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3-8-30 22:55 编辑
6 `# I( g* z5 i+ T3 t. M U) Y' V% J9 i5 c( s, D9 V' ^) g+ Y, E& |3 F
其实也不是今天啦,只是今天把最近几天的军事航空新闻看完,很欢乐啊。. H1 Y8 C9 X9 }( J
}, \& X5 Y, i/ a" i# [
F-35的欢乐一直不断,近来SAR(Selected Acquisition Review,部分装备采购评审)说生产费用(应该是新签的LRIP6)下降45亿美元,引起F-35阵营一片欢呼,作为F-35的成本控制并非虚言,只要生产走上正轨,成本就会像先前拍胸脯的那样持续下降。不过SAR其实悄悄嘀咕了一句:这下降主要是洛马和次级承包商人工成本下降的缘故,而这是和2008年以后的经济危机相连的。2008年以后,很多公司的工资有一段时间不再如常上涨,连常规的和通胀挂钩都取消了,这样相对于和通胀挂钩的成本计算就下降了。这不是可以持久的,以后经济环境变了,人工费用涨回来了,这样的下降就消失了,但这就不是F-35阵营现在需要操心的事了。
: d! C: a9 V3 l" {
6 y* g/ t4 k/ b M; l/ x5 f& E" b美国国防部把F-35全寿命使用费用也下调了22%,这当然是F-35阵营另外一个利好消息。F-35在韩国FX3竞选中落标,最大原因就是报价超过封顶线,其中全寿命费用计算是报价的一部分。美国国防部把全寿命费用计算下调22%正好在FX3初步结果透露之后、最后决定之前,时机上不可谓不欢乐。不过这22%的下降也有意思,大部分来自“对不切实际的使用条件做合理化调整”。怎么个调整法呢?至少就海军陆战队而言,负责航空的罗伯特·斯密德尔中将露出天机:F-35B的STOVL模式由原定的80%下降为10%。确实,从陆地基地出动的话,F-35B不需要STOVL模式,降低机械损耗。航母上的陆战队航空兵已经决定和海军统一装备,改用F-35C。只有两栖攻击舰上装备的F-35B需要STOVL。但要是海军陆战队的F-35B只期望10%的时间用于STOVL模式,为此而迫使整个F-35研制而做出的重大牺牲是否值得就是一个大问号了。甚至海军陆战队是否有必要保留独特的航空兵都成了问题。
4 i" q5 h( y' E a/ y% _* m& j' U7 p0 [' I O$ p- g# X# i- F1 g% L
说到FX3,洛马当然知道报价超过韩国的上限,也知道韩国早就说明过线就自动落选,但是没有办法。美国法律规定,向外国报价不得低于向美国空军的报价,这就卡死了报价的下限,只能超过韩国的上限了。波音好一点,F-15SE美国空军不要,所以没有这个问题。波音也把这作为纯粹的商业性军售处理,报价自由度大,果然成为唯一报价低于上限的厂家。最后是不是入选,现在还要看韩国在9月的最后决定。韩国空军依然力推F-35,美国空军刚把F-35的全寿命成本估算降低22%,翻盘不是没有可能的,但远非轻而易举。3 T0 J4 C. I8 Z; d+ E
5 Y1 V& R# g# t$ C4 [' ?, |* h) [, L这几年炒作得很红火的海空一体战中,海军的主要贡献是UCLASS(Unmanned Carrier LAunched Surveillance and Strike),也就是远程无人侦察攻击机,原计划以已经成功从航母上试飞的诺斯罗普X-47B为基础,大大放大,达到2000海里的作战半径,可以从印度洋不加油攻击罗布泊。但在不久前联合作战要求制导委员会(JROC,Joint Requirement Oversight Council,参联会属下负责三军装备要求的最高机关)发布的最终设计要求中,性能要求大大缩水,作战半径下降到600海里,取消空中加油的要求,隐身要求只要求能在轻度对抗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攻击能力也降低到次要能力。换句话说,这是加强版的“捕食者”,而不是海空一体战所要求的UCLASS。有意思的是,JROC的领军是詹姆士·维尼菲尔德海军上将,他也是参联会副主席。他对美国海军的心思或者海空一体战的要求比任何人都清楚,但还是主持了这样的决定。表面理由是研发和装备开支,深层理由其实是白宫介入,要求以反恐为主线。8 Z6 U2 s9 X) @" _3 D9 m/ n3 D
! [2 `' B z( X+ Q# ~$ R这就有意思了。一般认为,美国已经进入后反恐时代,战略重点转向亚太,战争对手定位为对等对手(near equal,换句话说:中国),这才有海空一体战的事情。但要是白宫插手修改UCLASS的定位,重回反恐,这不一定是美国希望再打10年反恐战争,而是反映了对未来美中冲突的可能性的判断:美中无大战。+ W$ O+ s5 x: S/ i( \
+ ^- P! j5 J; l& a& e
钱当然也是一个大问题。sequestration已经说得够多了,但现在影响开始波及到国防科研了。1998年,NASA航空科研的经费是17亿;2013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5.6亿,缩水2/3。美国军工也一样,虽然公司科研金额至少跟通胀挂钩增长,但占销售的比重总额却持续下降,从90年代末的3.3-3.5%下降到2009年以后的2.1-2.3%。美国上下都在鼓动公司增加研发投资,公司则翻翻白眼:你为什么不增加?0 Y- L* B# c. r5 A- }
' H$ e: L0 ~) h: W5 I/ @
美国空军在4月sequestration生效后,停飞了17个作战中队,7月恢复了其中7个中队的战备状态(return to combat coded),但并没有战斗巡逻或者实战训练的拨款,实际投入作战还需要追加拨款。有意思的是这些都是哪些中队:9 i( p8 x- O; T! S: g
• 日本北海道三泽基地的第14战斗机中队(F-16C Block 50)
1 X5 O8 j0 ~5 F, J9 |% O# K• 弗吉尼亚州兰利基地的第27战斗机中队(F-22)2 t2 ~2 |( v' e7 h6 }3 k0 L) l
• 日本冲绳嘉手纳基地的第44战斗机中队(F-15C)
\6 \0 ~! W+ A. D, a• 日本冲绳嘉手纳基地的第67战斗机中队(F-15C)
% b1 E/ R6 p3 m- \• 南卡罗莱纳州肖基地的第70战斗机中队(F-16 Block 50)
" I7 H2 f; Q0 R9 |• 日本冲绳嘉手纳基地的第961空中控制中队(E-3B/E-3C). C% h7 P& N. n2 Q
• 阿拉斯加州埃尔门多夫基地的第962空中控制中队(E-3B/E-3C)
' d9 O1 f& ]7 P, [这些中队恢复combat coded当然是重要的,但他们在4月停飞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这些都是第一线中的第一线啊。同时停飞的还有有名的战斗机武器学校,也就是空军的Top Gun,7月以后也复飞了,这也是最不能停飞的,还损失了一届毕业生(一年一共两届)。这缺失的100多最精英飞行员对美国空军的人才链的长期影响不可轻视,如果未来在出现新的断续停飞,问题更大。但美国政府到10月中又要面临再一次国债违约危机了。4 y7 L- t/ C, x- {' L: H
1 { I8 z7 X5 f# x
这一次估计还是以提高国债上限告终,但军费恢复到削减前的水平怕是要到很遥远的未来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