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压力

相关日志

分享 压力太大
热度 40 赫然 2013-6-16 10:28
快到期末了。前几天,小胖童鞋总结了一下,这一年来的学习项目,把中文的喜好程度排到最后一位去了。 他觉得学中文压力太大了。别的科目学好了得了奖,台下只有几十个人。中文上台领奖,面对台下黑压压六七百号人,压力很大。按照小胖说,他都有stage fright了。 小胖压力这么大,俺这爹一激动:要减压 ,就去Banff吧!!!! 。 。 。 。 。 。 好吧,偶承认,偶就是想来得瑟一下小胖的。大家鄙视偶吧。
108 次阅读|24 个评论
分享 沉重的压力
热度 33 duanjian 2013-3-4 10:35
春节期间回老家,听到大家都在议论本市最好的A中学尖子班的一个初一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不佳,从家所在的高层楼顶跳下,自杀身亡。 家里有孩子就读于此初中,该校老师的口头禅是:你的成绩排不到全校前300名(全年纪大概近1000名学生),那就考不上B中(我市最好的高中)。 各中学的老师(退休的、在职的都有)纷纷在家开设补习班,招揽学生周末补课,补课费也水涨船高,每节从之前的五六十涨到了一百五六十。 在各方的综合教育下,该校的学生普遍认为考不上B中人生就完了,纷纷加入老师的补习班拼命补课。 现在我市今年开始高中实行义务教育,前两年中考失利,考不上高中可以补习再考,这两年考不上只能选择其他中学上高中。于是很多该校中考没考上B中的孩子非常失落。 家里的孩子正是这种情况,由于长期熬夜(很少12点以前睡觉,2、3点是常事),结果上了高中发现得了甲亢,体力不支,成绩直线下滑,心情更加郁闷。 我和他聊起自杀事件,他的回答是:他真勇敢,我真佩服他的勇气。 最新消息是,继“史上最长寒假”后(因自杀事件全市中小学提前半个月放假),开学前,市教委下发文件,严令中小学不得补课、加自习、不得留太多作业;在职教师不得课外代课和收费补课,一经发现开除公职。 家里的孩子感觉压力小了点,至少每天11点以前可以上床躺着了(习惯了熬夜,睡不着,还得1、2点才能睡)。
895 次阅读|25 个评论
分享 注意2500点面临的回调压力
higer 2013-2-2 23:12
2500点有重压,回调一定时机即是再次买入的重要良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2500点后进行大幅减仓,回调末端进行新资金注入,并加仓! 资金实现的里程碑位置: 1、6w 2、20w (6+14): 5*10*30%=15 3、70w (20+50): 10*10*50%=50
个人分类: 股市分析|0 个评论
分享 <转>压力与大脑
热度 1 gordon 2012-12-15 14:58
医学院校的入学考试,内容总是十分庞杂,应试者至少需要5个小时,才能做完上千道试题,即使准备得再充分,考生也会被弄得焦头烂额。对于即将成为内科医生 的人来说,持续的压力往往导致逻辑思维能力减弱,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当我们搞砸了演讲,写作时遇到障碍,写不下去,或是拼命想完成长时间的考试时,憋闷、 紧张、思维停顿、烦躁不安、眉头紧锁、尖叫等种种症状,就会随之而来。 较早的教科书认为,当人们面对压力时,位于大脑底部的下丘脑(一种较早进化出现的大脑结构)会迅速作出反应,并诱导脑垂体和肾上腺素分泌一系列激 素,这些激素能加速心跳、升高血压、降低食欲。而现在,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发现前额叶皮层扮演着意想不到的角色。前额叶皮层邻近头部前额,能作为控制中 心协调注意力、判断力、决策能力、洞察力、计划能力、回忆能力等高级认知功能。前额叶皮层是大脑中较晚进化出来的部位,它甚至对暂时性、日常性的焦虑和担 忧都很敏感。 平时,一切正常时,前额叶皮层作为控制中心,能够调控我们的基本情绪和冲动。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巨大的、不可控制的压力会引发一系列神经化学反 应,不仅会减弱前额叶皮层的控制力,还会加强那些在进化上比较古老的大脑区域的影响力。也就是说, 大脑将思维和情感的控制权从前额叶皮层转移到了比较原始 的区域。一旦这些比较古老的区域接管了控制权,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处于深度焦虑的状态,或者无法抑制平时很好约束的冲动 :沉溺于食物、酒精、毒品,或是在专 卖店大肆挥霍。简单地说,我们失控了。 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度的压力会严重损伤大脑中高级“执行”区域的功能,这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兴趣。现在,他们不仅想弄明白, 当我们不知所措时大脑里发生了什么 ,而且正在努力寻找行为和药物干预的方法。 前额叶皮层的作用 多年来,科学家对于人们为什么会失控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家分析了为什么在和平时期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在激战中往往会犯下简 单却致命的错误。直到近些年,随着大脑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才逐渐了解到大脑中发生了什么。大脑扫描发现,前额叶皮层中的神经活动非常密集,这说明大 脑的这个控制中枢非常容易受到影响。 在复杂的大脑结构中,前额叶皮层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它对压力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它是大脑中进化最完全的区域,占了人类大脑皮层的三分之一,这个比 例高于其他任何灵长类动物。前额叶皮层的成熟过程也比其他大脑区域缓慢,青春期后才能发育完全。这个区域包含许多负责抽象思维的神经回路,能使我们集中注 意力,坚持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将信息储存在我们的工作记忆里。由于储存了短时工作记忆,我们在做加法运算时,前额叶皮层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上一步运算结果。 而作为一个心理活动的控制单元,前额叶皮层还能抑制不适宜的想法和行动。 前额叶皮层的功能是通过一种锥体细胞(pyramidal cell,一种锥形神经元)组成的庞大内部网络来实现的。这种神经元还会与控制情绪、欲望和日常习惯,距离相对较远的大脑区域相连。当我们平时比较放松 时,上述网络里的神经回路会正常运行:工作记忆会提醒我们,要及时着手于下周就该完成的任务;而某些神经回路将向大脑的低级部位发出信号,提醒我们不要贪 杯;还有的神经回路会发出信息,传递到位于大脑深处、控制恐惧反应的杏仁核,让我们不至于担心正要停靠在人行道边上的大卡车会迎面撞来。 压力引起的反应 要使这个网络一直正常运行是很困难的,每当压力增大时,即便是神经化学环境发生细微变化,都会阻碍网络的信号传输。一旦面对压力,大脑中就会充满让 人兴奋的激素,比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它们是由脑干的神经元释放出来的,这些神经元伸出的轴突贯穿整个大脑。前额叶皮层中,这类化学物质的增加会弱化 神经元间的连接点——突触的功能,使神经元不能正常放电。于是,神经网络变得不那么活跃,我们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开始减弱。当下丘脑控制的肾上腺将应激激 素皮质醇释放到血液,并由血液输送到大脑时,情况会变得更糟糕。 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控制将依赖于一种很微妙的平衡。 “沉着冷静”实际上是对我们一种基本生理现象的描述。前额叶皮层中的神经回路,可以让工作记忆始终专注于我们当前的任务,防止大脑深处产生的大量神经递质引发恐慌。 注: 兄弟,要沉着冷静哦。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很微妙的平衡。 安斯顿(本文作者之一)和耶鲁大学帕特里西亚·高曼-拉希克(Patricia Goldman-Rakic,已故)在一项动物研究中首先阐明,在紧张状态下,神经化学信号的改变,是如何快速“关闭”前额叶皮层功能的。该研究表明,在 前额叶皮层中,当神经元受到大量神经递质或应激激素的刺激时,神经元间的连接就会中断,神经元的活性也会受到抑制。 与此相反,大脑深处的区域这时会对行为有着更强的控制力。多巴胺会被传送到大脑深处的一系列结构(统称为基底神经节)中,它们能调控我们的欲望、日 常情绪和运动反应。基底神经节可以让我们在骑自行车时,不会从车上摔下来,但也会让我们对一些东西上瘾,比如挡不住冰激凌的诱惑。 2001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本诺·卢森达尔(Benno Roozendaal)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詹姆斯·麦高(James McGaugh)及同事在大脑的另一个古老区域——杏仁核中,也发现了相似的变化。当受到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皮质醇刺激时,杏仁核不仅会提醒神经系统 中的其他部位作好准备,应对威胁,还会加强和恐惧等情绪相关的记忆。 为何有的人更脆弱 科学家现在已经将研究延伸到人类。这些研究表明,由于遗传因素或者曾受到了较大的压力,一些人要比别人更加脆弱。 当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关闭”了 前额叶皮层掌管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回路时,这两种神经递质将通常会被酶分解,以保证神经回路不会“关闭”很长时间。于是,当压力减小时,神经回路就可以恢 复正常。 但有一种基因突变会削弱这些酶的功能,让携带这种突变的人更易受到压力的影响,甚至患心理疾病。同样,一些环境因素也会让人变得更脆弱,例如铅中 毒时,人会意识模糊,就像受到了较大的压力。 还有一些研究则想弄清楚,当前额叶皮层连续几天甚至几周受到刺激,会发生什么反应。在长期压力下,低级情感中枢的神经网络似乎有所扩张,而负责逻辑 推理的区域则开始萎缩。在这些情况下,杏仁核神经元中用来接收信号的树突逐渐变大,而前额叶皮层中的神经元树突则萎缩了。美国西奈山医学院的约翰·莫里森 (John Morrison)和同事发现,一旦压力消失,前额叶神经元的树突会再生,但如果压力过大,这种再生能力就会消失。辛哈(本文作者之一)在人类中找到的证 据表明,大脑前额叶灰质的萎缩程度与我们承受的压力有关。 一系列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使得我们在压力面前更加脆弱,还可能导致抑郁、上瘾和焦虑等症状,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性别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决定 了我们如何应对压力。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可能会增强她们的敏感性。例如马绪尔(本文作者之一)和同事发现,面对生活压力时,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容易意志消 沉。和男性相比,她们更难摆脱成瘾行为,比如吸烟。对于男性来说,压力的作用更多体现在让欲望加剧,以及诱发不良习惯,后者是由基底神经节所调控的。 不过,有一个问题仍然困扰着研究者: 为什么大脑会拥有一套机制,来减弱自己的高级认知功能。我们也没有确切答案,但如果附近的灌木丛中潜伏着一头猛 兽,那些原始反应可能有助于我们逃过一劫 ——当你在森林中看到一头老虎,身体突然僵硬不动,老虎就可能看不到你,这种反应可比记住某首名诗更有用。 我们大脑的高级功能网络运行缓慢,擅长深思熟虑,而当这个网络的功能被抑制时,原始的神经回路就能在危险情况下及时制止我们,或让我们快速逃离。在 现代社会,当我们面对危险时,这些机制可能起着相似的作用。比如,当一个鲁莽的司机超车时,我们会及时踩下刹车。但是,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这种状态中,前 额叶皮层的功能就会不断减弱 ,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当亲人身患重病,我们需要经过利弊权衡,作出重要决定时,或者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一个重要项目 时。 夺回大脑的控制权 对于焦虑的机制,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些方案,来保持神经控制中心的平稳运行。科学家希望,弄清楚使大脑由“思考型”退化到“反射 性”思维模式的分子机制,可以由此找到治疗应激障碍的有效方法。一些结果印证了我们之前所知道的一些信息。急救训练或是服兵役,实际上都是为了让基底神经 核或其他大脑结构学会求生所必需的自发反应。动物研究表明,心理控制意识始终是我们是否会在压力下崩溃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军人或急救医师来说,这种意识 已经是第二天性。 在听众面前从容自信的人,公开演讲会让他们兴奋无比,而其他人则会感到恐慌,脑子里一片空白。 注:加强训练呗,这有什么办法。 动物实验发现,在青春期时就能成功面对一般压力的小动物,在成长过程中能更好地处理各种压力。类似的,在对人类的研究中发现,成功面对各种挑战的经 历能够增强人类自身的适应能力。 相反,如果小孩在压力下不断受挫的话,那么长大后,他们面对压力时往往会更加敏感,更容易被各种负面情绪所困扰。 此外,许多实验室已经证实,放松、深呼吸、冥思等行为疗法也能降低压力的影响。 我们如何才能控制自己呢?或许,了解了大脑在压力下的反应模式,我们就能够增强自身的控制感。下次,当你参加考试或进行公开演讲,大脑一片空白时, 你就可以暗示自己:“这是大脑想让我虎口脱险。”这样,即使你找不到正确的答案或者是恰当的词语,你的脸上也会洋溢出满足的笑容。
4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法师究竟是对还是错?
热度 20 老平 2012-6-8 10:53
法师究竟是对还是错?
压力去山里参加法会,回家以后失眠了。 第二天压力问浮云:你说法师给女信众按摩是对还是不对? 浮云:你想跟法师学按摩吗? 压力:不是,我是上山学佛,不是去学按摩。但我觉得法师那样做不对,出家人不应该与异性有身体接触。 浮云:那就不对吧。 压力:但有的人说法师是慈悲心怀,因为那女孩子有病。 浮云:那就对吧。 压力:你这究竟是对还是不对?我翻来覆去想了一个晚上,越想越感觉不对,越想越来气,出家人怎么可以随便给女孩子按摩呢,那不是在败坏佛门规矩吗 ! 浮云:你想去佛教协会投诉法师吗? 压力:我没想去投诉法师,我只是认为他的做法太过离谱,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浮云:如此说来不是法师的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 压力:怎么是我的问题呢?我没有干错事,是法师干了错事。 浮云:你失眠了,法师未必失眠,所以错的应该是你。 压力:如果昨晚我不失眠呢? 浮云:就不会有现在的对话。 压力:那法师是对还是错呢? 浮云:你可以采用原来的思路,认为法师是错的;也可以采用别人的思路,认为法师是对的。 压力:我想知道在这件事情上,究竟是谁对谁错?因为真相只有一个。 浮云:事实也许只有一个,但对事实的反应却可以因人而异的。对一个学佛者来说,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自如地选择对错。 压力:你是说我应该把错的事情想成是对的,这不是颠倒黑白吗?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浮云:起码不会失眠。 (老平 2011-5-27)
个人分类: 修身养生|906 次阅读|14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4 10:46 , Processed in 0.02998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