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投资计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为什么说满洲是帝国的生命线?—— 从丘吉尔战时生产说起
热度 1 gordon 2016-11-11 07:41
一战时丘吉尔领导的军需部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63362 我在 1917 年秋天所面对的军需生产主要限制因素有四个,即船舶 ( 吨位 ) 、钢铁、熟练劳动力和美元。 其中最后一项因美国加入协约国其尖锐性有所降低。 船舶的短缺非常尖锐。由于德国潜艇战造成的损失,各战场陆军的需求,粮食和英国贸易需要运输的物资,各协约国的需要,美国对海上运输不断增高的希望,所有 军需原材料需要进口,因而我国商船运输紧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而在此期间 船舶吨位数成了限制我国生产的因素 。钢铁紧迫性仅次于船舶吨位,而且是军事努 力的直接的衡量标准。大英帝国的钢产量已经差不多翻了一番。 和平时期本来无利可图的矿山投入了积极的生产 。但是我国重要依赖西班牙北海岸提供的铁矿,所有 输送铁矿的船只要走常常沉船的危险航路。此外,我们还用极有限的从美国和加拿大借来的美元购买成品钢材和各种半成品的弹壳铸件。 *********************************************************************** 一战前,日本的造船业就可以和英国竞争了。造船牵引,生成了进口替代, *********************************************************************** 钢铁业还不行 单纯从事粗钢、压延生产的私营企业迅速增加,其中大部分企业水平较低,只有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才得以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财供给不足,部分较大规模(在国际范围属于小规模,但在国内属于较大规模)企业的设备投资计划产生滞延。因此说,相对于需求增加而言,供给不具弹性。 以海运业为起点,相关产业出现了产业振兴。 生产财不足和供不应求这种关系,不仅在上述钢铁业中可以看到 ,在工作机械、电力机械工业以及染料、工业药品等化学工业中也存在。 *********************************************************************** 为什么昭和制钢所 搬到东北去了? 因为它没钱嘛 ,哈哈 朝鲜是民营投资,而东北是军管。 *********************************************************************** 生产财不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瓶颈”,其 根本原因仍然在于重工业及化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 。 决策当局和教育界人士对此进行了深刻反省。 注:参考中国大陆在改开后的成就,哈哈 *********************************************************************** 资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 是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何筹集足够的、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的初始资本。 *********************************************************************** “炼钢” 想具有竞争力,要么进行 钢铁连轧,要么就是生铁降价。(克扣殖民地,压生铁价格) 从生铁到钢材的连续化生产方式, 扩大成套设备的规模,淘汰 “老、破、小” 要么降低生铁价格,搞殖民地,搞剪刀差。 就这几招 。 *********************************************************************** 农业就不说了,上一篇已经说过了,朝鲜、台湾、东北 的三角贸易中,东北是农业的底子。 *********************************************************************** 朝鲜大米对日出口增加的同时,朝鲜的杂粮消费增多,这部分消费主要依靠从满洲进口小米、高粱来支撑。 台湾甘蔗生产向肥料密集型转换,增大了肥料需求,这部分肥料由满洲、关东洲输出的大豆饼来满足。 满洲农业的发展,从底层支撑了以大米、食糖为主的日本帝国粮食自给圈 。 *********************************************************************** 日氮没在我们这儿,日氮在朝鲜,主要是发展电力,化工。 主要建水电站,利用电能发展化工。 日氮在长津湖
2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倾斜发展而不是重点发展”的基本原理(转)
热度 1 gordon 2016-9-18 11:38
基本上就是文献综述 ,从罗森斯坦 · 罗丹( Rosenstein Rodan )的开创性论文( 1943 )发表,到赫希曼的 《经济发展战略》 ( 1958 ) 最简单的版本是由罗森斯坦罗丹( 1943 )开创性的论文。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他阐述了协调投资( coordination investment )的观点,通过想象在一个国家中,有 20000 个 失业的工人……离开土地进入一家新建的大型制鞋厂,他们的工资会比他们以前的收入高很多。”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在单个情况下这个投资很可能是不盈利的,但 如果其他许多产业也有类似的投资的话,则是能够盈利的。两个关键的假设已经显而易见了:规模经济的假设,也就是工厂必须建立在足够大的规模,以及二元结构 的假设,即工人们可以从失业或低收入的农业中脱离出来。 对打破一国低水平陷阱政策的性质存在着争议。罗丹和其他人似乎认为一个协调的、基础广泛的投资计划(大推动)是需要的。赫希曼不同意这一点,他认为促进关键部门紧密联系、之后扩张到其他部门进而让纠正因为投资产生的不平衡等等的政策,才是正确的方法。事实上,在 赫希曼 的书中 , 他 称为“平衡增长”( balanced growth )。 赫希曼最常引用的概念就是“联系”( linkages )。赫希曼的 一些 追随者们发现这个词已经出现在许多投入产出表中。尽管如此,赫希曼还是很清晰地剖析了市场规模和经济规模的相互作用。 赫希曼对后向关联( back linkage )的定义,也就是市场规模的外部性与规模经济的联系是比较明确的:当一个产业的需求使其上游产业至少在最小经济规模下成立,它就 创造了一个后向关联 。一个产业的后向关联的强度是通过它实际上会推动其他行业 跨过最低门槛的可能性 来衡量的。 ********************************************************************************** 斯密分工理论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提高技术和生产效率,更专业化的分工需要更大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又取决于市场需求规模,所以“分工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这就是“斯密定理”。依照“斯密定理”,增加国民财富的关键是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交易效率、为市场交易扫除障碍。 斯密的分工理论将市场交换、劳动分工、技术进步和制度环境四者相关联,“这一原理是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最有阐述力并最富有成果的基本原理之一”。 ********************************************************************************** 杨格通过模糊劳动分工与市场交换的界限,确立了交换与分工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为阐释经济发展的“内生演进”过程提供了理论硬核。根据“杨格定理”,产业之 间的“交互需求”关系使各产业的规模扩张相互关联;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规模扩张所推进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进步也在各产业之间形成互动。 克鲁格曼 批评 赫希曼 、刘易斯等人未能把握这一定理的精髓 ,最终导致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衰落。通过将理论硬核回归“杨格定理”,墨菲等人重构了“大推进”模型,利用“多重均衡”、“货币外部性”等工具,实现了对经济发展“内生演进”过程的模型化 。 以此为基础, 克鲁格曼 等人的新模型层出不穷,将高级发展经济学的动态分析模型拓展为产业集聚、动态比较优势、新经济地理学和城市化等应用经济学前沿领域的核心理论 。直到现在,高级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势头依然迅猛,已经成为当前应用经济学前沿领域最扎实的模型基础,也是影响经济发展政策最重要的理论。
162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3 08:32 , Processed in 0.01951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