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老马丁 于 2013-9-26 05:39 编辑 ! J, U1 R& ?2 A9 J
% p& t- {$ K, u# f$ }; V* \* ^
受晨老大的帖子启发,我也想写点关于黑莓的东西。一直找不到时间,现在是个不错的机会,国内凌晨三点醒来 倒时差。而且最近黑莓也找到了下家,多伦多的一家投资公司Fairfax付出47亿美元的价格(每股9块钱)私有化黑莓。 交帐了啊。% m2 C$ X/ S5 Q* A" z
' i7 y) @+ w% e% ]) n9 K6 j------------------------------1 B( @* N% r$ H9 r6 H
% p5 B1 d7 _( ]* v9 i4 e
当年国内有朋友看我用着黑莓9000,就对我说,这东西不太吉利啊。我说和解啊。他说这名字,又黑又霉的,一点都不讨喜。虽然是笑话,从外部市场因素来说,在智能手机井喷式发展的2008-2012年,黑莓的产品屡次错失良机,一点都没有讨喜消费者,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市场氛围从老大变成等等。晨枫先生的这个帖子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了。寞洑的这个日志也提供了一些关于黑莓的数据供大家参考 。这里我和大家说一些黑莓的内部因素。
5 C% x5 K0 ^6 h, Q. }- ^, K- t" [
黑莓公司是由土耳其搬过来的加拿大的希腊移民Mike Lazaridis1984年创立的。Mike Lazaridis一开始成立的公司叫RIM, Research In Motion, 黑莓是其主要硬件产品-移动通信设备的名称。Mike 也为了这个公司没能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读完书。黑莓手机的独特之处就是只用两个大拇指完成在手机键盘上的快速输入。这个创意谣传是他某天上厕所时想出来的。RIM99年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第一代黑莓传呼机850, 然后开始做手机,这算是捡到金子了 。因为做硬件,RIM躲过2000年的网络泡沫,并在02年左右依次推出各款黑莓手机,结合其几个软件产品,市场反响很好,公司在2003年也顺利的上市,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一切都看上去很美,可是呢,公司在一开始就在管理上留下了隐患。* W; c" U) x$ F J7 A" `" v7 t
! B# |' ~1 G: Z% ], y
这个隐患就是双-CEO制度。除了Mike这个工程师研发出身的CEO, RIM还有一个CEO, Jim Balsillie。Jim 89年拿到哈佛的MBA后于92年加入黑莓(那时候还是叫RIM,下面两个名字混用啊) 做会计师,然后走内部提升道路一步步成为CEO。Mike挑选他也是看中了他的商务背景,这样他可以更好投入公司的研发。把上市和经营交给Jim.
' [. z% k* i6 _1 t. U2 Z" m, J- V) V/ a& c$ l
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500强企业里面除了黑莓这个奇葩,估计没有那家企业搞这种制度。在早期公司结构简单,雇员数目有限的情况下,双-CEO制度把最高执行权分而实行之也许为公司发展带来了很多好处。可是大家都知道, 随着公司逐渐变大,各种机构设施膨胀,企业员工开始从一起团结创业奋斗转变成保位子,争票子,泡马子。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从微软,到苹果,到谷歌,概不例外。本来企业做大后效率就已经够降低了,双CEO制度更是火上浇油。可是让谁走人呢?Jim把黑莓从小公司做到500强做出很大的贡献,而且他的个性是好战,易斗,不屈服的;而Mike是创始人,黑莓产品都是他负责领导开发的,这就是Bill Gates的角色,除非他自己不想干了。这样一来,谁也不肯下台。双-CEO制度让外人感觉到黑莓就是两个公司。这个双CEO制度,至少坏了两件事。
4 h" y* R2 G- W8 ^# Y! f
5 m. O7 n9 ?8 Q' [3 C; Q( b- n" I, o
[凭外貌,猜猜哪个是工程师,哪个是会计师?]
8 p: w! M8 @5 P/ w7 x
, T2 q, A. {3 K7 A6 Y# F; L; u) q; ?5 o: O* I+ K g5 F5 k/ {
1. 2010年,当苹果推出iPad时,黑莓也要反制,推出自己的平板电脑。Mike还是老想法,给企业用户使用,要求安全性第一。Jim说咱也可以卖给普通消费者嘛,和苹果一样。下面的研发推广的伙计傻眼了。最后弄出什么东西?功能上迎合Mike, 一个小屏幕的平板,企业用户的价格(就是很贵的意思,$499-699),而且不能单独收发邮件,必须和黑莓手机结合一起 (为了所谓的安全性)。branding和营销上迎合Jim, 取名字叫 “Playbook”, 玩书,玩你个头啊。要么严肃认真的做企业用户,要么就生动活泼的开干消费者市场,Playbook两不靠,加拿大的电讯商如Bell等实在是不想进货。最后呢?产品推出才半年多就削价$300, 三个月后再降99...3 ^/ d: ^; r; ~5 v1 C) N/ w) L/ \
/ h/ A* ?; e1 [5 B
2. 2011年在市场已经非常颓势的情况下,黑莓内部集中全部资源加速开发下一代产品黑莓10, 软硬件都要开发,压力很大,这样导致全年黑莓基本上都没有新产品推出,除了几个Bold和翻盖的Torch的马甲。这时候Jim领导的营销部门开始炒作这个下一代产品 (不然哪来的营销预算呢?)ppt上有就是做出来了,这不是印度人的味道嘛。这样做的结果是直接扯住了现有产品的销售:谁会买马上就要过时的产品呢? 让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研发不够给力(这个我觉得主要是运气问题),新产品不断跳票,一点点的磨去了忠诚消费者的耐心,他们转向苹果和三星。
; t1 e7 q$ A: ?1 \5 L
6 l" S7 ~: E7 H/ f0 N7 {现在来看,2011年是关键的一年。年头的playbook, 年尾的黑莓10跳票,彻底动摇了投资者和消费者对黑莓的信心:股票跌走了75%,市场占有率跌倒12%。
" k5 H: f8 D+ y
$ o( u6 Z1 V9 c转年开头Mike和jim就实在挺不住,两人双双下岗。(题外话,从两个人下岗后的做法可以看出两个人对黑莓的感情不同。Mike一直张罗着把黑莓私有化,买回来自己经营。Jim出掉了所有的黑莓股票,从此再无牵连)。黑莓换了新的CEO, 黑莓10也出来了(我自己也把玩过,和iphone 4s在操作上不相上下,各有所长),可是机会已经永远过去了...3 K* ~0 P7 z& k
) n3 X% h" y, F2 I K2 R( h, B! f5 `9 I2 B% k7 t" u7 z$ N+ f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