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地震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地震

相关日志

分享 一个新的道路 (转)
gordon 2017-1-5 04:26
这里收入的译著,大多来自“人文与社会译丛”的出版计划,其中有的已经问世多年,有的则还没有来得及印行,现在都被统筹到了新的系列中。   于是 又要为此写一篇新序。也好!趁着这个时机,我就来交代一下这套丛书的初始动机。已经事过差不多二十年,所以不妨更加坦诚地披露:自己对于这类著作的心灵饥 渴,当年是在街头的人流中突然涌现的。仿佛遭遇了大地震一样,我冷不防近乎绝望地发现,周边再没有什么可以遮风挡雨的,而头脑中更是空空如也——以往读过 的那些迂远的智慧书,如今信着全无是处!   这样一来,就势必要从头读起,否则就无力去因应深重的当代危机。正是在这种发奋的心境中,这套丛书既 延展了八十年代,又突破了八十年代。无论要为此陷入多少繁琐的细节,我念兹在兹的都一直在于:对于中国问题的解答,甚至对于中国问题的确认,都不能仅凭勇 敢与冲动,还同样需要沉潜与周密。 为了咬定这个目标,我主动选择了一条独特的、如今看来也尤其适合我的道路。尽管身陷于官气十足的高等学府,不可能完全自外于其名利规则,但更其吸引我的却是: 由于更需要倚重读者的自由选择,所以中国的出版企业,就总是要超前于它的教育事业 。说到底,正是学术出版的民间品格,才是自己长期热衷此道的真实原因。 就这样,在长达十余年的坚持与苦熬中,心血一滴一滴地淌下,终于汇成了如今这一汪活水。幸赖译林同仁的通力合作,这套书居然积成了现在的规模。不过,眼下还不到庆功的时候,反而应当老老实实地承认:其实在编辑过程中,慰悦与追悔、惊喜与惊诧,至少是同样的多。无论在确定书目、购买版权方面,还是在申报选题、甄选译者方面,总会蹦出意想不到的困扰,让原有的设想不断地打折和受挫…… 幸而,这些点点滴滴的心血,经年累月地流淌下来,还是在顽石上留下了刻痕。正如我的另一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早从坊间走进了北大的讲堂,开拓出了新的博士方向一样,我们这套主攻社会思想的丛书,也已开始成为北大同学的热门读本。在最好的情况下,总还是有可能不仅充当饭桌上的谈资,还会潜移默化他们的文化前理解。 正是在这个关口,我个人的兴奋点,就再次转回了研究室。毫无疑问,翻译工作对于现’当代中国,具有别提多大的重要性。可话说回来,就算所有的翻译计划都得以实施,甚至所有的文句都没有翻错,中华民族也不能光靠这一点,就奢言什么文化上的崛起。若无力透纸背的批注,若无激烈抗辩的对话,一若无充满想象的发挥,那么,这些历尽艰辛翻译出来的著作,终不过是些抛到水面的瓦片,刚刚溅起表浅的涟漪,就要沉入冰冷的一潭死水了。 要知道,我们这项卷帙浩繁的翻译工程,以及其他性质类似、规模较小的翻译工程,之所以能时时引起心灵的骚动,那无非是因为, 当代 中国的种种危机,有着无可回避的世界性背景 ——缘此, 那些令我们深感困扰的中国问题,说穿了原本就是世界性的难题 。 在这种情势下,也就理应心存这样的念想:一方面, 如果自身并无内在的智慧和思力,那也就没有什么资质和根底,去真正分享别人的智慧 ,而只会被这些天书把心智搅得更乱;另一方面,一旦真正读懂了这些译著,则注定要发愿去激活这类智慧,并把自己的创造性运思,毫无愧色地回馈给整个世界。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长年合作者彭刚,感谢他为此承受的繁难,和为此贡献的耐力——尽管若非遇到这种场合,以我们之间的默契与认同,原不必把这种感激之情说出来,更不要说当着公众的面把它说出来! 刘 东 2008年3月29日于京北弘庐 ******************************************************************* 犹如我年轻时阅读中的 “新文化运动”,可能是 “余脉重现” 吧 周伏园 ******************************************************************* 也是我对鲁迅的重新认识吧,但都没什么用 最关键的是你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切身体验,这是最宝贵的
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
热度 20 常挨揍 2015-5-12 10:15
地震数据从公元前23世纪到2014年底。 红色实心圆表示公元1900年至2014年的地震,以绿色实心圆表示公元1900年以前的历史地震。 这么快,汶川地震7年了。
3384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ZT: 加州发生超强地震的可能性增加
热度 26 冰蚁 2015-3-11 23:17
吓唬一下加州的筒靴们。 科学家们几乎已经肯定,加州会在未来的30年中发生强烈地震。如今他们说,发生超强地震风险的可能性比过去认为要更高。 在未来30年中,加州遭遇里氏8级强震的可能性从先前认为的4.7%跳增至7%。这主要是因为科学家们如今将数个断层会同时发生地震的可能性纳入考虑。数个断层同时引发地震会导致更大的破坏。 尽管超强地震的风险比过去估计的可能性更高,但更可能的是(几率大于99%)加州会发生一个里氏6.7级的地震,其规模类似1994年的北岭地震。据周二由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USGS)公布的一份报告透露,北加州发生北岭强度地震的可能性比南加州略高:95% vs 93%。USGS地球物理学家及报告的主要作者奈德・菲尔德(Ned Field)说:“加州是一个地震好发区。加州居民应该将每天都当成会发生大地震的一天。” 最新的地震计算大体反映了2008年由USGS发布的结果。那时科学家们也确认,加州几乎肯定会面临一个北岭规模地震的风险。 此次发布的新报告包括了新发现的断层区以及某个地震会从一个断层跳到另一个断层的可能性。由于有这一知识,在未来30年中发生一次重大灾难性地震(8级或以上)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在同一时期发生7级或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为93%,发生7.5级地震的可能性为48%(与先前的估计相仿)。 由于加州夹在地球的两大主要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之间,因此加州每年会发生数千次的地震。但这些地震中的大多数因为强度过小而不会被人感觉到。在加州有超过300个纵横交错的断层,但圣安德烈亚斯断层(San Andreas Fault)的南段(southern segment)仍然是发生强震的最大威胁,因为它已经有300多年没有因为断裂而发生强震了。圣安德烈亚斯断层的走向是从中加州一直延伸至美墨边境附近的索尔顿海(Salton Sea)。该报告发现,在未来30年中,一个北岭规模的地震在该断层南部截面被解压的可能性为19%,而在其北部截面被解压的可能性只有6.4%,这是因为北部截面上次已经在1906年被解压。菲尔德说,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南部“已经做好了地震的准备,因为它已经锁定并载满了能量。” 专家说,这一报告是一个预告,并非预测。但专家仍然无法准确说出在地球的何处及在何时会发生地震。近些年来,USGS及另外几个大学一直在测试某种地震早期预警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在检测到第一波的地震后发出警告,因为破坏性地震波的移动速度较慢。
个人分类: 闲聊打屁|25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效效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地震?
热度 32 石头布 2014-8-4 19:54
效效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地震? "因为我们这儿地下没有应力" "我们这儿地下都是软力,对吗?" 有的时候问得我一愣一愣的,比如: "为什么自行车骑起来就不倒啊?" 我只好说等你上了中学,老师就会告诉你啦。 昨天玩真话假话的游戏。我说我有点烦效效,真话假话? “嘻嘻,肯定假话”。 “为啥?” “怎么会烦我呢?我这么可爱!”
88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云南鲁甸6.5级地震 昆明提前57秒收到预警信息
热度 22 小老虎爹 2014-8-4 07:09
本来还羡慕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现在看来,我们也有。希望不但要有,还要多,还要好,还要白菜化 中新网成都8月3日电 (周迪迪)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 该地震被云南昭通地震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为昭通市区和昆明分别提供10秒、57秒预警。 http://news.ifeng.com/a/20140803/41423277_0.shtml 预警按照预估烈度大于3.0度的原则,触发了分布在云南昆明、云南昭通、云南 丽江 、四川宜宾、四川凉山、四川乐山等地的26所学校的警报,更远的应用地震预警的学校和工程由于其预估烈度小于3.0度按照要求都没有发出警报。 地震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还为地震和应急部门提供了其它应急数据。 据统计,今天的地震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地震预警系统预警的第14次造成了破坏的地震,第一次预警破坏性地震是2013年2月19日巧家4.9级地震,迄今中国最大的被预警的地震为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7级强震。 这些地震的预警,系统未出现一次误报和漏报 。 所有这些地震都是当地市县地震局通过与减灾所合作的结果建设预警系统的预警结果,采用的都是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 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在震中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在到达预警目标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灾难到来前几秒到几十秒给出警报的技术。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686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地震与飞机
热度 11 tanis 2014-3-15 09:05
我也来个补吧。 手机打字的缘故就放在最前面好了。我在日志中专门说明我是 中科大 的,就是为了表明我不是护短。 我的态度在下面三条说的比较清楚了。和xlan1976坛友的交流也让我的观点展开了一些. 这里要加一条观点0: 我以一个科大校友的身份揣测,他们发现了两个站的信号后,第一时间做的应该就是找第三个站点的数据。是由于当时其他站点没有数据才使他们发出了只有两个站点数据的新闻。 这个揣测是建立在我对那篇很短的新闻的理解和对科大学术水平的信心上的。如果科大的反应真如xlan1976坛友所说的,那我科危矣。 之后我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身份互换了一下。我认为如果我发现疑似地点也会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部门。当然这里xlan1976坛友和我观点有别。我觉得他说的也有他的道理。 校友群里早就吵开了,多是骂的。很早就听说“北大清华喜欢对骂,科大的喜欢骂自己。” 至少后半句不假。 作为中科大的,我倒觉得这个事情不用搞到什么 学术态度 的高度。amp;nbsp;虽然浮躁是中外学术圈都有的顽疾。 首先,这个根本不是什么发表的文章,就是个新闻简报。 其次,题目上明确说了“检测到 可能 与马航飞机坠海相关的 海底事件 “,单就题目而言是挺严谨的。而且通篇都没有确定这个就是马航造成的。 第三,作为一个中国人,有150多个同胞的飞机失踪至今,发现一些可能的蛛丝马迹而公布于众,我觉得和浮躁没有什么关系 最后,no offense,从九九师姐日志的回复看,说老实话,一些人的严谨程度也就那回事儿。 希望马航的迷团早日水落石出,乘客早日平安和亲人团聚。
205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飞机与地震
热度 46 九九 2014-3-15 06:28
飞机与地震
关注马航MH370的朋友昨天可能注意到了一条消息:“中科大检测到可能与马航飞机坠海相关的海底事件”。我去科大系主页上看了下这则消息的原文(http://ess.ustc.edu.cn/xwxx/xw/201403/t20140314_191132.html):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温联星研究组在马来西亚与越南交界海域检测到一次海底事件。事件发生于当地时间2014年3月8日2点55分6 秒, 其中可能的两个地点之一 位于北纬7度25分、东经104度30分,距离当日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最后失联时间(1点30分)后约一个半小 时,最后失联地点的东北方向约116公里(72英里)。该海域是无地震区,因此根据两件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判断,所检测到的海底事件有可能是马航 MH370航班坠海失事所造成。 就像上文和上图中所示,根据两个地震台的数据判定可能的地点有两个,一个在泰国湾海域(少地震),一个在爪哇海沟(地震多发带)附近。但接下来科大的报道就选择性忽略爪哇海沟附近的点,只谈在飞机失联位置附近的点及相关信息。今天被USGS打脸,后者多用了两个印尼地震台的数据,确定这次小地震发生在爪哇海沟一侧,而非泰国湾 (见下图。原文链接: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ventpage/usc000nb9b?#summary)。 在校友群里听说,印尼的这两个地震台站信息发布较晚,可能科大这个组发现也许有戏就迫不及待地发新闻了。这似乎可以说明这次事件中那么多乌龙消息是如何产生的 补:对于这篇日记可能引起的一些情绪我是有心理准备的。虽然与这位教授并没有交集,但作为他本科及博士阶段的校友,我比大多数人更能感觉到打脸的痛楚。但我认为厘清真相,让人引以为戒,比痛快地站队更加重要。其他的不想说了,就酱
467 次阅读|34 个评论
分享 地震把膝盖给拧了
热度 53 丁丁咚 2013-9-6 19:43
三天前去那须高原的时候,早晨起来匆匆忙忙冲向火车站赶新干线,结果跑过一个红绿灯的时候,突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失去平衡跌掉在地上,左腿膝盖被狠狠地拧了一下,疼得要命。好不容易忍着疼跳到街边上,在地上坐了半天才起来。LD问我怎么回事,我也说不清楚,最后的结论是那个路口的斑马线上刚施工完,颜料没有干透,有一点沾;可能我跑得比较快,沾住的脚比平时习惯的频率有延迟,所以某一个瞬间就失去了平衡。 本来是要去那须hiking的,结果这下可好了,一瘸一拐地哪里也去不了。还好那须连下了两天大雨,根本没法出门,只能泡泡温泉吃吃饭。 今天刚回来,秘书问我有没有感觉到地震,三天前早晨9:30左右有震度4级左右的地震,我大吃一惊,9:30正好是我过马路的时间(过之前我看了一下表),难道这膝盖是被地震给拧的?!这也太有纪念意义了吧 真郁闷,过两天又要出远门,这膝盖走路实在太不方便了。
个人分类: 随便|180 次阅读|21 个评论
分享 (ZT)法制晚报:粗暴干涉是国足根本败因
热度 13 mark 2013-6-18 11:32
就这篇评论还说道点子上了。政治粗暴干涉才是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懂球的人不管球,管球的人不懂球,这个事情怎么可能做得好。 昨天,在亚洲强队都在为世界杯出线准备冲刺的时候,中国足 球队正在踢一场看上去并不重要的热身赛,对手是排名远低于自己,且90后队员占很大比重的泰国队。万没想到,这引发了一场“大地震”。国足以1:5落败,创下多个比赛耻辱纪录,引发了球迷的愤怒、媒介的抨击,甚至中国足协官员也表达了极大的不满。   就在前一天,在中国足协的职业联赛理事会上,还播放了习主席谈足球的录像,为大家打气。没想到一天之后,中国国家足球队就以这种方式,把足协搁进大坑里,无比尴尬。刚刚回暖的中国球市,也遭遇了严重的打击。   应该说,昨天的失败不是偶然的。国足主教练卡马乔,长期没有自己的战术思想,导致国家队人心涣散,水平下降,成绩一落千丈,必须承担直接责任。同样,部分参赛队员轻视对手,毫无斗志,慵懒不堪,也是失利的重要因素——甚至有媒介曝出一些队员是想故意输球,逼卡马乔走人的“内幕”。如果真是这样,技战术就先不说了,职业道德都成问题。   这种混乱涣散的局面是谁造成的呢?   两年前,中国足球队的主教练是高洪波 ,国足虽然在亚洲杯上战绩不尽如人意,但其他比赛还是表现得可圈可点,为世界杯出线制定的计划也在实施之中。这个时候,一只无形的大手突然伸向国足,某企业家把更换教练,作为向中国足协提供赞助的先决条件,之后,中国足协又受到了来自“上级领导”的压力,于是,高洪波无端下课,卡马乔上任。这个拿着中国国家队史上最高薪水的教练,早早断送了国家队世界杯出线的可能,并且创下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足球史上耻辱的纪录。中国足球队,和整个中国足球的大环境背道而驰。   现在,卡马乔这个“世界级名帅”的水平已经被证实。即便不是能力低下,也是很难融入中国足球,丧失了对球队的控制力。纯从业务角度看,他的去留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如果炒掉卡马乔,中国足协将付出巨额的违约金,这笔费用提供赞助的企业家是不予承担的。   如果任由卡马乔继续自己的执教,那么中国队将搭进宝贵的为下届世界杯备战的时间,中国足协也要很不情愿地继续支付卡马乔工资的税金(卡马乔团队只要税后工资,企业家只给税前工资,每年3000万元的税款只能由足协支付,相当于全年经费的1/3)。   中国足球队杂乱无章,根源就在这份乱七八糟的合同。卡马乔不受任何成绩约束,可以拒不下课,如果下课,也可以拿到高额补偿。   这个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呢?当年与卡马乔签约的足协班子已经换届改组,企业家也可以推脱责任,因为人家就是按合同办事,提条件,给赞助,没有毛病——真正的责任人,那个施加压力的神秘的“上级领导”,很多人只知其事,不知其人,人家从来没有走到前台。在形成比赛事故、需要追究的时候,人们会发现,没有一个人能对此负责,板子只能打在教练和队员的身上。   这就是行政干预的可怕,来无影、去无踪,却威力巨大,能对正常的事务形成粗暴干涉。最为要命的是,在形成损失之后,无法追责。这种“人治”的习性,一旦成功处处英明,一旦失败,则倏忽躲闪,叫人无法排遣。中国足球队昨夜的失败,以及未来的尴尬,就是这种粗暴干涉最直接的恶果。中国足球如果不改变这种“人治”的习性,不按规矩出牌,其结果就只能是各种被动和失败,叫人看不到希望。不仅足球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我们看到的例子太多了,越治越糟的事情不胜枚举。   中国足球在刚刚重新起步、吃不起亏的情况下,在最不可能吃亏的比赛里,吃了一个大亏。这个教训一定要记取。否则,等待中国足球的路只有一条:继续滑落,希望灭绝。   本报评论员 程赤兵
1179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能说独立与统一的问题么?
热度 37 贾大松鼠 2013-6-14 08:06
跟lg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有分歧。他总是觉得东北独立好。我总是觉得大一统好。 双方论点如下: 正(我): 1,大一统有资源调配能力。比如洪水呀地震呀什么的。就无偿给地方政府支援了。如果独立了,遇到饥荒,你得买粮食。别人还不一定卖给你,估计还哄抬物价。 2,苏联的例子。形成寡头。还不如政府。 反(他): 1,东北在统一以后就一直是给其他地方贡献。“我们”的石油凭什么利润给了在北京的中石油大厦。 2,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无法形成凝聚力的,靠的就是集权制。否则为什么蒙古他们不回来? 3,苏联是失败的例子,美国还是成功的例子呢。 当然了我写日志的重点想来都是在最后! 重点是! 我发现我们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于! 如果云南和河北同时出现灾害,作为一个北京人,我觉得都要救!而且不分先后! 而如果河北和辽宁同时出现灾害,作为一个东北人,他觉得应该救辽宁。 我觉得问题到这里就变成无法解决的了。
个人分类: Randomly|2325 次阅读|35 个评论
12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6 17:39 , Processed in 0.03304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