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路易十四

相关日志

分享 如果你看过 《路易十四时代》,对中国社会现象不用吃惊
热度 1 gordon 2016-6-28 19:51
如果你看过 伏尔泰的 《路易十四时代》,对中国社会现象不用吃惊 *************************************************************************** 都是法国玩儿剩下的 注: 多学学法国的东西,有用 日本的集权,也是学法国的,法式集权 *************************************************************************** 天安门广场 与 荣军院 荣军院地处巴黎市中心,紧邻铁塔,建于太阳王时期,后来被拿破仑用来安置 "荣民",现在是军事博物馆。是巴黎市区难得的一块开阔的地方,有时,总统府不够大,很多仪式在这里举行。夏日来临,这里举行露天声光表演,重新展现从高卢到现在的法国历史演变 票价不贵,值得一看:既了解法国历史,又欣赏举世闻名的法国声光艺术 注:俄罗斯也是跟法国学习的 天安门广场 是从苏联学过来的,它真正的根子在法国。 不用那么害怕日本人,日本人的东西也是从法国学的。 *************************************************************************** 加强中央 集权 ,但也不是中国独有的,西方现代史也是一部加强中央 集权 的历史。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4NDI0ODk3Mg==/v.swf
2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路易十四时代 ——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gordon 2013-10-12 08:53
考察英国的成功从何谈起呢,这一切都得从财富说起。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都是众所周知的事件。海洋把财富带到了西欧的海岸,荷兰起初并不是最繁盛的地区,而是比利时。 比利时是葡萄牙和德意志地区商品交换的枢纽,葡萄牙和东方国家贸易需要 德意志的银矿,再加上点 “波罗的海的贸易” 。 荷兰人是新教国家,崇尚劳动,根本就不擅长贸易。 好像是因为战争还是什么时,商业的中心从“比利时” 移到了 “荷兰”。(虽然我写的模棱两可,但是有确证可查的;以前我是大航海时代的fans ,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以年计,当然那都是小孩瞎胡闹的;现在我手边的资料乱七八糟的,也不想翻找了。) ××××××××××××××××××××××××××××××××××××××××××××××××××××××××××××× 英国远较荷兰强大,竭力谋求海上霸权,并且意欲维持欧洲大陆各派统治力量的均势。但是查理一世从1625 年统治英国以来,不仅远不能承担维持这一均势的重任,而且还感觉自己的权杖正从手中滑落。他曾经想使他在英国的王权独立于法律之外,并且改变苏格兰的宗教。 他过于固执,以致不愿放弃自己的图谋;又过于弱小,以致无法实施这些图谋。他善待妻子、臣民、儿女,诚实正直,但是却得不到忠谏良谋。他投身内战。作者已经谈到,这场内战引发了一场几乎闻所未闻的急剧彻底的变革。这场变革终于使他在断头台上丧失了王位和生命。 这场内战开始时,路易十四尚未成年,它使英国在一个时期内无法干预邻国的事务。它不再受人尊重,从此时乖命蹇。它的贸易中断。其他民族都认为英国已经深埋于自身的废墟之下。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克伦威尔①登位。克伦威尔统治时期,英国突然变得空前令人畏惧。此人一手执福音书,一手执剑,戴着宗教的面具,统治英国。他执政时,以伟大国王的品质掩盖篡位者的种种罪行。 ———— 伏尔泰 《路易十四时代》 第二章 路易十四以前的欧洲各国 这个家伙想到欧洲去抢劫,在喝别人的血之前,先得喝自己的血,为了军费问题和议会闹翻了。 查理和詹姆士都鼓吹君权神受,但是由于詹姆士与他的臣民达成了某种妥协和共识,他并没有太过于追求绝对君主制。而查理一世则认为他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获得 国会的批准,他的对外野心应该不能受到法律的限制,而且他也不能被任何人指责。他还认为他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和任何人妥协,更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他只对 上帝负责。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除了上帝以外国王没有义务向任何人解释他们的行为。” 最初几年查理处于法国和西班牙双线作战,由于议会不信任白金汉而 拒绝给他战争拨款,他为此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典卖妻子嫁妆;向富有臣民强行借款,并监禁拒不借款的5名爵士;让士兵住进民宅白吃白喝;不经议会批准而征 收关税等等。1625年和1626年的两次议会都表示不信任国王和白金汉。国王为了钱走到这个地步也真是无奈,竟然连老婆的嫁妆都卖了,议会嫌弃国王浪 费,而国王也抱怨自己是拿一个人的钱财支撑国家的运转, 克伦威尔上台以后,也是一名独裁者,这个好像传染,呵呵。 好像是一个抓“独裁者”的游戏,但是这玩意传染,呵呵,操,一群混蛋 这就是查理二世上台后面临的窘状,也是 威廉配第 写《政治算术》献给 查理二世 的时代背景 ,一个烂摊子。 ××××××××××××××××××××××××××××××××××××××××××××××××××××××××××××× 路易十四的幼年时代——在大孔代(当时的昂吉安公爵)麾下的法军取得的胜利 (1643 年5 月19 日)人们发现这位王侯在战斗前夕诸事处理完毕之后,便倒床酣睡,以致需人唤醒出战。关于亚历山大也有同样传说。年轻人因为布署如此事关重大的一天的战斗之后,精疲力竭,倒床熟睡,是很自然的。战争的天才指挥若定,因而行事镇定,身心安宁,足能入睡,也是很自然的。这位公爵取得胜利,是依靠本身的能力;依靠他那既能认清危险,又能看到办法的目光;依靠他那适时把自己引向任何地点,但又丝毫不乱的机灵敏捷。是他率领骑兵向迄今所向无敌的西班牙步兵发起进攻。这支步兵强大和密集程度都与受到高度评价的古代重甲长枪军不相上下。这支步兵还以后者所没有的灵巧展开队形,使位于它正中的十八门大炮得以进行齐射。公爵包围了这支步兵并向它发起三次进攻。他甫一获胜,就制止屠杀。西班牙军官纷纷扑倒在他膝下,寻求庇护,以免死于胜利的法国士兵的狂怒之下。昂吉安公爵先前为打败这些人,现在又为宽免这些人,同样煞费苦心。 指挥这支西班牙步兵的老菲恩特斯伯爵在战斗中阵亡,遍体鳞伤。孔代得知这事,说他自己假如没有打赢这一仗,倒愿意象老伯爵那样战死。 欧洲人过去尊重西班牙军队,现在改而尊敬法国军队。 ———— 伏尔泰 《路易十四时代》 ××××××××××××××××××××××××××××××××××××××××××××××××××××××××××××× 路易十三逝世后,法国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是在路易十四时期,各个方面才有所改善的。所以,法国人很怀念那个时代。 ××××××××××××××××××××××××××××××××××××××××××××××××××××××××××××× 那一时代的君主啊,好像都是这种球人。伏尔泰在写《路易十四时代》之前,还写过一本书《查理十二史》。 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 , 瑞典国王 查理十二世(1682年6月17日—1718年11月30日) ×××××××××××××××××××××××××××××××××××××××××××××××××××××××××××××
0 个评论
分享 <转>摆脱那些无用的文字(一)—— 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 ... ... ...
热度 3 gordon 2013-6-12 09:00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 倡导者,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文学作品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 实人》等;重要历史著作有《路易十四时代》、《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等;哲学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牛顿哲学原理》 等。其中《哲学通信》曾遭禁售,被誉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在伏尔泰看来,世界历史到他那时候为止,只有四个时代值得重视,它们是:菲力浦和亚历山大时代、恺撒和奥古斯都的时代、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后的时代以 及路易十四时代。伏尔泰不仅把路易十四时代作为这四个伟大的时代之一来看待,而且认为它是这四个时代中最接近尽善尽美之境的时代。这引起了诸多研究世界历 史的人的不满,认为他不仅拔高了路易十四时代的历史地位,而且忽视了世界其他地区——如中国的世界史地位。 其实,伏尔泰之所以会作出这样一个结论,一方面是因为他要颂扬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繁荣富强以贬低他所处的路易十五时代与之相对的贫穷落后、经济崩溃、民穷财尽的法国,另一方面也是他认识到了较以前相比,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在各个方面确实可以说完美得多。 正如《路易十四时代》一书所述,到了路易十四时代,法兰西在各个方面都已经走到了同时代的欧洲的前列。内政方面,路易十四受教于马扎然等政治家,笃信“朕 即国家”,极力维护专制王权,维护国家的统一,镇压叛乱,发展贸易,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采取政治手腕,既让民众在极权统治之下与政府相安无事,也让贵 族们在凡尔赛宫的宴会中享受声色犬马而乐不思蜀以让他们自行糜烂到减缓阻力的目的。对外,路易十四压迫罗马教廷,让法国在外交上有优先权,又扩张领土,控 制各小邻邦,实行重商主义,对发展海外贸易,海外殖民不遗余力。从黎世留红衣主教后期到路易十四去世后的几年,法国的政治、文化技艺、智能、风尚,都经历 了一次普遍的变革,成为法国光荣的标志。这还不算。这种影响还扩展到英、德、俄、意等国,在当时改变了法国与他们的强弱对比对以后来说则改变了整个欧洲的 精神文化风貌。 而这一时代之前的法兰西是一什么样子呢?连年内战、四分五裂、党争不息、国无宁日,社会风尚也是狂热、愚昧、迷信、腐化堕落、斗殴成风。欧洲其他地方比法 国也好不了多少。整个欧洲当时其实就是一个与分为若干邦的大共和国相类似的国家。各国之间互相攻击,人民水深火热,统治者只顾享乐,社会风气一样的腐化堕 落。 相比较之前的法国和欧洲,路易十四时代成绩斐然,再看看之后的伏尔泰所处的路易十五时代,路易十四时代就更值得追忆。难怪伏尔泰要给予这一时代如此高的位 置了。可以说,路易十四时代在作为四大伟大时代之一的时候是当之无愧的。所以说,尽管伏尔泰对它的认识有失偏颇(对这一偏颇的批判比比皆是),但是,伏尔 泰还是有根有据的。 其实,路易十四时代是不止一个的。古代中国人动辄“三代”,甚至周公,把它们当成后世之典范;还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熙乾隆,皆是盛世之时;就是现 在,在谈到世风日下、贿赂公行的时候,人们还经常拿毛泽东时代来作对比。
26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欧洲行记——路易十四VS康熙
热度 8 范适安 2013-5-17 15:29
如果做东西方历史文化的比较性研究,我想法国重要历史人物路易十四和中国清朝皇帝康熙是蛮值得 PK 一 下的。这不仅是他们的年龄相仿、登基理政时间相仿、甚至可以说他们都巩固和发展了一个各自历史上的伟大时代。到如今,对法国来说,时尚潮流的渊源可以回溯 到那个时代;而中国清朝后期则经历了从一个伟大帝国到积弱积贫的蜕变。我不是研究历史的,只是觉得这同一个历史时代的两个样本有诸多巧合。翻了翻资料,果 真,不仅有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台北故宫还有过相关内容的展览。要了解路易十四时期的鼎盛景象,在巴黎,去凡尔赛宫见识一下,体会一下那个时代的奢靡、以及 当代时尚元素的古典源头,也许是必须的。 (多图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6fa70101fiww.html
114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1 09:03 , Processed in 0.02484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