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草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库尔班江:我对新疆的理解很灰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41#
    发表于 2014-5-3 09:50:15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5-3 09:06
    后面的话是事实,许多有能力的新疆“汉二代”都是选择回内地发展的。 你问问@河蚌 ,@小陶 这些新疆人就 ...

    我们回内地,你如果割裂地看这个问题,就会认为是新疆的汉二代回内地,但是如果将它放在整个中国环境来看,那是全中国的人才向沿海流动的一个局部。在我看来,后者的因素更大,如今北上广深和沿海城市,多少都是从内地二三线城市去打拼的人,你不能将新疆排除在这之外。新疆有成规模的汉人族群,当地留下的人才,很多很多,而且也不比我们弱,只是我们更爱闯荡罢了。
    新疆的问题,应该这么说,2008年之前,那是根本无解的,但2008年之后,直到当今中国已经要成为第一大经济体时,则是有解决之路的。说白了,解决之道之根本,就是重塑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在2008前西方发生金融海啸之前,中国举国上下,都认为国家弱,而国家弱的根源是体制差文化差道德差,可以说无处不差,就应该换种才是,就这样的认识之下,你认为能够做到民族融和吗?而2008年之后,中国在与西方长达30年的比赛中胜出(当然是在比烂大赛中胜出),这给了中国人以空前的自信。从而可以真正以平等客观的视角去对比中西体制的对比,然后发现,我们的体制中竟然有如此多的优点(甚至是其它体制根本没有的)。
    当我们对自己的体制有了自信,自然就可以将其发扬光大,然后进一步影响周边的民族。其实民族融和没别的道路,首先你要足够强,不但军事强,而且要经济强文化强,这些都强,则周边没有不顺从的,尤其是文化要强,文化强则别的民族就会有真心向往之心,从而主动归化。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虽然别的都已经强了,但文化上却没有成体系,对于中国两千多年文明植根的儒家文化竟然还有诸多排斥和贬驳,认为四书五经皆是糟粕,这就不对了。其实四书五经说的都是做人的道理,而且十分符合辩证法,它们的原义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重新诠释,让他们适合现代文明,从而重新成为我们国家的圣经。
    只要中国人重新找到文化上的归属感,那么周边四夷的归化根本就是个时间问题。其它诸如身份证不标民族、允许自由选择姓氏之类,就是小技巧。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8 收起 理由
    如风如雨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燕庐敕 + 6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42#
    发表于 2014-5-3 17:18:58 | 只看该作者
    河蚌 发表于 2014-5-3 09:50
    我们回内地,你如果割裂地看这个问题,就会认为是新疆的汉二代回内地,但是如果将它放在整个中国环境来看 ...

    珍珠啊,有一样你的企盼可能会成现实:以后不再注明民族了。

    内蒙很多人这样传。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农民家的狗 + 4 早就该这样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发表于 2014-5-3 18:52: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方解石 于 2014-5-3 18:54 编辑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4-5-2 22:35
    我说过要搞隔离吗?

    我的观点,民族存在,民族冲突就存在,人能做的就是控制冲突的烈度。


    我所有的观念是因为我生活在民族聚集区。

    我小时候是大群居小聚集的模式,我上回民小学,学校里面一半回族一半汉族。

    小时候回族和汉族在街上发生冲突的话,回族会抱团,而现在越来越少。回族仍然是聚集在自己的街区,但是跟汉族的联系开始越来越紧密。我爷爷和爸爸的同事有不少回族,我妈妈单位也有很多回族。很早以前大家或许更加介意他们的身份一些,而现在大家则基本对民族失去了分辨的兴趣。因为从大杂居小聚集的相对的割裂,变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通婚非常普遍,像我爸爸认识的一个回族妇女就嫁了一个汉族上门女婿。我的同龄人中不少父母一方是汉族,而现在则越来越多。回族的民族性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削弱,甚至还信仰宗教的回族老人们也会受到这个趋势影响,不再认为回汉通婚是问题,不再认为回汉冲突后应该首先帮回族。我小时候回族闹事会一拥而上,而现在则收敛许多。民族干部过去是必须,现在则越来越不重要,不必再在单位里面专门留出岗位。你可以说这是个同化的过程,而我则认为这是个从相对的小团体走向真正的相互交流的过程。

    在中国历史上这个过程反复发生着,甚至我们老家人的祖先,就难以避免的有大量的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统。在婚丧嫁娶等方面他们还保留了某些痕迹。就我自己也可能有一定的北方少数民族血统。

    这个过程的结果是矛盾整体来说不会再专一地由于宗教或者民族隔阂产生。至于你说有处的好的,也有矛盾很大的,那我只能说。到哪里都有处的好的也有问题很大的。但是就我个人对我老家那边这些年的经验来看,个人觉得真正的杂居,真正的互相了解,必定可减少冲突和矛盾,起码这些矛盾由于民族而引发的部分会越来越少。比如我小时候汉族还会背后说回族是“猪爷爷,驴爹爹”,而现在这么说的越来越少。因为大家都不再拿民族属性当回事了。“两少一宽”早在我们家那边没什么市场了,现在大家一视同仁,一起挣钱一起生活。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河蚌 + 4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6-7-29 01:48
  • 签到天数: 205 天

    [LV.7]分神

    44#
    发表于 2014-5-4 12:19:46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5-3 09:06
    后面的话是事实,许多有能力的新疆“汉二代”都是选择回内地发展的。 你问问@河蚌 ,@小陶 这些新疆人就 ...

    看来就算真正生活在那里的汉族,也压根就不相信民族和谐啊。

    点评

    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而是发展空间的问题。我的同实验室的就是从新疆考过来的。他挺热爱新疆的,但是在这边他有工作,而回去也并不那么容易  发表于 2014-5-5 22:06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2-21 00:06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金丹

    45#
    发表于 2014-5-4 12:38:36 | 只看该作者
    身份证标民族是最应该取消的地方。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46#
    发表于 2014-5-4 13:22:24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 发表于 2014-5-4 12:19
    看来就算真正生活在那里的汉族,也压根就不相信民族和谐啊。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答“是”或者“否”的问题,因为维族有1000万人,其中又分为了很多地域不同的维族,他们对待民族团结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发表于 2014-5-4 14:09:45 | 只看该作者
    20万名干部下基层,与前美军驻伊拉克最高指挥官彼得雷乌斯所编《美军平叛战地手册》中的一条指导思想:平叛兵力:叛乱地区居民数量≥20:1000。或不仅仅只是巧合吧……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TopicID=4136111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农民家的狗 + 4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2-25 20:16
  • 签到天数: 128 天

    [LV.7]分神

    48#
    发表于 2014-7-28 21:42:31 | 只看该作者
    方解石 发表于 2014-5-2 20:36
    你会和你的邻居、朋友甚至亲人冲突吗???会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吗?

    如果不会的话,为什么相信贴了个民族 ...

    从长远来看,我对汉文化的包容和亲和力是有信心的,历史上多少民族和文化,最终汇入汉文化的洪流之中,汉文化也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其实是一个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不断发展变化的活的有机体,象二胡、西瓜什么的,我相信还有不少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一些文化和生活方式,难道没有其他民族的贡献?那胡服骑射为什么大家都说好呢
    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汉文化和维、藏文化之间有鸿沟,但人不是拥有比大海还宽广的胸怀么。而且宽广的胸怀不等于绥靖,和谐不等于妥协,我相信太祖所言“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但我始终相信,在历史长河之中,我们最终能汇聚到一起来。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7-28 22:57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2 15:51 , Processed in 0.04621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