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两篇文章:
0 }7 Z0 Y# m R i2 T! r v, U! H- s. X
富士康与中国版图的工业化
8 ?# D/ u3 P1 D! {! W" S双11能打败美国黑五?看你怎么比了
0 D7 L" G% r e" q! w, v4 U+ b. ]# {4 @# [) C9 v
有点感触:富士康加淘宝,这就是中国成功的奥秘吗?
4 r4 O' g' N- u4 W( J8 j A8 l* W, A- b8 o6 H8 v+ X+ N
在很长时间里,富士康是作为血汗工厂的代表,被口诛笔伐的。但在第一篇文章里,富士康对中国工业化的贡献被清除地摆了出来。富士康不仅提供直接的就业和出口产值,带动上游行业的发展,更是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工业化人才。大量就业,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促进更多的产业,这本来就是福特拉动美国的招数,现在中国通过富士康实现了。任何后进国家如果不能通过大量就业来淘第一桶金,促成人口转型,都将走进死路。印度、巴西、尼日利亚、中东产油国,都是这样。现在富士康要向机器人化转型,这可能是又一个契机。富士康的机器人不一定高大上,不一定多么精细,而是首先用于没人愿干的苦活、重活。这对未来的工业和就业结构是巨大的冲击。
$ B' @2 q) N, a: C5 i8 t2 r5 }% K) ?: k7 A# J1 m
低学历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靠力气和吃苦不再足以谋生。这是欧美制造业一样的问题,只是欧美低学历群体的竞争不是来自于机器人,而是中国工人。另一方面,大学生、中专生的需求和就业会大大增加,未来是当作高级技工和“白领操作工”使用的。这会对中国教育是一个冲击。只要有需求,技工教育会发展起来的。希望这能带动间接的、更大层面的技工教育发展,最终涵盖一直到水电工、理发师、厨子、幼教保育员这些现在认为“自己学学就够了”的行业。! ]+ x4 w1 |& |# S4 I
, i, [# d) c- u6 N
淘宝是另一个线索。现代制造业和零售业有高度集约化的趋势,大量产品集中在不多的品牌中,大量销售渠道也集中在不多的超级零售链中,后者的“危害”尤其大。沃尔玛这样的巨无霸对中小制造商来说,具有无穷大的议价能力,高度压缩利润空间。赢者通吃还有扼杀发展的危害。这像生态环境一样,如果物种够多,这样的竞争是有利的,优胜劣汰。但到物种减少到一定程度后,继续这样做,就是竭泽而渔了。华尔街对美国制造业的危害正在于此。淘宝则提供了平等的竞争场地,使得大量小品牌、新品牌具有与大品牌、老品牌竞争的便利,丰富生态环境,使得优胜劣汰可以持续。6 r' W. ^8 t) }+ {' c
1 l/ d; j- l3 M, T, E, ~$ Q
富士康在地域和人才方面打造了中国工业化的环境,淘宝则在商业渠道上开创了新的生态环境,或许这是中国成功的奥秘?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