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阅兵另一个感慨是:除了空中方队的歼-15、歼-16、轰-6,苏联-俄罗斯的影响几乎看不见了。天安门上的普京可能在想:我不关心中国装备还有多少苏联影响,我只关心我们的装备什么时候能充满中国影响。相信没有哪国军政领导人看到93阅兵而不垂涎欲滴的。4 w9 }" e1 _; i' a
, M; L! U- H. R% q1 S8 h
必须说,现代中国军工的基础是苏联帮助打下的,苏联影响时间长、程度深。在战斗机方面,直到歼-10,一直在仿制、改进苏联设计里打转转。在坦克方面,T54的影响更长,一直到96坦出现。防空导弹长期红旗2当家,反坦克导弹长期红箭73当家,反舰导弹长期各种海鹰当家。
4 F( Z( p5 p e* }
7 E' W, z* j: u. ]在更加底层的关键技术方面,影响现在还在。比如火炮口径,122毫米身管和火箭炮,火炮和弹药技术都有明确的苏联渊源;125毫米坦克炮是明显的苏联影响,30毫米机关炮也是。这些影响可能长期存在,除了152改155,实在没有必要改口径,基本的火炮、火箭炮技术也发展到极致了,没必要重新发明轮子。
" y& |& G+ M2 J* h8 i2 B" U% ^) [' Q& `' I# |$ p4 Q7 M4 i
但在主要武器系统和平台方面,苏联-俄罗斯影响越来越淡出了,包括新进引进的东西。
' W, R0 p8 _9 ?9 f. ]% e" y0 ^6 [8 F+ P8 ^! C
比如说,红旗17曾经是野战防空明星,现在好像不大提了。米-8/17曾经大量进口,现在好久没有新进口了。歼-15、歼-16最终要换代,看不出那是还会有什么苏联影响留存。- U2 }5 B1 k" P) f
, N N% p" T3 V% K轰-6是个好玩的例外,全新研制非隐身、发射导弹为主的大轰既有必要,又无必要。新大轰可以根本解决轰-6身架小、腿短的问题,但导弹技术的进步又使得新大轰不那么急迫。没准轰-6的使命之一就是跟B-52憋劲,看谁死得完。
* h+ }# y, r; |6 ]5 Y- k" J+ \: G! E4 E! H2 p! w P
中国军工从引进仿制开始,到国内替代,再到同行领先,现在进入跨代领先了。9 y0 u4 ]! e5 w1 t
7 N: m: h" l4 U4 P: V0 P这大概是看阅兵的最大感慨(之一)。& F& V3 {5 }# p
- n7 o% x7 F$ z9 _9 P! {
抗战胜利100周年阅兵时,人们可能对今天的兴奋感到奇怪:格局太小,那时中国军工还没有像中国高铁一样,把世界绕着碾压,有什么好兴奋的?看看现在,这才是该兴奋的时候。
/ N9 P8 O2 Y% h" c& d3 s4 u6 p! n$ [% Z, ]3 v8 n
希望成飞、沈飞的股值那时超过茅台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