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女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早安 谈叶子家乖乖女的培养
热度 34 到处停留的叶子 2013-2-1 04:01
回来看到前面 《早安》 日志的17朵鲜花和一个感动,我感觉必须添加一点说明。我为何存着这本小书的图片呢? 因为叶子家的乖乖女在5,6岁左右的时候,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周一到周五的早上,她第一个醒过来,刷牙洗脸,然后过来找爸爸,爸爸睡眼朦胧起来给她拿麦片和牛奶,自己洗漱。妈妈抓紧多睡一会儿,因为妈妈在上学的时候养成的习惯,都是要宝宝睡觉以后才可以集中精力做功课,正常时间是2点睡觉。。。上班以后睡得稍早一些,不过常常贪图晚上安静的时间做点自己的事情,也早不了。 爸爸洗漱完毕换好衣服,去把妈妈揪起来,然后自己上班去。 宝宝吃完早饭,拿好书包,如果这时候妈妈还在磨蹭,她会过来冷静的提醒时间。不过通常妈妈也比较自觉,早上只要15分钟就可以搞定出门,出门前给她检查一下脸,梳一下头。 妈妈负责把宝宝送到学校,然后开车去火车站。 周末的早上,宝宝跟着自己的生物钟起床,会跑过来先打开窗帘,然后爬到大床上,坐在爸爸妈妈中间看书。这时候妈妈通常是继续蒙头睡觉,偶尔也会梦游回答几个问题,爸爸过一会儿起来和她一起出去吃早饭。 不过画上送早餐到床上来的福利我家是没有的。这是我自己定下来的规矩,我家吃东西这项活动必须在卧室以外进行。90%的吃东西必须在餐桌上。 乖乖女就是这么养成的。 但我觉得,凡是坛子上这么好的妈妈这么好的爸爸,大概是养不出这么乖的女儿的。
个人分类: 家居点滴|75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分别·独处
热度 18 喜欢 2013-1-11 03:56
那一次,陪女儿初上幼儿园,趁她午睡时我躲出去吃午餐。回来时正看见她哭得惊天动地要找妈妈。那是她28个月的生命中首次面对须整日离开妈妈的“危机”。虽然万般不忍,我们还是渡过了最初的艰难,让她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虽然自此她的感冒、咳嗽经年不断,直到五岁以后才慢慢好转,我终究明白跟女儿暂别必然无可避免。 那一次,女儿在最后一分钟决定留在奶奶家过夜,剩下我和木木两人回到自己家。那是自有女儿三年多来、一千多个夜晚以来,第一次女儿“在外留宿”。空空落落的感觉让我很不习惯。我说:“我要去把女儿接回来!”木木惊道:“你不是说真的吧?”当然不是真的,但那份空虚、无所适从的感觉是真的。 那一次,朋友劝我们自己去看一场电影,把孩子交由他来照顾几小时。我们接受了朋友的好意,多年来第一次去享受二人世界。(我们又找了另一个朋友,让他们两人一起陪我们的女儿玩几小时。)电影是看了,不过多少有点负疚感,因为那是唯一一次把女儿交由(除保姆外的)“外人”照管。 那一次,拉着女儿的手带她去小学的食堂看看,指着标价牌问她能不能看懂、会不会花钱,买一碗面要花多少钱、需找回多少钱。至今我还记得女儿那怯生生的、严肃的小脸和睁得大大的双眼。 那一次,送女儿到需要乘地铁再倒公车的新学校:以后你就得自己搭车往返,能行吗?九岁的女儿自信满满:没问题。可是有一次,早该到家的女儿迟迟未归,当妈妈的终于按耐不住,打电话到学校去查询。查询结果是那天有课外活动,女儿事先忘记告诉妈妈,而已。过后嘱咐女儿一定要把预计的放学时间告诉我,免得妈妈着急。我没有告诉女儿的是,打电话的时候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下。虽然不好意思,却没法笑话自己。 那一次,问女儿:你天天冒着风雪往返学校,苦不苦?女儿说:这有什么!问女儿:我先睡了,留下你一个人做功课,有问题吗?女儿说:太好了,我盼着能迟睡已经很久。 那一次,星期天,木木送女儿回学校宿舍,转眼间热闹的房间静下来,忽然间就感觉到“安静”是有分量的,它会压在心上。女儿则像羽翼渐丰的小鸟,向着她的天空,尽情地翱翔。 那一次,圣诞假期,女儿回来住了几天就提前返校了,她要抓紧难得的时间做自己平时无暇做的事情。元旦,想起前一年母女俩互相搂着倒计时迎元旦的情形,心里忽然就十分伤感,在MSN上找到女儿,抱怨:都是你爸,干吗大过节的把我女儿送走!我哭了!女儿赶紧哄我:别哭别哭,是我让爸爸送我回来的呀!我一个人高兴着哪!给你看看我——连上视频,屏幕上的女儿头上戴着圣诞老人的红帽子,笑意盈盈。说着话又把两只脚丫子抬到了桌面上!——也就是她,我可做不来这样的动作——给我看她第一次染的红脚趾甲!红艳艳的脚趾灵活地动来动去,逗得我这边破涕为笑:你倒挺会玩儿哈!看见我笑了,女儿这才收起脚丫,告诉我:就是嘛,我自己玩得高兴着呢,傻妈妈,以后不许再哭了!我只好笑着擦去再次涌出来的眼泪…… 那一次,早就习惯了多日不跟女儿联系的我,要找女儿说点儿事。结果无论如何找不到女儿:短信,没有回复;电话,没人接;MSN,不在线;facebook,不见踪影。我早说过,不联系可以,但不可以联系不上,因为这时我会着急。——女儿无论寒暑常常午夜过后自己走回宿舍,这样的日子我都能听女儿的话:不瞎担心。已经很不简单了!还想让我怎样?——结果这次,只是简单的女儿出门吃饭没带手机,而已。又被女儿说傻妈妈了,挂上电话我又哭了……木木却不能理解。借机跟他大吵一架! 那一次,又是多日不跟女儿联系,有个话由打电话给女儿。说到差不多时,女儿那边有电话进来,中断了我这边的谈话。然后,没了下文。平时似乎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我都不计较,知道女儿忙。但是这次,我越想越觉得不可以这样。再打电话过去,告诉女儿:不可以这样对妈妈!麻烦了,我又要哭了,于是就气恼了,就不能原谅女儿了。那之后很多天,我不跟女儿说话,她来电话我也不接;她爸把电话递给我,我就问:有事吗?没事挂了吧,我忙着呢!女儿傻了,不知道她怎么了,不知道她老妈怎么了。我跟我的姐姐说这事,姐姐说:没人家孩子什么事儿哈,是你更年期了吧!哼!我就烦人说我更年期,我自己说行,别人不许说,真更年期了也不许说!更别说人家还没到呢,哼!……好吧,我跟女儿和好了——不和好最难受的还不是我自己!女儿也向我道了歉,解释说那次插进来的电话谈到很重要的事,结果就分了心,以为我这边已经说完了,就没再打过来。不过,此后女儿主动打进来的电话就多了起来,对我也更有耐心了…… 这一次,圣诞假期,女儿拨冗回来几天,跟我们共庆元旦,然后继续回去度过剩余的假期。送她走的时候我逗趣说:那我就不需要哭了吧。女儿说“切~”。她再次强调:我不是不喜欢回家,但是我更需要独处,我有很多很多想做的事,就盼着这个假期做呢!唉,平时忙忙碌碌的女儿,能有几天假期真是非常宝贵呢。 我理解,乖女儿。其实我也喜欢独处,喜欢独立,喜欢呆在自己家,喜欢安安静静做自己想做的事,你不过是像我,我还有什么不能理解吗?你长大了,我早就把你放飞了。我要做的只是尽量调适自己,不要时不时就心里揪得慌,怀念把你抱在怀里的日子。 对了,你欠我十分钟!——就十分钟,抱紧你,什么其它的事都不做。你知道我盼这个盼了很久!——哼哼,我打赌,你做不来这事!
个人分类: 我心深处|29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女儿和儿媳妇
热度 46 小糊 2012-10-12 15:58
女儿和儿媳妇
在微博上看到朋友转发的长微博,讲做女儿和做儿媳妇的不同,我看了很感慨:首先是很赞赏花姐姐和河蚌当时写的好文章,让我受益匪浅;再就是自己也嫁做人妇,为人儿媳,幸运的是婆婆人很好,很宠我,也很照顾我。 下面就来看看长微博里面说的这几条: 1. 顶嘴:就算在自己家里,也不能有事没事和妈妈顶嘴啊,就算是有不同意见,那也得好好说话,语气放尊重。和婆婆顶嘴除了证明自己没有家教还能证明个啥? 2. 切水果:饭后一家人吃个水果很正常,谁来切不重要,关键是不能把妈妈和婆婆的无常奉献当做理所应当,同样的道理,婆婆也不应该对这样的小事上纲上线。 3. 煮三餐:我不怎么会做饭,也知道做饭的辛苦,所以不管谁给我煮三餐我都会很感激,如果在婆家既不煮饭也不刷碗,那就说不过去了吧? 4. 妈妈煮饭给女儿和婆婆煮饭给儿媳:同上 5. 吃饭喊家人:到了吃饭时间难道不是等一家人(尤其是主妇或者女主人)到齐了再动筷子么?是我太传统还是现在的儿媳妇们太新潮? 6. 妈妈和婆婆在忙:总是要过问一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呀! 7. 出门办事晚回家吃(做)饭:自己家里人等一下也罢了,最好还是打个电话让家里人先吃。如果是在婆家,难道会有公婆干等着儿媳妇回来给自己做顿饭?呃,没见过,没有发言权。 8. 妈妈和婆婆训话:都要恭恭敬敬听着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9. 出门旅游带妈妈或者婆婆:至少我身边的老人们不太看重这个,倒是我一直想带他们出门转转。 10. 说先生不是:先生还不是自己挑的,既然到了自己手里,有本事就好好调教吧! 11. 懒: 娘家、婆家,自己家都很懒的人飘过 12. 好吃好喝:不管在哪儿,好吃好喝都给我留着,尤其是我婆婆,那天小孩们把所有的烤地瓜(自己烤的)一扫而光以后,我婆婆竟然悄无声息进门来,偷偷递给我一个滚烫的烤地瓜,哇咔咔。 13. 我的悲喜:妈妈和婆婆都很在乎,反倒是婆婆更在乎,不管我有木有怀孕都是这样 14. 跳脚和顿脚:呃,从小就不会这一招 15. 接受使唤:有家就有家务,有家务就得有人做,嘴上这样说,我做的确实少就是了,但是稍微做一点婆婆就很赞赏呀,所以说我婆婆人很nice呀! 16. 洗碗:聪明的婆婆不会这样监视儿媳妇有没有帮儿子洗碗的。 17. 女儿和儿媳妇的双重身份:总算是说对了一点点,本来就是互相体谅的过程么 结论:这个长微博里面说的事情确实不是聪明的儿媳妇应该在意的,也不是聪明的婆婆应该吐槽的,妈妈和婆婆原本就不一样,在婆家更是要尊重婆家人,有起码的礼数,还有不懂的,去翻花姐和河蚌的帖子好了。
个人分类: 东拉西扯|1456 次阅读|16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8 12:14 , Processed in 0.02155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