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赛珍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龙种
热度 5 席琳 2012-9-23 08:30
2012-9-21 这两天在看赛珍珠1941年写的英文小说《龙种》(Dragon Seed)(赛珍珠自己的中文译文是《龙子》,大概是寓意一龙生九子,九子皆不同的意思),是描写1930-40年代中国在敌后农村坚持抗日战争的故事。尽管赛珍珠文笔细腻,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写的《大地》至今仍是美国高中学生必读教材,而且《龙种》又被好莱坞拍成了同名电影并获1945年奥斯卡奖提名,可还是不得不说该小说的史料价值,应该高于其文学价值。 其一,该小说描述了日军进犯南京近郊农村和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场景,描写了当时农民的无知,政府的不作为和战争的残酷,也描写了汪伪政府高层内部的无奈与抗争,还揭露了战争期间美国不断向日本输入武器和汽油,而给于中国的只是有限的人道主义援助的事实。如果这不是最早描写南京大屠杀的作品,也是最有名的描写南京大屠杀的作品。所谓张纯如是第一个向西方用英文介绍南京大屠杀和日军暴行的女性(维基百科)的言论,可以说是夜郎自大了,或许在美国长大了的张纯如,正是从在美国妇孺皆知的赛珍珠的作品中得到了启发(那年秋天,为了解除孤独,威尔逊搬到赛珍珠的前夫洛辛·巴克的家中 -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在线中文版),也未可知。 其二,小说所描写的修道院在战时救护妇女儿童和七个苏州妓女挺身而出的场景,不得不让人想起后来严歌苓《金陵十三钗》小说和轰动一时的同名电影的拍摄,不过也是拾赛珍珠这篇小说的牙慧而已。 第三,赛珍珠在《龙种》中以大量的篇幅讨论性和爱,以及描述日军强奸甚至鸡奸的场景,无疑也是大胆超前和令同时代人诟病的。 赛珍珠写《龙种》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她对于人物的叙述,缺乏章法和铺垫,太过于天马行空,该粗的地方不粗,过多的追求于细节,该细的地方又不细,让人错愕不已。例如对于凌家三兄弟三个媳妇的出场,除了老二的媳妇小玉势在必然也自然之外,老大和老三的媳妇,都多少有一些画蛇添足和强人所难,也突兀出赛珍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并非是深入骨髓的。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94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梁太太的三个女儿
热度 12 席琳 2012-8-9 13:06
2012-8-8 刚看完《女人亭》,竟然又一口气读完了赛珍珠1969年发表的《梁太太的三个女儿》(Three Daughters of Madame Liang)。尽管赛珍珠自40年代初就已经永远离开了中国,但是她对于中国人性的描写和场景的把握,是十分到位的,也具有前瞻性。 比起文革后大陆一度流行的伤痕文学来,赛珍珠和她的《梁太太的三个女儿》这本书,简直就是先知先觉了。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梁太太,早年留学法国,和她的丈夫一起,是追随孙中山的数百名男女之一,其间结识了后来贵为新中国外交部长的张某和许多军政要员。但是由于只会生女孩儿,做了国民党地方大员的老公带着小老婆在解放时出走台湾,梁太太则留在上海做生意,把三个女儿送到美国去读书。50年代末,梁太太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先后受新中国的召唤,历经险阻,回国效劳。大女儿是植物学博士,被分配在北京的一所医院里工作,尽管不十分满意,但最终还是寻找到了真爱,留在了大陆。二女儿学的是音乐,其新婚丈夫学的是核物理,不愿意将自己所学,用于制造杀人武器,因而先后被下放到农村和矿山劳动改造,受尽了折磨和屈辱,差一点被饿死,最后在大西北,成了原子弹研制和试验的牺牲品,因一时冲动自愿回国工作的二女儿,又带着幼子,选择了偷渡香港。三女儿学的是美术,一直在美国发展,嫁了一位知名的艺术家。 梁太太自己,则在彷徨之中,被造反派们抄家,和无故给打死。 结果是悲壮的,也发人深思。 赛珍珠也因写作此书获祸,成了新中国的敌人,从此不得再踏上中国的领土半步。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842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庭院里的女人
热度 14 席琳 2012-8-6 13:33
2012-8-6 赛珍珠的《女人亭》(Pavilion of women),开始被翻译成《群芳亭》,后来被拍成了电影,改名为《庭院里的女人》。 这一改,改出了韵味。如果你读了原著,就知道前两个译名,都不太贴切。虽然这电影本身,改得驴头马面,情节上东拼西凑,对白也了无生趣,失却了赛珍珠原著中如行云流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那一面。比起好莱坞早年拍摄的《大地》(Good Earth),可谓是不能同日而语。 赛的原著,有林语堂《红牡丹》和巴金《家》的风格,更有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神韵,但描写的是四川的农村,是抗战的后方,虽然写的是抗战期间的事,但对于日本人,没有一句话提及。所以说电影的改编,把场景移植到苏南江乡和敌后,把意大利神父改换成美国国籍,甚至把日本人也请出场,就糟蹋了原著。 赛珍珠对于日本人,无疑是充满了厌恶,采用的是蔑视和不屑提起的手法,因而就技高一筹。 以至于把吴太太的三儿子凤慕出国留洋,回国后一心一意办教育的事情,在电影中被改头换面成投奔了延安,简直是对于原著的亵渎和强奸。 赛的原著,突出表现的是一个女人,而不是一群女人,所有的男男女女,包括康太太、吴先生、二太太秋明、吴太太的三个儿子,甚至满脸胡须浑身是毛高大的男主人公意大利神父,都为吴太太一个人做铺垫,所以翻译为《群芳亭》,或者原著本身的题目,似乎都不特别贴切的。 译成《庭院里的女人》,或干脆借用琼瑶的小说《庭院深深》,都恰到好处。 印象深刻的,是男女主人公对于外语的评论和抉择: “Which is the best?” she asked. "French is the most beautiful," he answered, "and Italian is the most poetic, and Russian the most powerful, but more business is done in English." "He had better study English then," Madame Wu said with decision.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赛珍珠和谭艾美
热度 14 席琳 2012-8-1 12:40
2012-7-31 今天买了两本书,一本是赛珍珠(Pearl S Buck)的《群芳亭》(Pavilion of Women)(又称庭院里的女人),是1946年首发本,毛边,硬包装,由纽约蒋戴(John Day)出版公司发行。 另外一本是谭艾美(Amy Tan)的成名作也是处女作的《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又称喜乐传奇)。是1989年首发本,硬包装,由纽约珀特南儿子公司(Putnam‘s Sons)出版。 由于成名作《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全世界大概没有人不知道赛珍珠的,而且以中国人为甚。因为赛珍珠自小在中国长大,笔下所写的,是实打实的中国故事。 如今在全美国,大概也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谭艾美的。谭艾美的一夜成名,开一代华人女作家写作之风,例如在《喜福会》第一章,谭艾美就用了中国成语“千里送鹅毛”,于是众人便蜂拥而上,群起效尤。 记得清楚的,是张戎的成名作《鸿》,第一章就用了“三寸金莲”做标题。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083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赛珍珠——《大地》
热度 11 gordon 2012-3-30 08:45
注:不论别人如何诋毁,名著始终显示出其莫大的生命力。电影的场景也是普通中国人所熟悉的,主人公有点像 葛优与巩俐 ,呵呵 给一个链接地址,还是先看看电影,再展开自己的思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M4NDE2MDA=.html 《大地》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手法,通过主人公农民王龙一家曲曲折折的故事,写出了从动摇到崩溃的中国农村经济的剧变。王龙娶了黄家地主的丫头阿兰,俩人靠辛劳的积攒,一块一块地买进了被后代挥霍殆尽的黄家的土地,王龙当上了村长。然而荒年的到来,使他们的种子干死在田里,他们被迫吃掉了种子,吃掉了饿得皮包骨头的耕牛,卖掉了房子,最后也卖掉了土地。他们背井离乡,流落到江南的一个大城市里。王龙当上了洋车夫,阿兰与孩子们则以乞讨为生,但王龙始终忘不了他的土地。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龙与一批暴动的城市贫民涌进一家富人的宅院,他得到了一大笔钱财,这成了王龙回归大地的资本。他再度买下了土地、耕牛,又幸逢丰收年。王龙的事业蒸蒸日上,并拓展经营米店,把儿子送进了学堂。经济上的富足导致了他精神上的堕落,他买下了妓女荷花,过起了贪鄙吝啬的小地主生活。最后,被压抑了一辈子的阿兰死了,落葬在大地里,儿子农恩、农文在这块土地上先后成亲。王龙也老了,面对企图出卖土地的儿子他老泪纵横:“我们从地里来——我们一定也得回到地里去——你们如果守住这块地,你们才活得了。” 《大地》一书在美国出版之际,美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小说在美国引起轰动,与其说是其中那些对中国旧礼教的刻画和对中国人性心理的描写满足了美国读者的好奇心,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王龙和阿兰在面对洪水、饥荒、死亡等超人力的剧变,所体现的一种以劳动为本位的奋斗精神,一种对命运充满了期望的达观态度感动了美国人,唤起了处在危机中的千百万美国读者的共同感受。更深一层地说,《大地》以一种坦率的自然主义的创作态度,出现在承受经济危机打击的美国文学舞台上,和支配着当时美国文坛的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的传统不谋而合,从而满足了美国文坛的期待视野。正当《大地》在美风行的1931年秋,中国发生了严重的大水灾,在中国政府所收到的国外货款中,美国人的募捐独占榜首。据美国红十字会会长给赛珍珠的信中说,这是由于王龙一家遭遇旱荒的故事,深切地感动了美国人。
465 次阅读|3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5 13:34 , Processed in 0.02384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