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9-24 16:2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uanjian 于 2013-9-24 16:31 编辑 # C* o- E, U2 ^
. J. h* ~5 D& F9 Y
第一集 血的奠基/ V) C/ T" Q' `3 C7 }
男:瑞兔,象征吉祥和顺,给兔年的中国带来欢乐。
! I& ?5 C E- \* b3 L女:六十年为一个甲子。
' G& @' x5 _% R' D 六十年是整整一个人生。
$ a+ C7 X( k# I. s M$ K- ^9 ~男:六十年前,历史有一次庄严痛苦的分娩。那是另一个兔年,到处鲜血飞溅……" r# W. X( G, i1 j7 N4 H$ L
女:中国共产党刚满六岁。一夜之间,突然被自己昨天的盟友蒋介石推下血海。8 d4 `# ^, }! Y0 C9 h
男:一年之内,被杀的共产党人及人民群众竟达三十三万之多!
: e* G k! s' k0 p8 z, y% ~( `女:教训在哪里?为什么反革命荷枪实弹,革命者总是赤手空拳?血泊中的共产党人,被迫作沉痛的思考。
# p9 P- ?4 r: f7 @! e0 G男:“我们党过去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
8 s5 N' r0 w: D3 q8 D 女:说这话的并不是军人,而是一个来自湖南乡村的教书先生,中国最早的布尔什维克之一。他叫毛泽东。
- [6 M$ ~' f1 ^ V- t (片名:第一集 血的奠基)7 n+ ?6 S' _; t
男:一九二七年七月,局势已十分危急。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以武装暴动反击蒋介石。
. Z' R, w& V, J2 B女:周恩来秘密来到南昌,成立了领导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他和南昌市公安局长朱德一起,密切协商,把握局势。起义行动计划,交给了川中名将刘伯承制定。
8 u; o& p) u/ z3 v) O 男:七月二十四日,叶剑英将汪精卫阴谋解除北伐名将叶挺、贺龙兵权的紧急情况告诉了叶、贺,叶、贺决定二十五日清早率部出发,直开南昌。
2 [+ A, o. n$ Z2 @1 Y女:七月三十日晚,朱德调虎离山,将敌军官长请来吃饭。% Y R8 r5 b( V$ E7 g
男:不料,起义军一个副营长叛变告密。泄露了消息,起义被迫提前。
9 d) e& S$ c+ q- }' x4 ^& S女:现已八十一岁的老人张海清,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0 i) ?! H: P$ n
男:“半夜里,突然枪声很响,许多兵在街上跑来跑去。”$ m* a3 q5 \8 p; {1 l2 H
女:激烈的巷战持续了五小时。两万多起义军消灭了南昌敌军五个团。
8 j4 v+ T% M8 W, y( e. p0 @男:也许,当时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这面红旗的升起,将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 {0 }. j* k: c y* J
女:朱德似乎意识到了,因而在自己使用的这支英国造毛瑟手枪上,刻下了纪念的字样。% L: P7 v6 F: f6 K8 {# F; l
男:他曾是滇军名将,却抛弃高官厚禄到处寻找共产党。在柏林,他终于找到了周恩来,并由他介绍加入了共产党。- A# i( R( \& C+ G. g$ s
女:比朱德年轻十岁的周恩来,曾受党的委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他筹划南昌起义的行动细节是那样周密严谨,就像他后来担任共和国总理处理国家政务时一样。
0 d6 P8 r% A3 w- ?, _男:起义的英雄们,向旧世界打响第一枪的战士们,从这里跨越千山万水,一直走到共和国的今天。
7 t9 M& _( `) U v& W女: “八·一”,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它也是南昌城永存的光荣。
. w! m6 n) M$ Z* P3 R7 k% W* ?男:南昌枪响,震惊天下。势力强人的反动乍军队四面扑来。起义军势单力薄,撤出南昌后几经苦战,终于在潮汕地区失败。
1 a6 {& p& J* z0 U女:牺牲很多,离队的更多,朱德手下只剩了几百人。走到大余,饥饿疲惫的士兵哄抢了城里的当铺。
7 c& `, I! _8 w3 B, h# O7 }男:历代多少农民起义军就是这样垮掉的。然而这支队伍不同。朱德命令七十三团党代表陈毅立刻把部队拉到城外集合。混乱中陈毅高喊:“站队!站队!”只有一个人挺身站到了陈毅面前,他正是朱德。" C! \3 ~' } A% ^3 ^
女:第二名,是参谋长王尔琢。- T3 _6 k" F# {: f4 L
男:接着,有了第三个,第四个….6 q4 y$ h: T0 _
女:部队又向前走了。可是,并不知道最后的目标是哪里。十月革命攻打冬宫的水兵,并没有提供这样的经验。
# E+ b+ ^ ~ Z; W男:这时,毛泽东已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然而部队攻打平江、浏阳遭到失败,总指挥卢德铭牺牲。五千人马只剩下了一千。
6 M7 _# w' Z. \, J女:毛泽东把眼看要垮的部队带到一个名叫三湾的地方改编整顿,在连队建党。赖毅,就是在这里由毛泽东介绍入党的。
+ y! |2 A1 D ~, ?: ~9 Q& i; t男:这时的毛泽东,也苦于没有落脚的地方。他听说,罗霄山脉中段有一处大山,地势险要,三省军阀都管不着,袁文才、王佐的农民武装在那里“占山为王”。又听说还有地方党的力量在活动。于是,毛泽东毅然决定,拉队伍上山去!
: }1 I' M0 ]! H- a女:毛泽东就是从这条荆竹山道,走上井冈山的。
9 [; Q6 U; `- K8 X2 v男:经历了失败、求索、寻找,终于找到你了,井冈山宽大的怀抱,养育红军的摇篮。
% K% [* r& {- a! W% h$ g% W女: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也来到了井冈山。
r8 k: v# A% `6 l% ]男:双龙入海,方起波澜。心情兴奋的毛泽东找人连夜赶做了一套灰布军装,换下长布衫,穿戴得整整齐齐来会朱德。
& g7 z* e+ F- F' b" Q4 p0 G- Z女:从此,这支军队有了正式的名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朱毛红军的名字从这里传遍天下。
* ]# x! u$ a- ^& c8 H1 u. C4 L4 Y男:二十一年后的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尔和朱德分别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身份,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u! F, [6 |+ n) A5 S& R
女;从南昌到井冈山,从井冈山到瑞金,从瑞金到延安,从延安到北,整整二十二年。这是怎样的二十二年,走的又是一条怎样的路啊!
3 T. X& \( r5 b) v男:红军在五百里井冈他除了一条生存之路,胜利之路。沿着这条路,拿着土枪大刀,一人只有几发子弹的红军,在龙源口一下歼敌一个团,缴枪八百枝,声势大振。
0 |9 z3 s& U* \" `! ` ?8 S% }女:老红军李聚奎说了个小故事:
0 L: Y1 H1 E" J T" y8 F男:红五军平江起义以后到井冈山同朱毛红军会师,开庆祝会,木头搭个台子,人站上去一下子塌了。下面有人议论: “不吉利啊,红军会合要垮台。”朱军长笑着说:“同志们,不要迷信。台子垮了,是绳子没有捆好,但是革命是永远垮不了的!”
# s/ ^* A5 r! \2 _8 ?$ {& m女:说这话的朱德元帅一九六二年回来了。在当年挑粮的山路上,他好象看到了那一双双草鞋留下的脚印;握住乡亲们一双双勤劳的手,仿佛看到了那一颗颗纯朴善良的心。; [' m% b- Z3 y% C( {
男:一九六五年,毛泽东也回来了。“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千卷白云,涌起万端思绪。) u, S* f2 }1 j- W e, z) }- O3 G
女:我们无从推测他当时的心境,但是无论如何,这里有那座八角楼。油灯下的彻夜写作,记下过他对中国革命独特的思考。这里也容纳过他和贺子珍结合的欢乐。 z: ~* b+ }+ y, F7 h
男:朱德就住在毛泽东楼下。在这画着棋盘的小桌上,他们运筹帷幄,商讨退敌的策略。. e, N8 w; M& F* m# {* ^
女:七十五岁的张桂庭老人,为我们唱起了<调兵歌》,他记得,这首歌还是跟贺子珍学的呢。
. H6 W4 W- n) T R* l男:此时的中国,到处是起义,到处是暴动……
0 W3 _2 ]# M4 q9 m6 g* o$ W. i女: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举行的广州起义收到残酷镇压。由于汗水浸湿,起义军脖子上系的红布带掉了颜色,结果凡是脖颈上查出染有红颜色的人一律被杀。6 n2 t" O% m9 u& e2 R0 g
男:杀是杀不绝的。广东海陆丰地区、湘鄂西地区、鄂豫皖地区、赣东北地区、湘鄂赣地区、广西百色地区、陕甘地区以及海南岛等地区,到处都迸发出武装起义的火光。0 M/ l# N4 e7 |5 H0 Y9 D
女:一次起义就能拉出一支红军队伍,一支红军队伍就能打出一块根据地。毛泽东从这里悟出一个著名论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0 v5 c, d1 R. q) c男:一九二九年一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走出摇篮井冈山,出征赣南闽西,接连打了几个漂亮仗。这以后,又经过古田会议,部队更加发展壮大。
8 N, n% o, s5 K9 c( ^女:朱、毛红军胜利地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 @/ _) k1 E8 [9 r4 B' B
男:2 3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8万人当了红军。 “送郎参军”至今仍是兴国山歌剧团的传统节目。- i5 d. H5 U- k) x9 [
女:每听到这歌声,当年的“山歌大王”曾子贞老人就激动不已。“那时候我们搭起了歌台,天天唱着歌,送亲人当红军。”5 a3 _7 F% H( ^& B7 H
男:鄂豫皖苏区的红安县,前前后后也有几万人离家当了红军。从他们当中涌现出了共和国的上百名将军。$ p1 ]7 G" j( R, ?* Z
董必武、李先念、韩先楚、方和明都是红安人。5 x) y3 T# I: q4 N
女:到一九三零年夏,全国红军已有十五个军,七万多人。" h1 m, d f- x* W7 j
男:苏区和红军的扩大,使蒋介石坐卧不安。一九三零年十月,他终于结束了与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抽出手来,挥兵十万,向中央苏区四万红军发起第一次“围剿”。
+ a, \ Z# r/ V3 \- S- V5 Q女:这是令中外军军事学家们叹为观止的战例。4 N7 V+ T0 d0 u! I2 s
男:让他进来,收起拳头咬它一口,再咬一口,五天打两个胜仗,歼敌一万三,活捉了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
- Y" G/ B+ @& L9 L& C7 r: b女:红十一师师长王良缴获了张辉瓒的怀表,毛泽东、朱德又把表奖励了他。王良说: “我要带着它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9 O6 Q# G9 j7 _# `" C! X# }& m, G
男:但在一九三二年的一次战斗中,王良牺牲在政委罗瑞卿的怀里,死前将怀表留给了罗瑞卿。. D. E0 x$ l$ W5 R
女:从此,每次战斗结束,罗瑞卿都要打开红绸包说: “我们又打赢了!”他带着老战友的遗愿,转战千里,让这块表走到了最后胜利的时刻!' c6 M/ r. O9 w5 R. V. m# b% b# l
男:二次“围剿”,蒋介石增兵到2 0万。我三万红军,各个击破,十五天横扫七百里,又歼敌三万!0 X+ d, V: H2 r5 O
女:与此同时,徐向前指挥的鄂豫皖苏区红军,也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活捉敌师长岳维峻的欢乐场面,被不知名的艺术家留在墙上,永远散发着特殊的魅力。; p: j9 W, Q9 u+ {2 V
男:三次“围剿”,蒋介石亲临南昌,调兵三十万。红军两次神奇穿插,从铁桶般的包围圈里“象水一样溢出”,七十五天再次歼敌三万。
: S% C- v2 n8 X5 s9 z/ _0 ~女:蒋介石在南昌对部下沉痛训话:
! M9 \( g4 Z9 H ~+ Z" A男:“我们十个人不能当一个人用,我们三十万兵,打不过他们三万兵。”$ s" I: ]) ]" ]5 I
女:这位仪表堂皇的总司令,并不把他的对手——穿布衣草鞋的红军总司令朱德放在眼里。但是,南昌起义五年之后,蒋介石发现“剿共”的结果,乃是使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之众。
0 _; R9 r( m h: v# B男: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条小船,给中央苏区送来了一个特殊的人物,一个不会爬山、也不肯坐轿的外国人。
& j3 `6 {0 [5 O女:他讲给苏区和红军带来什么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