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数学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和河蚌兄探讨一下数学教育
热度 34 黑洞的颜色 2015-11-25 03:44
一稿两发,方便讨论 http://www.aswetalk.net/bbs/thread-39010-1-1.html 小小修改,去掉了一点与主题关系不大的个人信息。 河蚌兄提出讨论‘数学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初中到高中阶段,目标是帮助孩子在这个阶段取得好成绩。近期直接的好处就是如果能做到在省级名列前茅,对升入理想大学有帮助。长远来看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将来在理科相关专业中的学习。 我的小孩在美国上高中,和国内环境差别很大。我们属于放羊型家长,小孩的数学只是早期帮助决定了一下方向( 7 年级我决定不送他去上大学开的高级数学班)。 总之觉得实在自己没啥教育子女的经验可提。然而看到大家的热烈讨论,想了想还是有点触动,写点东西算是芹献,也是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我们应该意识到,学好初高中数学为大学理科学习打好基础,在初高中阶段竞赛中取得高分(包括到奥数级别),以及将来做数学研究这几个目标是相互联系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策略的。个人觉得原因是在小学(算数), 中学, 大学(非数学专业)各阶段,就数学思维上说,是相当不同乃至偶尔有冲突的。 将来做数学研究的话,我觉得需要真正的天赋,还要有相当的运气(想一想张益唐)。所以我的私心不希望孩子走这条路。对于天才如高斯,牛顿,华罗庚之类,这些都不是个事儿。那么对于有天赋但(现在还看不出)天才的该怎么办呢?以研究数学为目标的话,我同意四处张望 兄 在 85 楼所说“快速升阶接触到人类新近的文明成果是更有实际意义的”(以下各楼出于河蚌 兄原帖 http://www.aswetalk.net/bbs/thread-38981-1-1.html ) 。 如果现在不考虑将来做数学研究,对于有天赋的孩子(如河蚌兄家),正如网友所说中学乃至大学(非数学专业高年级)的数学都不难理解,否则怎么应用呢?问题是这样的话,为了在初高中阶段竞赛中拉开档次,又不能超出初等数学的范围,就必须 1. 题量要高,把做题慢或不熟练的刷下去; 2. 包括一些不寻常的题,把灵活性不够或见识少的刷下去。后面这样的题一般就是所谓难题。 这些难题对孩子的智力 / 能力 / 数学思维发展有没有用呢?我个人觉得在历史上有用,现在没多大用处。高斯 17 边形就是很好的一例。在现代高等数学发展起来以前,在初等数学范围内这个基本上是智力的顶峰了,对于数学理论的发展也很有促进作用,但是现在有什么用呢?所谓奥数 / 国外的 AMS 之类我看都差不多,能够帮助挑出对数学研究有真正的天赋的人,更多的是(个人意见)给小孩子做智力游戏,比脑筋急转弯之类有意义,却难说是不是值得花这么大力气。再次同意四处张望 49 楼所说“初等数学钻得太深,高等数学就要花太多功夫 转”及 73 楼 ” 事实上我好多同学都感慨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的巨大差异,包括中学同学和大学同学,还都是学得好的那种 。 ” 虽然如此,毕竟在国内的情况下,能够取得高分(包括竞赛)是非常关键的。那么针对以上两条,能训练的就是 1. 要快; 2. 要见得多。不光是数学,物理和化学也是这样。这方面各位网友提了很多好意见,比如 tanis 兄“ 初中数学要再加点儿分,稍稍多做题即可 。”; 水风 兄 25 楼;齐的隆冬强 兄 33 楼 “第一是解题的速度 ”等等都是一针见血。河蚌 兄的小孩也说“再给我两分数,就能写出来了,那样就能140了”也可以证明速度是关键。 可是这样一来孩子的时间精力怎么安排呢?河蚌 兄说 “初中没有奥赛,但题库之全,让人叹为观止。”怎样才能不把孩子的精力耗尽,时间占完呢?我觉得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多数考题(即便是奥赛)都是孩子熟悉的,只需要尽量快速正确地解决。这个有两个方面:快速要求马上能想到思路,联想到以前的经验;正确就是不要出粗心和漏掉步骤的错误。在认真仔细做好课堂老师的基本要求之后(基础重要),利用题海战术(“初中没有奥赛,但题库之全,让人叹为观止。”)做到前者的方法就是上面我建议的‘泛读’,但是大部分只要看过有把握会做即可,跳着步骤对一下答案好了。后者就是针对不能马上想清楚的题,要‘精读’。多花时间深入思考以求提高水平,开阔思路。但也没必要一定自己做出来(很难要花很多时间,没必要),认真想了对一对答案就好,下次差不多的不就会了吗。题海战术就是是见得多,以至于什么都见过。当然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是要有的。 这个我觉得关键是找好平衡,否则就如 燕庐敕 兄 68 楼 所说“当年被老师批评的就是这种 “ 眼勤手懒 ” ” 。我个人算是 燕庐敕 兄所批评的 没找好平衡的例子。 以陈省身先生的意见,国内的大学生数学基础并不比国外的好,乃至于常有差距,我自己私心揣度就是指国内太注重‘术’(技巧)的熟练,相对忽视‘道’的理解(现代数学思维)。我觉得国内教育的弊端和唯分数论有不小关系。不过这个也许只是我的外行瞎猜罢了。不管怎样,现在国内就是这样的环境,其中的取舍的确要家长仔细平衡。在国外我的选择就是如前所述,不要孩子上数学班,不参加竞赛。这个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就难说的很了,做父母的责任就是这样,河蚌兄想必正是为此操心吧。
个人分类: 教育|134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转>十、中学数学课要不要记笔记?
热度 7 gordon 2012-9-21 07:07
十、中学数学课要不要记笔记? 前几年,我遇到一个学生,女的,她初中的时候数学成绩还很不错,一进高中数学马上考不及格,而且到了高二下半学期了还是不及格。她家里面为了他的数学到处 请补课花了无数金钱,也给她买了许多辅导书强迫他做,但是成绩就是提不上去。失望的父母不止一次地指责她“脑子不是读书的料”,说“小姑娘读书到了高中脑 子是要不行的”。 我接手后详细询问了她的上课情况和考试情况,并且观察了她的作业,终于发现了症结。原来,这个小姑娘长期都有上课大量记笔记的习惯。她还告诉我这是他们数 学老师要求这么做的,还会定期检查笔记。问题是,高中老师上课节奏比较快,作为学生更应该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积极动脑子,但是因为这个女生习惯记笔记, 结果大部分上课时间她既没有听老师分析,也没有一起动脑子想,只是机械地把黑板上的板书抄下来,而抄笔记的时候手和眼睛太忙,她根本没有时间细想,造成上 课效率低下。 回到家,她满心以为上课记了那么多笔记,回家可以好好复习了。虽然她的确花了大量时间做辅导书复习课堂笔记,但是因为此时笔记上的例题都是现成有答案的 了,所以永远是看得懂的,发现不了问题所在。做辅导书的时候,由于做得太多精神疲劳,注意力也很不集中,一直在一种松懈的情绪下做的,根本没有起到锻炼思 维的作用。 结果她在考试时候,反映出来的问题是:1会做的简单题目总是做错(平时习惯于在松懈的情绪下做题目,适应不了考试的高强度思维),而因为经常错,所以总是 反复检查,造成思路频繁被打断,并且浪费大量时间。2稍微转个弯的题目就不会做,但考试结束老师分析的时候又一听就懂。这是因为平时上课根本没有锻炼自己 的思维,加上因为有反复检查的坏毛病,脑子的内存总是要把相当大一部分浪费在注意计算细节上,根本没时间和余度认真思考解题思路。 我在发现症结后开出如下“药方”:1。上课不许记笔记,专心听老师讲,一起动脑子,争取抢发言。2。平时做学校布置的作业的时候要快,抓紧时间,锻炼高强 度下思维速度和反应能力。3。没事不要乱做辅导书,即使做也要在头脑清醒精神集中的情况下快速完成一份,不一边做一边听音乐。按照我的方法半年下来,小姑 娘数学从班级倒数变成了班级中上等。 这个例子中,小姑娘原来完全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每天还花了大量的时间自我加码,做了许多的辅导书,但是成绩就是提不高,甚至越来 越差。究其根本,就是她只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的题目上,被无数的题目遮住了眼睛,却无视自己在上数学课时有重大失误——大量记笔记造成上课根本来不及听来 不及想。而当我帮助其纠正了错误的听课方式后,成绩就有了明显的提升。 另外,做辅导书也是有技巧的。进入高中以后,上课的知识量比较大,变 化比较多,为了对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熟悉熟练,锻炼自己的大脑,适当地做一些辅导书是有益的。但如今辅导书经常被滥用,成绩不好的学生以为每天只 要当任务似的做上一两份卷子,没头没脑的做下去成绩自然会提高的。其实不是。做辅导书一是要挑适合自己的,一般建议挑选难度适中的,过多地追求难题解题技 巧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原因我另外会开篇讲),而且很多人的“难题做不出”原因恰恰在基础上。二是买来了要用正确的方式去使用辅导书。常见的错误方式有不做 只看答案,看答案的解题思路,你不做一遍这些东西都是别人的不是你的,跟下课后看笔记一个道理;还有一种是滥做,做得疲劳不堪又非常散漫,比如听着耳机 做。做作业就是做作业,要限制时间,比如一份卷子要求是90分钟完成的,就专心致志地在90分钟里完成它,这样才有效果。 第三个方面,女孩子的家长切忌切忌说“女孩子读书读到高中脑子是要跟不上的”、“女孩子的脑子不适合读理科”等话。这些话没有任何依据,只会打击女孩在这 些学科上的信心,时间长了,就会转为自我放弃、得过且过,觉得自己是女孩,读不好理科是正常的,所以不用去努力。这样的结果只会更加糟糕。 ============================================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056556 很多年前自己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所以把这篇也摘下来。 司有和老师出过一本书《 杰出中学生的14种能力 》,是讲学习方法的,和他的结论是一样的,就是上课不整篇整篇的记笔记,而是要跟上老师的思维,积极灵活。
385 次阅读|6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2:29 , Processed in 0.02190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