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弹道导弹

相关日志

分享 二战中德国的火箭炮(转)
热度 1 gordon 2017-5-20 16:15
二战期间,火箭炮这种新兴炮兵武器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当时各主要国家都对火箭技术进行了研究,虽然在无制导火箭弹技术的军事运用方面,苏联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研制出了二战中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但德国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早,他们不仅在炮兵使用的无制导火箭弹上有一定研究,而且还积极地把火箭弹运用在了空军部队的战斗机上(Me-262装备的R4M航空火箭在二战末期成功击落了许多盟军轰炸机),更大的成就在于巡航导弹(V-1)和中程弹道导弹(V-2)上,但本文主要讨论二战德国地面火箭炮,就不多解释德国在火箭技术方面的其他运用了。 德国人研究火箭炮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1909年,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就购买了瑞典人温格中校的固定火箭炮的专利,并独立进行了改进和试生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火箭炮曾在战场上试用。但是,还没等大量生产,大战就结束了。与此同时,苏联在火箭武器的研制上,一直予以极大的关注。苏联人的动向对德国人研制火箭炮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克虏伯公司又重新开始了火箭炮的研制工作。研制工作从火箭弹的火药开始。开始时用的是黑色火药,而且是手工操作,工艺性很差,再加上黑色火药容易冲击着火,使研制工作进行得十分缓慢。到了1935年,一种新型的、耐冲击的火箭推进剂研制成功,这种火箭极便于大规模组织生产,从而使德国的火箭炮研制工作大大加快。 德国人重视多管火箭炮的研制工作,首先是因为它的火力密度大,结构简单,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向敌方阵地倾泻大量钢雨,面杀伤威力极大,而且在射击后可以用牵引方式迅速转移阵地,是一种物美价廉的炮兵武器。火箭炮的最大缺点是弹道不稳定,射弹散布大,火箭弹的外弹道轨迹容易暴露自身。为此,德军规定火箭炮射击后应迅速转移射击阵地,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在二战中,德国人发展了150毫米、210毫米、300毫米、280/320毫米等多种口径的火箭炮,有固定式、牵引式和自行式多种形式。 *************************************************************************** 德国现代火箭的先驱赫曼·奥伯泽和戈达得从1910年就开始进行火箭的基础研究。一战后,德国尽管经历了政治动乱、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研究火箭的执着。1925年,奥伯泽和戈达得继续固态火箭的研究;1928年,弗利兹·冯·欧佩尔把火箭技术用在他的“欧宝”汽车上;1929年, 火箭助推的飞机 开始试飞;1931年 ,温克勒发明了液态火箭 ,更是把德国的火箭技术推向世界领先的地位。当然,对由于战败受《凡尔塞条约》限制的德国国防军来说,发展用火箭为推力的投射武器,能避开对德国研制生产包括常规火炮在内的各种武器所做的严格限制;经历过1915年4月22日化学毒气战的旧帝国军人,也感觉有必要发展一种反应迅速、大口径、远射程的投射武器用于未来的化学战。德国国防军和苏联红军在拉帕洛协定下,秘密地交换和共享了双方在火箭领域的资源。 在具有军事革命思想的德国国防军军官的眼中,火箭具备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在短时间内可向敌方阵地投掷大量的大口径弹药,射击后能迅速地由车辆牵引离开阵地的优点。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与身管火炮相比,其射程近、弹道不稳定、命中精度差, 发射时产生大量烟雾、容易受到敌方反制 ,这使得火箭炮在德国军备重整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从1929年开始,德国国防军武器发展部在炮兵专家贝克博士的领导下,开始研制以火箭为动力的武器,这标志着德国在这一领域领先其他国家6~10年。在库美多夫炮兵靶场火箭研究站,两位日后对世界火箭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年青尉官沃尔特·多姆贝格尔和冯·布劳恩开始了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一开始,德国人决定采用旋转来控制火箭飞行稳定,而不是像苏联人那样通过火箭尾翼来实现。其实英国和瑞典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 研制过旋转稳定的火箭弹,但都不太成功,主要问题是误差太大 。库美多夫火箭研究站研制的第一种火箭弹弹径110毫米,编号为“110毫米特种火箭”(Wa.Pff.1,重15千克,发射管采用长3250毫米的长方形框架,用电点火器点火,最大射程4500米。计划每个化学作战营装备18架这种发射装置。不幸的是, 德国研究人员碰到了同样的精度问题,火箭的弹着点散布超过了军方的要求 。因此该弹只试制了很少的数量,未进入量产装备部队。 就在110火箭弹进行研制期间,德国国防军空军的赫曼·戈林团等单位开始作为试点,装备编号为“35式烟雾发射器”(NbWf35)的发射装置,准备代替旧式的100毫米迫击炮,用于发射化学武器。该装置由一个可拆为三部分、类似榴弹炮的发射装置和一个小拖车构成,可由炮兵拖着进入阵地,每个炮组由4名炮手组成。该炮口径为100毫米,采用13倍口径的炮管,发射速度为10~1 7发/分钟。所发射的Wgr.35Nb.弹药分为35式破片杀伤弹、35式烟雾弹和35式化学弹,最大射程3250米,弹长43.3厘米,重6.8千克,采用6片尾翼控制飞行的稳定。该炮 实际上是一种火箭增程迫击炮 ,除了射程和发射速度尚可以外,在造价、掷弹量、可操作性和耐用性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这种发射装置随后被改进为“40式烟雾发射器”(NbWf40),炮管加长到17.7倍口径的1858毫米,采用改进的37式炮弹,射程达到4250米,炮口初速由193米/秒提高到310米/秒。整个装置与50毫米大口径的迫击炮相比,虽然射程增加了3/4、射速增加了3倍,但重量却增加了8倍!制造成本增加了9倍!虽然该炮 能用摩托车来拖曳 、实现摩托化,但在军方看来是个很失败的设计,因此没有大量列装。 在此同时,库美多夫火箭研究站的研究人员在技术总监沃尔特·多姆贝格尔上尉的指导下,发现以前的设计方案的缺点在于火箭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于弹底,如果推进剂燃烧不规则,那么推力将使火箭弹弹头偏离航向,致使误差大增。于是德国人另辟蹊径, 把火箭发动机放在火箭弹的前端 ,即战斗部的前面,在弹体周围开了若干个分别倾斜14°的喷嘴,以使火箭弹旋转并保持稳定。解决了火箭弹的稳定性后,德国人发现没有尾翼的火箭弹在发射过程中,不需要像身管炮管一样皮实的定向管, 只要能使火箭在发射的时候成功导向就足够 了,从而可以节约制造成本。 *************************************************************************** 根据这一成果,德国人于1938年研究出了以多姆贝格尔姓名开头命名的“多氏38”(Do 38)型火箭弹,弹重53千克,弹径150毫米,在初期用框形笼式发射管来发射。Do 38火箭弹的散布非常大,最大射程(5500米)的圆公差达230米。 41式150毫米式烟雾发射器(15cmNbWf41) 德国人针对Do 38火箭弹的不足,研制出了全新筒式发射管。它由6个捆绑在一起呈星型分布的圆形发射管和Pak3637毫米反坦克炮的炮架组成,俯仰角为5~45°,发射管长1300毫米,内有3条导向滑轨,6个发射管呈顺时针排列。发射时用电点火器按1、4、6、3、5、2的顺序点火,发射间隔为2秒,再装填时间为90秒。38火箭弹比以前的笼式发射管打得更快、更远、更准,6发火箭弹齐射只需10秒,炮口初速达340米/秒,射程提高至6000米,散布面积小于130×80米。 虽然该炮1938年就研制成功了,但是 德国陆军却嫌它威力小、机动性差,不愿意使用 。 万幸的是,当时化学部队是使用迫击炮发射烟雾弹来施放烟雾的,正在寻找一种武器来取代老式的100毫米迫击炮 ,于是有人建议不如仍用烟雾发射器来施放烟雾。正巧,150毫米火箭炮也可以发射烟雾火箭弹,不仅具有与烟雾发射器相似的功能,连外形也有些像,于是化学部队决定采用它来发射烟雾弹,并将其命名为41式150毫米烟雾发射器(15cm Nebelwerfer41)。 由于41式150毫米火箭炮既可发射烟雾弹,也可发射杀伤弹,在前线使用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火力支援。于是德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对火箭炮严加保密,使得“烟雾发射器”这个名不副实的名称一直使用至战争结束。 ************************************************************************ 德国在火箭研究上,最初目的是绕过《凡尔塞条约》,研究出能够代替大口径火炮的投掷武器, 用于攻击进行壕沟堡垒防守的敌军,以及发射化学弹药 、燃烧弹等。希特勒上台后,疯狂进行扩军战备,纳粹军队的闪电战战术 主要依靠空军俯冲轰炸机和装甲部队突击来完成 ,火箭炮部队列为炮兵辅助二线部队。但随着德军的闪电攻势在东线陷入停顿和德军制空权的丧失,火箭炮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袭性好,对面目标、集群目标饱和射击效果好,可以用杀伤爆破火箭弹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可以配用特种火箭弹进行布雷、照明和施放烟幕等特点渐渐发挥出来。德军从1942年开始,在许多战役中投入了大量制式火箭炮,作为突击火力和攻坚利器来应用。 与苏联大规模集中使用火箭炮、靠大量的弹药短时间覆盖目标来达成目的不同,由于在火箭发动机领域的优势, 德国人更注重重型火箭弹远距离精确打击 。故每个德国火箭炮发射装置最多是10管,而苏联火箭炮最少是16管以上;在火箭炮径方面,德国更倾向于210毫米,150毫米和201毫米火箭炮只能算轻型火箭炮;而苏联直到战争结束,火箭炮弹径仍以80毫米、132毫米为主。苏联火箭炮部队以师旅级为作战单位,而德国主要是以营团为作战单位。在战争中后期,德国的战争资源匮乏,于是火箭炮优越的性价比(造价相当于同口径火炮的1/3到1/20)受到纳粹高层的青睐,被视为秘密武器。 二战中期,德军比较了80毫米火箭弹和150毫米火箭弹的优劣,出人预料的是80毫米火箭弹要优于150毫米火箭弹。这可能是80毫米自行火箭炮的火力密度更大所致。此后,德军急于大规模生产80毫米自行火箭炮,无奈大战已近结束而未能实现。 注: 在德国这个武器本来就不是主力武器。 德国人更注重重型火箭弹远距离精确打击,它本来就是化学部队用的, ************************************************************************ 参考阅读: 《冯卡门 —— 航空与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俄罗斯核弹和战略导弹工厂视频资料
热度 17 混天球 2016-3-22 03:49
晨枫和诸位老大看进来。凤凰卫视这几天播出的俄罗斯弹道导弹工厂的访谈。很多详细的内容和工艺,难得的真材实料。在凤凰卫视的节目里显得挺另类。很奇怪老毛子为什么允许外国电视台这么个拍法,包括高压焊,包括导弹列车和布拉瓦导弹的调试和装车等等。 http://v.ifeng.com/mil/arms/201603/016b0880-ed23-4a2c-a963-a19fa57159ee.shtml http://v.ifeng.com/mil/arms/201603/01a47acb-c295-43aa-8cda-36a3e8412a85.shtml 大家看看有什么评论。 PS 大家耐心往后看,第一个视频3分30秒,关于柴可夫斯基他爸曾经是厂长之后,全是干货。
2008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火箭军春节演练东风-21D打航母 数小时内发射两波导弹
热度 26 坚持到底 2016-2-15 10:02
发表时间:2016-02-15 07:18:26 2月12日,中央电视台7套《军事报道》节目报道,春节期间,我火箭军某导弹旅随即抽点发射营和相关保障要素,进行春节战备演练。从画面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装备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部队。报道提到了该发射营的演习情况,称其在跨昼夜条件下进行了两波次火力打击。这段新闻证明东风-21D导弹具备野外快速装填,迅速进行第二波次打击能力。 东风-21D导弹发射营配属的装填车,注意起重吊臂 正利用山中土路机动的东风-21D导弹三用发射车,10*8驱动方式的万山2500底盘表现出了强大的越野能力 中央电视台报道提到,演习中动用发射营十多辆车辆,在雾气弥漫、天雨路滑的复杂路况下紧急机动,快速占领阵地,起竖导弹,多发导弹在各点位模拟发射,完成第一波次火力打击。夜幕降临,发射营快速转换部署地域,快速占领发射阵地,开始了第二波次火力打击。导演部设置的卫星侦察监视,敌特袭扰等特情如影随形。逼着各导弹发射单元查短板,找弱项。火箭军某旅战备值班指挥长陈志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练组织指挥,连技术战术,练特情处置,就是要让部队始终保持箭在弦上,随时待发的战备状态。”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表示,美国防部的中国军力报告中认为,中国目前有十个装备东风-21系列导弹的发射旅,其中两个装备有东风-21D型,每个旅有6个发射营,每个发射营有2辆机动式储运、起竖、发射三用车,一个发射旅可能装备有96发导弹。 发射车进入预设发射阵地,从地面土层颜色可以判断这个发射旅位于中国南方地区 东风-21D导弹起竖,发射筒后部整体式橡胶减震器是其主要识别特征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么解放军如果使用东风-21D导弹对海上的航母编队实施打击,一波打击就是12发东风-21D(两个发射旅部署位置在国土的南北两侧,分别应对不同的作战方向)导弹。 而如中央电视台新闻内容,东风-21D导弹具备在野战条件下快速再装填,数小时内实施第二次打击的能力。如果按照备弹96发计算,每个发射旅将可实施8个波次的攻击。换言之,即使海上的舰队拥有了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也需要装备大量反导拦截弹才能有希望将其全部拦截。 据美国2016年国会授权法案,到2020财年,美国海军将装备292发“标准3”系列反导拦截弹,按照两发拦截弹截击1枚来袭导弹计算,只能击落不到150枚来袭导弹。而现在中国两个发射旅按照美国方面的估算装备的导弹数量也已经接近200枚,到2020年,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的数量显然还要远超过这个数字。换言之,美国海军即使将所有标准3导弹集中起来使用,且拦截成功率为100%,也无法拦截所有反舰弹道导弹。
1042 次阅读|7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20:19 , Processed in 0.02258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