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things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Learn things the hard way
热度 23 易水 2017-4-20 15:45
有的小孩儿你让他刷牙,他就好好刷了,有的小孩儿必须自己牙疼过几次才行。 有的小孩儿你让他洗手,他就好好洗了,有的小孩儿必须眼睛发炎,当一个星期兔子才行。 有的小孩儿你让他不要在路上乱跑,他就听从了,有的小孩儿必须挨顿暴揍才行——因为不敢冒险让他亲身尝试一下车祸。 不见棺材不掉泪,这长大了之后做科研,或许可以算是一种美德,对小朋友来说简直是致命的,在原始社会很容易活不到成年。所以圣经说,没有看见就相信的人有福了。
个人分类: 棉花糖和棒棒糖|798 次阅读|21 个评论
分享 对于所谓“辱华”事件,我们要勇敢的大声说 “我不关心”
热度 1 gordon 2017-1-18 09:26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hings we can do as a human being ... is say: “I don’t know.”Or more provocatively, “I don’t care.” 对于未来,我们应该有勇气说:我不懂。或者可以更振聋发聩地说:我不关心。— 霍华德·马科斯 ​​​​ ************************************************************************** 这是成年人的一个标志,sucker **************************************************************************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约舒亚•格林纳(Joshua Greene)曾观察过精神变态者是如何解决道德两难挑战的。我在2001年写的一本书《瞬时反应》(Split-Second Persuasion)中曾提到过格林纳无意发现的一些有趣结果。比如说,同情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具有双重特质,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一为理性版,一为感性版。   已故哲学家菲利帕•弗特(Philippa Foot)最先提出了下面这个道德难题(案例一):   一辆火车沿着轨道飞驰。在它将要经过的路线上,有5个人被困在轨道上无法逃脱。幸好你可以扳动铁轨,让火车驶入另一条支线,从而避开这5个人。然而这样做要付出的代价是:另一个人被困在这条支线上,他将死于非命。那么你该不该扳动道岔呢?   在这样一种场合,大多数人不费什么事就能决定该怎么做。虽然扳动铁轨带来的结果算不上好,但这个实用主义的选择牺牲了一个人却保全了5个人,也算是下签中的上上签了,对不对?   现在来看看下面这个稍加改头换面的道德两难问题(案例二),它是哲学家朱迪斯•贾维斯•汤姆逊(Judith Jarvis Thomson)提出的:    同样是一辆失控的火车沿轨道飞驰而来,同样是5个人困在铁路上命悬一线。但这次,你处在轨道上方的人行天桥上,身前有一位体形魁伟的陌生人。挽救那5个 人的唯一办法是把陌生人推下去。他掉下去后必死无疑,但他庞大的身躯可以挡住火车,从而让那5个人逃过一劫。你应该推他下去吗?   现在你或许会说,我们碰到一个“真正”的两难问题了。虽然这个例子中的生死账算起来与案例一完全相同(都是牺牲1条命挽救5条命),但这次抉择我们更谨慎紧张。原因何在?   格林纳认为他已经找到了答案。答案与大脑中的不同区域有关。   他认为, 案例一属于所谓“与个人感情无关”的道德两难问题 ,它涉及的是大脑、前额叶及后顶叶皮质(特别是前侧扣带回皮质、颞极和颞上沟)中那些主要与冷静客观体验有关的部位,也就是与推理和理性思维有关的部位。   而 案例二则属于所谓“与个人感情有关”的道德两难问题,它猛烈冲击大脑的情感中心大门——杏仁核,在这个部位掀起轩然大波 。
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8 01:55 , Processed in 0.01951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