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学术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学术界的大器晚成人物 —— 阿克塞尔罗德 (转)
热度 3 gordon 2017-1-17 19:26
"知道博士生和实验技术员唯一的区别是什么吗?" "是什么?" ================================ "就是 实验技术员的工资比你高 " ==== 197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ulius Axelrod(阿克塞尔罗德)就阐释了这段对话。 ******************************************************************** Axelrod生于1912年,是个来自波兰的犹太家庭后裔,由于家里穷只能去纽约城市大学学习,主修生物和化学,开始时想当医生,但申请的所有医学院都被拒绝了。他在学校的专业课上没有得过A,只有B和C,甚至有些课的成绩是D。 1933年毕业时(21岁),只找到了纽约大学哈里曼实验室的一个志愿者职位,熬了一段时间才只做个实验助理。1934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瓶氨水在他面前爆炸导致他左眼永久失明。这期间通过上夜校,弄了个硕士文凭。 1935年实验室关闭(23岁),Axelrod在一个名叫“工业卫生实验室”的小部门找到了工作,做检测食品和维生素,一干就是10年。 这时出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Bernard Brodie (人称“Steve”,药物代谢学之父,他是整个领域奠基人开拓者,甚至之后相关领域的著名研究者几乎都是他的“科学后代”:徒弟、徒孙、曾徒孙,形成一条庞大的遗传链。) 1946年(34岁),还在工业卫生实验室各种打杂的Axelrod因为上司的要求,去找Brodie讨论一个研究:一些治疗头痛的药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两人开始了第一次合作,研究清楚了乙酰苯胺的代谢和途径,以及其重要的产物乙酰氨基酚。 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泰诺」。 Brodie极富人格魅力,他精力充沛,才思敏捷,魄力非凡又有很多大胆的实验尝试,这时Axelrod发现自己再也不想回原来的实验室了,进入了Brodie的实验室,当实验技术员。 在Brodie实验室,Axelrod产出颇丰,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甚至实验室的诸多问题因为Axelrod的方法迎刃而解。 但 Brodie不为所动。Brodie在实验室的风格有些独裁(毕竟他的确是业内最牛的人),只允许他一人思考,其他人只管照他说的做就可以了。一直不想 Axelrod去读博士,希望Axelrod可以一直当“Brodie的专用技师”。甚至当时Brodie吃饭是在医生餐厅,而Axelrod因为只是实 验技术员不能进去。 由于Axelrod需要这份工作来供自己、妻子和两个孩子的生活 ,也因为对Brodie知遇之恩的感激,迟迟没有离开。 直 到1954年(42岁),一项研究彻底激怒了Axelrod。这原是一项不起眼课题的一部分, Axelrod因为自己敏锐的思考,甚至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完 成了所有思路设计,实验实施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极其著名, 发现了体内的肝微粒酶的解毒作用 。但当准备在 Science 上发表时,Brodie执意将自己排到作者的第一顺位,而且在之后的各种介绍中对Axelrod闭口不提。 Axelrod决定离开Brodie,申请了 George Washington 大学的生化博士,当年的系主任Paul Smith对他说,“其实你已经写了好几篇博士论文了。” “我花了1年时间获得博士”,Axelrod后来讲课时,这句话总能博得满堂喝彩。(要知道科学博士Ph.D.一般都是需要5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1955年(43岁),Axelrod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位贵人,时任NIMH主任的Seymour Kety, Kety让Axelrod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实验室,并且给了他日后最重要研究的方向: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 至1961年(49岁),Axelrod有了里程碑的发现:去甲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的再摄取机制。 然后开始有了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再摄取机制的研究。 这才能有日后的「 百忧解 」,甚至至今所有的抗抑郁药物都是基于Alxelrod的研究。 1970年(58岁),Alxelrod拿到诺贝尔化学奖。
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赤脚律师盲人陈发话了第二季:匪谍就在你身边
热度 36 寞洑 2013-6-19 06:19
盲人陈表示,土鳖在美国学术界内的渗透是远远大于人们想象的,在美国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正在被极权政府威胁着。 匪谍一号嫌疑人已经蹦出来了。 Jerome Cohen: 'You shouldn't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you' (你不能咬给你食物人的手。) Jerome Cohen是谁呢?就是他帮着盲人陈联系的扭腰大学,中文名字叫 孔傑榮, 扭腰大学资深教授,人权活动家,不过在中国农民的智慧面前,战斗力就是负的 。 歪想一下:以精英为后盾的蒋输给了中国农民的代表人物毛爷爷,不冤。 备注一下,根据孔的说法,陈是有去处的,两个正规法学院,和一个基金会,基金会是美国一个反堕胎的极右组织,已经发了3年的工作offer,看样子孔是反对陈去的,但肯定说来基金会更容易混日子,根据孔的猜测,这是基金会的策略,攻击扭腰大学,吸引眼球,顺利让陈成为反中国一胎制的代言人。不要小看盲人陈的智慧呦。
712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工业界与学术界—— 马基雅维利
热度 3 gordon 2013-3-2 00:37
政治事务是一个实践引导理论的研究领域。通常在实践中实现了某些思想很久以后,该思想才会在学术界出现。类似的事情不仅让人想起 当年伽利略向威尼斯商人宣称发明了望远镜,而此时市井上批发商们正在销售着批量生产的荷兰望远镜。 我们一直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把功劳归于首先公开发表该思想的人们?抑或应该优先考虑最早开发和实现该思想的人们?学术界的传统和专利法律将优先权赋予首先发表者。 也许这样的讨论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实现者们要的不是学术的荣誉,他们要的是金钱。
363 次阅读|3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6 16:16 , Processed in 0.02090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