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5-10-29 06:35 编辑
! [- r' ^1 S, N# K2 B7 r9 C. _/ x( }* @5 `" M1 N
十九世纪初瓦哈比教派在现今的沙特阿拉伯地区兴起以后, 第一件"壮举"就是进攻位于伊拉克的什叶派圣城卡尔巴拉和納杰夫。5 E R7 \2 v6 [* U8 z2 A
! y( o2 j! r* g/ i一直到今天什叶派和逊尼派还在中东的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厮杀. 伊斯兰分裂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教派都是围绕着一个人, 一个和创建伊斯兰的先知穆圣十分亲密的人, 他就是阿里. 当然不是微博的大老板阿里巴巴,而是革命接班人阿里同志.
$ h' r; K# f1 _2 R* b7 v3 I# C- ?1 _
阿里是穆圣的堂弟又是穆圣亲手养大,是第一个穆斯林,还是穆圣的女婿。 阿里跟穆圣属于同志加兄弟加养子加女婿的身份。 阿里与穆圣女儿法蒂玛的儿女是穆圣唯一流传下来的后裔。 所以阿里继承哈里发本应理所当然。
, W* V: r; y1 s& h' D9 S4 E* E* k" v( H0 v, @' Y
但事情却没有这样发展。
$ b/ A; f5 k+ \/ `. H: V1 p- _
v* B$ t% d" A) c0 g# I3 M' }在前篇瓦哈比的故事中,草蜢已经提到穆圣死后,天下大乱。各地反革命势力反扑。 山寨先知四处出现。 新兴的穆斯林社区处于十分紧要关头。
/ U& h* f" f% q' O7 H
, x+ j; \* K% w( o9 y Z) q对于突然群龙无首的穆斯林群众来说, 最重要的莫过于谁能够接替穆圣成为穆斯林的领袖。
' W' g1 a3 `4 Q, D; r# M- k
5 N9 B3 E& \8 N& n9 O8 a这是一个伊斯兰教中的大事件, 也是分裂伊斯兰成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始端。
b4 X6 C7 `7 ^& |- X2 V* y3 G3 }" h3 i9 c, j
接下来,发生了神马是一件扯皮的事情,因为逊尼派和什叶派都有不同的版本。
5 Q. B8 k' v) i1 t+ b% i! S: |" ]3 T7 d0 g$ \0 ^% s! a
这就是萨拉菲主义者们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因为关于萨拉菲(前三代穆斯林)的伊斯兰史大多数都是距离穆圣150多年后在第二阿拉伯帝国黑夜大食时代记载下来。古兰经本身咱们先放下不谈。 我们所知道的伊斯兰教规和其执行等等大多都是黑衣大食时代才定型的。 因为穆圣时代的穆斯林识字者实在是太少,很少有书面记载!
8 F5 G3 |. P5 e4 s+ L# l5 v; l, m; z7 H( Z7 c3 L2 k
就是逊尼派和什叶派都同意发生了的事件, 双方的解释也完全不同。2 y! I2 ` W- b- ? ~3 H
$ s# t4 o% L9 y穆圣在生前曾经完成了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正式的麦加朝圣。
! m5 }) J/ V' z' K
% d7 T4 M& n2 P7 R# l& F: E+ p在从麦加归还麦地那革命根据地的途中,穆圣带领一万多随同的穆斯林在拉比谷干谷(Ghadir Khumm)的荒野中礼拜之后,对集合起来的穆斯林群众公开发表了一个讲话。 l6 Y4 P$ c: A1 r, ?5 t
9 n8 V, p i) T/ `+ B这是穆圣生前最后一次布道,被称为拉比谷干谷(Ghadir Khumm)讲话。( k* A' j. X) i8 ^0 u: ^2 I( Q" n
0 m8 h/ K9 Z6 P2 [/ N+ q& b# d
穆圣说了以下一段话:
* P! u4 g$ y f; {0 s! e3 j/ P, d3 W# W' S- y3 H: e
以我为Maula人们, 阿里也是你们的Maula。 爱护爱他的人,仇视所有敌对他的人。3 w$ ~/ q! p9 G
* D0 R* u; o5 k& K+ q: R
逊尼派和什叶派都承认穆圣这段布道。
" i, F, ~% Q/ r6 @1 m% y+ O, _& x) |* h3 a9 s
什叶派认为这是很明显穆圣在指定阿里做接班人。 什叶派认为Maula这里的意思就是主人的意思。0 @- i; D, h2 w( V U0 O
* `, p x& w \逊尼派承认穆圣说过此话, 但认为这不是指定阿里做接班人,而是因为有些也门穆斯林之前在穆圣面前抱怨阿里, 穆圣只是让大家要跟阿里做朋友。3 v4 Y7 C" `8 n( [
5 V/ ~1 D9 F4 q' @& D' c. \* |
问题就是Maula这里是指神马的问题, 因为阿拉伯语中Maula也可以指亲友,兄弟,叔叔, 堂弟, 好基友,伙伴,随从等等。
, v4 Y% A1 z0 d) g. `
& d# `$ q7 \: w( U8 O6 `但什叶派认为那是逊尼派的扯蛋,因为穆圣不会让上万穆斯林在荒野中等三天三夜发布一生中最后的布道就讲些不痛不痒的东东。# A% q1 Y% c% N. @) v) q: I' M
1 e! ^( Q; b7 U+ ~5 o7 }( C# \$ L [ `穆圣死后发生的事情就更扯皮了。 n7 t! i! m8 }% T2 t
2 c/ a" ?3 l; b7 h7 Z
先讲双方都同意的经过。 a) r. D h. Z$ p% ^4 r8 l. u
2 |# x7 {1 Y ?( m9 I2 K# f
穆圣从麦加朝圣回到麦地那老根据地后就病了。 他的最后一刻在他最心爱的老婆Aisha阿伊莎房间里度过。
+ k' a# a+ C# M
0 u! e2 r* T$ c }- y阿伊莎在伊斯兰史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6 c) v ^) s/ I9 O# k
1 s5 D& M/ i4 ^& u. Y她就是广传的穆圣娶9岁幼女为妻的幼女。" |1 e6 P' u9 D' I% t) W& z Q
* j0 ~0 {2 W( L6 g. S0 N& E
她是穆圣最早的支持者之一的阿布·伯克尔的女儿.' a, ]! b8 Y4 Y2 i/ t. {+ p
% b" q9 Y: {* ^1 b) A本来她早已许配给了Jubayr ibn Mut'im。穆圣开始传教以后,Jubayr ibn Mut'im成为穆斯林的敌人。 阿布·伯克尔毁掉了阿伊莎的婚约,转过来将她嫁给穆圣。
' _2 v' a+ C( C- A3 s3 x# v
2 r7 w' G/ [! g d阿拉伯文化中,联姻是加强联盟的主要手段。 瓦哈比与沙特就是如此结盟的。: ?2 F3 m* f0 @ l) z2 w+ j& t) U
- h! a' L- ?- D7 a- i- a所以,这是一个政治婚姻。
, J# m) @4 V! a3 h; [/ o- f0 Q) g! r# s4 W
关于阿伊莎结婚的年龄,在逊尼派的圣训中几乎清一色地指出她是6-7岁时嫁给穆圣, 9岁时与穆圣洞房的。
- f; k7 _# X; P/ I# ], m1 o
* P4 M" }+ f7 W( o. t- g; M! d但早期的一些圣训说阿伊莎是9岁嫁给穆圣,12岁洞房(草蜢注:12-13岁更符合中世纪的洞房年龄)。% e" C. n. p/ s. }% T& i
8 a( {3 v* B. q; X% \但为什么逊尼派主流圣训中坚持阿伊莎是9岁洞房呢?
; I, N: u( l, ~! c8 T! X7 U" v8 T* [; b+ D6 w- u# _
这个也跟穆圣继承者的合法性有关。' x( e* J; H! X8 A9 l( I7 ?+ i
# v1 U N( h: E$ I$ F! {+ ?) {
伊斯兰早期历史实际上是真实版的权力的游戏。" x% n A2 H9 `+ y9 F. J6 s
, e$ h; [# Z, R![]()
+ f& [0 ~: j9 B* R4 b0 J' Y3 N3 e# r m8 j0 H# M$ _3 t: Q# J
穆圣第一个婚姻娶了有钱的寡妇赫蒂彻Khadija。
2 I& v j2 Y( H9 O0 U! o, [' \. c. A1 i3 Q
赫蒂彻过世后,穆圣虽然娶了一大堆老婆,一些是政治婚姻,一些是战利品,一些是他人供奉的。 但阿伊莎是唯一的处女老婆!6 a' o1 d+ P1 l* m9 Z+ U
" ]% i( n/ v3 G/ u! [+ |1 W4 \
女人的贞洁在中东文化中等同于男人的荣誉。 荣誉谋杀等现象都是这种文化观的副生品。& n& G1 X. ~4 p* ]2 E
/ p% Q4 I. c7 s6 V1 H& F
阿伊莎的老爸阿布·伯克尔是与阿里竞争穆圣继承者的主角。% H) {. l3 R( J+ ?" X A4 z* f6 W1 H
, h+ w# `, `1 F3 C9 _, C# {4 |2 E阿伊莎本人也是一个聪明厉害的奇女子。( C' Q7 ^2 e. x% |
& L6 X: }' R' o% ~8 l
大批圣训,也就是穆圣语录,都是她记录的。) E; V, G9 E5 a7 `
+ h5 t2 R) ~# u5 B2 d
为神马要强调她是9岁跟穆圣洞房而不是更符合当时习俗的12岁呢?6 h: Q6 u; G. W8 F
) f, S- _$ u) V2 H" x6 O
因为9岁的女孩绝对是有月经期之前的。+ z! D& i0 J' [0 y6 f
! W0 j, L4 e0 ]% u7 [+ d& t这个强调的是她的贞洁。
8 f O- j6 E% h& c" u9 C4 q
9 C/ |) u8 c' H现今世界占据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伊斯兰哈里发国的逊尼派萨拉菲主义圣战者们则选择这段圣训作为他们合法强奸幼女的理由。
& Q- n0 A* I1 w% z
% V; a1 ?6 P) n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主要矛盾是穆圣归天后, 穆斯林社团的领导权问题。
6 a5 g8 Q* c% h0 x4 `& t- H: b: |) y/ J* y4 t. z! A/ j
应该是阿布·伯克尔还是阿里? c1 l. L' g/ m, N0 o8 h' G# ^2 C
- p/ Y% {; V- p# c
阿伊莎被逊尼派尊为穆斯林之母, 那当然是以纯洁之身接受真主使者的。9 c: ?) J, f. t0 E
8 T8 P; C. M, s# @- |
另外一个围绕着阿伊莎故事也是和她的贞洁有关, 而且阿里也参与其中。
5 j! Q! k7 U* ~$ [
6 m* M2 ]( U0 S0 D. V8 ?阿伊莎新婚不久,在一次旅途中突然发现丢失一个她心爱的项链。 她就偷偷离开她的骆驼轿子回头步行沿途去找。(草蜢论:其实这段描述倒是很符合一个涉世不深的小姑娘); e! [- F# b* L- Q$ L9 r) b4 G7 Q
7 ?, a; G C! ?4 _
9 Y, h2 o( |6 ~6 k
但她驾驶骆驼的奴隶并没有感到重量的减轻,在大部队拔营的时候就跟着队伍离开了。 阿伊莎回到营地时已经没有了人。她被迫在原地呆了一个晚上直到早晨穆圣军队中的一名士兵Safwan bin al-Mu‘attal找到了她,把她带回大部队。
& x% K1 a/ x! T. g 2 b0 V d! |: k/ {/ e
- E( I! `$ a/ u/ U* w5 ?! f7 p- B; X4 _
但马上关于阿伊莎其实是外出和Safwan萨夫万在野外偷情的谣言就在营中传开了。 阿里劝穆圣立马和阿伊莎离婚,免得背带绿帽子的嫌疑。2 k$ K. H3 T/ M2 S9 v" r! c
+ l) e9 [8 J0 ?* Z, N
但穆圣亲自和阿伊莎谈话以后,突然宣布大神又给了他一个指示,告诉他阿伊莎是清白的。 传谣500遍者被鞭策80!
/ N" M# g3 k$ |; @7 r: v6 ]' L2 ^6 T' ^0 |, H( e, F: e2 @
什叶派坚持阿伊莎是一个水性杨花,嫉妒成性的女人完全不配做穆斯林之母, 还是阿里火眼金睛。" {: u+ r7 S+ k0 n. {
! _% l7 s2 s5 s( A0 X4 X# i
因为阿伊莎的贞洁关系到不只是穆圣的荣誉, 更主要的是还关系到了她娘家,特别是她爸爸阿布·伯克尔的荣誉。
& A5 r# d7 G$ p+ ~# x
& n1 P) y1 K" C: `8 n" g' P其实这些争持的背后还是一个问题:$ ?, e, J6 S* E* A- N/ D D
$ R" }+ {" F' F+ C3 ^6 Z. p
谁才是革命接班人?
% ~( @3 O! N6 B ~, G& r
+ U+ x) |% n6 F% i) w阿布·伯克尔还是阿里?
' t; Y0 F5 r& o3 o( F9 C6 P
% m( c1 U% Y7 O4 e. g穆圣归天前, 在穆圣身边的老同志是欧麦尔。) ?$ D' o% f7 g% e, j$ ?
6 m7 k$ j4 h9 M8 w: V5 O" P$ K
据穆圣的堂弟阿卜杜勒.伊本.阿拔斯口述的圣训记载, 穆圣归天之前,要求在场的人拿他纸笔,他要他们写下最后的吩咐让他们遵守。 但欧麦尔说,穆圣已经经历了很大的痛苦,我们不应该再让他操劳,我们已经有了古兰经引导我们。 另外一些人说拿纸笔,记下他最后的吩咐! 两帮人就在屋子里吵了起来。穆圣曰:滚粗!0 M8 S3 o/ V7 o, \
" o/ s( W1 o. [4 b
阿拔斯说很可惜,就是因为这帮人的吵闹,先知没有留下最后的留言。* \$ K* N2 {0 b6 @& g# _
6 W9 x6 N5 ]+ C+ _# t, @1 }6 u7 w值得注意的是, 流传至今的大部分圣训都是穆圣之后100-200年后在距离麦地那千里之远的黑衣大食巴格达朝廷整理的。7 `, d7 ^+ W/ ^$ O. \: ^8 v4 e7 H
0 z2 ]5 C. c R1 c/ V黑衣大食又叫阿拔斯王朝,是穆圣堂弟阿卜杜勒.伊本.阿拔斯后裔建立的。
" Y6 G' B9 O y# g) K# U0 X. f$ L7 p* L% j* d0 i3 w
一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大多数“出自”阿卜杜勒.伊本.阿拔斯和阿伊莎的圣训都是后来杜撰的。 因为部分流传下来最早关于穆圣事迹的记载是穆斯林史学家伊本·易斯哈格收集的《真主使者的生平》。 易斯哈格完全没有提到许多后来整理出的”阿卜杜勒.伊本.阿拔斯和阿伊莎版圣训故事。
( _7 m! N- w0 }$ ]5 N' k
4 V7 S2 r q( |2 s4 w# U' k作为阿拔斯后裔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确实有突出自己先祖伟光正,证明自己推翻前倭马亚王朝得位之正的动机。
0 q% d/ U; n+ i" l7 ^/ N4 Q# H) |" p2 B9 T! s# N/ ?
这一段,草蜢个人认为有一点可疑因为穆圣是不识字的。 当时穆圣布道包括古兰经都是口述,其他弟子们默记在心。 古兰经本身也是由穆圣像荷马史诗一般地诗歌朗诵,所以最初麦加人嘲笑穆圣是走火入魔的诗人。纸笔是没有必要的,只要当场所有人记下就是了。
% e9 T: e1 L$ Q* B; D. Q2 Y5 i# F1 N
这让我又联想到古史辨派代表大师顾颉刚关于中国古史所说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3 t5 m9 `, ~+ n9 k. U
4 D0 k* L" R' v+ l- B顾氏认为传统古史有三个特点:/ C1 S( _3 [6 ~. \
3 @9 `( |2 k* m6 m- l2 [* L5 B
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4 ]4 c! u- P( i. W5 `
) F2 h+ S' z# n" U% z. u
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为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为一个孝子的模范。
3 b0 P9 r3 j$ j O9 e4 V, Z# r, o0 J/ J- U4 ~: X2 a3 r: J7 c
第三,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如我们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但可以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
0 C `4 ?8 l* E' r# q" r! L( v- @. ]4 X& ^' a7 i% B
5 `/ a& p3 h2 Q所以关于“出自”阿卜杜勒.伊本.阿拔斯的圣训,可不可信,确实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1 @! D* W) n. k* Z% [; `) L! p6 A# |! [( C
穆圣,阿拔斯和阿里是堂兄弟, 都是麦加古莱什部族中的哈希姆家族成员。
& K: t/ e K$ w0 X9 a0 f* `; y9 ?3 }
穆圣归天后,阿里就是哈希姆家族的领袖。
. [8 n* ]% x1 l0 Z4 Z; p/ T
1 t+ D; }, G* y1 ]$ z7 E! M1 z阿里能不能继承穆圣做革命接班人,就是革命的旗帜能不能在掌握在哈希姆家族手中的问题。8 J+ C" u$ p0 F. ^# x% v5 o
5 c* S y( x( H9 U7 k% C N! c阿拉伯社会自古以来都是以血统纽带而组织的部族社会。 穆圣要创造一个超部族,超族群的大同穆斯林社会。 但即使在穆圣时期,这个以麦地那为中心的穆斯林的乌玛,“共信者的联邦”在大同的意识形态下仍然存在着不同的部族,族群和利益团体。
3 ^% o8 i/ l. E3 [4 T! ]/ Y6 H# Z& ~0 K$ M4 i
虽然阿里被称为第一个穆斯林, 但其实穆圣布道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小男孩。
) F/ ~- u7 [- T/ f: a* O* z
# q7 a5 }4 l) s6 l5 s& e穆圣最初召集了最亲近的亲戚到家中布道, 但没有人做出表示,只有阿里这个小孩子站出来说,我来帮你!; ?: X' x. F' v" o/ k6 f
6 [8 ^, c+ Z& O7 S阿里亡父以后,一直被穆圣收养在家中。
5 H* U6 X" T# L) H. z% y4 W2 v. \) i Z, Z" ~0 h- b
从普通人角度来看,家中小男孩站出来自告奋勇地要做大人的帮手是一件很萌的事情。( L- s+ H" S D. _0 t u' ]# Z
8 H% r, |/ k/ B1 J' A, F6 r
但穆圣的家庭不是普通家庭。& W; c) g& n" b; [$ S0 X
% r" P6 V+ C d1 _
阿里这一举动能不能算他是天下第一个穆斯林男子,是宗教问题!, S( @! X" Z$ x& Y
; b. ^4 s+ \( X& M' q" Z9 X6 B- }0 i
逊尼派认为阿里只是一个小孩子,可以说是第一个皈依伊斯兰的小男孩, 但真正的第一个穆斯林成年男子还是老同志阿布·伯克尔。 其实还有一名最早穆斯林候选人,但那位当时是一名奴隶,所以阿布·伯克尔还是能声称是第一个皈依伊斯兰的自由男子。
' l) q3 e$ `( q: F8 t% L0 Q/ g; Y$ L; f4 F* A- j6 v: e0 I3 q
当然,先知除外的第一个穆斯林应该是穆圣的原配老婆赫蒂彻。 但阿拉伯社会传统重男轻女,所以只有男的算数。
. P9 l- m0 v7 M9 E" {
. T1 z8 g w6 M) Z" N+ a一方面从现实来说,确实伊斯兰初期,阿里接受伊斯兰的影响远远不如成年人阿布·伯克尔。 阿布·伯克尔和欧麦尔等老同志对早期革命的贡献,也不是阿里这个小男孩可以比的。5 T, L7 ?, S) D) b: W
! r/ e% V8 t+ T0 h另一方面来讲,阿里和阿布·伯克尔之间关于穆圣继承人地位的竞争可以被看为是红二代和革命老同志之间的矛盾, 是世袭制度还是长老选举制度的斗争。
0 t# w. l8 ~( X+ C" {6 j
. E% U" i7 J0 R0 \ V3 d另外说一下, 对于原教旨主义的瓦哈比派或萨拉菲主义者来说,草蜢这样理性解刨分析圣训故事绝对是大逆不道的。因为这是在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神的安排! 对原教旨主义者们来说,前三代革命先辈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绝对伟光正。 俺这样扭曲革命历史是要千刀万剐地。 当然在萨拉菲主义者人们的眼中,草蜢反正是“不清真”的,所以俺也不用顾虑那么多了。/ o" C: S( s0 f( q3 K9 a9 u
. B2 P9 N I& y+ K! u
穆圣的归天对于穆斯林社团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原本大家都是团结在神的最后一名使者周围,相信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毕竟神的使者与众人同行。 但一下这个精神支柱就消失了。 革命群众也陷入了迷茫。
" Z( c) Z4 e, ~8 b1 A2 r5 B& J2 X+ P
此时欧麦尔站出来说,真主的使者怎么会死呢? 穆圣不过是去见神去了,就像先知摩西隐蔽了40天,又回来一样。 谁说穆圣死,就砍断谁的手和脚!# j6 d& Z/ V2 Y& y# R" t. y& Y
7 S, U8 O- \8 z$ N, n然后阿布·伯克尔从麦地那城外赶到。3 N+ t0 e2 H! y/ a. v
4 c' r' P& s) i. {- e" O5 n. g
阿布·伯克尔叫欧麦尔坐下, 然后发表了一个讲话: 崇拜穆圣的人们! 穆圣已死。 但如果你们崇拜的是神,神还在,神是永生的!安拉说了,穆圣只不过是一个使者,穆圣之前也有过其他的使者。如果真主的使者死了,难道说你们就叛教吗? 即使有人叛教,那也伤不了安拉。但安拉会奖励忠诚的人。
6 J4 {* Q" |. n& E% u8 J0 S, b6 f2 O! d! F2 d$ k
什叶派的说法,欧麦尔最初拒绝接受穆圣之死,其实是他的缓兵之计,一直拖到阿布·伯克尔从城外赶回麦地那,才公布消息。
3 b. K8 q7 R& T3 Q/ g) R/ C7 H+ G: _- S( v i" \
穆圣本人是整合穆斯林团体中各族群势力的纽带。( I- M9 ?; l& X* t4 A; K( G
1 ~4 g# o$ x# _2 e% E0 O# `: W9 o穆圣归天的消息一公布,- L! A; n1 ~; x& ^
2 u# x" Q9 J7 a# t/ f5 P
跟随穆圣从麦加出走到麦地那的麦加穆斯林(muhājirūn)迁士和麦地那本地穆斯林(ansār)辅士之间的矛盾就暴露出来。
0 a! E( ]5 B, m. L0 m- \
3 A1 z0 x5 M/ _- w8 h( [
6 W# c# V3 K: U# h/ k- Z麦地那土著穆斯林,又名(ansār)辅士, 开始了一个秘密集会准备选出下一个领袖。
* B+ Y) c0 r- y) W5 R
1 p4 ^" E2 b Z这是一个危险关头,因为如果辅士选出一个领袖。 麦地那的穆斯林社团很可能就会分裂成迁士和辅士的两大阵营。( R# r* f1 ~- ?/ j1 G( J7 D
7 O2 ^4 w, I2 E9 Q
阿布·伯克尔接到了消息,他,欧麦尔和Abu Ubaidah ibn al-Jarrah 阿布.乌白搭.伊本.贾拉三人一起去赴会。 , C& l! G5 g2 X! K( j6 T/ i
8 U7 f8 E* M% `1 |# N
他告诉在场的辅士,下一个穆斯林领袖必须从穆圣的部族,麦加古莱什部族, 中选出, 不然的话,穆斯林社团将面临分裂。) d* L/ T# A4 ~; ?
5 |1 r; x+ g. B最后辅士社团的领袖表示同意。6 d& z* L7 S; x4 o6 z2 Y ~
8 w1 m t; T* t
0 C$ g. `! L7 n4 ]8 C 欧麦尔立马抓住阿布·伯克尔的手,向他宣誓。 其余在场的穆斯林也跟着向阿布·伯克尔宣誓。
' Y6 I+ m) X5 G- ^" T& Y6 h s2 s& q+ ~6 w
这样阿布·伯克尔就成了穆圣的继承人,第一任的哈里发。
7 U) P" _ J7 e) ]$ L5 X% O9 z4 q8 N
注意当时在场的麦加古莱什部族成员只有阿布·伯克尔, 欧麦尔和伊本.贾拉三人。 阿里并不在场。
2 o* u, Z$ D# `( S: p# Z! d. C# M7 S; T8 U9 m8 L( ]7 z
日后, 阿布·伯克尔和欧麦尔先后担任了第一任和第二任哈里发, 本来伊本.贾拉是欧麦尔指定的哈里发接班人。 但伊本.贾拉在一次征战中死于瘟疫,早欧麦尔而亡。5 [. k4 S- W# ~4 J) m, x8 O
7 \9 G" K' q5 R$ D) h# l9 Q( Z什叶派的说法是当时阿里和法蒂玛作为穆圣家庭成员正在按穆斯林习俗,在家清洗穆圣的遗体,准备下葬。阿布·伯克尔并没有把这个秘密集会的消息告诉阿里。) `. K+ p0 ?+ p% x( I2 J, p
, t+ u1 d3 }1 e3 [& K( E
这个竞选到底是阿布·伯克尔当机立断,力挽狂澜,还是事先计划好的阴谋,这也是见智见仁的问题。3 P% `$ d# F, z4 I2 B; s
. N$ {5 z) @' h; F' b
但阿布·伯克尔的哈里发地位需要所有人的承认才成立。
" {- g3 @. B0 X5 v- N: t5 [
/ I- j& Z9 Z( z& |0 \. t许多哈希姆家族(穆圣和阿里的家族)成员不承认这个竞选结果 (草蜢注:因为骨子里,阿拉伯人还是部族社会), 另外麦地那也有相当一批阿里支持者。 这些阿里支持者被称为 Shī‘at ‘Alī 阿里党。 Shī‘at是阿拉伯语中的党派的意思, 这就是什叶派的来历。
& ?3 F ?( ~5 D6 {
; j8 d$ {- M0 C: m吸取教训, 砍做几段八出。
1 E7 U% X- T/ m) }* P8 p- Z
8 F* A7 q, H: m& t: S1 e. H+ 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