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蔡元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蒋委员长 “一柱擎天” (转)
gordon 2017-3-25 09:39
  汪在民初宣布“不做官吏”,赴法从事教育、宣传、印书事业,这首先体现出一种无政府主义者对于“革命”的理解。他们认为教育宣传是比争权夺利的 现实政治更为根本的一种政治活动,真正的革命必将超越政治层面而深入为社会的和文化的革命,唤醒民众,教育民众,使人人知公理,养成公德心。其次,他对清 末以来的汉人官僚政治整体上比较失望,对于革命党人及其自身的实际政治知识和政治能力也有所怀疑。他曾经写信给吴稚晖,大意说,我们甘愿做社会的牛马, 然 而牛马需茁壮才能服役,现在时势所迫,“竟以初生之犊引重致远 ,甚且瞎马驮盲人入于深池”。在“人才不足之社会”,这种痛苦是不能幸免的。因此 他认为,应 将国家政治交于“稳健派”之手,他们所要做的工作,是在经济、社会、教育的层面,建设国家,打造新的政治主体,转移社会风气。   现在我们不太提汪精卫在教育救国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事实上他很重要。在 当时从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人中,他的位置几乎是和蔡元培一样 的,而且当时的筹款活动主要是他在做。    但在这期间,汪也经历许多困惑和挣扎,当他离开之时,对时局是乐观的,他说,“祖国有无危险”将是他行止的标准,而他当时以为“必无危险”。不想,民初 几年,国内政治形势急剧恶化,一方面袁世凯日益专权,与革命党人的矛盾激化,另一方面1915年日本驻华大使向袁政府提出《二十一条》,对汪和留法诸君有 很大刺激。 现实政治的危急,使他无法安心从事教育事业,认为“缓不济急”。 因此几度回国,并策划“蒙面”、“潜伏”、甚至想要学习“易容术”,暗杀袁世 凯。   对于汪这种焦虑的心情,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无政府党人曾与他多次讨论, 都希望他能认定教育救国理想,放弃对政治的迷信 。蔡元培曾将汪精卫誉为“今日中国之菲希脱(费希特)”,希望他来北大主持国文教科。但汪没有答应。他对政治始终有一种无法遏制的热情。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国民党认为汪精卫是孙中山最忠诚的继承人和“三民主义”坚定的拥护者,是否因此他才在孙中山逝世后获得了国民党内的最高权力?    李志毓:他没有被认为是最忠实的接班人,他只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被放在了党国最高领袖的位置上。孙中山逝世之后,党内的高层权力结构比较空虚, 苏联顾问在党内起了比较重要作用,国民党整体上是左倾的,推行一系列比较激进的社会政策。1925年8月廖仲恺被暗杀,整个党内高层比较混乱。    汪精卫是党国元老,在东京留学时就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部长,是《民报》的主笔, 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很多是汪精卫在做,他还有一个重要的才能就是演说。 有人说:“谓南洋华侨之觉醒,实出于汪君之力 ,亦不为诬也。”演说很重要,因为演说可以筹款。南洋华侨的“觉醒”很重要,国民党在1924年“改组”之 前,它的主要基础是海外华侨,“改组”之后,它的主力才变成了国内的青年学生。汪在党内有历史、有地位,又积极左倾,获得了苏联顾问的支持,所以他有可能 走上最高权力的位置。后来国民党的政治越来越倚靠军事,蒋介石的地位就越来越高了。   三联生活周刊:汪精卫的另一个矛盾之处在对共产党的态度上。他原本是国民党内最有名的“左派”,但是后来却完全反了过来,为什么?    李志毓:汪精卫是依靠了俄国人的力量才得以走上最高领导的地位,鲍罗廷支持汪精卫。汪在当时非常左,他是最积极联共的。1926年的“中山舰事件”之 后,他去了法国。但即使不在国内,他仍然是共产国际试图去利用的一个政治人物,利用他来推行“联共”政策。特别是蒋介石日益反共,并在1927年4月“清 党”之后,共产国际必须在中国找到一个有权威的“左派”代理人。当然汪也需要借助共产党的力量来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A1MTYzNzg4/v.swf
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阿忆—— 周培源:这辈子不是我追求的(转)
热度 6 gordon 2016-1-12 06:51
周培源教授的 家, 在 北大燕南园 56 号, 1952 年校 院 一合并 , 他从清华调过来, 就 一直住在这儿 ,直到 1981 年辞去 北大校长才离开 。 他是一个理工科老师 。 北大历史上的校长,一般都是 文科教授,比如 蔡元培 、 蒋梦麟 、 胡适 、 汤用彤 , 周培源 是我记忆中 第一个当了北大校长的理科老师 。 1978 年 ,受 邓小平委托 , 组织部 任命 周培源做 北大校长 , 要 他 拨乱反正 。 这 工作 不好做 。 “文革”刚刚结束 , 人事关系相当复杂 , 百废待兴 , 特别难 进行 , 所以 在这几年 中 , 周培源 特别失望 。 1981 年的时候 , 他就不想干了 。 正好 1981 年 他去考察了一下欧美高校 , 觉得不错 , 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学 。 回来以后, 他 写了个报告 , 有五个方面 , 周培源 觉得非常可取。 教育部特别生气 , 说你总得 来说 , 就是不要党的领导 。 教育部 还 发了一个文件 , 要求教育界批判周培源 , 但是后来一想 , “文革”刚结束 , 又搞批判不大好 。 在这种情况 下, 周培源 不想再做 校长了 ,于是就 从这里搬了出去 。 周培源是理科教授 , 但也是社会活动家, 他有几次重要发言。 1956 年,毛主席召开座谈会 ,周培源 觉得不应该 学苏联,建科学院 , 把大学老师 统统 挖去 。 当时, 国内 学习苏联模式 ,大部分 大学 变成专科学校 , 综合大学基本拆了 , 我们北大是硕果仅存的几个综合大学,另外 单建 科学院 , 很多重要的研究力量到科学院去 , 大学只做 教学 ,而 研究在科学院系统 。 周培源 觉得这样不好 , 西方没有科学院 ,只有 大学 。 大学 有 两个重任 , 一个是教学 , 一个就是 科研 , 不应该把它们拆开 。 毛主席 没有批评他 ,只 是笑谈 , 说你想挖科学院的墙角 。 注:这你得对美国的体系有了解,美国的科学院是从大学选的。 ********************************************************************************************** 1964 年 ,周培源副校长 批评中共北大党委书记兼北大校长 陆平 , 说他有三乱 , 乱说 、 乱干 、 还有一个乱什么 , 把北大搞乱了 。那时在搞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也 就是四清运动 。 除了周培源反对陆平 , 后来文革造反派聂元梓也反对陆平 , 她反对陆平的理由跟周培源不一样 ,她 说陆平抹杀阶级界限 , 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 必须把他撤掉 。 什么叫抹杀阶级界限 , 就是在我们这个学校, 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 , 只 搞教学 。 毛主席 1961 年重提阶级斗争 , 陆平 没有跟上这个指示 。 聂元梓 是从这一点上反对陆平校长 , 跟周培源不一样, 周培源只是反对他治理北大的方法 。 但也算是不谋而合 , 都反对校长 。 1966 年,聂元梓造反 , 没把周培源打倒 。 虽然 他应该 算 是 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 ,但2 年前他曾跟聂元梓一起反对过校长 。不过, 周培源的地位 还是 很尴尬 ,他 没有 重要职位 , 只是管 北大 汉中 分校的福校长 。 注:刘居英兄弟曾掌北大哈军工。刘居英出任 哈军工 院长兼党委书记, 陆平 出任北大校长兼党委书记 ********************************************************************************************** 1924 年 , 周培源从清华毕业 , 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 ,去 美国留学 。 他 原本喜欢工科 , 梦想工业救国 , 但 后来 却去了芝加哥大学 , 学理论物理 。 留美期间 , 周培源 完成了一个近乎奇迹的数字, 他用 3 年半时间 , 连续 拿到 了学士 、 硕士 、 博士 3 个学位, 做到这一点 , 一般人起码需要 6 年时间 。 他 女儿曾经问 他 , 你为什么能在 3 年半时间 连续拿到 3 个学位 , 答案只有两个字 :“ 勤奋 ” 。 周培源 的学术研究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理论物理 , 主要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引力论 , 1991 年的时候 ,周培源89岁 ,因为引力论 在实验上有了很大突破 , 他一高兴,心肌梗塞 , 住院了,二 是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带有应用色彩 , 他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 , 当年在美国读大学 也是读的理论物理,但 到 西南联大的时候 , 他觉得 理论物理 跟抗战离 得太 远 ,他觉得应该 一切为抗战服务 , 所以他 增加 了一个学术 研究 方向 , 就是流体力学, 当时他专门开了弹道课 , 就是子弹打出去以后 弹道轨迹是什么, 钱三强的太太 何泽慧 在德国学的就是弹道学, 为什么 学这个 , 就是因为在西南联大的时候 ,她 听过周培源的弹道课 ,由此 产生了兴趣 。 注:这种入门课程很难的,好老师就是不一样。 40 年代末 , 周培源 有一段时间到美国度假 , 又开始研究 流体力学里的湍流理论 。 通常我们看到 空气的流动和水流 , 是 在一个层面上的 平滑层流, 湍流 是 遇到阻碍物以后高速旋转 , 形成了一个漩涡, 龙卷风和海里的漩涡 , 都是湍流 。 在力学当中 , 湍流是 摧毁力最大的一种东西 ,它 有三个特点 , 一个是它的凝聚力 , 漩涡总是朝中心凝聚, 再一个是高速运作,第三个是 在高速 凝聚 运动中 , 它会淘汰污浊 。周培源 研究湍流理论 , 主要就是研究湍流是怎么形成的 以及怎么发展湍流理论 为实践服务 。 在湍流理论的研究者当中 , 他的贡献特别大 , 被称为世界上四大力学家之一 。 周培源 跟科学史上的两位巨人 , 有过直接接触, 这挺让中国科学家羡慕的 。 他见的第一个巨人 是 海森堡 。 中国话剧院有一个特别好的话剧 , 叫《哥本哈根》, 国家话剧院副院长 王晓鹰执导 的 , 每年都演 。 这个话剧一共就 3 个人物 , 一个是玻尔 ,一个是 玻尔太太 ,另一个 就是 海森堡 , 他是犹太人, 海森堡 是 玻尔的学生,他们都是研究核物理的。 波尔夫妇是丹麦物理学家 , 住在哥本哈根, 科学史上有一个谜团 , 1941 年 9 月 , 海森堡坐火车来到玻尔 家 , 一起进了晚餐 , 之后 为了防止屋子里有窃听器 , 他俩到屋子外面 交谈, 谈完后 , 他们的友谊就 中 断了, 海森堡留在纳粹德国 , 为希特勒发明原子弹, 玻尔 在 丹麦被德国占领后 跑到美国 , 跟费米和奥本海默 一起研制原子弹,而且成功了,那么两位科学家 19 41 年的 哥本哈根会面谈的 到底 是什么, 是 海森堡要探听 玻尔的核物理研究到了什么程度 , 还是说我动员你 , 我们都不发明 原子弹 , 现在 没人知道 。 二战结束后 , 海森堡成了 一个 助纣为虐 一心想 为纳粹德国发明原子弹却没能成功 的人,但 海森堡说不是这么回事 , 他 说 正 是因为我在 , 我 阻止 了 纳粹 发明 原子弹, 所以才让玻尔你们在美国 鼓捣出了 第一颗原子弹 。 这个话剧 的 内容, 就是 3 个人的亡魂 , 在讨论 1941 年海森堡来干 嘛 。 这话剧 就一幕 , 一个空间, 海森堡在 客厅中 , 向 波尔 夫妇证实了他 当时能发明原子弹 ,但他 的良心拖延了原子弹研制的进度 , 所以他自认为他是个科学界的英雄 。这是 特别棒的一个话剧, 我们不是学物理的 ,但观看其中的物理推导,却 全能明白 , 就通俗到这种程度 。 20 年代末 , 周培源到德国 , 跟海森堡一起研究量子物理 。 1928 年周培源 是 26 岁 , 海森堡 27 岁 , 但在德国已经做了教授 , 30 年代初 , 玻尔就因为量子物理的研究 , 得了诺贝尔奖 。 我听杨振宁先生说 , 海森堡 体育特别好 , 在周培源去 之前 , 他一直是整个大学的乒乓球 冠军, 自 周培源去了以后 , 他就只能屈居第二了 , 因为周培源比他打 得 还好 。 注:大师不如大师兄,这个大师兄才27岁,牛逼。 30 年代中 , 周培源去了美国, 清华 教授做了一段时间的教学以后 , 有一整年的休假, 当时 面对 民族兴亡 的知识分子 , 会 把休假当成学习 , 所以周培源到美国 后 ,去 普利斯顿高等研究所 ,进了 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培训班 。 我们能看到的 惟一 一张 中国人拍的 爱因斯坦 照片 , 就是周培源拍的 。 中国人老说 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 , 实际不是, 爱因斯坦是在普林斯顿高等 研究所 , 在 普林斯顿大学 旁边 , 我去过那个地方, 美国大学没有围墙 ,所以中国人容易把研究所和大学搞混, 研究所那些老先生 , 愿意去普林斯顿大学教书也行 , 不去教书也行 , 你就 做自己 想 做的事 , 不用考虑经费 , 你 的 想法 和研究 , 也不用有任何实用价值 , 没人问你这些事情 , 只要你想 做 , 就给你拨钱 , 让 你在这儿做研究, 爱因斯坦晚年就在这儿度过的 。 周培源在那儿 , 跟 爱因斯坦 接触 了 大概有 五六个月 时间 , 一起研究相对论 。所以 60 年代末 , 陈伯达 想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把 它 批 成 是资产阶级的 糟粕, 曾 找过周培源 。 周培源说,狭义相对论已经证实了 , 没法 儿 批判, 广义相对论 没有结论 , 可以探讨 , 但这些东西绝对不能批 , 如果批的话 , 会闹特别大的 国际 笑话 。 陈伯达 带了一大帮军宣队的人 , 来到北大 , 坐在 一间教室里 , 把周培源 请来 , 说我们要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 你说应该怎么批 。 周培源 不同意 。 会议结束 后 , 周培源回 去 跟家里人说 , 就是可以讨论广义相对论 , 也是科学家的事儿 , 跟他们这些人没关系 ,他 们哪儿听得懂 。 我从杨振宁先生那儿 得知 , 爱因斯坦晚年的时候 , 学术研究和精力都不行了 , 他的语速已经慢到了跟温家宝总理的语速差不多 , 显然身体状况不行了, 他给 学习班讲课,有 口音 , 学术思想也混乱 , 不知道他说的什么 。但 美国就是这样,只要你有想法 , 我也不管你状况什么样 , 就给你拨钱,让你研究 。但爱因斯坦 晚年没有什么成果 。 北大原来没有力学 专业 , 1952 年校 院大 合并,周培源来到北大 ,才 建了北大的力学 专业 , 就是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业 。 当年, 他 还领着学生和其他一些年轻老师 , 建了一个风洞 实验室 。 “文革”时 , 周培源 被贴大字报, “打倒周白毛” , 从海淀一直贴到西直门 。 周先生还有心情开玩笑 , 说 我是周白毛 , 周招待 , 我们家阴盛阳衰 。 周先生与太太生有 4 个女儿 , 他与太太的爱情一度是燕园佳话 , 以他们夫妻为主角的三角恋爱故事 , 坊间流传了好几个版本。 我们这些后辈 在北大上学的时候 , 关心最多的不是他的社会活动 , 也不是他的科学研究 , 而是 他的 感情生活 。 唐师曾师兄写过一篇文章叫《一诺千金》 , 说周培源跟陈岱孙 少年的时候 共同看上了一个有文化的妇女 , 他们击掌相约 , 谁到美国先拿到博士学位 , 谁娶这个有文化的主妇 。 陈岱孙特别老实 , 在那边吭哧吭哧读了半天 , 读完博士回国一看 , 周培源已经略施小计 , 把这个有文化的女人娶到手了, 所以陈岱孙一辈子没有结婚 。 还有一种传说 ,说 是 叶企孙和周培源一起看中了一个女人 , 就是周培源 后来的太太 。 周太太 的择偶标准 , 首先这人得高大 , 周培源 1 米 8 , 叶企孙非常矮,其次 这人还得潇洒 , 叶企孙 是个大物理学家 , 但是有点口吃 , 见了女人特别羞涩 , 所以周太太后来选择了周培源,叶企孙一辈子没结婚 。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 退休教授许渊冲 写过一本书,叫《山阴道上》 , 其中有篇文章叫《那一代人的爱情》 , 里面也提到这 事 , 也是说陈岱孙 跟周培源 在留学的时候 , 共同 看上了一个女人 , 后来周培源 跟那个女人结婚 , 陈岱孙一辈子没结婚 。 他们这些记述都有问题 。这几位 留学全是 20 年代 , 1930 年 周培源已经回国了,他去他一个同学家,看到一张照片 , 是一个女孩儿的照片 , 他以为这个女孩儿是这个同学的太太 , 后来一问才知道,这女孩儿 是这同学的太太的同学 , 在女子师范大学 读书, 长得非常漂亮 , 叫王蒂澂 , 周培源就 看上了她 , 经过介绍 , 在 1932 年的时候 结婚了 , 清华 梅贻琦 校长主持婚礼 , 还闹了个笑话 , 梅 校长一上来就说 , 今天是我来主持 王蒂澂先生和周培源女士的婚礼 , 大家一听 笑得够呛 。 所以唐师曾师兄和 许渊冲先生 说的 年代都不对 。 30 年代 , 他们已经都做了清华教授以后 , 周培源先生才碰到王蒂澂女士 。 周培源夫妇 , 男的长 得 又好看 , 身材又高大 , 女的又是美女 , 所以 他们 是当年清华一 道 亮丽的风景 。 曹禺是清华研究生 , 他后来跟周培源的女儿 说 , 当年你妈你爸在校园里一出现 , 我们这些学生就后面跟着看 , 羡慕啊 , 偶像剧啊 。 注: 其实不好看,大哥 。啥审美 周培源 一共生了 4 个女儿 , 是 一个男人五个女人的家庭 。 在西南联大的时候 , 他 的 两个女儿上小学 , 要 到 12华里以外 , 周培源 怎么办呢 , 他早年跟爸爸学会了骑马 , 所以他就买了一匹云南枣红马 , 每天 早 晨五点半起床 , 先 把两个孩子送到学校 , 他再去到西南联大上 课, 一三五上课 , 二四六没课 , 他送完女儿就去当 放马官, 喂 马 。 那马叫“华龙” , 学生们特别喜欢, 他上 课 的时候 , 把马往教室外面一栓 , 学生们上着课也会往窗外看,看那马 , 下课都去喂马 。 太太 王蒂澂 养了一条 狗 , 叫“华云” , 合起来就是“龙云” , 当时云南省主席 就 叫“ 龙云” 。 周培源曾经跟别人说过 , 英国女王的马会跳八种舞步 , 我这马我已经教会它四种舞步 。 当时金岳霖先生 说 , 如果 把 我们这些教授放到一个孤岛上 , 没人管 , 第一个 死的肯定是叶企孙 , 他 没生活能力 , 第二个死的就是我 , 我 也不怎么样, 惟 一能活下来的就是周培源先生 。 周先生 两口子一辈子没闹过红脸 , 没吵过架 , 周培源 到了 50 岁的时候 耳朵就不好了 , 耳背, 所以 说话 声音特别大 ,他 老觉得别人听 不 见 , 其实别人听见了 , 就是他自己听不见 。 他 太太 1989 年瘫痪了 , 他 每天到太太那儿跟她说 , 咱们已经结婚 60 多年了 , 你是对我最好的 , 我一辈子只爱你, 全屋的人全能听见 。 周太太也高寿 , 比周培源去世 晚 。 周培源先生在 1993 年的时候 , 有一天起来, 向太太问安 , 聊了一会儿话 , 说不大舒服 , 要去躺一会儿 , 一躺下就再也没起来 。 他 太太特别悲伤 , 说你说话不算数 , 你一直跟我说你送我走 , 现在你 什么都没说 , 就自己先走了 。 火葬之前 , 王蒂澂 让女儿给周培源 兜里揣了个纸条 , 上面写着 :“ 培源 , 一辈子我是最爱你的人 , 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 1946年 , 周先生再度去美国,他的女儿周如苹说 , 如果当年全家留在美国 , 父亲的学术成就可能更辉煌, 但他们压根儿就没想久留 。 买来新床单 , 母亲会说 , 别打开 , 留着回国用 。 1947年春 , 周先生一家回到祖国 。 注:他怎么会留在美国呢,他是从德国学的。美国的学术也是刚开始拓荒,中国也是开始拓荒。学术抱负肯定在中国施展。(当然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美国是学术中心,那时候欧洲是学术中心) 周培源先生 27 岁 就成为中国名牌大学的教授 , 在 那个时代 , 这种情况 非常普遍 。 比如说 , 叶企孙先 27岁当大学教授 , 萨本栋先生 是 26岁 , 陈岱孙先生 也是 27岁, 原因 可能是 当年 人才稀缺。 中国最早的 大学是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产生的 , 没有一个完整的体制 , 又是校长治校 , 校长 认为谁学术水平够了 , 就直接给他发聘书 , 聘 任 教授 , 一年一发, 一年的教学完成了觉得不适合 , 明年就不发聘书了, 没有现在这么 复杂的晋升制度 。 周培源一回来 , 27岁就做了清华物理系教授 , 他开的一门课是相对论 , 只有 9 个人注册 , 到学期末的时候 ,只 剩下 1 个人了 。 叶企孙作为物理系主任 , 没有立刻说你这 教的 什么 呀 ,我告诉校长 明年就不聘你了 。 不是 , 是 给他调整了课程 , 让他教别的,很爱护人才。 周培源 1919 年 17岁 , 在上海 圣约翰大学附中 读书 , 五四运动他 闹得也挺厉害 , 被学校开除了 。 他有一天 随便看报纸 , 发现清华 招插班生 。 清华是 1928 年才建成大学 , 1919年还叫清华学校 。 清华学校为什么要招插班生 ,因为 当年清华体制是这样的 , 它有四年中等科 , 还有四年高等科 , 这四年中等科和高等科的前两年 , 相当于我们的六年制中学 , 高等科的三四年级 , 相当于大学一二年级 , 学制很复杂 。 它是淘汰制, 你在这儿读书 , 考试不 及格 , 我就把你刷掉 ,那空缺 怎么办 , 临时在各个省会招插班生 。 周培源正好碰到招五个插班生 , 他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清华 , 一上来就上了初等科三年级 。 他智力水平特别高 , 学习特别好 , 特别快地升成初等科四年级 , 最后跳级毕业了 。 因为学习特别优异 ,他 拿到了庚子赔款奖学金,去美国去读书 。 当时 美国 退回 庚子赔款多余部分 , 专门 作为 中国 学生 的 留美 奖学金 , 那时 候 很多人都是 拿着 庚子赔款 去 美国 读书的。 这些人 最差的是拿一硕士 , 基本都拿了 博士 学位 回来, 他们只要一回来 , 基本就直接成了教授 。 另外要主意 , 当年那些教授 , 跟我们现在说的教授不完全一样 , 如果他是预科教授 , 相当于现在的讲师 , 如果他是 本科 教授 ,相当于现在 的副教授 ,如果是 正教授 ,才是 现在的教授 。 当时 把大学老师都叫教授 , 所以说聘为教授,也可能是副教授 。 他们的薪水有很大差别 。 当年 教授 非常富裕 , 像周培源做了教授以后 , 薪水 三四百块大洋 。 工人 一个月如果是 12 块钱大洋, 太太不工作 ,再 养 2 个孩子 , 12 块钱 就 够了 。而 这些教授是三四百块大洋 , 等于 现在月薪 三四 万 , 非常富裕 。 背负民族苦难的十字架 , 可以说是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宿命 。 周先生曾给加州理工大学的 威兰德先生写信 :“ 我总是感觉 , 我们这些拿着政府奖学金 , 亦即人民的钱 在国外受过教育的人 , 在中国有个责任要尽 。 但是归国尽责 , 却有着说不出的苦闷 。 ” 1954年 9 月 , 北京高校党委办公室前来调查 , 周培源 说过一段 分量 颇重的话 :“ 科学工作者如何发挥作用问题 , 至今未很好解决 , 几年来科学工作者虽然起了很大的作用 , 但是觉得发挥力量不够 。”
218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转>蔡元培学习心理学
热度 3 gordon 2013-1-5 13:23
众所周知,德国的 威廉·冯特 是公认的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当时莱比锡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简直被看成心理学研究的圣地。 冯特 开设“心理实验课”,吸引着世界各国许多学生到那里向他学习。据当时的一份历年参加听心理实验课的人数统计表,1904-1914的6年间,学生人数每年从29人递增到46人,而且外国学生的比例很大。在这许多外国学生中, 蔡元培 是 冯特 第 一个也是唯一的中国学生。为了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思想,他曾两次去德国留学。第一次是1907年5月至1911年11月,第一年在柏林主要学习德语。从 1908年10月至1911年11月的3年,则在莱比锡大学,先后选修哲学、文学、文明史、心理学、美学、美术史、民族学等近40门课程。(顺便提一下《 蔡元培 自述》和《中国教育家评传》第三卷中列举了人类学 ,查档案资料,未听此课程。)在所选课程中,“尤注重于实验心理学及美学。” 蔡元培 曾 在《民族学之进化观》一文中这样写道:“ 我向来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到德国留学,觉得哲学的范围太广,想把研究的范围缩小一点,乃专攻实验心理学。 当时有一 位德国教授,他于研究实验心理之外,同时更研究实验的美学。” 至于1912年9月至1913年6月第二次留德,他继续在莱比锡大学听课,据档案资料 听了艺术史和历史等讲座,而没有听心理学的记录。 蔡元培 3年里共听过8门心理学课。 据德国费路(Rotand Felber)提供资料,所听的心理学课程有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均由 冯特 Wundt 讲授)、心理学原理(利普斯Lipps讲授)、儿童心理学与试验教育学(勃朗Brahon讲授)、心理学实验方法(Wirth讲授)、语言心理学、现代德 语语法与心理学基础(均由Dittrich讲授)。必须指出的是,他还听了与心理学血肉相联的哲学课程7门,包括 冯特 讲授的新哲学——从康德至当代,勃朗讲授的叔本华的哲学。还有一点要说明,当时许多外国学生有多遍听课的踊跃现象,从遗留的登记卡得知, 蔡元培 听了3遍 冯特 的心理实验课。 以上心理学的研习活动,对 蔡元培 心理学思想的形成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者的专业基础。尤其是 冯特 在实验心理学上的开创性工作,影响了 蔡元培 回国后,也积极在我国创建心理实验室和心理学研究所,在教育领域中推进心理学的应用。
2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3 01:58 , Processed in 0.02602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