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55|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前沿] 转基因有增产优势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21: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农业都还是靠天吃饭。没有例外。8 q+ ^1 C0 _7 I" y1 c3 @$ q: l
对农业帮助最大的,就是水利设施。但是那个玩意儿是个销金兽。' O. u6 p# k1 c6 Q
转基因只是其中改良种子的一个环节而已。我们当然不该落后,但是也不该以为这就是大杀器。
4 I+ y% m  `6 P( N( l所以该大力气研究,而不是大力气推广。1 U" J5 C% I# h4 M
现在所做的正好相反。+ }# i" Z: V5 t* w- H! J
比较不同种子在标准状态下的单产,科研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0 @. x! e0 }7 W2 y6 ^在标准状态下,水稻的单产相当高。. w; A2 C6 B9 }7 D0 N' A
只有在逆境的条件下,而且不是单一逆境的条件下,全面的比较产量才有意义。3 _, \: b8 V: {, T" g* T8 z
农业上,新种子的认证,就有这种一定面积下的生产,然后对比产量。/ O2 l9 O4 ?/ a0 g% L+ f+ x
目前国内的转基因种子,也通过了这种对比的。
% w" q: D) a' V4 @所以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有增产作用的一种方法而已。指望转基因来解决产量问题,一个小小的手段而已。夸大和否定,都不合适。
/ X* c0 C9 M6 y1 n: ~, u7 u至于转基因是核武器的说法,哎,就算了吧
. P3 ]& X2 j0 N9 {+ I  D所以这篇文章的确是大杀器。
+ H  }3 ~* b- _; ~9 \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洗心 +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9-4 18: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 发表于 2013-9-4 17:02 ! k* I3 Z9 |+ x1 }
晨大一下就说道点子上了。亩产比较应该在地理、气候、品种、种植方法相似的情况下比较。单纯比较两个国 ...
+ I9 R5 g; l' w
恰恰是说反了。
3 W# b  @+ \1 }+ k/ C从科研的角度上来说,晨枫的方法是最具备说服力的。) Q3 N& A  h  o2 D/ ]
遗憾的是,农业和工业不一样。里面有大量科技无法控制的因素。0 l4 U- g1 U6 @; P
所以必须要看最后的效果。
$ m# W1 F' P! E8 ^% @) N  J%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9-4 21: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13-9-4 21:22 6 o6 y8 _' f8 s* j$ K/ @2 v
没有看懂。这是不是说农业研究中产量本来就是实际上不可比的,所以转基因对产量有没有作用本来就是一个伪 ...

! ?" q) U2 _8 {9 S+ }* z2 Y( H  {* p
这么说吧,你说的产量比较,是在实验条件下。/ k( p. _3 M7 x7 N5 L6 u# }
而能否增产,是要在生产条件下。$ ?% C" N+ J% o8 j& J
工业领域内,实验条件往往就是生产条件,或者相差不多。或者如果生产条件,达不到实验条件的时候,可以采用改善环境的方法,比如建立空调车间,用液压垫降低震动等,来达到实验中的预期数值。
+ n* t& K6 E( e农业生产则正相反,因为环境不可控,所以所有实验结果必须拿到大田(一定面积的耕地)中,在最真实的自然条件下检测其真实的运行(或者说生产)效果。
* f& P8 w. k+ q# w( ~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 m% `0 Z5 j; b5 r& @; i$ v
所有选育出的新品种,都必须有这么一个过程,相当于中试。4 E& @4 a8 l0 L( p* f- O$ b3 J9 z  t
我们这里的农科院,曾经因为一个种子,“中试”不合格,赔偿了农民70多万的试种损失。
0 H4 k, z0 f  o, k( g* R转基因的种子,显然是通过了“中试”的。% v1 C. r& s% \! ^
不过在最后的大生产上,没有显现出优势,这就是这一篇文章的结论。所以说是大杀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9-4 22: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13-9-4 21:45
4 `4 O' Q6 P5 O7 s. ]! Q我说的正是大田条件啊!正因为欧洲产量小,精耕细作,更加接近实验室条件,而美国更加粗放耕作,所以我才 ...

; z8 D. [  v* a& O怎么说呢,似乎你还是不明白啥是大田。你说的更接近于田间,而非大田。4 X. A1 g" x. b  j! J4 t2 [7 D
化工,无论多大规模,很多参数是必须固定的,或者是按照某个规律进行变化,而农业是不可能的。相当于没有温度控制的反应釜,呵呵。4 ^5 ?3 q- `- M. z0 g" V
农业,从来都是没法算成本的。算成本,肯定都是亏钱的。所以,那种欧洲土地出产是中国多少多少倍的说法,从来都是贻笑大方的。
. v$ t; U; J+ P9 T1 V0 s所有的农业措施,对于大田作物,唯一的目的都是产量。没有之一。这些年够吃了,才开始考虑口感啥的。
$ a, x! F  e# K; T7 N' k抗病虫害,也是为了产量。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5 11: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13-9-4 23:47
7 T% c  A9 `3 G8 l3 F& W哈,你对于工业过程的固定参数的看法不正确哦。要是这样类比的话,水稻不可能在冬天种植,是不是也可以看 ...
2 X0 |- S8 x! ]3 I! B  a
这个有点钻牛角尖了吧。
) e% h$ W1 Q/ X9 a% P) b水稻不能在冬天种植,大约相当于反应在某种条件下完全不可能反应反应,这个也算参数?
% j) ]/ h# E0 [" P温度只是条件之一,我打个比方。6 C0 U+ K5 z& o0 @- B8 `. d9 ~" v
如果真要说起来,那么相当于多个原料阀门(光线,水分,肥料),温控都没有办法调节,敞口(微生物和小虫子可自由进入)的反应釜。2 a0 E+ R; q* y: \
大棚啊,测土施肥啊,都是人们试图给农业生产多多少少加上点阀门,不至于太离谱。不过那成本就不说了吧。给你个数字参考:荷兰的进口大棚温控系统,一年燃油的费用是十万,能管多大面积呢?5亩地不到,呵呵。8 {/ |% f& H% n
当然,也有些先天条件不错的“反应釜”,比如海南,还有袁隆平在湖南的试验田。那里的单产都很高,那里比较符合你对互相之间比较产量的定义。国内水稻团队,拼的都是这些试验田的单产。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5 13: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大熊 于 2013-9-5 13:57 编辑 8 K. g4 h' I3 T* ^* _
晨枫 发表于 2013-9-5 11:23 ' Z# }5 m7 p% }2 S8 d* H
这不是钻牛角尖。
* M5 B! N$ V1 s: \( y. I: L7 O- c) c. e5 F- @4 F+ N/ X8 L! I$ [
对于大田,日照没有办法控制,但某一地区的日照除了大灾年份,大体是固定的,这就是参 ...
8 \5 d; |4 Z# P- W7 E, X9 d

3 _- V7 T& X; e1 R+ x& S; f哈哈,这就没法谈了。
7 {) f6 C; s' e1 Q: L; g因为你没有去大田呆过。* W; [- X4 y1 I* E
去年我们这些住在城里的觉得天气不错。- d% X/ T5 O; O6 F' h) C
后来下去,农户告诉我,今年灌浆的时候日头差了几天,减产30%。(当然,从我的角度看还有其他原因,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Z3 z( X/ [, g4 s# C! y) o
呵呵,风调雨顺,不是坐在城里能体会的。
$ d  b* W& i4 Y/ }; J  J我当年也是吃了大苦头,才明白,农业是靠天吃饭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5 22: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13-9-5 20:55 ! n  P* K4 L( @- f2 R
哈哈,用“你没有去大田呆过”来否定对方对农业的说法,是否也可以用“你没有在工厂呆过”否定你对工业的 ...
3 Z* R4 @; }7 I2 r$ s4 m
怎么说呢?
- {8 a( I  h( y9 |1 u6 Z我当然也可以举出各种例子来具体说明,你没有在大田呆过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 t. ~6 {6 F3 E# E0 k; X不过太繁琐。
* L3 o* [6 [  r# d. l& e6 B你的说法大致是没有下过车间的工科生,对工厂的看法。
# u+ [  i4 k! _) @& I" \! A所说虽然不无道理,但是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
4 H0 |& l& t" E4 d比如我虽然搞过制药,但是对石化工业,还真的只能旁观史老柒嚷嚷。说起来制药业是化学行业的分支呢。7 i0 u3 i. l' D" Y
你对农业的观点,和我刚刚进入农业领域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才这么有感慨。呵呵" q/ c( J. @3 m3 q! X1 l$ z
当然,若你真的有兴趣,我可以慢慢细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6 23: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大熊 于 2013-9-7 00:10 编辑 ; M& `* f& q6 j
晨枫 发表于 2013-9-6 00:00
9 a, g* z( ]5 X' }对于我是不是下过车间,这个就不用争了。你如果知道我的工作,你就不会那么说;你如果不知道,那就是在瞎 ...

7 C' T4 X8 e+ ^2 M0 S
  v* I7 D5 F9 G. O' I貌似我没有说过你有木有下过车间的问题吧。不知道你说这个是啥意思?$ A! y3 a3 G6 G1 r  V1 N
我只是比喻,没有进过实际操作的人,对某个问题的理解。8 m4 k* ]" I7 j* z8 S
看人挑担不吃力罢了。6 q4 C3 y" b! ?' I2 {- N
莫非你恰好也是这一行的?: ^( q* i* m3 x3 f% e* R7 u# n1 N
对大化工,我也没有说过我知道啊?只是在这里随便挑个帖子做比喻。' Y" P7 x# J6 i, v5 z( _7 q
又莫非……. d/ a2 y7 ~* [! Y
8 b8 K; i0 L: D/ z
昨天找了个中国土壤分类的图,打算贴上了,意思是土壤的种类之众多,可惜太大,好像没成功。你可以自己百度下。我是想问,你打算用哪一类来比较呢?1 O; M) S9 g4 A( w0 ?. e
再加上灌溉,气候的变换,您觉得如何进行比较呢?选取什么样的土地对比产量呢?比较出的产量,能否有推广意义呢?
* m5 g! K5 R/ v以我零打碎敲的见闻,知道即使按照您的方法,比较出来能够增产的品种,在推广过程中还有遭遇滑铁卢,被农户索赔的例子。
8 u- [3 w5 A- f6 o3 K当然您还可以说,因为天气如何如何,不可抗拒,不能说明问题什么的。' ^& ^$ _  o' q& A5 @/ @
呵呵,我们在现实中,就是这么对付指责的。反正总能找到理由的。
+ p2 J' l0 A% [* R% L% w再来看楼主贴的那篇文章。的确是有新意的。! n3 u: p7 j+ m# ^5 _. F
如果你愿意继续讨论农业,没有问题。虽然我只是个在农业门口徘徊的业余爱好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7 07: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奉孝 发表于 2013-9-6 02:02 0 w6 P$ |6 _. ^' b4 p2 G+ u
据我所知,欧洲大面积采取轮作制度,对于单产的提高和病虫害的防治都有正面意义,不知道美国是否采取这种制 ...

) I) `" r% c  x; `; }( u8 ?也有的,而且还有休耕的制度。怎么办呢,谁叫人家地多呢。
' s, d2 f8 o$ T3 h国内那个羡慕嫉妒恨啊。
: b4 ~- ^4 n* V8 b) K7 `恨死也没用,只能在中国的那点土地上做道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7 09: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3-9-7 08:23 & x" }6 {1 k' ?6 f& Q
我听美国农民说过什么不种地政府还给钱是不是就是“休耕”呢?真滋润啊 ...

+ I* c7 z/ U* h( x嗯。& b1 \0 ?2 f; ~' N# w( C% R
好像还是有强制措施的。' t6 s8 a' v" @* C( z. j( u
幸福的冒泡泡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9-7 09: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大熊 于 2013-9-7 16:55 编辑 ( K/ _6 O( x0 ?- u' y
小木 发表于 2013-9-7 08:27
% }& g% I  A# P2 \' Y/ l这个问题上我基本赞成晨大。
" z: r$ J6 R5 V; D. f这个研究的问题,还是欧洲和美国的农业环境差距太大。
! \* T1 C; \5 o0 K+ I! ]/ H$ f( j具体我懒得查证,但是直 ...

7 t& O3 Q! P& }2 q  n" U7 Q/ H( K4 \8 `% @, y8 j
您真的是神回复。呵呵. ~6 Z; |5 F" b5 Y
双盲对照都出来了,哈哈
6 d- R1 h* p# c显然,您并没有细看文章的材料和方法这一块,还有前言。
% f0 Z+ z/ \2 O6 V2 \( F作者的思路,是将欧洲和美国的农业区,作为一个巨大的农业生态系统来研究的。而不是采用微观的,对比单产的方法。如果采用你和晨枫的方法,因为农业区的条件差异太大,会导致事实上的不可比。' u" e$ m  n: ^( T4 u
具体说来,如果按照你和晨枫的思路,就是根据土壤气候条件,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地块,进行单产比较,看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单产是否有差异。
8 O' N7 d. N8 H- m- S这种比较,要求气候条件完全一致,而且至少要反应不同气候条件。
  {' N' G6 C2 m# k% |- r) J以温度为例:
5 `" H) Z! ^. X  |0 b转基因品种VS非转基因品种的比较& j' @( f( r+ B* h) a0 y2 D# `
至少应当在三个温度条件下,高温,低温,中温。这里的三种温度,指的是非灾害性温度,是种植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温度。( L8 C! o& m1 U" R. g/ W6 X3 Q8 q
转基因品种,如果只是在中温条件下表现出高产的优势,而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表现不佳,你觉得哪一个更适合大田呢?但你能说转基因不高产么?
+ ]& e1 N, V$ X. p0 _注意,这还仅仅是一个温度。而且自然界还不是培养箱里的常温。你觉得如果全面比较,转基因一定有优势么?如果再添加上水分,土壤类型,微生物活动,NPK的利用效率,其他的影响因素(你不是这样专业的,我就不多举那些中学教科书以外的因素了)。
. N# s7 Z. C( |比较的结果其实可以预料的,转基因只有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某些方面有一些优势而已。当然,非转基因的品种,具体到单个品种,也会如此。7 C) C' |3 b7 N, F
正因为如此,所以单一比较特定条件下,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单产,并不能反映对一个巨大的农业区是否有影响。4 P% v5 |5 i: _$ j2 s" w, U
所以作者把欧洲和美国,作为农业生态系统来进行研究。而不是你和晨枫所说的比较单产的方法。
6 b8 z. P1 ~* N2 K3 x: x假以时日,转基因育种全面进展了,那么在各种条件下都有比较好的品种了,而且超过传统育种的数量了,转基因对生态系统总产量的影响,就会体现出来。: b3 J+ |: }2 O3 t' j
所以作者的结论也很好理解:在现有转基因品种的条件下,种植转基因肯定并不比传统品种有增产的优势——因为还没有种类繁多,适应不同农业生产条件的转基因种子资源体系库。
& _, P  p- J6 I% D得出这个结论一点都不意外。7 a$ }9 q( f' p! P; v; B- X  c
因此,大部分搞农业的人的观点,都是应当大力研究转基因育种,而谨慎推广。在现有零零星星的转基因品种条件下,就急于推广,你说他们没有啥其他想法,我是不信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洗心 +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9-8 11: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木 发表于 2013-9-8 02:22 ' U" E4 A5 P1 k& z, S3 j
那就更好玩了哎。。。8 H8 e! F* J2 }; e" M& ^: ]/ Y: _
说了半天,既然是对比两个农业生态系统,或者是American agriculture practice vs. ...
+ V! s% s# ~( V/ i3 M
作者说了么,转基因是作为这个生态系统的一个输入的因子。一个生态系统可以有很多输入的因子。种子,作为其中一个变量,在其输入日益增高(北美)的情况下,反而导致产量和农药等,与预期相反的变换。
6 i, e+ Y; Q" ^- [( M直接的因果关系,不是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他告诉我们,起码转基因和产量提高之间不具备相关性。$ c$ u8 U$ [) r3 s
也许有其他原因抑制了转基因产量提高能力的发挥,也许是转基因本身就不能提高产量。这个是另一话题了。2 G4 x, g4 u; p
北美和欧洲的生态系统的相似性是文章的一个前提,很关键,你说的没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等效性,是在其他文章中被广泛认可的观念。作者引用直接的结论,应该没问题吧?当然,如果你愿意证明两个系统部等效,应该可以推翻一大堆文章,甚至整个生态学。$ ~# E  z( F9 X$ t/ z8 k
欢迎下手!
% i, g6 \' ]* E+ [- w/ n: F# i3 C我举的三个温度条件下,中温增产的例子,估计你没有看懂是什么意思。
' p' `. M! ^8 U' m) Q0 I我再解释下,就是说任何品种,其增产都有严格的限定条件的,而这种严格的限定条件,在大田里是无法满足的,所以试验田里的增产是不说明问题的,必须是在复杂的大田环境下增产,才是真的增产了。( n# u, |2 T5 f# C1 c1 m0 {3 }
袁隆平的伟大在于,他的杂交水稻经受住了这种复杂大田的考验,增产了。
3 F6 Q% X9 F6 U5 m; [" M# e! i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转基因并没有像杂交水稻那样,至少目前没有,在复杂大田环境下,如预期的增产增收,甚至在某些方面起了相反的作用。" v8 z) e+ X) F, L# u- _
. z+ D" D2 X4 n" f' A) h$ G  c
再说直白一点吧,曾经有无数,在试验田中表现上佳的品种,推广后,一无是处。这篇文章就是证明了,现有的转基因品种就是这么个农业版的“伤仲永”5 y* E" b7 I, p+ d2 ^9 A2 p
而你还非要强调,只有能证明能在试验田里表现好,就能说服你。呵呵  k+ M9 D  d9 z! Q5 D# k" b

; k1 w( T! g; n- Y至于如果西欧如果大量使用转基因品种了会如何如何?; Z2 r, M! p* y0 q% G; n; O5 E$ G
在美国白鼠身上已经表现不佳的,你说换在欧洲白鼠身上会不会好一点呢?! n" w% K# M9 g/ m+ b4 V6 S5 h. n8 D
当然也许换在中国白鼠身上,用量再猛一点,也许会更好的,也说不准,对吧!
" K4 j1 H+ B- s0 g- I9 N& R6 g6 V

点评

哎。说了半天,我就是说他这个文章法证明现在的转基因品种在大田里没法增产啊。。。  发表于 2013-9-8 12:32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9-8 14: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进酒 发表于 2013-9-8 14:24
; U! v# X- A2 q9 `% {3 n花大熊是搞农业和相关专业的?* {+ O3 P: W/ t" K1 }( g7 g7 l
7 k! |: h! x; e4 p
前两天看新闻正好有个问题想八卦一下,586到湖北视察,接见了个湖北袁隆 ...
0 G  \8 b" K! ?+ a
俺是半路出家的农业爱好者,哈哈。
4 ^! S: b3 q2 L) o1 t: l9 U; R他的课题不少哈。863啥的都有。
: U9 X$ ~2 U: H水稻的育种,推广阶段的考核很严格的。应该还不错吧。8 _  v, q( ]7 i1 t
你要很感兴趣,我去帮你问下他们搞水稻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3-9-8 15: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大熊 于 2013-9-8 15:15 编辑 9 h$ [1 T( \2 u  [, b
将进酒 发表于 2013-9-8 14:24
! ?3 v1 ?  K, a* f; j" I花大熊是搞农业和相关专业的?
7 C! n: _1 q9 \/ l1 R3 n6 M' H2 |, I! `  h
前两天看新闻正好有个问题想八卦一下,586到湖北视察,接见了个湖北袁隆 ...

& r! k" N* R7 ~/ m0 z; ~/ {6 ^* M. g4 m5 s  |4 g! b' Z
大致查了下,他是红连型水稻的最初研究者。
. B/ @) U' w- |2 ~  E1972年,武汉大学科研人员以红芒野生稻为母本,与江西地方品种莲塘早父本杂交,在后代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再用莲塘早多代回交,于1974年获得了不育性稳定的株系,命名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onglian-typ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HL-CMS),莲塘早为其保持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由此问世.与单核期花粉败育的野败型水稻不同,红莲型属于二核期配子败育类型,花粉碘染为圆败,是杂交水稻新质源.1 C# r3 `$ d) Z2 ~# G8 N& i1 a' S
红莲型,是很多现在水稻品种的“老祖宗”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洗心 +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3-9-19 19: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一个给大家看看:( w( o3 i4 t" u* N8 p1 g
我不搞水稻,倒是经常看见亩产***的旗帜飘扬过。人来人往,也没见谁莫名惊诧过。觉得推广部门小题大做的倒是不少。
  N5 p' j) Y; x  C6 S+ `7 l ( A5 N. @9 I1 o; @5 p  R, c" r
印度水稻“每公顷22.4吨高产纪录”之我见
/ ~  f* F9 M* m
: o" ?+ f1 A3 a0 t6 X" u易 里 # _7 ?7 U" d0 C6 c
印度水稻“每公顷22.4吨高产纪录”之我见
  v% W! h( V+ n5 N# }+ \8 M2 V7 Z+ G2 f, A
近日微博上流出印度水稻创出 “每公顷22.4吨”的高产纪录的传言,对此,本人虽有疑惑,但囿于语焉不祥,不敢妄加评论。今日从顾秀林老师的博文中得到较为详细的底料,故发表以下几点看法。
8 M  I0 A. z! \$ G& y8 a6 X) l  P
( ]. R" M0 `4 M1 Y7 g" u一、“每公顷22.4吨”在字面上往往给人以大面积高产的印象,但事实上,这个数据是根据5米×10米的小块面积的粗测产量推算出来的。面对这样的数据,专业人士只能是不屑一顾,连笑料都谈不上;
8 |2 n) Y  s1 E2 f0 }. G6 z% @6 c/ l' F8 c+ l! \" P# n) t3 f
二、5米×10米的小面积“高产”为什么不能代表大面积高产呢?因为小面积种植时,管理起来既方便也容易精心呵护,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有相当显著的“边际效益”。这种“边际效益”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边缘的通风透光条件好于边缘以内的各水稻株,靠边稻株的结实率和饱满度明显要高其他位置的稻株;二是水稻分蘖长大以后,边缘的稻株会膨出“小块”之外,甚至会盖住一部分田埂,从而使得水稻实际占地面积大于原来的“小块”面积,从而使得估计的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实际产量。“小块”面积越小,边际效益越大。以5米×10米的面积估算实际占用面积,其面积溢出率可能会达20%,考虑到边缘通风透光条件的改善,由“小块”估计出来的单位面积产量溢出率可能会达30%到40%,以网上宣称的2986斤/亩产量为基数,扣除边际溢出,实际产量应该为2986-2986×30%=2090斤,或2986-2986×40%=1792斤。由此可见,印度水稻创出的所谓纪录不过如此;
# _% [+ e0 S% ?) ^2 M0 V$ q! Y' _' g  R3 C5 ?' M
三、《今日农业》【Agriculture Today】很可能只是新闻类刊物,不属科技期刊,上面刊登的数据不能作为科研参考文献引用;* o9 f  I9 V3 j! k6 L
6 S4 i( s5 q+ |& R; F& ?5 C" |4 l% h
四、在栽培、育种技术水平相同的前提下,制约水稻产量的最大因素是“生育期”的长短。印度地处南亚,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具有培育和栽培“长生育期”水稻品种的条件,理论上有着较大的增产潜力,应该遵循科学规律和科学研究程序,脚踏实地地发掘自己的优势,而不应该用“小块”“高产纪录”哗众取宠,欺世盗名;
2 H: R9 a/ F- c5 K% W# b+ I: q
* Z% v4 n/ q" Z  M1 H" m# W3 d五、转基因推手们也不必借宣传印度水稻“高产纪录”夹带“转基因”的私货。产量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数量性状,需要成千上万个基因的协调配合,个别基因的导入,往往只对质量性状有改变,对于产量这个数量性状而言,其破坏性远远大于建设性。一句话,转基因没有增产功能,任何作物产量的提高都只能在转基因之外找原因。
0 E# n; |; Z* _
  M; L/ R2 Y& R" H" `老熊补充一句,任何指望某个(或者若干个)基因改变农业的希望,和宝葫芦的秘密大约是差不多的。
7 f9 ^$ Y* Z1 @6 P; o8 N6 Q7 ^* T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 \* S, ]+ l" m, [7 U
: x) E- V3 g" L0 ]7 w2 { 5 r2 N2 L, E# l% r; s- n2 ?) E
2 ]+ m( g# M; J' S# G
$ c. p6 G# S,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15 13:04 , Processed in 0.05719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