷方式。产品上面部分的球形外壳是音量控制装置,用户可以通过扭转它来调节音量。参与设计Nexus Q的工程师马特·赫什森(Matt Hershenson)说,在经过了苦心的工程设计,并花费了大量时间寻找合适的轴承之后,这个特色才得以实现。- G8 ~( I O" f
4 S) \' r5 v" O这款播放器售价299美元,比苹果和Roku的同类产品贵很多。谷歌称部分原因是由于在美国的生产成本较高,但谷歌希望通过扩大销量来降低价格。虽然“美国制造”的血统并不可能成为一种市场策略,但该公司还是希望消费者愿意付更多钱去购买。" E4 v* ~) `& U1 f( [
6 |) Y. l! w- e' r
谷歌通过一家合同制造商来生产这款Q播放器。上周,它在距离谷歌总部15分钟的大型工厂进行组装。这家工厂最多可以进行三班轮岗的作业,但谷歌拒绝透露这家工厂的规模。在同意不透露车间具体地址的情况下,记者对工厂进行了简短访问,发现有几百个工人明显是在参与Q播放器的制造。/ V6 W: S& i; h: _ M2 P" r
" h. e* x' V4 A, W- @制造车间是20世纪80年代,乃至90年代在硅谷很普遍的那种建筑。最近以来,从前生产和组装半导体的工厂逐渐被大型办公园区所取代,在里面办公的是设计软件和为网站提供支持服务的编程师。8 r7 ?6 f# Z9 {! I' J; V
/ E2 j$ @ S% H, J1 b( A S# U翻译:张亮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