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1 n/ i) l* D' Y 但迄今为止我找得到的能够成为我寄托的东西确实为数不多,我是一个爱好非常有限的一个非常乏味的人:不爱体育,不玩游戏,不看动漫,大学前不听歌,不养鱼不种花,不收集小东西。。。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喜欢看点东西,阅读量可能稍稍高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不过这一点我惜之若命,我有80%的快乐都是在读书中找到的。作为父母都是50后目不识丁的文盲的农村纯屌丝,我感到万幸无比,因为他们对我的教育的重视,我得以有今日的机会看到那么多的好东西。' v0 X/ I8 u6 f N9 z1 \3 O
' E; w3 U1 T% ^% ^; j05年父亲病后,我尝遍所有的世态炎凉,遭受过各种冷眼与侧目的不懈和鄙夷,我也曾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以为到了不能再支撑的地步,曾经不乏弃世的念头。不过感谢上苍给我那么多好的恩赐,那么多好书可读,让我在错误念头萌生之际还可以对这个世界有所留恋,不让我可怜的灵魂感到孤独,不是我脆弱的内心走向变态,依然相信有美好的东西可以安慰我。在这个过程中,我要感谢很多陌生的人用文字或声音经营的世界带给我的快乐,这里面有高中时最早读到的余杰,我的偶像王小波,王朔,后来随着高中的毕业这个名单不断加长,有南方周末,钟阿城,梁文道,冯唐,连岳,李海鹏,陈丹青,豆瓣天涯网的那么多的牛人铁匠smith 梳枝 终南箫哥 海边的老王 金满楼 契丹人 蛮族勇士。。。 ,西西河里的忙总 。。。这是一个我列不完的单子。这个过程中尤其不能忘了提的是我追看了7年的锵锵三人行,通过它,透过涛哥我知道了聊天可以达到怎样的一个水平,许子东,査建英,刘索拉,朔爷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嘉宾。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忘不下我曾经是个怎样的傻小子,竟然奉李敖余秋雨这类货色为偶像,时至今日我都羞于承认。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忘不了高中语文课上的叛逆,写些故作老成的文字,曾经妄想沽名钓誉,做第二个韩寒,不过我依然认为我当时的诗写得很是不错,虽然我早已将他们遗失死无对证,因为我知道自己在那个年龄写过那样的东西,内心已经无憾。 T* t7 g+ _4 c1 _$ U & a. p0 S+ j; H) u3 M6 h 对,二十馀年作为一粒浮尘我就是这样活过来的,如果不出意外地话,还将如此活下去,并且感到一片平和喜悦。 * U3 ~( b7 H! S' \5 f& \6 l