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日本侵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义不三辱吴清源
热度 29 孟词宗 2014-12-2 07:52
吴清源老先生死掉了。日本围棋界从此少了一位“昭和棋圣”。 这位吴清源老先生据说1914年6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的名门望族。不知道他祖上和我大清平西王有啥关系,待考。 吴清源老先生据说是个围棋神童,11岁就罕有敌手,于是成为段祺瑞门下清客,以娱权贵。后来得到日本人的赏识,将其弄到日本进修。此后在日本连战连胜。并发明三三等新布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据说当初帮助吴老先生渡日的山崎有民劝说他入日本国籍,但手续繁琐,更主要是必须脱离中国国籍,最后在外交官清水薰三帮助下,才于1936年入籍,之后到1940年间,曾改用名为“吴泉”。 后来吴老先生据说在日本侵华时很痛苦,有传闻说: 在吴清源入日本籍一年后,正是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日战争开始,蒋介石一直退败的时期。吴清源因病在富士见的高原疗养所养病。 佐藤垢石去探望他时,问了他一个问题:“虽然现在已经归化日本,在中国被日本残酷对待的情况下,你不会对日本起敌意吗?” 吴清源闭上眼睛沉默了一段时间,然后睁开眼睛平静地开始说:“正如你说的。虽然我已经归化成为日本人。但我的手腕里流的是中国的血。” “而且,我和蒋介石是同乡,中支浙江......” “我有一个信念,即使蒋介石被日本征服,我也要报仇征服日本的信念。我这只瘦瘦的手不知道拿起武器见血的战争之术,但我知道围棋战术。不久我就会征服日本的围棋界,凯旋而归故乡中国,我确信这个......” 一边说着,吴清源面色潮红,眼睛发亮,那一年,吴清源二十二岁。 佐藤垢石听到这话,低下头,眼睛发热。然后怕给吴清源惹麻烦和谁也没有说,直到十三,四年后的战后写成文字。这个时候吴清源已经是棋圣了。 当然了,吴老先生是要征服日本的,就像平西王为了救大明先要灭大明一样。吴老先生为了征服日本就要先慰劳日本: 1934年5月,已升为六段的吴清源作为“日满华围棋友好访问团”的一员,回国巡回访问了近两月,给满洲国皇帝溥仪表演下棋。 1935年,吴清源的大哥吴浣从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吴清源拜访日本政客床次竹二郎,称“我大哥很想为日满友好作贡献”,在床次的关照下,吴浣得到了满洲国宫内府的一份工作,后来调任满洲国在东京或南京的大使馆工作。 1934年他向中国领事馆提交材料,申请脱离中国国籍。遭到领事馆人员的嘲笑,并质问他为何要加入敌国国籍。最后在日本政界高层的过问下,1936年吴清源在日本侵华大背景下脱离中华民国国籍,加入日本籍。 1941年,与日本棋士们结成"棋道报国会"参加劳军; 1942年秋,受南京汪精卫政权最高经济顾问青木一男的邀请,到上海慰问侵华日军。上海的大街上,有人贴上“吴清源是文化汉奸”的宣传漫画,画中吴清源的脖子上挂着赏金。为此,汪精卫政府还派出特工在旅馆附近巡视,确保其安全。他早年的监护人杨子安要求吴清源回国,“否则,日本一旦战败,你就是一个汉奸。”这句话令吴清源异常痛苦。他后来回忆,“那时,我一个人站在走廊里想了两个小时。我想,如果我帮助了日本人,那么大家叫我汉奸无话可说,可是我并没有这样做,所以我真的很苦恼。” 1943年夏,吴清源到釜石制铁所慰问伤兵。 1944年春,征兵体检,结果是体质极差,不能耐劳。 后来,吴老先生又闹出“嚴詞拒絕台北市長馬英九頒給他榮譽市民狀的小插曲”(http://old.ltn.com.tw/2003/new/sep/27/today-sp5.htm) 圍棋三傑返台 頒獎出狀況 ( 自由電子新聞網 中華民國92年9月27日星期六 ) 〔記者趙新天╱台北報導〕旅日三代圍棋國手吳清源、林海峰和張栩本因坊昨日連袂返國,晚間並參加國內棋界安排的歡迎晚會,讓大小棋友親睹國手們的丰采。   不過,晚會中發生高齡九十的吳清源大國手因為誤解「榮譽市民」的意義,嚴詞拒絕台北市長馬英九頒給他榮譽市民狀的小插曲,場面相當尷尬。   吳清源大國手、林海峰國手和張栩本因坊,一門三傑,在張栩贏得本因坊頭銜後返國,令國內棋友相當振奮,昨晚在晶華酒店舉行的歡迎晚宴,吸引數百名棋友到場,不少家長帶著正在習棋的小孩到場。   主辦單位原本好意安排台北市長馬英九到場,頒發榮譽市民狀給三位國手,不料馬英九親自宣讀內容後,回身頒給吳清源大國手時,意外遭到拒絕,馬英九再三解 釋,吳清源大國手依舊嚴詞拒絕,並稱自己是日本人絕不能收,場面一度尷尬。所幸林海峰國手和張栩本因坊稍後都欣然接受榮譽市民狀,才化解這段不愉快。   主辦晚會的台灣棋院董事長翁明顯事後表示,吳清源大國手早已入籍日本,頒發榮譽市民狀事先已經溝通過,可能是吳大國手誤以為會造成「雙重國籍」的問題,才會堅拒這項純屬榮譽性質的市民狀。 这件事是有原因的。吴清源在1936年放弃中国国籍入日本籍。后来抗战期间老跑去慰劳日本军队。日本战败后,据说“党国”强迫吴清源在1946年放弃日本国籍,并给了他临时护照。结果当时传言给他恢复国籍是要把他引渡回中国当汉奸审判。而日本人则因此把他当成是两边倒的墙头草。后头的乌龙是,读卖新闻社策划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之间的十番棋第一局,吴清源输了。“党国”代表立马找到吴清源骂他输了比赛,并没收了他的临时护照。不过吴大师后来还是在1949年重新加入中华民国。并在1952年跑到台湾被蒋介石授予“大国手”称号。不过据吴大师说他其实自己一直不知道自己重新成为了中国人(很奇怪他跑台湾去的那几次拿的是谁的护照),直到1968年,吴清源因为参加本因坊战被日本棋院以无籍为理由而拒绝才得知实情。然后到了1979年,吴清源又一次加入日本籍。 所以,吴大师坚决拒绝马英九的授奖是有他的道理的。人家李陵“义不再辱”,他吴大师“义不三辱”。堪比前贤。胜比前贤。
2052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关于那个人在军事学中的贡献
热度 1 gordon 2014-9-15 18:06
倒不是讲武堂的人、黄埔的人不知道仗该怎么打? 而是有个实力对比的问题,人家这么弄,你也这么弄,小孩和大人比力气,这就很可笑了。 常规来说,军事学是不考虑社会问题的, 一个毫不动摇的观点,军事因素足以解释大多数军事事件。 事物是复杂的,对此观点的阐释并非有意轻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也不是排除复杂的因果关系,而是希望对军事事件的内因理所当然地给予更多也更显著的注意。 正是因为现实中,敌我双方物资差异过大这么一个条件,要解决军事上的这么一个问题,就需要一些很特殊的方法。 而某人首先论证了 割据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后来还有什么创造平原的“人山”,改造地形运动。 哪都是一篇论文一篇论文写出来的,不是凭空出来的 ,明白。 那还有一个问题啊, 它的山地战为什么会占有优势呢? 山地战之所以有优势,是因为 我们的通信和工兵能力比国民党强,呵呵 甚至比日本人都强,呵呵 据郭汝瑰 回忆,郭汝槐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工兵科的,也就那样,还跟中国学员保密,呵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郭汝瑰退学,回国。 郭汝瑰是1931年回国的嘛,所以郭的信息是比较新的。 也就是说日本侵华之前,工兵水平不比中国强多少。 因为日本资源偏少,日军不太注重后勤,偏精神动员。 七七事变的发动者 牟田口廉也 指挥的进攻印度的“英帕尔”战役,后勤也是很烂的。 据此推测, 日军从 九一八事变 到 七七事变 之间,后勤能力没有太大变化。 抗日战争中有两个显著的事实,日军的通讯和工兵能力不如我们。 至于为什么,这就不知道了。 很少有人知道,在民国时期,曾经有一所大学 执中国社会学的牛耳,那就是上海大学。(现在早已停办) 注:它其实在三个方面在民国都是首屈一指: 社会学、工兵、通讯能力 。 1955年授衔,唐哲明少将 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工兵科的,1928年毕业。 ××××××××××××××××××××××××××××××××××××××××××××××××××××××××××××××××××× 学理工的人就是这样,爱从硬杠杠的角度看待历史。 个人见解,扯一些闲话。 注:其实他还是一个很早就意识到 宣传重要性的人,当然他也当过 国民党中央 代理宣传部长,还是中央执委 。 可能跟 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个时代背景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新闻宣传战 就很厉害了。 1926年1月,国民党于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再次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时,中央常委会批准 , 继续代理 国民党中央 宣传部部长。
366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0 21:26 , Processed in 0.02121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