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7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平洋战争】杜利特轰炸东京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22:2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马甲 于 2012-6-12 11:30 编辑
( _1 d  V7 w- ~8 P0 T
& m, _" T5 I/ h9 s4 O5 p+ t  J轰炸东京的战果很小,但是意义很大。为什么这么说呢?- |3 f" g! J- I5 M# `7 n4 K7 A
& A; t4 y, D3 j% M) F; z
回到1942年初的太平洋,你会发现美国人很憋屈,从上到下。那时候巨舰大炮的思维还停留在人们的思维里,航母的地位还不像今天这样重要。最重要的战列舰,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数量是0;航母美国海军4艘,日本海军10艘;太平洋上其他岛屿,美军左支右绌,连连败退,麦克阿瑟更是在3月份让日本人赶下大海,临走前发狠说“我还会回来”。美国海军只能对日本人搞搞骚扰性炮击,美国陆军还不如他们,要么在菲律宾和太平洋的小岛上向日本人投降,要么在陆地上咬牙切齿。* y1 @/ {: L" \+ ]5 w

% v, E( L4 \! U& K4 t) o0 D在这个时候,郁闷的美国人突然从新闻里知道,美国人轰炸了日本的首都东京,可以理解这对美国人的信心是何等的鼓舞。0 K3 |. {/ M4 S2 D
提到轰炸东京,我们必然会想到James Harold Doolittle(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本文简称杜立特。很多人都知道杜立特当时是美国空军中校,更多的一些人知道杜立特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可是杜立特这个牛人的牛事还多着呢。8 {  q0 Q2 ]$ q, R# d

  X" b: d9 v& c5 X8 A杜立特牛事之一:半年时间晋升飞行教官,半年时间很多人开车还没学会呢;( p! E6 r2 n1 f- T0 c! n% B1 C
杜立特牛事之二:身高只有1.69米,基本上是飞行员身高的下限。有一张罗斯福在轮椅上授予他荣誉勋章的照片,说实话我很怀疑他的1.69米是不是穿着带鞋跟的鞋子量的,
* N* H- M2 |  p- x% }+ Z杜立特牛事之三:他是第一个驾驶飞机横跨美国本土的美国人。那时候的飞机可飞不了现在那么快,从佛罗里达飞到加利福尼亚,3481公里他飞了21个小时还多,平均时速163.4公里,现在很多人在高速公路开车都比这个快。考虑到那时候飞机上驾驶环境的恶劣,不得不说杜立特体力和耐力惊人。
9 V7 o; a2 v! t6 E杜立特牛事之四:他是MIT,这个全世界理工科学生的圣殿的航空工程博士,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学长。钱学森在MIT的航空工程系完成硕士学业后,认为自己更适合理论研究,就离开MIT去加州理工投到了冯卡门的门下。有趣的是苏联的航天之父科罗廖夫也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还自己设计了一架飞机并亲自试飞。
: [$ ^/ m; X8 A. W* b8 e  z6 X杜立特牛事之五:二战开始前他是Shell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二战结束后他回到Shell公司担任副总裁。Shell公司的主业是石油,已经在世界五百强的前十位里面晃荡了好几十年了,2010年排名第二,利润超出中石油一倍有余。
7 E" K7 u. s6 z) d2 S8 \杜立特牛事之六:他是第一个从航母上起飞的,超载起飞只用了121米的甲板,他训练的飞行员最好成绩是在空载的情况下只用了87米跑道就拉起了飞机。
% D+ d3 z, @# @4 B6 `3 E' t杜立特牛事之七:他是第一个从预备役被征招入伍的美国人,这不仅仅是能力的表现,也蕴含着一种意义。
0 k$ S9 Z: L+ j9 W: O% E5 ~6 J, F# E) ]7 ?
杜立特的光荣背后,还有着很多很多的无名英雄。比如这次空袭东京,是少有的美国陆海军的完美合作之一。美军里面陆海军是死对头,海军有个口号“Beat Army”(痛扁陆军),陆军有个口号“Sink Navy”(打沉海军)。据说二战之后他们在某一条口号上达成了一致,就是“Down Air Force”(击落空军),因为二战结束后空军才从陆军分离出来,之前是陆军航空队。4 l9 h6 O1 F8 [
# {. }9 O& ]% C' A  v" @
最重要的幕后英雄,首先是领导的支持。这个不是官话,轰炸东京海军出动了太平洋上美军仅有的四艘航母中的两艘,如果被日本人伏击了那太平洋上就是标准的一边倒了,因为害怕被总统压下来,海军干脆没有向总统汇报此事;陆军出动了他们最优秀的轰炸机分队和最优秀的飞行员,还史无前例的从让陆军的飞机从航母上起飞,航母甲板的起伏不定可够在跑道上起降惯了的陆军的小伙子们喝一壶的。
+ {/ ]$ {3 B" c3 l% v3 ~7 F7 D, h+ ?) r4 z
海军作战部长(也就是海军司令)欧内斯特•约瑟夫• 金上将和陆军航空队(即空军司令)的亨利•哈利•阿诺德上将,这两位都是业务精湛的典范。阿诺德曾经跟随莱特兄弟学习飞行,并在20年代就力主建立一支大空军;金曾经观摩过日俄海战,当过大西洋舰队司令的参谋,干过潜艇艇长,49岁还学会了飞行,并担任航母舰长,他一直认为飞机将在未来的海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不再是战列舰之类的庞然大物。也许二战消耗了他们太多的精力,海军五星上将金于1956年去世;陆军和空军的双料五星上将阿诺德去世更早,1950年。
% Y% r$ B; [) c7 }& N4 y+ z  T  A3 ?1 I# c( X8 X$ r
其次是参谋们的细致工作。首先产生用航母运载陆军飞机(海军自己的飞机航程不够)轰炸日本的是金上将的参谋佛朗西斯•洛上校,那时候大黄蜂号还在大西洋,时间是1941年1月10日,向金上将汇报后,金上将建议他和航空兵参谋邓肯上校讨论其可行性。邓肯上校既是优秀的飞行员,也是哈佛毕业的精英人才,他设计了整个方案:1.方案是可行的;2.使用陆军的B-25轰炸机;3,使用两艘航母,一艘运载飞机,一艘护航;4.时间四月底最好;5.应在旧金山起航,飞机起飞地点设定为距离日本本土约900海里处。陆军情报参谋斯帕兹准将则标定了需要轰炸的目标。大黄蜂号上的情报参谋朱利卡上尉曾经任职美国驻日大使馆,在起飞前的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他尽可能的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日本的信息填鸭给了飞行员们," t3 p9 I4 C9 ^9 U) d

" s6 q( d. C- g$ m8 r6 X. z+ m3 C/ V第三位的是各位机械师们。机械师尽可能的改造了飞机,甚至到了在飞机上炸弹舱、炮塔和无线电员座舱里都加装了副油箱,其中无线电员的座舱里加装了一个六十加仑和十个五加仑的小油箱。大家常见的饮水机上面的桶装水就是五加仑,五加仑的油悍马能跑30公里左右,飞机这个油老虎也就能跑个个位数,可见当时的机械师已经精打细算到了何种程度;机械师尽可能的改装了炸弹挂钩,以便于在副油箱的空隙中能尽可能多的装上炸弹;飞机尾部的炮塔、无线电发报机、大部分照明弹被拆去了,为了减重;加装了除冰器,以应付可能的寒冷天气;调整了化油器,以适应低速长距离飞行;起飞前航母上的海军地勤人员尽可能的摇晃机翼,以便于能多加哪怕是一滴油。! f/ a. d3 u8 D5 N+ Y: q. ]

- S+ A$ b" a% k( ?: Q第四位的是保密方面的人。不过,我们还是谈谈他们是如何保密的吧。为了保密,邓肯参谋自己手写了一份三十页的资料;上航目前杜立特向所有飞行员隐藏了飞行计划;航程过半后,本次航行的最高指挥官哈尔西才向舰队全体成员公布了计划;飞行员登上飞机前,所有个人物品都被自己检查,不许带上任何和航母有关的东西;他们对负责接应的重庆方面尽可能的隐瞒了相关信息,结果因为舰队要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原因,中国方面没能及时去接应他们(中国比美国早一天,按通知的预定时间飞机都到了中国一天了)。
" j8 M" m5 e* h  Z9 t6 q  P! S  ?( \! o% O3 E' Z8 G6 [
第五位是群情激奋飞行员和水手们。杜立特在召集陆航的飞行员的时候,并没有讲任务,只是提到了危险,但是全部机组都报了名,甚至还有一位军医怀特中尉(哈佛医学院毕业的精英啊),为了参加行动转行干起了机枪射手,还在考核中拿了第二名,成功入选;最出色的当然是杜立特自己,他知道阿诺德上将不会同意自己去带队轰炸,就连说谎带飞奔在陆航的司令和参谋长之间打了个时间差,终于获得了这个机会,三十年后他提到自己当时的奔跑速度依然得意洋洋;除此之外,杜立特要求飞行员们在遇到危险后跳伞,即便被俘,自己则会挑个有价值的目标撞过去,这时候距离日本神风敢死队的诞生还差好几年呢;水手们就更不用说了,当他们知道这次航行的目标是日本之后,上下一片欢腾;飞机起飞之前两天,以哈尔西为首的一干海军将领,把从前日本授予他们的一些勋章系在了炸弹上,用这种方式把勋章还给了敌人。. {6 Z& R6 E0 k" N; h4 B$ f

9 ^, i9 z' q; `' H* ?% D1 a7 s2 y5 I1942年4月1日,愚人节这天,所有飞机和机组人员被悄悄在旧金山送上了航母;+ {4 Q* Z& P2 {1 r1 D* [
1942年4月3日,陆航的飞行员们被告知了此次轰炸的目的;
3 [6 D2 m+ q5 g4 p2 N( d' c, N4 n1942年4月4日,负责运载飞机的大黄蜂号全体船员知道了这次的作战计划;
: u1 i) ?6 f8 ?$ T  o: b1942年4月8日,由尼米茨率队的护航舰队从珍珠港出发;
7 J8 _  D: T! {1942年4月13日,护航舰队的人员们被告知此次作战计划;' n$ \4 Q# }) M& c  n
1942年4月17日,飞机开始挂弹加油,同时油船完成海上加油后脱离编队返航;* p1 l$ @; w! j
1942年4月18日早7点44分,日本渔船“日东丸”发现了航母编队,航母编队立即击沉了这条渔船,但是日本渔船的报警电报已经发出。日本海军立即出发,企图截击美军航母编队,幸运的是因为日军判断失误,日军的整个作战计划晚了一天。; r( ~# F$ I8 E6 V
1942年4月18日早8点,飞机哈尔西签署命令要求飞机起飞,此时航母编队距离日本本土一千一百二十公里,已经大大超出了预计的航程,飞行员们将面对一场有死无生的征途。幸运的是,因为风向的转变,节省了燃油,所有飞机都接近了目的地。& W6 g0 L( Z( `1 `2 q; k/ c" H
1942年4月18日早8点18分,杜立特机组第一个起飞。62分钟后,所有飞机起飞完毕。为节省燃油,所有飞机各自飞往日本,航母则立即转向,撤往珍珠港。
3 y$ [4 }/ I1 N( g3 H, g
) m$ d4 V  ~, E所有编队中,有可能获得最大战果的是杜立特的1号机。1号机从东京湾里日军毫无防备的航母头顶上飞过,然后与正在降落的东条英机的座机擦肩而过,东条英机的秘书西蒲大佐吓出一身冷汗,因为正在降落的客机就是个没有任何机动和防护能力的靶子。可惜1号机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后面的飞机指示目标,而不是攻击敌方有价值目标。# w  s) A- f+ r) |* a, V( l. C7 m

' Q6 W( z  b" g2 P& W9 O其次可能取得大战果的是最后到达的2号机,2号机从日本天皇的皇宫上方掠过,当时日本天皇正和皇后在御花园,不过起飞前,飞行员们被严厉命令不得轰炸皇宫,另一个它掠过而没有攻击的目标是大本营,最后炸弹被扔在了一片工业区。  V2 [* t2 e: ?) e+ u2 [* F% m3 s

, o5 X& G" i1 ^所有飞机轰炸带来的损失并不大,只有五十人死亡,二百五十二人受伤,90处建筑被摧毁。但是,日军被迫撤回了四个战斗机大队负责东京的防空,使得日本兵力更加显得不足。为保卫东京,中途岛战役不得不在准备并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前开始,日军损失惨重,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提前到来了。# C1 Y# I" Q2 \5 V
' F/ j. Z" o0 C( V
轰炸之后,全部飞机除了迷航而且耗尽燃油的的八号机飞往苏联降落,其余飞机都因没有接应而在中国大陆或沿海坠毁。多数飞行员在中国军民的救助下被送往重庆;八名飞行员被日军俘虏,其中三人被杀,一人死于战俘营。其中3号机的法兰克上士跳伞坠崖身亡;6号机的迪特尔中士和菲姿毛里斯上士迫降时被淹死,另三人被俘;16号机全部机组人员跳伞落在了日军占领区,集体被俘。; P6 K. [( d% T0 k+ e+ n
7 @3 h0 c( m- G: i
此战之后杜立特于1942年5月18日领取了荣誉勋章,一路担任了驻北非、地中海、英国的航空队司令,轰炸了三个轴心国的首都。幸存的机组成员有十一人牺牲在随后的战斗中。# g( A$ }1 \9 I( |
! n. _$ E) i0 y9 L  t* J0 H2 a  M( y
两艘航母,大黄蜂号瓜岛海战被日军潜艇击沉,企业号百战余生坚持到了二战胜利。1983年两位幸存的机组成员回访中国大陆,并陆续和当年救助他们的中国人取得联系。1992年朱省三等五位中国人受邀赴美参加纪念活动。) G3 c) H8 @  n3 R1 p+ n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6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沙发
    发表于 2012-6-12 07:41:4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2-6-12 07:41:58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人的好勇斗狠,大胆想象,还有精确细致全都表现出来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498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2-6-12 10:52:17 | 只看该作者
    米国拍的“珍珠港”在里面的片段好像有了。再次拜读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2-6-12 10:57:31 | 只看该作者
    两艘航母,大黄蜂号中途岛海战被日军潜艇击沉,企业号百战余生坚持到了二战胜利。

    - `) Y8 B# ]- V: [+ `& D, A  h
      M, Y& i2 v4 E- j3 p$ J% f  p大黄蜂号是在瓜岛的圣克鲁斯海战中沉没的。中途岛海战损失的是同级的约克城号。

    点评

    是弄错了  发表于 2012-6-12 21:12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2-6-12 18:58:39 | 只看该作者
    冷原子 发表于 2012-6-12 10:57
    " J1 v* X# L3 u3 h大黄蜂号是在瓜岛的圣克鲁斯海战中沉没的。中途岛海战损失的是同级的约克城号。 ...
    5 A; y4 Z! Q9 z, e/ `
    啊,的确是的。
    6 M& J+ b- j/ R( q& R
    ; M( u* X! P8 U黄河老弟可能疏忽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5 21: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7#
    发表于 2012-6-13 00:04:00 | 只看该作者
    再给兄贴几条花絮:
    1 F( K3 ]1 u0 O4 Q* i(1)杜利特本来只想读硕士的,但是学位完成的太快,军队批的脱产读书时间还没用完,闲着也是闲着,所以才接着读的博士。他的课题是试飞和仪表飞行,尤其是仪表飞行,他奠定了很多技术基础。
    7 d9 X( K4 ^, D(2) 升少将并且指挥第十五航空队参与地中海战役时,杜利特继续飞B26。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杜是知道英国人能够破译enigma密码这个“终极秘密“的。
    , @7 V8 D  c5 r% u4 q- u, E0 i- r; G( Z(3)战后杜利特也非常活跃,先是作为空军参谋长的特别助理推进弹道导弹的研制,又参加对民航空难的调查,艾森豪威尔委托杜利特对中央情报局的工作进行独立调查,写了著名的杜利特报告,是冷战期间情报政策的纲领性文件之一。4 h" n) W% O0 g7 ]
    (4)老杜荣誉极多,最值钱的当然是国会荣誉勋章,一堆优异服务勋章,1985年里根亲授的荣誉上将,美国空军学院毕业生俱乐部的楼被命名杜利特楼,美国试飞员协会的年度奖叫杜利特奖。$ W' c1 H  q" _+ S* @
    (5)老杜二战前就开创了壳牌的航空油料业务,退役后,先是壳牌的副总裁,然后是董事,然后是军火巨头TRW的总裁。创立美国空军协会并任第一任主席。% E' N! J7 U( r7 ~5 e" Y) s
    (6)老杜没离过婚,21岁结婚,一个老伴过了70年,比他早5年撒手而去。俩人勾搭上是因为老伴找他要签名,他签在桌布上了,然后老伴把这个签名用刺绣固定。后来老太太一直延续这个传统,因为老杜人头熟,所以找了上百个航空名人的的签名,都给刺绣上。这套刺绣现在被Smithsonian 博物馆收藏。$ j1 {# V) k+ P# W9 L% X; d( l- U
    (7)老杜是全家兵。大儿子在战斗轰炸机大队长的位置上自杀,二儿子干到上校退休,孙子是美国空军试飞中心的副司令。6 ?; w! @" j9 m" h3 [  W$ r
    (8)老杜96岁高龄病逝,归葬阿灵顿国家公墓时,他的重孙子(应该还是空军)吹响了熄灯号,先是一架B25,然后是第八航空队的B52飞越墓地上空。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10 10:51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4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0-3 19:42 , Processed in 0.04413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