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说丹麦的风电占总发电量20%,丹麦过去20年里碳排降低13%,领导世界,成就云云。文章作者大概是一个环保人士,在丹麦开会呢。突然心里起了疑窦:那另外80%的电力是怎么来的呢?于是去问人家,结果被告知:都是煤电!煤电是最脏的,比油电、气电都脏,比水电、核电那就不谈了。于是仁兄开始思索,结论是丹麦的电价比北美高两三倍,所以经济规律起作用了,大家都少用电。用电量减少了,碳排自然就少了。另外就是汽车。丹麦的汽油价格比北美高,但和欧洲其他地方相差也没有那么多。不过丹麦买新车的税收惊人,差不多是车价的160-180%,V8之类大排量汽车的税更是高达300%,所以丹麦街上极少见到大型豪华汽车。哥本哈根街上大家骑自行车,多环保?他的结论:加拿大也应该这样,电价提高3倍,车价猛加税,这样消费就降低了,碳排就减少了,世界就美好了。
; S2 m1 P! W2 K$ M0 u, d( U# r- o) I2 K+ L6 |% _( N
看文章,作者是多伦多的。估计是住在Queens Street这些地方,上下班走路就能走到,顶多骑个自行车也就到了。蛋痛一点,夹紧尾巴赶几步路也就到了,问题不大。但他的这种思维属于彻底的不知所云。- u7 M) ]7 V( c+ f! r3 p8 \
4 O6 |4 V* q# N( O; {8 n: Z3 U: R他看到的只是生活能耗的消耗。确实有很多加拿大人很浪费,夏天不必要地开空调,冬天暖气也开得太高。但更多的人冬天没有足够的暖气就不只是生活舒适的问题,加拿大的冬天是可以冻死人的。开汽车对于生活在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之外的大多数加拿大人也是一个伪命题。加拿大大多数地方可不像多伦多,冬天路上有几片雪花就要出动军队帮助扫雪,否则全城人际就陷入一片歇斯底里。加拿大大多数人的通勤距离远远超过骑自行车的可行距离,在一年时间里占一半的冬天里,骑自行车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莫非每家每户还要养一匹马,冬天好用于马拉雪橇?
' @( w5 c1 l* ^1 s ~
+ J2 V, X1 O) d一个国家是不能靠嘴皮子养活的,也不能靠倒腾金融、股票养活。多伦多没有制造业,是南安大略、阿尔伯特和其他地方有制造业的地方在支撑加拿大的经济,在养活这些只知道磨嘴皮子的人。工业用电(或者说一般的工业能耗)不是生活用电所能比拟的,阿尔伯特油砂工业的碳排占加拿大总碳排40%,他们不是在烧天然气烧着玩。电价(或者能源价格)上涨三倍,加拿大的制造业就毁灭了。文章作者有一个奇怪的立论:增长降低一点(不知道“一点”是多少?)并不见得是坏事。电价上涨三倍,打击绝对超过2008年的经济萧条。2008年是金融流动性萧条,打击的是信心,对实体经济的打击是间接的。电价上涨三倍的打击是直接的,是致命的,是不可逆转的。
+ A% j# G4 k; j0 ]( g, Z: q. `, F
* l! a8 ]- R: c' J/ t3 K5 @& S. S) t文章作者继续赞扬丹麦政府,不必受到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等利益集团的游说压力。这不废话吗?丹麦除了B&O这样的富人玩具,还有制造业吗?哦,对了,现在制造风电了,但这只是niche工业。丹麦根本没有制造业,气候相对温和,国土相对狭小。丹麦能做的事情,北美不见得能做到,或者说,做到了也就不是北美了。
% ?# V- X+ v R+ B6 l1 z+ i) _" O
' _$ N% x) ~, ~; F2 L) R' f英文中有一句话叫overeducated elitist snobs,说的就是这票人:自以为识了几个字,读了几本书,都不知道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电力是怎么发出来的,就喜欢指点江山,教训地球该怎么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