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5-13 23:58 编辑 x& x8 f$ e- V1 A, o: S
) t {% C- O: Y" _0 `在研究Y article的时候,看看X article的来龙去脉。“X先生”是是乔治·凯南于1947在美国最有影响的《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时用的笔名。凯南在文中提出的围堵概念成为以后40年美国对苏政策的基点,这是冷战的理论基础。 0 {7 {1 b' g3 W9 l. t0 [! P- R Q: n2 v W; m- {8 H
3 p& S7 v9 }/ G% i/ h# f y凯南这篇文章算是官泄定调的典范了吧,不过要苏联加入美国经济体系,军头们第一个不答应 : ?/ V! y9 y3 `6 U: B3 I+ H : v. l0 I- k E. T话说50年的时候爱因斯坦,布劳恩可不算得志,属于被雪藏) C2 A2 W% _, y, \4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